一种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及印刷方法

文档序号:258465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及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制在承印物上的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丝网印刷防伪功能主要是借助防伪油墨实现的。如夜光墨、荧光墨、折光墨、变色墨、热敏墨、光敏墨、香味墨、珠光墨、金属墨等等,其价格十分昂贵。造假者若拥有上述墨种就很容易复制真品,防伪功能被格式化。其他多色套印虽有特点但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投入产出不经济。现有丝网印刷中的组件包括平台或滚筒、孔板、孔板架,刮墨装置、 回墨装置等,其承印物图像是在均勻印刷力下印制的,其图像的实地墨迹浓淡或深浅是均勻一致的。在印刷过度网墨迹时,也只是再现加网时的层次过渡,这种丝网印刷方法印制的产品个性化差,防伪功能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现有防伪丝网印刷或价格昂贵,或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投入产出不经济,或防伪功能弱等问题,提供一种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及印刷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印制在承印物上的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中,实地、局部实地或非实地的图像文字的墨迹浓淡或深浅是非均勻的,既是层次过渡的,也是清晰可见的; 所述层次过渡的产生和清晰可见的墨迹浓淡或深浅不是通过网点大小排列或网点频率变化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丝网印刷平台或滚筒表面附着并固定的一个可拆卸的面积适度的凸凹托印模进行常规的丝网印刷使承印物表面墨层的厚薄产生差异来实现的。即用无网点版或有网点版和单色墨只印一遍就可以印出带有浓淡或深浅的图像文字作品。所述的非实地的图像文字是指平网点图像文字,图像文字的墨迹浓淡或深浅是非均勻的,是有层次过渡的。所述承印物再现的过渡网点图像文字的墨迹浓淡或深浅变化至少是下列三种形态之一 (1)反差增大更分明,(2)反差减小更平淡,(3)反差增大与反差减小同时存在。所述的图像文字中还包括不着墨的空白(S卩非图像),也就是使用不着墨的非图像空白阻隔所述的图像文字。上述承印物非实地的平网点和再现过渡网点的图像文字墨迹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墨层厚薄差异和因网点墨扩散而连聚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此结果是在丝网印刷过程中采用凸凹托印模来实现的,其表现形式是托印模的凸凹交界或凸凹转换处上对应的承印物图像文字墨迹特征是墨色浓(深)的面积比托印模中的凹处面积看上去略小,墨色淡(浅)的面积比托印模中的凸处面积看上去略大;(见图1中的方框内)脸谱中的单个深绿圆与单个浅绿圆的对应托印模中的面积尺寸是相等的,显然单个深绿圆的面积比单个浅绿圆的面积要小。而在印刷力相同的情况下,凸凹之差较大而且相邻越近,由此所印的图像文字墨迹深浅反差越大;反之,凸凹之差较小而且相邻越远,由此所印的图像文字墨迹深浅反差越小。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的印刷方法,该方法是在丝网印刷过程中采用了不均勻的印刷力及承印物不均勻的反印刷力进行的印刷,这种印刷方式使得印刷的图像文字的墨层厚薄产生差异;该方法所涉及的印刷组件除现有丝网印刷方法中使用的丝网印刷平台或滚筒、孔板、孔板架,回墨装置及刮墨装置外,还包括在丝网印刷平台或滚筒表面附着并固定的一个可拆卸的面积适度的凸凹托印模,该方法的具体印刷步骤如下
第1、确定防伪图案,根据该防伪图案制作凸凹托印模,制造凸凹托印模的方法包括剪纸法、压痕法、腐蚀法、漏印法、注塑法、镂刻法、钻磨凹法、粘贴凸法或这些方法的任意组合法。第2、选择所要使用的单色(专色)油墨;专色墨是指至少两种以上的原色墨的组合
m
蛮O第3、选择承印物的材质、规格;
第4、将第1步制作的凸凹托印模固定在丝网印刷平台或滚筒表面,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丝网印刷,也包括套印或叠印,即可印制出具有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在第4步印制的具有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中,还可以选择与平印、凸印、 凹印工艺中的至少一种组合进行套印或叠印。通俗地讲,本发明就是在传统的丝网印刷平台或滚筒表面附着并固定一个可拆卸的面积适度的凸凹托印模后所进行的丝网印刷。对于实地、局部实地或非实地的图像墨迹来说,这样的丝网印刷由于采用了不均勻的印刷力和承印物不均勻的反印刷力可使孔板漏墨多少不均勻地漏印到承印物上,造成承印物上的图像着墨厚的部位墨色就浓(深),着墨薄的部位墨色就淡(浅),墨色深浅由此产生,这种图像墨迹的非均勻性既是清晰可见的。也是富有层次感的,这种层次感是模糊的、过渡的。这种方法印刷的图像文字的连续调是除凹印外其他印刷方法所无法实现的。参看《印刷工艺学》第三章(09版)第二节印刷图像阶调再现原理。一、连续调图像的加网复制。平网点与连续调网点的图像文字的特征是
1、用平网点版印制的图像文字特征是非均勻的、是有层次过度的;
2、用再现的连续调网点版印制的图像文字特征是至少有三种形态之一; 它们的特征都是因墨层厚薄差异产生的,也与其网点墨扩散而连聚有关。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文字的形成,是以凸凹托印模的凸凹界为根本的。而完全相同的两个图案(如图4所示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在同一个凸凹托印模中,一个凸一个凹,由于凸凹转换效应的存在,使印刷后的图像效果出现很大的差异,即,凸的颜色要浅或淡,其面积看上去略大,凹的颜色要深或浓,其面积看上去要略小。所以说本发明的图像文字不容易仿制是本发明的主要特点。造假者若想仿制本发明的印刷效果就必须解决以下难题
首先、需要了解并复制出本发明的图像文字在防伪丝网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凸凹托印模曲面的真实状况,如同开锁时必须找对钥匙一样。要想仿制出本发明的图像文字更要准确复制凸凹托印模的曲面几何形状及材质状况。故本发明也可称为钥匙法印刷或阴阳隔印刷。其次、本发明使用的任意普通专色油墨颜色在防伪丝网印刷过程中所呈现的层次过渡而产生的深浅变化,使模仿者很难发现该专色油墨的真实颜色。第三、本发明使用的任意普通专色油墨颜色在防伪丝网印刷过程中所呈现的图像文字是清晰可见的,其墨迹的深浅不是该专色油墨在传统丝网印刷时的本色,使模仿者很难发现该专色油墨的真实颜色。第四、由于本发明的图像文字墨迹浓淡或深浅界限是模糊的,是有层次过渡的,其图像文字墨迹形状的定位几何尺寸是难以仿制的。第五、本发明如与平印、凸印、凹印工艺任意组合更使模仿者难以复制。本发明除上述防伪功能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还具有,少色数印刷达到多色数印刷的效果。对减少生产环节、缩短工艺流程、加快生产周期、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皆有益处。、本发明的问世可以大大提高社会商品防伪普及率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本发明的应用领域包括
用于金融领域的有价票证,如汇票、税票、邮票等。用于交通,如各种车船飞机票等。用于体育文艺门票,如展览会、博览会、世界杯、世锦赛、大型演唱会门票等。用于各种证件证书,如毕业证、驾照等。用于商品商标、商品标牌、标签、标识等包装,如烟酒、粮油、食品饮料、调料、服装、化妆品、医药卫生用品、文体用品、书刊杂志、电子光盘、家用饰品、日用百货、保健品、土特产品等,以及用于特殊宣传广告等等。


图1是防伪图像1效果照片; 图2是防伪图像2效果照片;
图3是防伪文字效果照片; 图4是平网点印制的太极图; 图5是平网点印制的蝴蝶图; 图6是圆形图; 图7是中间带圆点的葫芦图; 图8是圆点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防伪脸谱图案为实地版印刷的,印刷方法是;
第1、选择如图1所示的脸谱作为防伪图案,根据该防伪图案制作凸凹托印模,制造凸凹托印模的方法包括剪纸法、压痕法、腐蚀法、漏印法、注塑法、镂刻法、钻磨凹法、粘贴凸法或这些方法的任意组合法等,本例采用剪纸法、镂刻法组合制作。第2、选择所使用的单色(专色)油墨,本例采用了黄、红、蓝、黑混合而成的专绿色。第3、选择承印物的材质、规格,本例采用了 0 · 12mm的纸质片基。
第4、将第1步制作的凸凹托印模固定在丝网印刷平台表面,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丝网印刷,即可印制出具有如图1所示脸谱的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第5、本发明还可以选择是否与平印、凸印、凹印工艺的组合进行印刷。如图1所示脸谱图像防伪效果及特征如下(与凹印工艺效果比较除外)
第一、本图像是采用一种专绿墨进行一遍无网点印刷而成的实地,这是现有的印刷工艺所无法实现的;
第二、本图像是一种专绿墨在无网点的情况下印刷而能呈现非均勻性多种深浅不同的绿色,也是现有的印刷工艺所无法实现的;造假者模仿本图像专绿墨呈现的多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是有很大难度的;
第三、本图像深浅不同绿色的轮廓是模糊的,是有层次过渡的。这是现有的印刷工艺在无网点的情况下所无法实现的;因此,造假者也很难模仿;
第四、因为本图像不同深浅绿色的轮廓是模糊的,所以造假者很难模仿本图像不同深浅绿色的定位几何尺寸。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横置蝴蝶图案的防伪印刷效果图片,印刷方法同例1。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防伪文字“发明——孟氏”的印刷效果图片,印刷方法同例1。图2横置蝴蝶、图3发明——孟氏的图案效果及特点与图一脸谱图案效果及特征相同。
实施例4
平网点印制的图像文字,印刷方法除平网点印版与实施例1的无网点实地印版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如图4所示太极图、图5所示蝴蝶图案均为平网点版印制,效果及特征如下
之所以在平网版上能印出太极图和蝴蝶图案,是因为在印刷平台上装有可拆卸的太极图和蝴蝶图案的凸凹托印模产生的结果,由于凸凹托印模的作用,使凸凹交界或凸凹转换处上对应的承印物着墨层厚薄产生差异和因网点墨扩散而连聚,这样就可以用平网点版印出带有非均勻性和层次过渡的图像文字作品。这是常规丝网印刷所不能实现的。如图6圆形图、图7带圆点的葫芦图为过渡网点版印制的效果及特征
除与图4、图5的效果、特征相同外,它们的墨迹浓淡或深浅变化至少是下列三种形态之一(一)反差增大更分明;(二)反差减小更平淡;(三)反差增大与反差减小同时存在。 具体的讲,图6、图7图像的墨迹浓淡或深浅是反差增大与反差减小同时存在。即它们的图案处在网点稀疏或小的部位墨迹并不浅反而深,该处墨迹与更稀疏或更小的网点方向的墨迹相比,显然是反差增大了 ;与更密或更大的网点方向的墨迹相比,显然是反差减小了。它们的图案处在网点密或大的部位墨迹并不深反而浅,该处墨迹与更密或更大的网点方向的墨迹相比,显然是反差增大了 ;与更稀疏或更小的网点方向的墨迹相比,显然是反差减小了。如图7所示,图中C区与D区的墨迹深浅反差增大,C区与A区的墨迹深浅反差减小,B区与A区的墨迹深浅反差增大,B区与D区的墨迹深浅反差减小。
图8圆点图的印制效果、特征
用同一实地的印版印制两组不同深浅的圆点图案,即用非图像空白阻隔所述的图像文字。其特征是在同一版面不用网点用单色或专色墨只印一遍即能印出不同深浅的图像作品,而且清晰可见。同样方法,也可以印出有过渡层次墨迹的图像文字作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制在承印物上的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文字作品中,实地、局部实地或非实地的图像文字的墨迹浓淡或深浅是非均勻的,既是层次过渡的,也是清晰可见的;所述层次过渡的产生和清晰可见的墨迹浓淡或深浅不是通过网点大小排列或网点频率变化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丝网印刷平台或滚筒表面附着并固定的一个可拆卸的凸凹托印模进行常规的丝网印刷使承印物表面墨层的厚薄产生差异来实现的;而墨层厚的部位颜色深,并且所形成的面积看上去要略小于对应凸凹托印模中的凹处面积;墨层薄的部位颜色浅,并且所形成的面积看上去要略大于对应凸凹托印模中的凸处面积;在印刷力相同的情况下,凸凹之差较大而且相邻越近,由此所印的图像文字墨迹深浅反差越大;反之,凸凹之差较小而且相邻越远,由此所印的图像文字墨迹深浅反差越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在承印物上的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实地的图像文字是指平网点图像文字,图像文字的墨迹浓淡或深浅是非均勻的,是有层次过渡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在承印物上的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物再现的过渡网点图像文字的墨迹浓淡或深浅变化至少是下列三种形态之 -(1)反差增大更分明,(2)反差减小更平淡,(3)反差增大与反差减小同时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制在承印物上的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文字中包括不着墨的空白,即使用不着墨的非图像空白阻隔所述的图像文字。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丝网印刷过程中采用了不均勻的印刷力及承印物不均勻的反印刷力进行的印刷,这种印刷方式使得印刷的图像文字的墨层厚薄产生差异,具体印刷步骤如下第1、确定防伪图案,根据该防伪图案制作凸凹托印模;第2、选择所要使用的单色油墨;第3、选择承印物材质、规格;第4、将第1步制作的凸凹托印模固定在丝网印刷平台或滚筒表面,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丝网印刷,也包括套印或叠印,即可印制出具有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4步印制的具有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中,选择与平印、凸印、凹印工艺中的至少一种组合进行套印或叠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步所述的制作凸凹托印模的方法包括剪纸法、压痕法、腐蚀法、漏印法、注塑法、镂刻法、钻磨凹法、粘贴凸法或这些方法的任思组合法。
全文摘要
一种防伪丝网印刷的图像文字作品及印刷方法。所述的图像文字作品中,实地、局部实地或非实地的图像文字的墨迹浓淡或深浅是非均匀的,既可以是层次过渡的,也可以是清晰可见的;所述层次过渡的产生和清晰可见的墨迹浓淡或深浅是通过丝网印刷平台或滚筒表面附着并固定的一个可拆卸的面积适度的凸凹托印模进行常规的丝网印刷使承印物表面墨层的厚薄产生差异来实现的。所述印刷方法是在印刷过程中采用了不均匀的印刷力及承印物不均匀的反印刷力进行的印刷,这种不均匀印刷力实施的表现之一是通过上述的凸凹托印模实现的。
文档编号B42D15/00GK102285260SQ20111019846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孟令来 申请人:孟祥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