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

文档序号:262191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能通过将之环绕在人的手腕或脚腕上来识别人(例如医疗场所的患者或者娱乐场所的游客)的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该腕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公知的为带状腕带,在腕带的带状主体的后表面施有粘接剂,并将垫层暂时性地附接至后表面。当使用时,在剥掉垫层的一部分并暴露出粘接剂层后,主体的两端互相粘接,使其呈环形环绕在手腕或相似物上。即,一端的后表面的粘接剂层粘接在另一端的前表面上。进一步,在至少一个端部形成用于防止再次使用或未授权使用的切口部。然而,对用户而言,要将细长的带状腕带以适当的位置和适当的大小(或直径)缠绕在手腕或脚腕上很不方便,腕带的尺寸因用户而不同,因适合的位置而不同以及因适合的尺寸(或直径)而不同。特别地,有一个问题是,当用户自己缠绕腕带时难以保证粘贴的形状合适,且作业性被降低。另外,有一个问题是,当两端相互粘接时,由于腕带本身是细长的,两端都很容易互相错移。进一步,还有一个问题是,当标签型腕带的两端相互粘接时,上面提到的问题就很可能发生,也就是由于将呈细长带状的腕带缠绕在手腕或脚腕上对于用户很不方便,用户因而不能确保正确的形式的情况。因为形成在两端的用于防止未授权使用的切口部并不位于粘接部分(重叠部分),且当标签型腕带的两端被粘接时,如果两端不能准确地、确定地,以及小心地沿预定的长度相互粘接,就难以充分地实现破断功能(防止未授权使用功能)。另外,在由多个单片的腕带相继形成的连续体上,单片的腕带从其一个端部被分离而用于使用。被配置为(暂时地)附接有腕带基材的后表面上的垫层的腕带,需要进行从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剥掉一部分垫层的程序,以在得到单片的腕带后暴露粘接剂层。这样,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花费时间来准备单片的腕带,通过从腕带的连续体的状态来暴露粘接剂层,从而实际上形成环状的腕带。
_6] 引用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2006-39209的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以下背景下做出。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并且能确保将其缠绕在例如手腕或脚腕对象上。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其中,当腕带以环形被缠绕时,其可以确保适合的、准确的形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其中,其两端以正确的形态相互粘接,使得用于防止未授权使用的破断切口部被展露出来,以确保其功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其中,当腕带被从腕带的连续体分离时,由于垫层已经从腕带基材被剥掉,环形即刻被形成。解决方案本发明致力于首先粘接两个后表面,而非像现有技术一样将腕带基材的后表面粘接至其前表面,并且缠绕操作分为两步,而非一步就将腕带呈环状绕在对象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腕带包括:呈带状的腕带基材;在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的粘接剂层 ’暂时地附接至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的垫层;腕带基材包括:能够展示特定信息的中央区,分别位于中央区的左端和右端的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从而能够与中央区一起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周围;以及分别布置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中的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其中,当位于第一缠绕区后表面的垫层被剥离时,暴露出粘接剂层,其中,通过将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的所述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缠绕区的后表面相互重叠并粘接,以形成环形而缠绕所述对象,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叠放在一起,同时保留所述粘接剂层的一部分,以能够被暴露,其中,具有保留的且能够被部分暴露的一部分所述粘接剂层的所述第一缠绕区被粘接在所述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用于被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周围的腕带包括:呈带状的腕带基材;在所述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的粘接剂层;以及暂时地附接至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的呈带状的垫层;其中,当位于腕带基材一端部的后表面的垫层被剥离时,暴露出粘接剂层,并且其中,当腕带基材另一端部的前表面的腕带基材被剥离时,
暴露出垫层。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具有多个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的腕带的连续体,所述腕带的连续体用于被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周围,包括:呈带状的腕带基材;完全在所述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的粘接剂层;以及暂时地附接至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的呈带状的垫层;其中,腕带基材被形成有一对相距预定距离的腕带分离线,以形成单片的腕带,其中,垫层被形成有一对相距预定距离的垫层分离线,垫层分离线分别被置于与所述一对腕带分离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其中,在所述单片的腕带上,当位于腕带基材一端部的后表面的垫层被剥离时,暴露出粘接剂层,并且其中,当腕带基材另一端部的前表面的腕带基材被剥离时,暴露出垫层。
腕带分离线可以为用于分离的切口,以形成单片的腕带。腕带分离线可以为用于分离的切口,以形成单片的腕带,并形成用于检测所述切口的一部的位置的间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腕带的连续体包括:呈带状的腕带基材;在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的粘接剂层;暂时地附接在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的垫层;腕带基材包括:能够展示特定信息的中央区,分别位于中央区的左端和右端的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这样可以带着中央区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周围;其中,腕带基材被形成有第一腕带分离线和第二腕带分离线,以形成单片的腕带,其中,垫层被形成有第一垫层分离线和第二垫层分离线,以形成单片的腕带,第一垫层分离线和第二垫层分离线被置于与所述第一腕带分离线和第二腕带分离线的位置不同的地方,其中,在单片的腕带上,当位于第一缠绕区后表面的垫层被剥离时,暴露出粘接剂层,并且其中,当第二缠绕区前表面的腕带基材被剥离时,暴露出垫层。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缠绕腕带的方法包括:呈带状的腕带基材;在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的粘接剂层;暂时地附接至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的垫层;腕带基材包括:能够展示特定信息的中央区,分别位于中央区的左端和右端的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从而与中央区一起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周围;以及分别布置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中的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第二粘接位置指引,该方法包括:暴露步骤、第一粘接步骤以及第二粘接步骤,其中,暴露步骤为:通过剥离位于第一缠绕区后表面上的垫层来暴露粘接剂层;第一粘接步骤为:在保留有一部分粘接剂层可被暴露状态下,通过粘接性地重叠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的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与第二缠绕区的后表面以形成环形而被缠绕在对象周围,从而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与第二粘接位置指引被互相叠放;第二粘接步骤为:将具有保留的且能够被部分暴露的粘接剂层的第一缠绕区粘接至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粘接剂层可以被限定为将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粘接区以及将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的第二粘接区。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形成由用于破断的切口部。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可以为分别预先印刷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中的粘接位置标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或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可以为预先形成在第一缠绕区或第二缠绕区的粘接位置指引片段。垫层可以直接接触所述对象。腕带基材可以直接接触所述对象。垫层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可以被布置在所述垫层的后表面上。垫层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在其后表面上可以被形成有所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第二缠绕区的垫层可以被剥离腕带基材,并由第二缠绕区的一端侧向第一缠绕区的相反侧伸出。 粘接剂层和垫层可以仅被布置在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上。第二缠绕区中的腕带基材可以被形成有多个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的穿孔。在第一缠绕区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可以具有可预先在腕带上印刷广告信息的广告栏。发明效果在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第四个方面,以及第五个方面)的一种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一种缠绕腕带的方法中,由于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分别被设置在第一缠绕区以及第二缠绕区,且呈带状的腕带基材两端的后表面相互粘接,用户可以容易地且确定地将其缠绕在手腕或者相似物上,甚至可以单独操作。并且,由于第一缠绕区以及第二缠绕区的后表面首先被粘接,随后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被粘接在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用户可以按环形缠绕,使其适合用户的手腕或脚腕的尺寸。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腕带中,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分别被设置在第一缠绕区以及第二缠绕区。并且,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的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以及第二缠绕区的后表面被粘性地重叠,且可形成环状,以将其缠绕在对象上,这样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互相叠放,而粘接剂层的一部分仍然可被暴露。然后,由于具有保留的且能够被部分暴露的粘接剂层的第一缠绕区可以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用户可以容易地单手进行缠绕并粘接腕带的两端部的操作。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腕带中,在垫层被从腕带基材的一端部的后表面剥掉后,粘接剂层可以被暴露出来,并且在腕带基材被从腕带基材的另一端部的前表面剥掉后,垫层被暴露出来。然后,由于不需要进行剥掉垫层的程序,通过即刻将垫层一侧的端部粘接在粘接剂层一侧的端部并形成环形,腕带可以被缠绕在例如手腕或其相似物等对象上。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腕带的连续体中,腕带基材被形成有相距预设距离的一对腕带分离线,以形成单片的腕带,垫层被形成为具有相距预设的距离的一对垫层分离线,其位置分别与腕带分离线的位置不同。并且,通过剥掉腕带基材一端部的后表面上的垫层,粘接剂层可被暴露,并且通过去除腕带基材另一端部的前表面上的腕带基材,垫层可被暴露。然后,由于通过分离前一个腕带以便使用,腕带的连续体的顶端部上的垫层已经成为单层,通过仅在垫层上游剥掉腕带基材,可以获得单片的下一个腕带(上述腕带的连续体的顶端部),且作业性极佳。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腕带的连续体中,形成在腕带基材上的第一腕带分离线以及第二腕带分离线分别被置于与形成在垫层上的第一垫层分离线以及第二垫层分离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上。并且,通过剥掉缠绕区的后表面上的垫层,粘接剂层可被暴露,并且通过去除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上的腕带基材,垫层可被暴露。然后,由于通过分离前一个腕带以便使用,腕带的连续体的顶端部上的垫层已经成为单层,与上述第三个方面类似,通过仅在垫层上游剥掉腕带基材,可以获得单片的下一个腕带(上述腕带的连续体的顶端部),且作业性极佳。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第五个方面的缠绕腕带的方法中,该方法包括暴露步骤、第一粘接步骤,以及第二粘接步骤。暴露步骤为:通过剥掉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上的垫层来暴露粘接剂层;第一粘接步骤为:通过粘接地重叠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的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以及第二缠绕区的后表面,以形成环形,从而被缠绕在对象上,这样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互相叠放,而保留粘接剂层的一部分以能够被暴露。第二粘接步骤为:将具有保留的能够被部分暴露的该一部分粘接剂层的第一缠绕区粘接至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然后,具有最大直径的环形可以在第一粘接步骤被形成,缠绕成环形的操作可以根据适合用户的对象的尺寸在第二粘接步骤被进行,并且进一步易于进行由最大直径最终固定的操作。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续体1,图1 (I)为其平面图,图1 (2)为其后视图,图1 (3)为其截面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腕带1A,图2 (I)为其后视图,图2 (2)为其截面图;图3为示出将从腕带的连续体I分离的腕带IA缠绕为环形的第一阶段的立体图;图4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的第一粘接步骤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的第二粘接步骤的立体图;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腕带的连续体30,图6 (I)为其平面图,图6
(2)为其后视图,图6 (3)为其截面图;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腕带30A,图7 (I)为其后视图,图7 (2)为其截面图;图8为示出将从腕带的连续体30分离的腕带30A缠绕为环形的第一阶段的立体图;图9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粘接步骤的立体图;图10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表面上的第二粘接步骤的截面图;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腕带的连续体40,图11 (I)为其平面图,图
11(2)为其后视图,图11 (3)为其截面图;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腕带40A,图12 (I)为其后视图,图12 (2)为其截面图;图13为示出将从腕带的连续体40分离的腕带40A缠绕为环形的第一阶段的立体图;图14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粘接步骤的立体图;图15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表面上的第二粘接步骤的立体图;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腕带的连续体50,图16 (I)为其平面图,图16 (2)为其后视图,图16 (3)为其截面图;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腕带50A,图17 (I)为其后视图,图17 (2)为其截面图;图18为示出将从腕带的连续体50分离的腕带50A缠绕为环形的第一阶段的立体图;图19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粘接步骤的立体图;图20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表面上的第二粘接步骤的立体图;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腕带的连续体60,图21 (I)为其平面图,图
21(2)为其后视图,图21 (3)为其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实现了一种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甚至在缠绕对象尺寸不同时也能容易地、可靠地绕成环形,并且粘接在腕带基材的两端的后表面之间,以被分成两次缠绕操作。实施例下一步,参考图1-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腕带的连续体1,图1 (I)为平面图,图1 (2)为后视图,图1 (3)为其截面图。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腕带1A,图2 (I)为后视图,图2 (2)为其截面图。腕带的连续体I包括连续的多个单片的腕带IA0如图1 (3)所示,腕带(腕带1A)的连续体I包括呈带状的腕带基材2、在腕带基材2的整个后表面上形成的粘接剂层3,以及暂时附接至粘接剂层3以将其覆盖的的带状的垫层4。腕带基材2为基于例如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及类似材料的合成纸,且被混合有或被涂覆上白色染料。因此,通过使腕带基材2具有不透明性、印刷适应性以及平滑性,腕带基材2具有极好的耐气候性、耐水性以及可印刷性。如图1 (I)所示,腕带基材2具有中央区5,以及第一缠绕区6和第二缠绕区7,该中央区5大体上位于腕带IA纵向方向上的中央,该第一缠绕区6和第二缠绕区7分别位于中央区5的左端和右端,可以连同中央区5 —起被缠绕在例如手腕或脚腕等对象W上(图4与图5)。中央区5能够印刷特定信息以识别患者或游客,这可以通过条形码或其它方式实现,例如文字或符号,进一步,如果必要,可以使用能够储存更多的信息的集成电路芯片(未示出)。除了能够在其上印刷上述“特定信息”的中央区5外,例如,广告栏8可被设置在第一缠绕区6中,广告栏8中可提前印刷有“广告信息”。进一步,用法栏9可被设置在第二缠绕7中,其中“用法(如何将其缠绕在手腕和相似物上)”可被提前印刷在用法栏9中。注意,第一缠绕区6和第二缠绕区7中的上述信息的印刷位置,包括提前印刷的情况,可以根据腕带IA的使用模式随意设计。例如,广告栏8可以被设置在中央区,以及特定信息可以被印刷在第一缠绕区6中。除此之外,广告栏8可以被设置在第二缠绕区7中。有利地,当广告栏8被设置在第一缠绕区6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广告效应可以被更可靠、更有效地获得,其中,在广告栏8中可提前印刷有使用中的腕带IA或其提供者的广告信息。例如,当广告栏8被设置在第一缠绕区6的前表面的情况下,如下文用图4与图5所示,用户(缠绕的操作者)在第二粘接步骤必然看到第一缠绕区6的前表面,然后必然看到广告信息。另一个选择是,当广告栏8被提供在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剂层3的后表面或垫层4的后表面)的情况下,如下文用图3与图4所示,用户(缠绕的操作者)在第一粘接步骤必然看到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然后必然看到广告信息。当广告栏8被提前设置在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时,广告栏8中的广告信息可以与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相结合而被设计,或与破断线上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A (第一粘接位置指引)相结合而被设计,和与破断线上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 (第二粘接位置指引)相结合而被设计(如下文用图1
(2)与图2 (I)描述的)。进一步,粘接范围印刷栏10也可以被提供在第二缠绕区7的用法印刷栏9在图1的右侧(腕带的连续体I的输送方向R的上游侧),粘接范围印刷栏10中可提前印刷有“粘接范围”(如用图4和图5所示),从而可示出第二粘接区23的最终期望的粘接范围(如下文用图4描述的)。在腕带基材2中,用于破断的切口部11在第一缠绕区6中形成。切口部11为任意形状的切口,具有指向腕带(腕带1A)的连续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切口端。在第一缠绕区6与第二缠绕区7粘接的状态下,当试图在任一方向不正确的剥离时,由于第一缠绕区6与第二缠绕区7中的至少一个会破断,切口部11使其难以恢复原来状态。当然,用于破断的切口部11可以在第一缠绕区6与第二缠绕区7中的至少一个中被形成来最终相互粘接。顺便一提,腕带基材2被形成具有第一腕带分离线12以及第二腕带分离线13,以形成单片的腕带1A。附图中示出一个例子,其中,通过在多个腕带IA之间形成的去除部分,单片的腕带IA可被分离。除此之外,其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在多个腕带IA之间形成用于分离的穿孔或切口(均未示出)来分离单片的腕带IA。粘接剂层3是具有必要强度的粘着性或接着性的任一类粘接剂,优选地选用普通粘接剂或强力粘接剂。注意,通过在与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腕带分离线12相接触的粘接剂层3的宽度方向上、在边缘3A (图1 (3)中,上游侧的边缘)上施用非粘性墨水以及类似物,可以容易地使腕带基材2以及垫层4从上述在宽度方向上的边缘剥掉。垫层4由透明材料或类似材料形成,例如相对薄的膜,并具备必要强度。垫层4的后表面形成压花表面14,以确保与皮肤之间,甚至直接接触皮肤时与皮肤间的适当透气性,从而使得在安装时,也不会有不适的感觉。位置检测标记15 (图1 (2))预先印在垫层4的后表面上。在多个腕带IA以连续的方式被布置的情况下,当腕带的连续体I被安装在预设的打印机上(未示出)并且朝箭头示出的输送方向R (图1 (I))被输送时,位置检测标记15会被任意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出。这样,上述特定信息以及类似信息可被印刷在中央区5预定的位置上。通过第一垫层分离线16以及第二垫层分离线17 (例如在与腕带基材中的第一腕带分离线12和第二腕带分离线13不同的位置处形成的用于分离的切口),垫层4可与每个腕带IA—同被分离。也就是,如图2 (2)所示,当腕带IA处于从腕带的连续体被分离的状态时,第二缠绕区7的垫层4从腕带基材2脱离,并朝在第二缠绕区7的端部的、第一缠绕区6的反向伸出,也就是朝向输送方向R的下游侧,且为单层状态。换句话说,腕带基材2被形成具有第一腕带分离线12以及第二腕带分离线13,以形成单片的腕带1A,垫层4被形成具有第一垫层分离线16以及第二垫层分离线17,以在与第一腕带分离线12和第二腕带分离线13不同的位置上形成单片的腕带Al。进一步,单片的腕带1A,粘接剂层3可通过从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剥掉垫层4而被暴露,以及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3的腕带基材2为单层的腕带基材2A。另外,垫层4可通过去除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上的腕带基材2而被暴露,并且暴露的垫层4为单片的垫层4A。如前文所述,特别地如图1 (2)以及图2 (I)所示,垫层4由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在其后表面第一缠绕区6与第二缠绕区7中分别形成有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 (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设计有四叶的三叶草,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被绘为具有三片叶子以及一支茎的不完整的四叶三叶草,而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被绘为剩下的一片叶子。特别地,点状线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A被绘在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处,以与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粘接。由于垫层4为透明的,用户可以透过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看到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进一步从前表面或后表面看到点状线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A。注意,在本发明中,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与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可以为预先印刷在第一缠绕区6与第二缠绕区7中的粘接位置标记。这些标记可以用任何设计,例如,简单如“圆形、十字或三角形”的设计,类似于成对出现才有意义的割符的设计,类似于形状相同但浓度不同的一对的设计,以及能够做广告的设计等。注意,通过在腕带基材2以及垫层4中形成半切、穿孔或类似的腕带去除切口 20以及垫层去除切口 21,能通过破断帮助在正常使用后去除。然而,期望保持在腕带基材2以及垫层4中的半切、穿孔的活动位置。现在,参考图3-5,描述了如何操作将如前文所述配置的连续体I (腕带1A)缠绕在对象W上。图3为示出缠绕从腕带的连续体I分离的腕带IA至环形的第一步骤的立体图,且第一缠绕区6后表面的垫层4被剥掉以暴露粘接剂层3 (暴露步骤)。当垫层4被剥掉,由于腕带IA在之前已被分离,因此垫层4 (也就是位于腕带的连续体I的顶端部(最下游侧的前端部)的单层的垫层4A)已经从其上层侧的腕带基材2 (单层的腕带基材2A)分离。所以,不需要从下游侧的垫层4剥掉腕带基材2,并且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状态下的腕带IA能够在上游侧的腕带基材2的第一腕带分离线12的位置通过从垫层4剥掉腕带基材2被容易地获得。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第二缠绕区7中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被朝向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的方向(图中箭头所示)被粘接。图4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粘接步骤的立体图。第二缠绕区7中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 (单层的垫层4A)被粘接在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 (更具体地说,点状线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A)上,以完成四叶三叶草的设计,并且单层的垫层4A的顶端部被粘接在单层的腕带基材2A的粘接剂层3。然而,在第一粘接步骤中,由于单层的垫层4A (垫层4)为透明的,能够看透其后表面上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注意,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 (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 (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粘接剂层3上。例如,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以及点状线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A能够被直接印刷在粘接剂层3上,而不是垫层4的后表面上,这样,由于印刷部分的下层侧的垫层4为透明的,因此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以及点状线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A能够透过印刷部分的下层侧的垫层4以及单层的垫层4A被看到。在第一粘接步骤中,特别地如图2 (2)以及图4 (进一步,图5)所示,粘接剂层3可被限定为将与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相粘接的第一粘接区22,以及将与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相粘接的第二粘接区23。简而言之,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的垫层4 (当腕带IA在使用中时,上游侧的垫层4A将为单层)被剥掉以暴露粘接剂层3。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的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与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可通过粘接地重叠两个后表面形成环形而将其缠绕在对象W上,这样,第一粘接位置标记和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19A被相互连在一起,同时粘接剂层3的一部分(第二粘接区23)仍然可被暴露。进一步,在第一粘接步骤中,腕带IA可以在远离对象W的地方被形成与对象W无关的环形。所以,用户可以独自用双手进行上述缠绕腕带IA的操作,用户因此可以避免通常那样将腕带IA缠绕在一只手腕上、而用另一只手粘接第一缠绕区6与第二缠绕区7的不方便和不准确的操作。更进一步,当第一缠绕区6与第二缠绕区7处于图4所示状态时,呈环形的腕带IA基本上具有设计的最大直径或最大尺寸,所以因用户不同而尺寸不同的对象W,如手腕或脚腕等,能够容易地通过腕带。图5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表面的第二粘接步骤的截面图。在这一步骤中,对象W被插入在第一粘接步骤中形成环形的腕带IA (图4)中的状态下,具有在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保留的且可被部分暴露的粘接剂层3 (第二粘接区23)的第一缠绕区6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以完成缠绕对象W。特别地,如图5中的每个箭头所示,第二缠绕区7中的单层的垫层4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与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以及点状线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A连在一起。单层的垫层4A被粘接至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粘接区域22上(粘接剂层3)。进一步,第一缠绕区6中的单层的腕带基材2A通过第二粘接区23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粘接范围印刷栏10。另外,将单层的腕带基材2粘接在粘接范围印刷栏10的工作由用户单手完成,但是,由于通过恰当地、准确地粘接其两端,具有预定刚度的腕带IA已经被形成环形,这一工作可容易和准确地完成。所以,在图4所示的第一粘接步骤中,腕带IA可以被粘接成环形,以获得相对于对象W大体上恒定的最大直径,也就是,腕带IA形成的环形尺寸可以被保持恒定,而后,在图5所示的第二粘接步骤中,在调节直径以适合不同尺寸的对象W的同时,腕带IA可以被粘接地固定为环形,以完成缠绕。另外,通过形成在宽度方向上互相平行的多个穿孔24 (图2 (2)以及图4中的假想线),第二缠绕区7中的腕带基材2的刚性可以被降低,或者腕带基材2可以被赋予柔性,以适合对象W的环形状态,这种情况下腕带基材2在通过第二粘接步骤形成的腕带IA内侧为双层。所以,在使用时,带有压花14的垫层4可直接接触对象W,可以继续被使用而不被丢弃。另外,可缠绕具有适合于对象W大小的尺寸的腕带1A。例如,当用户独自进行这一操作,在第一粘接步骤可以用双手进行缠绕操作,以确保适当的粘接位置或范围,能够避免显著偏离适当位置的不正确位置的粘接状态或粘接姿态。下一步,参考图6-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图6示出腕带的连续体30,图6 (I)为其平面图,图6 (2)为其后视图,图6 (3)为其截面图。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腕带30A,图7 (I)为其后视图,图7 (2)为其截面图。在下文的说明中,仅描述了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并通过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了相似部分的细节。腕带的连续体30以及腕带30A与腕带的连续体I以及腕带IA (图1-5)在垫层4的两端的构造方面不同,即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山形的曲线33)以及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具有三角形或山形的顶端部的单层的垫层4B)。也就是,通过以同样的方式在腕带的连续体I以及腕带IA上形成具有第一分离线12和第二分离线13的腕带基材2,以及在腕带的连续体I上形成对应第一垫层分离线16的山形的第一垫层分离线31和对应第二垫层分离线17的山形的第二垫层分离线32,而获得单片的腕带30A。所以,位于单层的腕带基材2A的相反侧(下游侧)的垫层4成为具有三角形端部的单层的垫层4B。当山形的曲线33在腕带IA的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就位,对应于单层的垫层4B的第一粘接位置指引被预先印刷在单层的腕带基材2的粘接剂层3上。反过来说,对应于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山形的曲线33)的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为具有三角形端部的单层的垫层4B,作为在第二缠绕区7中预先以预定的形式(图中所示实施例,例如,山形端部)形成的粘接位置指引片段。当然,单层的腕带基材2A可以形成具有与单层的垫层4相似的三角形端部,以成为粘接位置指引片段,而无需在第一缠绕区6中形成山形的曲线33。注意,通过配置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作为粘接位置指引片段,例如具有三角形端部的单层的垫层4B,不同于前文所述的第一实施例(图1 (2))中的垫层4的后表面预先印刷的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以及点状线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A,这里不存在万一因磨损消耗而消失的可能性。现在,参考图8-10,描述了如何操作将从如上文所述配置的连续体30分离下来的腕带30A缠绕在对象W上。图8是立体图,示出了缠绕从腕带的连续体30分离的单片的腕带30A的第一阶段,以及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的垫层4以与腕带的连续体I和腕带IA同样的方式被剥掉以暴露粘接剂层3 (暴露步骤)。在图8示出的状态下,第二缠绕区7的单层的垫层4B被朝向第一缠绕区6中的山形曲线33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粘接。图9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粘接步骤的立体图。第二缠绕区7中的单层的垫层4B的三角形端部被粘接至第一缠绕区6的山形的曲线标记33,并且单层的垫层4B的端侧被粘接至单层的腕带基材2A的粘接剂层3。然而,在第一粘接步骤中,由于单层的垫层4B (垫层4)为透明的,能够看透单层的垫层4B的端部,甚至当端部与腕带基材2A的后表面上的曲线标记33少许重叠时也能看透。简而言之,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的垫层4 (当使用下一个腕带IA时,垫层4B在上游侧成为单层)被剥掉,以能够暴露粘接剂层3。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3的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与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可以形成环形,以通过粘接性地重叠两个后表面将其缠绕在对象W上,使得曲线标记33 (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与单层的垫层4B的端部(第二粘接位置指引)相互连在一起,同时使得粘接剂层3的一部分(第二粘接区23)可以暴露。在第一粘接步骤中,由于单层的垫层4B仅具有为预定形状的边缘部,因此易于将其连在山形的曲线标记33上。进一步,在第一粘接步骤中,腕带30A能够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腕带IA相同的方式在远离对象W的地方被形成与对象W无关的环形。所以,用户可以避免进行独自缠绕腕带IA的不方便的操作,并使腕带30A以大体上设计的最大直径或最大尺寸成为环形。图10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上的第二粘接步骤的截面图。在这一步骤中,在对象W被插入在第一粘接步骤中形成环形的腕带30A(图9)中的状态下,具有保留的且可被部分暴露在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的粘接剂层3的第一缠绕区6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以完成缠绕对象W。特别地,如图10中的每个箭头所示,第二缠绕区7中的单层的垫层4B的端部与第一缠绕区6中的山形的曲线标记33连在一起。单层的垫层4B被粘接至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粘接区域22 (粘接剂层3)。进一步,第一缠绕区6中的单层的腕带基材2A被通过第二粘接区23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粘接范围印刷栏10。所以,在如图9所示的第一粘接步骤中,腕带30A能够被粘接为环形,以获得相对于对象W的最大直径,而后,在如图10所示的第二粘接步骤中,在调节直径以适合不同尺寸的对象W的同时,腕带30A可以被粘接地固定为环形,以完成缠绕。
所以,带有压花14的垫层4可直接接触对象W。另外,可缠绕具有适合于对象W大小的尺寸的腕带30A。例如,当用户独自进行缠绕操作,在第一粘接步骤可以用双手进行缠绕操作,以确保适当的粘接位置或范围,能够避免显著偏离适当位置的不正确位置的粘接状态或粘接姿态。下一步,参考图11-1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图11示出腕带的连续体40,图11 (I)为平面图,图11 (2)为后视图,图11 (3)为其截面图。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腕带40A,图12 (I)为后视图,图12 (2)为其截面图。腕带的连续体40和腕带40A与腕带的连续体I和腕带IA (第一实施例,图1-5)以及腕带的连续体30和腕带30A (第二实施例,图6-10)的不同配置如下文所述。腕带的连续体40和腕带40A不具有带状的垫层4(更精确地说,如下文所述,垫层4仅被设置在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的一部分上),因而,腕带基材2可以直接接触对象W,并且腕带基材2可以通过穿孔状或相似配置的第一腕带分离线41以及第二腕带分离线42以及其它与这些构造相关的构造被分离。首先,在腕带(腕带40A)的连续体40中,腕带基材2包括在第一缠绕区6中的位于中央区5上游的上游腕带基材2B,以及在第二缠绕区7中的位于其下游的下游腕带基材2C。粘接剂层3以及垫层4为矩形,并且仅被提供在上游腕带基材2B的后表面。也就是说,上游腕带基材2B的后表面上的粘接剂层3仅被形成在第一缠绕区6的一部分中。特别地,如图12 (I)所示,第一粘接区43 (图12 (I)中由“X框”代表的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临近第一粘接区43的第二粘接区44 (图12 (I)中由“Y框”代表)被设置成与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粘接位置标记18以及点状线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A (图2 (O)相对应的区域。另一方面,粘接位置标记45 (第二粘接位置指引)被预先印刷在第二缠绕区7中的下游腕带基材2C的后表面上,作为对应第二粘接位置标记19 (图12 (I)中由“至X框”代表)的区域。现在,参考图13-15,描述了如何操作将从如上文所述配置的连续体40分离下来的腕带40A缠绕在对象W上。图13为立体图,示出了缠绕从腕带的连续体40分离的单片的腕带40A的第一阶段,以及暂时附接在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粘接区43与第二粘接区44的垫层4被剥掉,以暴露粘接剂层3 (暴露步骤)。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第二缠绕区7中的粘接位置标记45 (由“至X框”代表的部分)被朝向第一缠绕区6的第一粘接区43 (由“X框”代表的部分)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粘接。也就是,图14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上的第一粘接步骤的立体图。第二缠绕区7 (下游腕带基材2C)中的粘接位置标记45被粘接至第一缠绕区6 (上游腕带基材2B)中的第一粘接位置标记43,以相互接合。简而言之,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3的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与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可以形成环形,以通过粘接性地重叠第一粘接区43和粘接位置标记45来缠绕对象W,从而其互相连接,同时使粘接剂层3的一部分可暴露。在第一粘接步骤,由于粘接位置标记45仅由“至X框”来表示,因此能轻易地将其放在第一粘接区43上。进一步,在第一粘接步骤,腕带40A能在远离对象W的地方被形成与对象W无关的环形。所以,用户可以避免进行独自缠绕腕带IA的不方便的操作,并使腕带30A以大体上设计的最大直径或最大尺寸成为环形。
图15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的第二粘接步骤的截面图。在这一步骤中,在对象W被插入在第一粘接步骤中形成环形的腕带40A(图12)中的状态下,具有保留的且可被部分地暴露在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的粘接剂层3的第一缠绕区6 (上游腕带基材2B)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 (下游腕带基材2C)的前表面,以完成缠绕对象W。特别地,如图15中的每个箭头所示,第二缠绕区7中的粘接位置标记45置于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粘接区43上。进一步,上游腕带基材2B通过第二粘接区44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粘接范围印刷栏10。所以,在图14所示的第一粘接步骤中,腕带40A可以被粘接成环形,以获得相对于对象W的最大直径,而后,在图15所示的第二粘接步骤中,在调节直径以适合不同尺寸的对象W的同时,腕带40A可以被粘接地固定为环形,以完成缠绕。所以,腕带基材2可直接接触对象W,并且由于消耗的垫层4较少,腕带的连续体40能以低的成本被制造。进一步,可缠绕具有适合于对象W大小的尺寸的腕带4A。例如,当用户独自进行缠绕操作时,在第一粘接步骤可以用双手进行缠绕操作,以确保适当的粘接位置或范围,能够避免显著偏离适当位置的不正确位置的粘接状态或粘接姿态。下一步,参考图16-2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图16示出腕带的连续体50,图16 (I)为平面图,图16 (2)为后视图,图16 (3)为其截面图。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腕带50A,图17 (I)为后视图,图17 (2)为其截面图。腕带的连续体50以及腕带50A与腕带的连续体I以及腕带IA(图1-5)在垫层4的两端的构造方面不同,在其上形成第一粘接位置指引(细山形曲线标记51)以及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具有细山形顶端部的单层的垫层4C)。也就是,通过在上游切断具有向传送腕带的连续体50的方向拱起的弧形的第一腕带分离线52 (为分离腕带的第一个切口),在下游切断相对于腕带基材2近似弧形的第二腕带分离线53 (为分离腕带的第二个切口),以及切断对应于腕带的连续体30的第一垫层分离线31的细山形的第一垫层分离线54和对应于其上的第二垫层分离线32的细山形的第二垫层分离线55,而获得单片的腕带50A。所以,位于单层的腕带基材2D的相反侧(下游侧)的垫层4成为具有细山形端部的垫层4C。为与单层的垫层4C配合,第一粘接位置指引通过预先印刷的单层的腕带基材2D的粘接剂层3上的曲线标记51形成。反过来说,为与第一粘接区6中的第一粘接位置指引配合(曲线标记51),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为具有预先形成的细山形顶端部的单层的垫层4C。现在,参考图18-20,描述了如何操作将从如上文所述配置的连续体50分离下来的腕带50A缠绕在对象W上。在腕带的连续体50以及单片的腕带50A,与腕带的连续体I以及腕带IA (第一实施例,图1-2)、腕带的连续体30以及腕带30A (第二实施例,图6_7)相似,在从腕带基材2的一端部(单层的腕带基材2D)的后表面剥掉垫层后,可暴露出粘接剂层3。并且,通过剥掉腕带基材2的另一端部的前表面的腕带基材2,垫层4(单层的垫层4C)被暴露。这样,在腕带50A被从腕带的连续体50的最端部分离后,单片的腕带50A可以被形成环形。图18示出了缠绕从腕带的连续体50分离的单片的腕带50的第一步骤,并且用与腕带的连续体30以及腕带30A相似的方法,剥掉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的垫层4,以暴露粘接剂层3 (暴露步骤)。注意,由于上游的腕带分离线52为弧形,所以易于找到从腕带的连续体50的分离腕带50A的剥离位置,并且作业性也因此变好。在图18所示的状态下,第二缠绕区7中的单层的垫层4C被朝向第一缠绕区6中的细山形的曲线51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粘接。图19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的第一粘接步骤的立体图。第二缠绕区7中的单层的垫层4C的细山形的顶端部被粘接至第一缠绕区6中的细山形的曲线51,并且单层的垫层4C的端侧被粘接至单层的腕带基材2D的粘接剂层
3。然而,在第一粘接步骤,由于单层的垫层4C (垫层4)为透明的,能够看透单层的垫层4C的端部,甚至当端部与腕带基材2D的后表面上的曲线51稍有重叠时也能看透。简而言之,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上的垫层4 (当下一个腕带50A处于使用状态时,上游侧的垫层4C将成为单层)被剥离,以暴露粘接剂层3。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3的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与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可以形成环形,以通过粘接性地重叠两个后表面来缠绕对象W,这样曲线标记51 (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单层的垫层4C的端部(第二粘接位置指引)相互连接,同时粘接剂层3的保留的一部分仍然可被暴露。在第一粘接步骤中,由于单层的垫层4C仅为预定的形状的边缘部,所以易于将其连在山形的曲线标记51上。进一步,在第一粘接步骤,腕带50A能以第一实施例中腕带IA的方式在远离对象W的地方被形成与对象W无关的环形。所以,用户可以避免进行独自缠绕腕带IA的不方便的操作,并使腕带50A以大体上设计的最大直径或最大尺寸成为环形。图20为示出将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的第二粘接步骤的截面图。在这一步骤中,对象W被插入在第一粘接步骤中形成环形的腕带50A (图19)中的状态下,具有保留的且可以在其后表面上部分地暴露出的粘接剂层3 (第二粘接区23)的第一缠绕区6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以完成缠绕对象W。特别地,如图20中的每个箭头所示,第二缠绕区7中的单层的垫层4C的端部被置于第一缠绕区6中的细山形的曲线标记51上。单层的垫层4C被粘接至第一缠绕区6中的第一粘接区22 (粘接剂层3)上。进一步,第一缠绕区6中的单层的基材2D通过第二粘接区23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粘接范围印刷栏10。所以,在图19所示的第一粘接步骤中,腕带50A可以被粘接成环形,以获得相对于对象W的最大直径,而后,在图20所示的第二粘接步骤中,在调节直径以适合不同尺寸的对象W的同时,腕带50A可以被粘接地固定为环形,以完成缠绕。所以,具有压花14的垫层4在使用时可直接接触对象W,并且可以继续使用而不被丢弃。另外,可缠绕具有适合于对象W大小的尺寸的腕带50A。例如,当用户独自进行这一操作,在第一粘接步骤可以用双手进行缠绕操作,以确保适当的粘接位置或范围,能够避免显著偏离适当位置的不正确位置的粘接状态或粘接姿态。下一步,参考图2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腕带、腕带的连续体以及缠绕腕带的方法。图21示出腕带的连续体60,图21 (I)为平面图,图21 (2)为后视图,图21
(3)为其截面图。与腕带的连续体50以及腕带50A (第四实施例,图16-17)相似,在腕带的连续体60以及腕带60A上,垫层4上被形成为具有细山形的第一分离线54以及细山形的第二分离线55。然而,腕带基材2被形成为具有在上游处的第一腕带分离线61 (为分离腕带的第一个切口)以及在下游处的第二腕带分离线62 (为分离腕带的第二个切口),以获得单片的腕带60A。
第一腕带分离线61和第二腕带分离线62均为用于分离形状相同且为单片的腕带60A的切口,间隔63用于检测形成在用于分离的切口的处的位置上。注意,在用于位置检测的间隔63的上游或下游的腕带基材2的端面63A可以由位置检测传感器(未示出)被检测至IJ,而不需要垫层4后表面的预先印刷位置检测标记15 (例如,见图1)。所以,这样可以避免检测位置的困难,这是由于形成在垫层4后表面的位置检测标记15将会因磨损而掉落。由于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连续体50与腕带50A的图18-20示出的步骤相似,省略了缠绕如上文所述配置的从腕带的连续体60分离的单片的腕带60A的操作的详细描述。附图标记I——腕带的连续体(第一实施例,图1-5);IA——腕带(第一实施例,图2);2 带状的腕带基材;2A——单层的腕带基材(图2,图7);2B——上游的腕带基材(图11-15);2C——下游的腕带基材(图11-15);2D——单层的腕带基材(图17);3——粘接剂层;3A——粘接剂层3宽度方向 的边缘(上游侧的边缘,图1 (3));4——垫层;4A——单层的垫层(图2);4B——单层的垫层(第二粘接位置指引,粘接位置指引片段,图7);4C——单层的垫层(第二粘接位置指引,粘接位置指引片段,图17);5——中央区;6——第一缠绕区;7—第二缠绕区;8—广告信息印刷栏;9—使用方法印刷栏;10—粘接范围印刷区;11—破断切口部;12—第一腕带分离线;13—第二腕带分离线;14—压花表面;15—位置检测标记;16—第一垫层分离线;17——第二垫层分离线;18—第一粘接区位置标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19—第二粘接区位置标记(第二粘接位置指引);19A——点状线的第二粘接位置标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20——腕带去除切口;21——垫层去除切口;22——粘接剂层3的第一粘接区;23——粘接剂层3的第二粘接区;24——穿孔;30——腕带的连续体(第二实施例,图7);30A——腕带(第二实施例,图7);31——山形的第一垫层分离线;
32——山形的第二垫层分离线;33—山形的标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40——腕带的连续体(第三实施例,图11-15);40A——腕带(第三实施例,图12);41——第一腕带分离线;42——第二腕带分离线;43——第一粘接区(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图12 (I));44——第二粘接区;45——粘接位置标记(第二粘接位置指弓I);50——腕带的连续体(第四实施例,图16-20);50A——腕带(第四实施例,图17 );51—细山形曲线标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52——第一腕带分离线(为分离腕带的第一个切口);53——第二腕带分离线(为分离腕带的第二个切口);54——细山形的第一垫层分离线;55——细山形的第二垫层分离线;60——腕带的连续体(第五实施例,图21);60A——腕带(第五实施例,图21);61—第一腕带分离线(为分离腕带的第一个切口);62——第二腕带分离线(为分离腕带的第二个切口);63——用于位置检测的间隔;63A—用于位置检测的间隔63中的、腕带基材2的端面;W——被缠绕的对象(如手腕或脚腕)。
权利要求
1.一种腕带,包括: 呈带状的腕带基材; 粘接剂层,在所述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以及 垫层,暂时地附接至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 所述腕带基材包括: 中央区,用于展示特定信息; 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区的左端和右端,从而与所述中央区一起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周围;以及 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缠绕区和所述第二缠绕区中, 其中,当位于所述第一缠绕区后表面的所述垫层被剥离时,暴露出所述粘接剂层, 其中,通过将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的所述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缠绕区的后表面相互重叠并粘接,以形成缠绕所述对象的环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以及所述第二粘接位置指引放在一起,同时保留所述粘接剂层的一部分以能够被暴露, 其中,具有保留的且能够被部分暴露的所述一部分粘接剂层的所述第一缠绕区被粘接至所述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粘接剂层被限定为: 将被粘接至所述第二缠绕区的后表面的第一粘接区;以及 将被粘接至所述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的第二粘接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第一缠绕区和所述第二缠绕区中的至少一个被形成为具有用于破断的切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所述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为分别预先印刷在所述第一缠绕区和所述第二缠绕区中的粘接位置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或所述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为预先形成在所述第一缠绕区或所述第二缠绕区中的粘接位置指引片段。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垫层直接接触所述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腕带基材直接接触所述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垫层由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所述第二粘接位置指引被布置在所述垫层的后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垫层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在所述垫层的后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所述第二粘接位置指引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_6、8和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位于所述第二缠绕区的所述垫层被从所述腕带基材脱离,并由所述第二缠绕区的一端侧向所述第一缠绕区的相反侦_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4和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粘接剂层和所述垫层仅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所述第二缠绕区的所述腕带基材被形成为具有多个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的穿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带,其中,在所述第一缠绕区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能够预先在所述腕带上印刷广告信息的广告栏。
14.一种腕带,用于被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的周围,所述腕带包括: 呈带状的腕带基材; 粘接剂层,完全在所述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以及 呈带状的垫层,暂时地附接至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 其中,当位于所述腕带基材一端部的后表面的所述垫层被剥离时,暴露出所述粘接剂层,以及 其中,当所述腕带基材另一端部的前表面的腕带基材被剥离时,暴露出所述垫层来。
15.一种腕带的连续体 ,用于被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周围,包括: 呈带状的腕带基材; 粘接剂层,完全在所述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以及 呈带状的垫层,暂时地附接至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 其中,所述腕带基材被形成为具有一对相距预定距离的腕带分离线,以形成单件的腕带, 其中,所述垫层被形成为具有一对相距预定距离的垫层分离线,所述一对垫层分离线分别被置于与所述一对腕带分离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其中,在所述单件的腕带中,当位于所述腕带基材一端部的后表面的垫层被剥离时,暴露出所述粘接剂层,以及 其中,当所述腕带基材另一端部的前表面的腕带基材被剥离时,暴露出所述垫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腕带的连续体,其中,所述腕带分离线为用于分离的切口,以形成所述单件的腕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腕带的连续体,其中,所述腕带分离线为用于分离的切口,以形成所述单件的腕带,并形成用于检测所述切口的一部分的位置的间隔。
18.—种腕带的连续体,包括: 呈带状的腕带基材; 粘接剂层,在所述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以及 垫层,暂时地附接至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 所述腕带基材包括: 中央区,能够展示特定信息, 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区的左端和右端,从而与所述中央区一起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周围, 其中,所述腕带基材被形成为具有第一腕带分离线和第二腕带分离线,以形成单件的腕带, 其中,所述垫层被形成为具有第一垫层分离线和第二垫层分离线,以形成单件的腕带,所述第一垫层分离线和第二垫层分离线被置于与所述第一腕带分离线和第二腕带分离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其中,在所述单件的腕带中,当位于所述第一缠绕区后表面的垫层被剥离时,暴露出所述粘接剂层,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的所述腕带基材被剥离时,暴露出所述垫层。
19.一种缠绕腕带的方法,所述腕带包括: 呈带状的腕带基材; 粘接剂层,在所述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以及 垫层,暂时地附接至所述粘接剂层,并覆盖所述粘接剂层; 所述腕带基材包括: 中央区,用于展示特定信息, 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区的左端和右端,从而与所述中央区一起缠绕在手腕或脚腕对象周围;以及 第一粘接位置指引和第二粘接位置指引,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缠绕区和所述第二缠绕区中, 所述方法包括: 暴露步骤,通过剥离位于所述第一缠绕区后表面上的垫层来暴露所述粘接剂层;第一粘接步骤,通过将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的所述第一缠绕区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二缠绕区的后表面粘接性地重叠,以形成环形而被缠绕在对象周围,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粘接位置指引与所述第二粘接位置指引被放`到一起,同时保留所述粘接剂层的一部分以能够被暴露,以及 第二粘接步骤,将具有部分保留的且能够被暴露的粘接剂层的所述第一缠绕区粘接至所述第二缠绕区的前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腕带、一种腕带的连续体,以及一种缠绕腕带的方法,使得腕带能够被可靠地缠绕在腕带将被缠绕的对象(例如手腕或脚腕)上,并且使得腕带能够以适合并准确的环形被缠绕。本发明的腕带被配置为这样一种形式,不同于用于相互粘接腕带基材(2)的前后表面的传统腕带,本发明的腕带通过首先粘接腕带基材的两个后表面来使用。本发明的腕带的特征在于,当在被缠绕的对象上缠绕腕带时,以第一粘接位置指引(18、19A)与第二粘接位置指引(19)相互对齐的方式,具有暴露的粘接剂层(3)(第一粘接区(22))的第一缠绕区(6)的后表面与第二粘接区(7)的后表面相互重叠并粘接,而粘接剂层(3)的一部分(第二粘接区(23))被保留,使这一部分能够被暴露,从而腕带可以被形成环形并缠绕在被缠绕的对象上,并且本发明的腕带还有一个特征在于,具有保留的且可被部分暴露的粘接剂层(3)的第一缠绕区(6)能够被粘接至第二缠绕区(7)的前表面。
文档编号G09F3/06GK103201779SQ20118005082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1日
发明者高岛哲也, 小沼宏行 申请人: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