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盖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16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盖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毡头笔、圆珠笔、签字笔、记号笔、自动铅笔、软笔、钢笔、多功能笔、修正笔等的被安装有可拔插的盖的带盖书写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带盖书写工具存在因取下其盖时的冲击而墨水飞散等问题,在墨水吐出量较多的直液式书写工具中所述问题尤其显著。因此,还考虑将盖与书写工具主体的嵌合力设定地较弱,但是若如此,则担心盖不经意地脱落或者由于振动或温度等的影响而流出的墨水从盖与书写工具主体之间的嵌合部位泄漏。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发明中,侧面具有可向内侧挠曲的变形部(操作体14)和在该变形部的自由端侧向外方突出的按钮部(15),并且内部具备 具有密封书写部(芯4)的内盖(10)的双重筒状盖(I),当按钮部(15)被按压而变形部(操作体14)向内侧挠曲时,使该变形部(操作体14)的内面与书写工具主体(2)的前端侧的倾斜部(12)滑动接触,从而使盖(I)向前方挤出。然而,根据所述以往技术,当对轴筒安装盖⑴时,书写部(芯4)进入盖⑴的外周壁与内盖(10)之间,有可能损坏书写部(芯4)。因此,在该专利文献I的第2实施例(参考图3)中,将变形部(操作体27)内面侧的抵接部(26)的靠近内盖(22)的部分(26a)设为与被嵌合于内盖(22)的嵌合部(28)大致相同直径,将抵接部(26)兼作将芯⑷周围插入内盖(22)内时的导向角色。然而,在所述以往的第2实施例中也如专利文献I的图3所示,由于抵接部(26)的靠近内盖(22)的部分(26a)与嵌合部(28)之间被形成间隙,因此例如在书写部(芯4)被倾斜地插入时等,存在书写部(芯4)侵入所述间隙的可能性。因此,还考虑延伸所述靠近的部分(26a)来缩小所述间隙,但是此时所述靠近的部分(26a)干涉嵌合部(28),有可能对变形部(操作体27)的变形带来阻碍。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平9-19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书写部侵入盖的外周壁与内盖之间且不会对用于进行取盖操作的变形部的变形带来阻碍就能够轻松地卸下盖的带盖书写工具。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一个方法即一种带盖书写工具,其具备轴筒、被设置于该轴筒的至少一端侧的书写部及为了保护所述书写部而被安装成可相对所述轴筒拔插的盖,所述带盖书写工具的特征在于,所述盖一体地具备覆盖所述书写部周围的内盖和相对该内盖在其外周侧隔开间隔而被设置的外盖,并且在所述外盖的周壁具有通过来自外方的按压操作可向盖内侧变形的变形部,并被构成为通过所述变形部向盖内侧的变形而脱离所述轴筒,在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内盖之间被设置阻止所述书写部插入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内盖之间的插入阻止部,该插入阻止部被向盖内侧变形时的所述变形部按压而弹性变形。本发明由于如以上说明那样构成,因此能够防止书写部侵入盖的外周壁与内盖之间,而且在对变形部进行用于取下盖的操作时插入阻止部变形,因此不会对变形部的变形带来阻碍就能够轻松地卸下盖。


图I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带盖书写工具的一例的截面图。图2(a)是表示盖主体部的一例的俯视图,(b)是相对于(a)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对盖主体部安装插入阻止部之前的状态的半截面图。
图4是从轴后方侧观察插入阻止部的一例的图。 图5(a)是表示将盖安装于轴筒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b)是表示对变形部加以按压力而盖从轴筒被取下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是图2中的(VI)-(VI)线截面图,(a)表示未对变形部加以按压力的状态,(b)表示对变形部加以按压力的状态。图中1_带盖书与工具,10-轴筒,IIa-倾斜面,20-盖,21-盖王体部,21a_内盖,21b-外盖,21bl-变形部,21b2-缺口部,22-插入阻止部,22a-连接部,22b-导向部,22bl-狭缝,30-书写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第I特征为,一种带盖书写工具,其具备轴筒、被设置于该轴筒的至少一端侧的书写部及为了保护所述书写部而被安装成可相对所述轴筒拔插的盖,所述带盖书写工具中,所述盖一体地具备覆盖所述书写部周围的内盖和相对该内盖在其外周侧隔开间隔而被设置的外盖,并且在所述外盖的周壁具有通过来自外方的操作可向盖内侧变形的变形部,并被构成为通过所述变形部向盖内侧的变形而脱离所述轴筒,在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内盖之间被设置阻止所述书写部插入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内盖之间的插入阻止部,该插入阻止部被向盖内侧变形时的所述变形部按压而弹性变形。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将盖安装于轴筒时书写部朝向变形部与内盖之间,也能够通过插入阻止部阻止书写部侵入变形部与内盖之间。而且,在为了从轴筒取下盖而按压操作变形部时,插入阻止部被变形部按压而弹性变形,因此变形部的变形不会受到插入阻止部的阻碍。作为第2特征,在所述插入阻止部被设置为了向所述内盖内引导所述书写部而朝向轴筒侧扩径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被向盖内侧变形时的所述变形部按压而以向轴筒中心侧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导向部顺畅地将书写部导入内盖内,而且能够使插入阻止部随着变形部的变形或复原轻松地挠曲变形或复原。作为第3特征,所述插入阻止部具备被连接于所述内盖的连接部和从该连接部被延设的所述导向部,使所述导向部的自由端侧相对所述变形部的内面靠近或接触。根据该结构,导向部的自由端侧随着变形部的变形或复原接触滑行在变形部的内面。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变形部变形时导向部成为阻力的现象。
作为第4特征,沿周向分割所述导向部来设置无法插通所述书写部的宽度的狭缝。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狭缝减轻导向部的刚性并使该导向部易挠曲变形,进而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变形部变形时导向部成为阻力的现象。另外,作为其他优选特征,一种带盖书写工具,其在盖的周壁设置通过来自外方的按压操作可向盖内侧变形的变形部,通过向盖内侧变形时的所述变形部按压轴筒,从而使所述盖从所述轴筒脱落,所述带盖书写工具中,将所述变形部的外表面设为与盖周壁的外表面大致同一水平面或比盖周壁的外表面凹陷,在与所述变形部邻接的外表面设置比所述变形部的外表面更向盖内侧凹陷的退避凹部,使为了进行所述按压操作的手指通过所述退避凹部退避。另外,作为优选特征,在所述盖的周壁设置向盖的径向贯穿该周壁的大致凹状的 缺口部,将该缺口部内侧的部分作为自由端侧可向盖内侧挠曲的所述变形部。另外,作为优选特征,所述退避凹部与所述变形部的自由端部邻接而被设置于盖周壁的外表面。另外,作为优选特征,所述退避凹部以相对所述变形部的两侧端部从其两侧邻接的方式被设置于盖周壁的外表面。另外,作为优选特征,所述变形部被形成为可弹性变形为弓形的纵截面凹状,向盖内侧变形时,通过其自由端侧的部分按压所述轴筒。另外,作为优选特征,所述变形部被形成为所述纵截面凹状部分的中央侧比其他
部分薄壁。另外,作为优选特征,横跨所述缺口部而设置覆盖所述变形部的弹性包覆部。另外,本说明书中,“盖的轴向”是指盖的轴心(中心)所延伸的方向。另外,“盖的径向”是指与所述盖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轴筒的轴向”是指轴筒的轴心(中心)所延伸的方向,是与所述盖的轴向相同的方向。此外,“盖的径外方向”是指在所述盖的径向上远离轴心的方向。以下,根据附图对上述方式的尤其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图I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带盖书写工具的一例。该带盖书写工具I具备长形筒状的轴筒10和可拔插地被连接于该轴筒10的前端侧的盖20,在盖20的周壁设置通过来自外方的按压操作可向盖内侧变形的变形部21bl,通过向盖内侧变形时的所述变形部21bl按压轴筒10,从而使所述盖20从所述轴筒10脱落。该带盖书写工具I被构成为通过毛细管力向前方导出被填充于轴筒10内的棉胎40的墨水并从书与部30的如端吐出。轴筒10被构成为连接前轴11和后轴12而成的一体筒状。另外,作为该轴筒10的其他例,也能够设为由单一的筒状部件构成的形态或连接3个以上筒体而成的形态。前轴11的外周面的前端侧被形成有前窄状倾斜面11a。该倾斜面Ila为朝向前方(图I中为左方向)逐渐缩径的大致圆锥状的面。在前轴11中比所述倾斜面Ila更靠前侧的部分被形成小径状的筒部11b,该筒部Ilb的外周面相对后述的盖20的内盖的内面遍及整周密接来防止墨水泄漏。
在前轴11中比所述倾斜面Ila更靠后侧的部分被形成为与盖20嵌合的大径筒状,在该筒状部分的外周面被形成使盖20向盖的轴向越过而嵌合的环状突起11c。在前轴11中比环状突起Ilc更靠后侧的位置被设置与盖20的后端边抵接并接受该后端边的环状凸部lid。另外,前轴11中比环状凸部Ild更靠后侧的部分被插入并嵌合连接于后轴12的前端开口部。另外,在前轴11内周面中的前端侧被设置暂时贮存从后轴12内向前方吐出的墨水的墨水贮存槽lie。该墨水贮存槽Ile是向轴筒的轴向连续的槽,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被设置多个。后轴12被形成为封闭后端部的有底筒状,并被嵌合连接于前轴11的后端部。如图3所示,盖20由双重筒状的盖主体部21和阻止书写部30插入该盖主体部21中内盖21a与外盖21b之间的插入阻止部22构成。盖主体部21被一体成型为具有为了覆盖书写部30的周围而被设置的小径筒状的内盖21a和相对内盖21a在其外周侧隔开间隔而被设置的外盖21b的双重筒状。内盖21a被形成为比前轴11前端侧的小径筒部Ilb大一圈左右的筒状,在其后端侧的内周面具有与所述筒部Ilb的前端侧外周面密接来防止墨水泄漏的环状突起21al。外盖21b被形成为有底筒状,在其周壁被设置通过来自外方的按压操作可向盖内弹性挠曲变形自由端侧的变形部21bl。变形部21bl的外表面被设为与外盖21b外周面中的最大径部分(其中,不包含突起21h的最大径部分)大致同一水平面或比所述最大径部分凹陷。换言之,变形部21bl被设置成不会比外盖21b外周面中的所述最大径部分更向径外方向突出。变形部21bl是通过在盖主体部21的周壁上设置向盖的径向贯穿该周壁的俯视大致凹状(参考图2(b))的缺口部21b2来被形成于该缺口部21b2的内侧的悬臂梁状部分,将相对其基端侧的相反端侧(图I 3中为右端侧)的自由端部朝向轴筒后方(图示的右方)。缺口部21b2及变形部2IbI在图示例中以夹着轴心对置的方式被设置2个。各变形部21bl被形成为可弹性变形为弓形的纵截面凹状,在向盖内侧变形时,通过自由端侧(图示的右端侧)的内边按压轴筒10的前端侧的倾斜面11a。该变形部21bl的自由端部的外表面与外盖21b中的后端侧(图示的右端侧)的外表面(突起21h以外的部分中的最大径部分)呈大致同一水平面。该变形部21bl被形成为在盖的轴向上使纵截面凹状部分的中央侧向盖内侧凹陷来比其两侧部分逐渐变薄壁(参考图I 3)。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变形部21bl的中央侧被按压时使该变形部21bl有效地弓形变形。而且,在变形部21bl的凹状表面被设置多个凹凸条21bl2,以便起防止手指f滑动的作用,并且促进变形部21bl的变形。该凹凸条21bl2通过交替排列与盖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突条和凹槽来形成。另外,在变形部21bl的自由端部的内边被设置可与轴筒10的前端侧的倾斜面Ila滑动接触的凹凸部21e。该凹凸部21e在图示例中通过将变形部21bl的自由端部的内边形成为截面大致阶梯状来形成。根据该结构,在变形部21bl向盖内侧挠曲时,能够使变形部21bl的自由端部的内边侧的凹凸部21e稳定地与轴筒10的前端侧的倾斜面Ila接触,并能够使变形部21bl挠曲来良好地进行取下盖20时的操作。而且,为了退避用于按压操作的手指f,在外盖21b的外表面中与变形部21bl (详细而言为凹状缺口部21b2)邻接的部分被设置比变形部21a的外表面更向盖内侧凹陷的第I及第2退避凹部21b3、21b4。第I退避凹部21b3相对变形部21bl的自由端部将缺口部21b2隔在中间并从其后方侧(图I 3及5中为右方侧)邻接而被设置于外盖21b周壁的外表面。而且,根据图示例,该第I退避凹部21b3被形成为朝向前方向盖内侧倾斜的倾斜面状。第2退避凹部21b4相对变形部21bl的两侧端部将缺口部21b2隔在中间并从其两侧邻接而被设置于外盖21b周壁的外表面(参考图2(b))。换言之,该第2退避凹部21b4以从盖的周向的两侧夹住变形部21bl及缺口部21b2的方式被配设2个。若关于图示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则各第2退避凹部21b4被形成为向盖内侧凹陷·的大致圆弧状(参考图2(a))。该第2退避凹部21b4的盖的轴向长度被设定为包含变形部21bl表面的所有凹状部分的长度。另外,根据需要在外盖21b上被设置横跨缺口部21b2而覆盖变形部21bl的弹性包覆部23 (参考图2(a))。该弹性包覆部23为弹性体树脂等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的被膜,在成型盖主体部21时被同时成型(双色成型)。另外,图示例中,弹性包覆部23在外盖21b的周向及轴向上被局部设置,并覆盖变形部21bl及缺口部21b2,但作为其他例子,还能够设为被形成为局部覆盖变形部21bl及缺口部21b2的筒状的形态或全部覆盖外盖21b的外面的形态等。而且,作为该弹性包覆部23的其他例子,可设为对盖主体部21安装与盖主体部21分开成型的弹性包覆部。另外,在盖主体部21内周面的开口端侧(图3中为右端侧)越过突起21i被设置成当盖20被嵌合于轴筒10时向轴向越过轴筒10的环状突起Ilc (参考图I)。该突起21i为具有坡度较小的倾斜面的截面山形的突起,沿盖的周向隔开间隔被设置多个(图示例中为4个)。另外,在盖主体部21内周面沿周向隔开大致等间隔而被设置多个向盖的轴向遍及的纵肋21 j。这些多个纵肋21 j通过沿周向大致均等地分散盖20的内周面与轴筒10的外周面的抵接力来将盖20的内周面与轴筒10的外周面保持为稳定的接触状态。另外,在盖主体部21的外周面向盖的轴向隔开间隔而被设置多个大致半球状的突起21h (参考图3)。这些突起21h在盖主体部21及该带盖书写工具I被载置于平坦面上时发挥防止滚动的作用。插入阻止部22具备被连接于内盖21a的连接部22a和从该连接部22a被延设的导向部22b,使导向部22b的自由端侧相对变形部21bl的内面靠近或接触。连接部22a被形成为沿内盖21a的外周面的大致圆筒状,在其内周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具有多个向轴筒的轴向延伸的突部22al。各突部22al被设置于从大致圆筒状的连接部22a的前端部向后方远离的位置,并被形成为被压接于内盖21a的外周面。连接部22a的内周面中比突部22al更靠前侧的部分被形成为稍大于内盖21a的最大径的外径。根据这些结构,将连接部22a相对内盖21a安装成环状时,内盖21a的前端侧外周部顺畅地被插入连接部22a内,连接部22a内的多个突部22al被压接于内盖21a的外周部,由此连接部22a被固定成不向轴筒的轴向及周向移动。另外,导向部22b被形成为为了向内盖21a内引导书写部30而朝向轴筒侧(图3中为右方向侧)扩径的大致圆锥状。
根据图示例,该导向部22b的自由端部相对变形部21bl的内面以接近大致接触的状态靠近。而且在该导向部22b上沿周向分割该导向部22b,从而沿周向隔开间隔被设置多个无法插通书写部30的宽度的狭缝22bl。根据图示例,各狭缝22bl被形成为从导向部22b的后端(图3中为右端)至比该导向部22b的轴向长度的大致中央更靠前侧的长度。另外,图I中,符号30为通过毛细管力向前方导出墨水的书写部,符号40为浸渗有墨水的棉胎且被插入有书与部30的后端侧。接着,关于上述结构的带盖书写工具1,详细说明其特征性作用效果。如图5(a)所示,在轴筒10上安装盖20的状态下,变形部2IbI的外表面的最大径部分(自由端部的外边部)与盖主体部21的外盖21b周壁的外表面为大致同一水平面,因此即便例如在传送中该带盖书写工具I抵接于捆包箱等,也不会出现变形部21bl被按压而盖20脱落的现象。另外,当从轴筒10取下盖20时,例如如图5(b)所示,若从变形部21bl遍及第I退避凹部21b3的范围被手指f、f掐住并被按压,则手指f的前端侧向第I退避凹部21b3内稍微下沉,并且该手指f的指腹部分向第2退避凹部21b4(参考图2)内下沉,而变形部21bl向盖内侧挠曲。因此,与假设没有退避凹部21b3、21b4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大地确保变形部21bl
的挠曲量。并且,随着变形部21bl的所述挠曲,插入阻止部22的导向部22b也向内盖21a的内侧挠曲。此时,导向部22b使后端部与变形部21bl的内面滑动接触,并且收缩各狭缝22bI的同时,平滑且顺畅地弹性变形(参考图5及图6)。同时,变形部21bl稍微变形为弓形(参考图5(b))。并且,挠曲的变形部21bl通过使自由端部的内边侧的多个凹凸部21e与轴筒10前端的倾斜面Ila滑动接触,向后方压动轴筒10。因此,外盖21b内周面的越过突起21i (参考图3)与轴筒10外周面的环状突起Ilc的越过嵌合状态被解除,盖20从轴筒10向前方脱落(参考图5(b))。此时,使轴筒10通过稍微变形为弓形的变形部21bl弹性复原时的弹力弹向后方,从而盖20向前方脱离。另外,在轴筒10上嵌入盖20时,能够通过插入阻止部22阻止书写部30侵入盖20的内盖21a与外盖21b之间,并且能够通过插入阻止部22的导向部22b将被插入盖20内的书写部30顺畅地导入内盖21a内。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盖书写工具1,能够防止不使用时盖20脱落,并且在使用时能够以比较轻的捏掐操作取下盖20,安装盖20时阻力也较少,拔插操作性良好。
另外,如图2(a)所示,具有弹性包覆部23时,得到防止按压操作变形部21bl的手指f滑动或防止异物从缺口部21b2侵入等进一步的作用效果。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将变形部21bl形成为悬臂梁状,但是该变形部被构成为通过来自外方的按压操作可向盖内侧变形即可,作为其他例子,也能够将盖主体部21中的外盖21b的一部分或全部设为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变形部(未图示),并且使该变形部向盖内侧变形并按压轴筒10来取下。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以与径向对置的方式设置2个变形部21bl,但是作为其他例子,还能够设置I个或3个以上变形部21bl。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使插入阻止部22中的导向部22b的后端相对变形部21bl的内面以接近大致接触的状态靠近,但是作为其他例子,还能够设为使导向部22b的后端与变形部21bl的内面接触的形态或在导向部22b的后端与变形部21bl的内面之间隔开无法插入书写部30的程度的间隙来使导向部22b的后端与变形部21bl的内面靠近的形态 坐寸o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作为使插入阻止部22中的导向部22b良好地弹性变形的形态,沿周向以大致等间隔设置多个狭缝22bl,但是作为其他例子,还能够设为设置I个狭缝22bl的形态或从上述实施例省略狭缝22bl的形态、仅在盖主体部21中与外盖21b的缺口部21b2对应的位置设置狭缝22bl的形态等。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将退避凹部21b3配置于外盖21b周壁的外表面,但是作为其他例子,可以使变形部21bl的自由端部与外盖21b后侧的开口端部大致一致,并且相对该自由端部从其后方侧邻接来在轴筒10周壁的外表面设置退避凹部(未图示)。另外,图示例中,构成了所谓棉胎式书写工具,但是作为其他例子,也能够构成向前方导出墨水槽内的墨水并从书写部吐出的直液式书写工具或使墨水容纳管内的墨水从芯前端突出的圆珠笔、修正笔等。另外,图示例中,构成了仅在轴筒的轴向的一方侧具有书写部30及盖20的单头式书写工具1,但是作为其他例子,可构成在轴筒的轴向的一方侧作为粗笔道用具有上述书写部30及盖20,并且在另一方侧作为细笔道用具有相同结构的书写部及盖的两头式书写工具(未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盖书写工具,其具备轴筒、被设置于该轴筒的至少一端侧的书写部及为了保护所述书写部而被安装成可相对所述轴筒拔插的盖,所述带盖书写工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盖一体地具备覆盖所述书写部周围的内盖和相对该内盖在其外周侧隔开间隔而被设置的外盖,并且在所述外盖的周壁具有通过来自外方的按压操作可向盖内侧变形的变形部,并被构成为通过所述变形部向盖内侧的变形而脱离所述轴筒, 在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内盖之间被设置阻止所述书写部插入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内盖之间的插入阻止部,该插入阻止部被向盖内侧变形时的所述变形部按压而弹性变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盖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阻止部被设置为了向所述内盖内引导所述书写部而朝向轴筒侧扩径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被向盖内侧变形时的所述变形部按压而以向轴筒中心侧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盖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阻止部具备被连接于所述内盖的连接部和从该连接部延设的所述导向部,使所述导向部的自由端侧相对所述变形部的内面靠近或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盖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 沿周向分割所述导向部来设置无法插通所述书写部的宽度的狭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盖书写工具,其防止书写部侵入盖的外周壁与内盖之间。本发明中,盖(20)一体地具备覆盖书写部(30)周围的内盖(21a)和相对该内盖(21a)在其外周侧隔开间隔而被设置的外盖(21b),并且在外盖(21b)的周壁具有通过来自外方的按压操作可向盖内侧变形的变形部(21b1),并被构成为通过变形部(21b1)向盖内侧的变形而脱离轴筒(10),在变形部(21b1)与内盖(21a)之间被设置阻止书写部(30)插入变形部与内盖之间的插入阻止部(22),该插入阻止部(22)被向盖内侧变形时的变形部(21b1)按压而弹性变形。
文档编号B43K23/08GK102795025SQ20121017008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外山松平 申请人:斑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