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及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32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及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及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用于制造将第1偏光膜及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依次层叠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的光学显示面板。该连续制造方法包括:第1贴合工序,自第1光学膜卷供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1偏光膜并将该带状的第1偏光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第1偏光膜,从而自第1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第1偏光膜,一边输送光学单元,一边将第1偏光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1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第2贴合工序,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反射轴的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并将该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而第2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一边输送光学单元,一边将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的第1偏光膜上。
【专利说明】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及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及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背景技术】
[0002]公开有这样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自第I光学膜卷放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I偏光膜,将沿宽度方向切断上述带状的第I偏光膜而获得的上述第I偏光膜贴合于上述液晶单元(日文:液晶★ >)的背面侧的面,自第2光学膜卷放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2偏光膜,将沿宽度方向切断上述带状的第2偏光膜而获得的上述第2偏光膜贴合于上述液晶单元的观看侧的面,即,所谓卷到面板(Roll toPanel:RTP)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根据该RTP系统能够高速地连续生产液晶显示面板。
[0003]另外,作为光利用效率闻的液晶显不面板,公开有这样的液晶显不面板:将包含偏光膜的第I光学膜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观看侧的面,将依次层叠偏光膜及直线偏振光分离膜而成的第2光学膜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这样的液晶显示面板也被要求高速地连续生产。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06043号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96141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50213号公报
[0007]但是,通常偏光膜与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的透射轴互相垂直。也就是,通常偏光膜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反射轴(日文:反射轴)。因此,不能用卷到卷(Rollto Roll)方式等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这样的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不能制造RTP系统用的光学膜卷。
[0008]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将以规定尺寸切断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层叠于自偏光膜卷放出的带状的偏光膜之后,不进行片状切断而在该状态下直接进行卷绕来制造光学膜卷,也可以将该光学膜卷用于RTP系统。但是,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带状的偏光膜901上必然会产生具有一定的面积的没有层叠直线偏振光分离膜902的部分(边界区域)F等,所以一定会大幅地降低成品率。相反,如果以尽量不产生这样的边界区域F的方式高精度地进行贴合,则会很大程度地减慢生产节拍。另外,在将直线偏振光分离膜902层叠于带状的偏光膜901时,直线偏振光分离膜902的供应方向与向带状的偏光膜901贴合的贴合方向垂直,因此不能将供应过来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902直接顺畅地贴合于带状的偏光膜901,在高速生产性的方面也有问题。
[0009]这样的问题不仅限于上述将偏光膜及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层叠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的液晶显示面板,也是在要高速连续生产以下光学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产生的新的问题,该光学显示面板需要将一般在带状膜的状态下不能连续层叠的光学膜层叠于光学单元(日文:光学七 >)的一个面。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及连续制造系统,其能够以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将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光学膜层叠于光学单兀的一面的光学显不面板。
[0011]本申请的一发明是连续地制造将第I偏光膜及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依次层叠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的光学显示面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I贴合工序,在该第I贴合工序中,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I偏光膜并将该带状的第I偏光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I偏光膜,从而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I偏光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I偏光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I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第2贴合工序,在该第2贴合工序中,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反射轴的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并将该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而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的上述第I偏光膜上。
[0012]根据这样的构成,自各个卷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第I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将自各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并且使第I偏光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从而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将第I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连续层叠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其结果是,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第I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而成的光利用效率高的光学显示面板。
[0013]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上述第I贴合工序和上述第2贴合工序之间,还包括配置调换工序,在该配置调换工序中,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0014]根据该构成,不使带状的第I偏光膜的输送线与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第I偏光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015]在本说明书中,通常以使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及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中的任一组边平行于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方式输送光学单元。调换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的方法不特别地限定,能够列举出(I)使光学单元在水平方向旋转90°的方法、(2)使光学单元在水平方向旋转90°且以与输送方向平行或垂直的光学单元面内方向为旋转轴线使光学单元翻转的方法(不限定旋转和翻转的顺序)、(3)以与输送方向成45度的角度的光学单元面内方向为旋转轴线使光学单元翻转的方法等。
[0016]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还包括第3贴合工序,在该第3贴合工序中,自第3光学膜卷供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2偏光膜并将该带状的第2偏光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第2偏光膜,从而自第3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第2偏光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2偏光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兀的观看侧的面。
[0017]根据该构成,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观看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与背面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互相垂直的高对比度的光学显示面板。
[0018]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还包括第3贴合工序,在该第3贴合工序中,自收容有片状状态的第2偏光膜的容器取出上述第2偏光膜而进行供应,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供应来的上述第2偏光膜沿着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观看侧的面。
[0019]根据该构成,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观看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与背面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互相垂直的高对比度的光学显示面板。并且,这种情况下,只要第2偏光膜以其贴合方向沿着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且背面侧的第I偏光膜的吸收轴和观看侧的第2偏光膜的吸收轴互相垂直的方式贴合于光学单兀,就例如既可以同第I偏光膜一样从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进行贴合,也可以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一样从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进行贴合。
[0020]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第I偏光膜、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及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
[0021]根据该构成,第I偏光膜、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及第2偏光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的占有空间。并且,第I偏光膜、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及第2偏光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的方式不仅是这些输送线排列成一条直线的方式,也包含不排列成一条直线但互相平行的方式。并且,优选为,这3条输送线中的至少2条排列成一条直线。
[0022]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光学单元为VA模式或IPS模式的液晶单元。
[0023]本发明特别适合于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高对比度的VA模式或IPS模式的光学显示面板。
[0024]另外,本申请的另一发明是连续地制造将第I偏光膜及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依次层叠于光学单兀的背面侧的面的光学显不面板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系列的输送部,其用于输送上述光学单元及上述光学显示面板;第I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I偏光膜并将该带状的第I偏光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的第I偏光膜,从而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上述的第I偏光膜;第I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由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I偏光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I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第2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反射轴的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并将该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而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第2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兀,一边将由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兀的背面侧的面的上述第I偏光膜上。
[0025]根据该构成,自各个卷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第I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将自各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并且使第I偏光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从而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将第I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连续层叠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其结果是,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第I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而成的光利用效率高的光学显示面板。
[0026]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上述第I贴合部和上述第2贴合部之间,上述输送部还包括配置调换部,其用于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0027]根据该构成,不使带状的第I偏光膜的输送线与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第I偏光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028]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还包括:第3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3光学膜卷供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2偏光膜并将该带状的第2偏光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第2偏光膜,从而自第3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第2偏光膜;第3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由上述第3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2偏光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观看侧的面。
[0029]根据该构成,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观看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与背面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互相垂直的高对比度的光学显示面板。
[0030]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还包括:第3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收容有片状状态的第2偏光膜的容器取出上述第2偏光膜并进行供应;第3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由上述第3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2偏光膜沿着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兀的观看侧的面。
[0031]根据该构成,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观看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与背面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互相垂直的高对比度的光学显示面板。并且,这种情况下,只要第2偏光膜以其贴合方向沿着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且背面侧的第I偏光膜的吸收轴和观看侧的第2偏光膜的吸收轴互相垂直的方式贴合于光学单元,就例如既可以从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进行贴合,也可以从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进行贴合。
[0032]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以上述第I偏光膜、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及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及上述第3光学膜供应部。
[0033]根据该构成,第I偏光膜、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及第2偏光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的占有空间。并且,第I偏光膜、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及第2偏光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的方式不仅是这些输送线排列成一条直线的方式,也包含不排列成一条直线但互相平行的方式。并且,优选为,这3条输送线中的至少2条排列成一条直线。
[0034]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光学单元为VA模式或IPS模式的液晶单元。
[0035]本发明特别适合于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高对比度的VA模式或IPS模式的光学显示面板。
[0036]并且,在本发明中,为了将第I偏光膜从光学单兀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贴合于光学单元,通常带状的第I偏光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相匹配的宽度。另外,为了将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边侧起贴合于光学单元,通常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匹配的宽度。并且,为了将第2偏光膜从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贴合于光学单元,通常带状的第2偏光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匹配的宽度。
[0037]只要光学单元的形状为具有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的形状即可,既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长方形,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通常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与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互相垂直。
[0038]光学显示面板和光学单元的形状一般为横长方形。这种情况下,通常,带状的第I偏光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长边相匹配的宽度,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带状的第2偏光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
[0039]光学显示面板及光学单元的形状也可以为纵长方形。这种情况下,通常,带状的第I偏光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长边相匹配的宽度,带状的第2偏光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长边相匹配的宽度。
[0040]另外,本申请的又一发明是连续地制造将第I光学膜及第2光学膜依次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光学显示面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I贴合工序,在该第I贴合工序中,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I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I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I光学膜,从而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I光学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I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第I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第2贴合工序,在该第2贴合工序中,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2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2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2光学膜,从而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2光学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2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2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上述第I光学膜上。
[0041]根据该构成,自各个卷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第I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将自各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并且使第I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第2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从而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将第I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连续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其结果是,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第I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而成的光利用效率高的光学显示面板,
[0042]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上述第I贴合工序和上述第2贴合工序之间,还包括配置调换工序,在该配置调换工序中,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0043]根据该构成,不使带状的第I光学膜的输送线与带状的第2光学膜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第I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第2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044]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第I光学膜及上述第2光学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
[0045]根据该构成,第I光学膜及第2光学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的占有空间。并且,第I光学膜及第2光学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的方式,不仅是这些输送线排列成一条直线的方式,也包含不排列成一条直线但互相平行的方式。
[0046]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带状的第I光学膜为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4相位差膜和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2相位差膜层叠而成的带状的位相差膜;上述带状的第2光学膜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
[0047]根据该构成,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以下光学显示面板,该光学显示面板包括由λ/4相位差膜、λ/2相位差膜及偏光膜依次并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而成的圆偏光膜。
[0048]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还包括第4贴合工序,在该第4贴合工序中,自第4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4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4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第4光学膜,从而自第4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第4光学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4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4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上述第2光学膜上。
[0049]根据该构成,自各个卷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第2光学膜和第4光学膜,将自各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并且使第2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第4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从而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将第2光学膜和第4光学膜连续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其结果是,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和第4光学膜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光学显示面板。
[0050]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上述第2贴合工序和上述第4贴合工序之间,还包括第2配置调换工序,在该第2配置调换工序中,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0051]根据该构成,不使带状的第2光学膜的输送线与带状的第4光学膜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第2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第4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052]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第I光学膜、上述第2光学膜及上述第4光学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
[0053]根据该构成,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及第4光学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的占有空间。并且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及第4光学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的方式,不仅是这些输送线排列成一条直线的方式,也包含不排列成一条直线但互相平行的方式。并且,优选为,这3条输送线中的至少2条排列成一条直线。
[0054]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带状的第I光学膜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 /4相位差膜;上述带状的第2光学膜为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2相位差膜;上述带状的第4光学膜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
[0055]根据该构成,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以下光学显示面板,该光学显示面板包括由λ/4相位差膜、λ/2相位差膜及偏光膜依次并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而成的圆偏光膜。[0056]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光学单元为液晶单元或有机EL单元(日文:有機E L七…)。
[0057]本发明特别适合于使用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组合光学膜来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EL显示面板。
[0058]另外,本申请的再一发明是连续地制造将第I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依次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光学显示面板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系列的输送部,其用于输送上述光学单元及上述光学显示面板;第I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I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I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I光学膜,从而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I光学膜;第I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由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I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I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第2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2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2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2光学膜,从而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2光学膜;第2贴合部,其用于 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兀,一边将由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2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2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一个面的上述第I光学膜上。
[0059]根据该构成,自各个卷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第I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将自各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并且使第I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第2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从而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将第I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连续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其结果是,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第I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而成的光利用效率高的光学显示面板。
[0060]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上述第I贴合部和上述第2贴合部之间,上述输送部还包括配置调换部,其用于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0061]根据该构成,不使带状的第I光学膜的输送线与带状的第2光学膜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第I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第2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062]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以上述第I光学膜及上述第2光学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
[0063]根据该构成,第I光学膜及第2光学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的占有空间。并且,第I光学膜及第2光学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的方式,不仅是这些输送线排列成一条直线的方式,也包含不排列成一条直线但互相平行的方式。
[0064]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带状的第I光学膜为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4相位差膜和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2相位差膜层叠而成的带状的相位差膜;上述带状的第2光学膜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
[0065]根据该构成,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以下光学显示面板,该光学显示面板包括由λ/4相位差膜、λ/2相位差膜及偏光膜依次并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而成的圆偏光膜。
[0066]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还包括:第4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4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4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4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第4光学膜,从而自第4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第4光学膜;第4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由上述第4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4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4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上述第2光学膜上。
[0067]根据该构成,自各个卷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第2光学膜及第4光学膜,将自各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并且使第2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第4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从而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将第2光学膜及第4光学膜连续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其结果是,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及第4光学膜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光学显示面板。
[0068]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上述第2贴合部和上述第4贴合部之间,上述输送部还包括配置调换部,其用于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0069]根据该构成,不使带状的第2光学膜的输送线与带状的第4光学膜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得第2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第4光学膜向光学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070]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以上述第I光学膜、上述第2光学膜及上述第4光学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及上述第4光学膜供应部。
[0071]根据该构成,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及第4光学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的占有空间。并且,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及第4光学膜的输送线配置为互相平行的方式,不仅是这些输送线排列成一条直线的方式,也包含不排列成一条直线但互相平行的方式。并且,优选为,这3条输送线中的至少2条排列成一条直线。
[0072]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带状的第I光学膜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 /4相位差膜;上述带状的第2光学膜为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2相位差膜;上述带状的第4光学膜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
[0073]根据该构成,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以下光学显示面板,该光学显示面板包括由λ/4相位差膜、λ/2相位差膜及偏光膜依次并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而成的圆偏光膜。
[0074]作为上述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光学单元为液晶单元或有机EL单元。
[0075]本发明特别适合于使用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组合光学膜来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EL显示面板。
[0076]并且,在本发明中,为了将第I光学膜从光学单兀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贴合于光学单元,通常带状的第I光学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相匹配的宽度。另外,为了将第2光学膜从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边侧起贴合于光学单元,通常带状的第2光学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匹配的宽度。并且,为了将第4光学膜从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贴合于光学单元,通常带状的第4光学膜具有与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相匹配的宽度。
[0077]只要光学单元的形状为具有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的形状即可,既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长方形,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通常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与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互相垂直。
[0078]光学显示面板及光学单元的形状一般为横长方形,但也可以为纵长方形。
[0079]在本说明书中,作为自光学膜卷供应光学膜的方法,例如,能够列举出以下供应光学膜的方法等:(1)自光学膜卷放出将带状的光学膜层叠于载膜上而成的带状的层叠光学膜,并将带状的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光学膜,从而供给该获得的光学膜;(2)自光学膜卷(带有加工线的光学膜卷)放出将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多个切槽线的带状的光学膜层叠于载膜上而成的带状的层叠光学膜,而供应光学膜。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80]图1为实施方式I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的概略图。
[0081]图2A为表示实施方式I的第I贴合部的图。
[0082]图2B为表示实施方式I的第2贴合部的图。
[0083]图2C为表示实施方式I的第3贴合部的图。
[0084]图3A为举例说明将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第3光学膜层叠于光学单元的顺序的流程图。
[0085]图3B为举例说明将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第3光学膜层叠于光学单元的顺序的流程图。
[0086]图3C为举例说明将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第3光学膜层叠于光学单元的顺序的流程图。
[0087]图3D为举例说明将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第3光学膜层叠于光学单元的顺序的流程图。
[0088]图3E为举例说明将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第3光学膜层叠于光学单元的顺序的流程图。
[0089]图3F为举例说明将第I光学膜、第2光学膜、第3光学膜层叠于光学单元的顺序的流程图。
[0090]图4为实施方式2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的概略图。
[0091]图5A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I贴合部的图。
[0092]图5B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2贴合部的图。
[0093]图6为实施方式3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的概略图。
[0094]图7A为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I贴合部的图。
[0095]图7B为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2贴合部的图。
[0096]图7C为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3贴合部的图。
[0097]图8为表示将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层叠于带状的偏光膜的流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98]实施方式I
[0099]图1及图2A?图2C为实施方式I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的概略图。以下,一边参照图1及图2A?图2C,一边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
[010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单元以横长方形的液晶单元为例,光学显示面板以横长方形的液晶显示面板为例来说明。光学膜卷使用图1、图2A?图2C所示的卷。也就是,第I光学膜卷I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10而成的卷,该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10通过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I偏光膜11 (相当于第I光学膜)层叠于第I载膜12上而成,并具有与液晶单元P的长边相匹配的宽度。第2光学膜卷2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第2层叠光学膜20而成的卷,该带状的第2层叠光学膜20通过将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反射轴的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21 (相当于第2光学膜)层叠于第2载膜22上而成,并具有与液晶单元P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并且,第3光学膜卷3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第3层叠光学膜30而成的卷,该带状的第3层叠光学膜30通过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2偏光膜31 (相当于第3光学膜)层叠于第3载膜32上而成,并具有与液晶单元P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带状的第I偏光膜11具有带状的膜主体Ila及粘合剂lib。如图2B所示,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21具有带状的膜主体21a及粘合剂21b。如图2C所示,带状的第2偏光膜31具有带状的膜主体31a及粘合剂31b。
[010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100包括:用于输送液晶单元P及液晶显示面板LD的一系列的输送部X、第I光学膜供应部101、第I贴合部81、第2光学膜供应部102、第2贴合部82、第3光学膜供应部103、第3贴合部83。
[0102]输送部
[0103]输送部X用于输送液晶单兀P及液晶显不面板LD。输送部X具有多个输送棍Xl及吸附板等。并且,在后面也会详细叙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部X在第I贴合部81和第2贴合部82之间具有配置调换部75,其用于调换液晶单元P的长边和短边相对于液晶单元P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0104]第I光学膜供应部
[0105]第I光学膜供应部101自第I光学膜卷I放出具有与液晶单元P的长边相匹配的宽度的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10,以与液晶单元P的短边相匹配的长度将带状的第I偏光膜11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得到第I偏光膜111,将该第I偏光膜111供应至第I贴合部8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光学膜供应部101具有第I放出部101a、第I切割部41、第I张力调整部51、第I剥离部61、第I卷取部71及多个输送辊部。
[0106]第I放出部IOla具有用于设置第I光学膜卷I的放出轴、自第I光学膜卷I放出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10。并且,第I放出部IOla也可以具有两个放出轴。这样,能够不用将卷I更换为新的卷,而利用设在另外一个放出轴上的卷的膜快速地继续进行作业。
[0107]第I切割部41具有切割单元41a及吸附单元41b,以与液晶单元P的短边匹配的长度对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10沿其宽度方向进行半切割(在不切断第I载膜12的前提下将带状的第I偏光膜11沿其宽度方向切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切割部41中,使用吸附单元41b从第I载膜12侧吸附固定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10,并使用切割单元41a将带状的第I偏光膜11 (膜主体Ila及粘合剂Ilb)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在第I载膜12上形成与液晶单元P的尺寸相匹配的大小的第I偏光膜111。并且,作为切割单元41a,能够列举出刀具、激光装置、刀具与激光装置的组合等。
[0108]第I张力调整部51,具有保持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10的张力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张力调整部51具有张力调节辊,但不限定于此。
[0109]第I剥离部61以使第I载膜12位于内侧的方式将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10折回,从而从第I载膜12剥离第I偏光膜111。作为第I剥离部61,能够列举出楔型构件、辊
坐寸ο
[0110]第I卷取部71卷取第I偏光膜111被剥离的第I载膜12。第I卷取部71具有卷取轴,该卷取轴设有用于卷取第I载膜12的辊。
[0111]第I贴合部
[0112]第I贴合部81 —边以使由输送部X输送过来的液晶单元P的短边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方式输送液晶单兀P,一边将由第I光学膜供应部101供应过来(由第I剥离部61剥离下来)的第I偏光膜111从液晶单元P的长边侧起沿着第I偏光膜111的供应方向(液晶单元P的短边方向)利用粘合剂Iib贴合于液晶单元P的背面侧的面Pb。并且,第I贴合部81具有一对贴合辊81a、81b,贴合辊81a和贴合辊81b中的至少一者由驱动辊构成。
[0113]第2光学膜供应部
[0114]第2光学膜供应部102自第2光学膜卷放出具有与液晶单元P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的带状的第2层叠光学膜20,以与液晶单元P的长边相匹配的长度将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21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直线偏振光分离膜211,将该直线偏振光分离膜211供应至第2贴合部8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光学膜供应部102具有第2放出部102a、第2切割部42,第2张力调整部52、第2剥离部62、第2卷取部72及多个输送辊部。并且,第2放出部102a、第2切割部42,第2张力调整部52、第2剥离部62、第2卷取部72分别具有与第I放出部101a、第I切割部41,第I张力调整部51、第I剥离部61、第I卷取部71相同的构成及功能。
[0115]第2贴合部
[0116]第2贴合部82—边以使由输送部X输送过来的液晶单元P的长边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方式输送该液晶单兀P,一边将由第2光学膜供应部102供应过来(由第2剥离部62剥离下来)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211从液晶单元P的短边侧起沿着直线偏振光分离膜211的供应方向(液晶单元P的长边方向)利用粘合剂21b贴合于液晶单元P的背面侧的面Pb上的第I偏光膜111。并且,第2贴合部82具有一对贴合辊82a、82b,贴合辊82a和贴合辊82b中的至少I者由驱动辊构成。
[0117]第3光学膜供应部
[0118]第3光学膜供应部103自第3光学膜卷3放出具有与液晶单元P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的带状的第3层叠光学膜30,以与液晶单元P的长边相匹配的长度将带状的第2偏光膜31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第2偏光膜311,将该第2偏光膜311供应至第3贴合部8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光学膜供应部103具有第3放出部103a、第3切割部43,第3张力调整部53、第3剥离部63、第3卷取部73及多个输送辊部。并且,第3放出部103a、第3切割部43,第3张力调整部53、第3剥离部63、第3卷取部73分别具有与第I放出部101a、第I切割部41,第I张力调整部51、第I剥离部61、第I卷取部71相同的构成及功能。
[0119]第3贴合部
[0120]第3贴合部83 —边以使由输送部X输送过来的液晶单元P的长边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方式输送该液晶单兀P,一边将由第3光学膜供应部103供应过来(由第3剥离部63剥离下来)的第2偏光膜311从液晶单元P的短边侧起沿着第2偏光膜311的供应方向(液晶单元P的长边方向)利用粘合剂31b贴合于液晶单元P的观看侧的面Pa。并且,第3贴合部83具有一对贴合辊83a、83b,贴合辊83a和贴合辊83b中的至少I者由驱动辊构成。
[0121]配置调换部
[0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贴合部81和第2贴合部82之间,输送部X包括配置调换部75,其用于调换被贴合了第I偏光膜111后的液晶单元P的长边与短边相对于液晶单元P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调换部75具有:吸附液晶单元并使其水平旋转90°的旋转部;吸附液晶单元并以与液晶单元P的输送方向平行或垂直的液晶单元面内方向为旋转轴线使液晶单元P的正反面翻转的翻转部。通过设置配置调换部75,从而不用使带状的第I偏光膜10的输送线与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20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第I偏光膜10向液晶单元P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直线偏振光分离膜20向液晶单元P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12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自各个卷分别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第I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将自各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液晶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并且使第I偏光膜向液晶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向液晶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从而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将第I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连续层叠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面。另外,第2偏光膜也自卷连续地供应,将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液晶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从而能够高速且连续地将第2偏光膜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观看侧的面。结果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下述的光利用效率高的液晶显示面板:将第I偏光膜和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以恰当的配置关系层叠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面,将第2偏光膜以与第I偏光膜成为交叉棱镜的关系的方式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观看侧的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I偏光膜、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及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为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第I光学膜供应部、第2光学膜供应部及第3光学膜供应部,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的占有空间。
[0124]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
[012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贴合部、第2贴合部及第3贴合部沿着液晶单元P的由输送部X进行输送的输送方向以第I贴合部、第2贴合部及第3贴合部的顺序排列,但只要以第I贴合部、第2贴合部的顺序排列即可,第I贴合部、第2贴合部及第3贴合部的顺序并不限于上述顺序。例如,第I贴合部、第2贴合部及第3贴合部也可以沿着液晶单元P的由输送部X进行输送的输送方向以第I贴合部、第3贴合部及第2贴合部的顺序排列,也可以以第3贴合部、第I贴合部及第2贴合部的顺序排列。
[0126]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I贴合部、第2贴合部及第3贴合部,从液晶单元的下侧贴合第I偏光膜、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液晶单元的上侧贴合第2偏光膜,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从液晶单元的上侧贴合其中的任意两种膜,从液晶单元的下侧贴合剩下的一种膜,也可以是从液晶单元的上侧或下侧贴合所有的膜。
[0127]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I偏光膜及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的情况相同,第3光学膜供应部自第3光学膜卷供应第2偏光膜,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第3光学膜供应部自收容有片状状态的第2偏光膜的容器取出第2偏光膜并进行供应。例如,第3光学膜供应部具有用于自收容有片状状态的第2层叠光学膜的容器第2层叠光学膜并输送该取出的第2层叠光学膜的移动部、用于从由上述移动部输送来的第2层叠光学膜剥离片状状态的载膜的剥离部,也可以是,上述移动部供应被上述剥离部剥离了片状状态的载膜的第2偏光膜。这样的第3光学膜供应部非常适用于下述情况:第2偏光膜是不适合于用RTP方式贴合于液晶单元的偏光膜或者是用RTP方式无法贴合于液晶单元的偏光膜的情况等。
[0128]在图3A?图3F中表示第I贴合工序、第2贴合工序、第3贴合工序的顺序,以及各贴合工序中的光学膜的粘贴方向的例子。并且,本实施方式不限于图3A?图3F的顺序、粘贴方向、光学膜的种类。
[0129]在图3A中,沿着液晶单元的短边方向(也就是从液晶单元的短边侧起)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步骤SI ),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也就是从液晶单元的短边侧起)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观看侧(步骤S2),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也就是从液晶单元的短边侧起)将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反射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MD偏光膜之上(步骤S3)。
[0130]在图3B中,沿着液晶单元的短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步骤S11),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将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反射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MD偏光膜之上(步骤S12),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观看侧(步骤S13)。
[0131]在图3C中,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观看侧(步骤S21),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短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步骤S22),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将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反射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MD偏光膜之上(步骤S23)。
[0132]在图3D中,沿着液晶单元的短边方向将相位差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步骤S31 ),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观看侧(步骤S32),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短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相位差膜之上(步骤S33)。
[0133]在图3E中,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观看侧(步骤S41),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短边方向将相位差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步骤S42),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短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相位差膜之上(步骤S43)。
[0134]在图3F中,沿着液晶单元的短边方向将相位差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步骤S51),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短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相位差膜之上(步骤S52),然后,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将MD偏光膜粘贴于液晶单元的观看侧(步骤S53)。
[0135]并且,液晶单元的观看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和背面侧的偏光膜的吸收轴垂直(成为交叉棱镜)就可以,不限定于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粘贴观看侧的MD偏光膜,也可以沿着短边方向进行粘贴,相应地,沿着液晶单元的长边方向粘贴背面侧的MD偏光膜。另外,不限定于MD偏光膜,也可以用TD偏光膜。
[0136]实施方式2
[0137]图4及图5A?图5B为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的概略图。以下,一边参照图4及图5A?图5B,一边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400。
[0138]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单兀以横长方形的有机EL为例,作为光学显面板以横长方形的有机EL显示面板为例来进行说明。另外,光学膜卷使用图4及图5A?图5B所示的卷。也就是,第I光学膜卷4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410而成的卷,该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410通过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4相位差膜和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2相位差膜依次层叠而成的带状的位相差膜411 (相当于第I光学膜)层叠于第I载膜412上而成,其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相匹配的宽度。第2光学膜卷5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第2层叠光学膜520而成的卷,该带状的第2层叠光学膜520通过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521(相当于第2光学膜)层叠于第2载膜522上而成,并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Α所示,带状的相位差膜411具有带状的膜主体411a及粘合剂411b。如图5B所示,带状的偏光膜521具有带状的膜主体521a及粘合剂521b。
[0139]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400包括:用于输送有机EL单兀EL及有机EL显不面板OEL的一系列的输送部X,第I光学膜供应部401,第I贴合部481,第2光学膜供应部402,第2贴合部482。
[0140]输送部
[0141]输送部X用于输送有机EL单元EL及有机EL显示面板0EL。输送部X具有多个输送辊Xl及吸附板等。并且,在后面也会详细叙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贴合部481和第2贴合部482之间,输送部X包括配置调换部575,其用于调换被贴合了相位差膜4111后的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和短边相对于有机EL单元EL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0142]第I光学膜供应部
[0143]第I光学膜供应部401自第I光学膜卷4放出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相匹配的宽度的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410,以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相匹配的长度将带状的相位差膜411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相位差膜4111,将该相位差膜4111供应至第I贴合部8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光学膜供应部401具有第I放出部401a、第I切割部441,第I张力调整部451、第I剥离部461、第I卷取部471及多个输送辊部。
[0144]第I放出部401a具有用于设置第I光学膜卷4的放出轴,自第I光学膜卷4放出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410。并且,第I放出部401a也可以具有两个放出轴。这样,能够不用将卷4更换为新的卷,而利用设在另外一个放出轴上的卷的膜快速地继续进行作业。
[0145]第I切割部441具有切割单元441a及吸附单元441b,以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相匹配的长度对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410沿其宽度方向进行半切割(在不切断第I载膜412的前提下将带状的相位差膜411沿其宽度方向切断)。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I切割部441,使用吸附单元441b从第I载膜412侧吸附固定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410,并使用切割单元441a将带状的相位差膜411 (膜主体411a及粘合剂41 Ib)沿其宽度方向切断,在第I载膜412上形成与有机EL单元EL相匹配的大小的相位差膜4111。并且,作为切割单元441a,能够列举出刀具、激光装置、刀具与激光装置的组合等。
[0146]第I张力调整部451具有保持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410的张力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张力调整部451具有张力调节辊,但不限定于此。
[0147]第I剥离部461以使第I载膜412位于内侧的方式将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410折回,从而从第I载膜412剥离相位差膜4111。作为第I剥离部461,能够列举出楔型构件、辊等。
[0148]第I卷取部471卷取相位差膜4111被剥离的第I载膜412。第I卷取部471具有卷取轴,该卷取轴设有用于卷取第I载膜412的辊。
[0149]第I贴合部
[0150]第I贴合部481 —边以使由输送部X输送过来的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方式输送该有机EL单兀EL,—边将由第I光学膜供应部401供应过来(由第I剥离部461剥离下来)的相位差膜4111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侧起沿着相位差膜4111的供应方向(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方向),利用粘合剂411b粘合于有机EL单元EL的观看侧的面ELb。并且,第I贴合部481具有一对贴合辊481a、481b,贴合辊481a和贴合辊481b中的至少一者由驱动辊构成。
[0151]第2光学膜供应部
[0152]第2光学膜供应部402自第2光学膜卷5放出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的带状的第2层叠光学膜520,以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相匹配的长度将带状的偏光膜521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偏光膜5211,将该偏光膜5211供应至第2贴合部48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光学膜供应部402具有第2放出部402a、第2切割部442,第2张力调整部452、第2剥离部462、第2卷取部472及多个输送辊部。并且第2放出部402a、第2切割部442,第2张力调整部452、第2剥离部462、第2卷取部472分别具有与第I放出部401a、第I切割部441,第I张力调整部451、第I剥离部461、第I卷取部471相同的构成及功能。
[0153]第2贴合部
[0154]第2贴合部482 —边以使由输送部X输送过来的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方式输送该有机EL单兀EL,—边将由第2光学膜供应部402供应过来(由第2剥离部462剥离下来)的偏光膜5211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侧起沿着偏光膜5211的供应方向(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方向),利用粘合剂521b粘合于有机EL单元EL的观看侧的面ELb上的相位差膜4111。并且,第2贴合部482具有一对贴合辊482a、482b,贴合辊482a和贴合辊482b中的至少一者由驱动辊构成。
[0155]配置调换部
[015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贴合部481和第2贴合部482之间,输送部X包括配置调换部475,其用于调换被贴合了相位差膜4111后的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与短边相对于有机EL单元EL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调换部475具有用于吸附有机EL单元EL并使其水平旋转90°的旋转部。通过设置配置调换部475,从而不使带状的相位差膜411的输送线与带状的偏光膜521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相位差膜411向有机EL单兀EL贴合的贴合方向和偏光膜521向有机EL单兀EL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157]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自各个卷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相位差膜和偏光膜,将自各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有机EL单兀贴合的贴合方向,并且使相位差膜向有机EL单兀贴合的贴合方向和偏光膜向有机EL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从而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将相位差膜和偏光膜连续层叠于有机EL单元的观看侧的面。其结果是,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以下有机EL显示面板,该有机EL显示面板由于相位差膜和偏光膜以恰当的配置关系重叠而成的圆偏光膜而具有防反射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相位差膜及偏光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第I光学膜供应部及第2光学膜供应部,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的占有空间。
[0158]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015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贴合部及第2贴合部从有机EL单元的下侧贴合相位差膜4111及偏光膜5211,但并不限定于此。对于第I贴合部及第2贴合部,也可以是从有机EL单元的上侧贴合任一种膜,从有机EL单元的下侧贴合剩下的一种膜,也可以是从有机EL单元的上侧贴合两种膜。
[0160]实施方式3
[0161]图6及图7A?图7C为实施方式3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的概略图。以下,一边参照图6及图7A?图7C,一边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600。
[016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单兀以横长方形的有机EL单兀为例,作为光学显示面板以横长方形的有机EL显示面板为例来进行说明。另外,光学膜卷使用图6及图7A?图7C所示的卷。也就是,第I光学膜卷7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710而成的卷,该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710通过将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 /4相位差膜711 (相当于第I光学膜)层叠于第I载膜712上而成,并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并且,第2光学膜卷8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第2层叠光学膜820而成的卷,该带状的第2层叠光学膜820通过将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 /2相位差膜821 (相当于第2光学膜)层叠于第2载膜822上而成,并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相匹配的宽度。并且,作为第4光学膜卷9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第4层叠光学膜930而成的卷,该带状的第4层叠光学膜930通过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931 (相当于第4光学膜)层叠于第4载膜932上而成,并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Α所示,带状的λ/4相位差膜711具有带状的膜主体711a及粘合剂711b。如图7B所示,带状的λ/2相位差膜821具有带状的膜主体821a及粘合剂821b。如图7C所示,带状的偏光膜931具有带状的膜主体931a及粘合剂931b。
[0163]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600包括:用于输送有机EL单兀EL及有机EL显不面板OEL的一系列的输送部,第I光学膜供应部601,第I贴合部681,第2光学膜供应部602,第2贴合部682,第4光学膜供应部603,第4贴合部683。
[0164]输送部
[0165]输送部X用于输送有机EL单元EL及有机EL显示面板0EL。输送部X具有多个输送辊Xl及吸附板等。并且,在后面也会详细叙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贴合部681和第2贴合部682之间,输送部X包括第I配置调换部675,其用于调换被贴合有λ /4相位差膜7111的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和短边相对于有机EL单元EL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另夕卜,在第2贴合部682和第4贴合部683之间,输送部X包括第2配置调换部676,其用于调换被贴合有λ /4相位差膜7111并在该λ /4相位差膜7111上贴合有λ /2相位差膜8211的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和短边相对有机EL单元EL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0166]第I光学膜供应部
[0167]第I光学膜供应部601自第I光学膜卷7放出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的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710,以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相匹配的长度将带状的λ/4相位差膜711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λ/4相位差膜7111,将该λ/4相位差膜7111供应至第I贴合部66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光学膜供应部601具有第I放出部601a、第I切割部641,第I张力调整部651、第I剥离部661、第I卷取部671及多个输送辊部。
[0168]第I放出部601a具有用于设置第I光学膜卷7的放出轴,自第I光学膜卷7放出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710。并且,第I放出部601a也可以具有两个放出轴。这样,能够不用将卷7更换为新的卷,而利用设在另外一个放出轴上的卷的膜快速地继续进行作业。
[0169]第I切割部641具有切割单元641a及吸附单元641b,以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相匹配的长度对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710沿其宽度方向进行半切割(在不切断第I载膜712的前提下将带状的λ/4相位差膜711沿其宽度方向切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切割部641使用吸附单元641b从第I载膜712侧吸附固定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710,并使用切割单元641a将带状的λ/4相位差膜711 (膜主体711a及粘合剂711b)沿其宽度方向切断,在第I载膜上形成与有机EL单元EL相匹配的大小的λ/4相位差膜7111。并且,作为切割单元641a,能够列举出刀具、激光装置、刀具与激光装置的组合等。
[0170]第I张力调整部651具有保持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710的张力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张力调整部651具有张力调节辊,但不限定于此。
[0171]第I剥离部661以使第I载膜712位于内侧的方式将带状的第I层叠光学膜710折回,从而从第I载膜712剥离λ/4相位差膜7111。作为第I剥离部661,能够列举出楔型构件、辊等。
[0172]第I卷取部671用于卷取λ /4相位差膜7111被剥离的第I载膜712。第I卷曲部671具有卷取轴,该卷取轴用于设置卷取第I载膜712用的辊。
[0173]第I贴合部
[0174]第I贴合部681 —边以使由输送部X输送过来的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方式输送该有机EL单兀EL,—边将由第I光学膜供应部601供应过来(由第I剥离部661剥离下来)的λ /4相位差膜7111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侧起沿着λ /4相位差膜7111的供应方向(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方向),利用粘合剂711b粘合于有机EL单元EL的观看侧的面ELb。并且,第I贴合部681具有一对贴合辊681a、681b,贴合辊681a和贴合辊681b中的至少一者由驱动辊构成。
[0175]第2光学膜供应部
[0176]第2光学膜供应部602自第2光学膜卷8放出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相匹配的宽度的带状的第2层叠光学膜820,以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相匹配的长度将带状的λ/2相位差膜821a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λ/2相位差膜8211,将该λ/2相位差膜8211供应至第2贴合部68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光学膜供应部602具有第2放出部602a、第2切割部642,第2张力调整部652、第2剥离部662、第2卷取部672及多个输送辊部。并且第2放出部602a、第2切割部642,第2张力调整部652、第2剥离部662、第2卷取部672分别具有与第I放出部601a、第I切割部641,第I张力调整部651、第I剥离部661、第I卷取部671相同的构成及功能。
[0177]第2贴合部
[0178]第2贴合部682 —边以使由输送部X输送过来的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方式输送该有机EL单兀EL,—边将由第2光学膜供应部602供应过来(由第2剥离部662剥离下来)的λ /2相位差膜8211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侧起沿着λ /2相位差膜8211的供应方向(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方向),利用粘合剂821b贴合于有机EL单元EL的观看侧的面ELb上的λ/4相位差膜7111。并且,第2贴合部682具有一对贴合辊682a、682b,贴合辊682a和贴合辊682b中的至少一者由驱动辊构成。
[0179]第I配置调换部
[018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贴合部681和第2贴合部682之间,输送部X包括第I配置调换部675,其用于调换被贴合有λ /4相位差膜711a的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与短边相对于有机EL单元EL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配置调换部675具有用于吸附有机EL单元EL并使其水平旋转90°的旋转部。通过设置第I配置调换部675,从而不使带状的λ/4相位差膜的输送线与带状的λ/2相位差膜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λ /4相位差膜向有机EL单元EL贴合的贴合方向与λ /2相位差膜向有机EL单元EL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181]第4光学膜供应部
[0182]第4光学膜供应部603自第4光学膜卷9放出具有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相匹配的宽度的带状的第4层叠光学膜920,以与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相匹配的长度将带状的偏光膜931a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偏光膜9311,将该偏光膜9311连续地供应至第4贴合部68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4光学膜供应部603具有第4放出部603a、第4切割部643,第4张力调整部653、第3剥离部663、第7卷取部673及多个输送辊部。并且,第4放出部603a、第4切割部643,第4张力调整部653、第4剥离部663、第4卷取部673分别具有与第I放出部601a、第I切割部641,第I张力调整部651、第I剥离部661、第I卷取部671相同的构成及功能。
[0183]第4贴合部
[0184]第4贴合部683 —边以使由输送部X输送过来的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方式输送该有机EL单兀EL, —边将由第4光学膜供应部603供应过来(由第4剥离部663剥离下来)的偏光膜9311从有机EL单元EL的短边侧开始沿着偏光膜9311的供应方向(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方向),利用粘合剂931b粘合于有机EL单元EL的背面侧的面ELb上的λ /2相位差膜8211。并且,第3贴合部683具有一对贴合辊683a、683b,贴合辊683a和贴合辊683b中的至少一者由驱动辊构成。
[0185]第2配置调换部
[018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贴合部682和第4贴合部683之间,输送部X包括第2配置调换部676,其用于调换被贴合λ /4相位差膜7111和λ /2相位差膜8211后的有机EL单元EL的长边与短边相对于有机EL单元EL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配置调换部676具有用于吸附有机EL单元EL并使其水平旋转90°的旋转部。通过设置第2配置调换部676,从而不使带状的λ /2相位差膜的输送线与带状的偏光膜的输送线垂直,就能够使λ /2相位差膜向有机EL单元EL贴合的贴合方向与偏光膜向有机EL单元EL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空间。
[0187]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自各个卷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λ /4相位差膜、λ /2相位差膜和偏光膜,将自各个卷进行供应的供应方向直接作为向有机EL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并且使λ /4相位差膜向有机EL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与λ/2相位差膜向有机EL单元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λ/2相位差膜向有机EL单兀贴合的贴合方向与偏光膜向有机EL单兀贴合的贴合方向相对地互相垂直,从而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将λ /4相位差膜、λ /2相位差膜和偏光膜连续层叠于有机EL单元的观看侧的面。其结果是,能够高成品率且高速地连续生产以下有机EL显示面板,该有机EL显示面板由于λ/4相位差膜、λ/2相位差膜和偏光膜以恰当的配置关系重叠而成的圆偏光膜而具有防反射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λ/4相位差膜、λ/2相位差膜和偏光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第I光学膜供应部、第2光学膜供应部和第4光学膜供应部,因此能够减少装置的占有空间。
[0188]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0189]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I贴合部、第2贴合部及第4贴合部,从有机EL单元的下侧贴合λ/4相位差膜、λ/2相位差膜及偏光膜,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从有机EL单元的上侧贴合其中的任意两种膜,从有机EL单元的下侧贴合剩下的一种膜,也可以从有机EL单元的下侧贴合其中的任意两种膜,从有机EL单元的上侧贴合剩下的一种膜,也可以从有机EL单元的上侧贴合所有的膜。
_0] 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3共同的变形例
[0191]在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3中,光学膜卷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层叠光学膜而成的卷,该带状的层叠光学膜通过将带状的光学膜层叠于载膜上而成,但光学膜卷的构成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适当使用卷绕以下带状的层叠光学膜而成的卷(带有加工线的光学膜卷),该带状的层叠光学膜通过将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多个切槽线的带状的光学膜层叠于载膜上而成。并且,在自带有加工线的光学膜卷供应光学膜的光学膜供应部中,不需要切割部。
[0192]在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3中,各光学膜供应部通过对带状的层叠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进行半切割(在不切断载膜的前提下将带状的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并从载膜剥离光学膜,从而供应光学膜,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各光学膜供应部对带状的层叠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进行全切割(将载膜及带状的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从片状状态的层叠光学膜剥离片状状态的载膜,从而供应光学膜。但是,从高速连续地自光学膜卷供应光学膜、提高光学显示面板的高速生产性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各光学膜供应部为如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3那样的构成。
[0193]在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3中,切割部将带状的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在载膜上形成与光学单元相匹配的大小的光学膜,但从提高成品率的观点来看,也可以是,以避开带状的光学膜的缺陷部分的方式将带状的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选择性地进行切割),在载膜上形成与光学单元相匹配的大小的光学膜(能够贴合于光学单元的合格的光学膜),并且使含有缺陷部分的光学膜形成为比光学单元小的尺寸(进一步优选为,尽可能小的尺寸)。如以上所述,在使用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光学膜的情况下,当在一长条的光学膜(例如偏光膜)上层叠另一光学膜(例如直线偏振光分离膜)时,在一长条的光学膜上,现实中必然会产生另一光学膜没有层叠的部分(边界区域)。因此,即使有选择性地对这样形成的层叠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进行切割,现实中在层叠光学膜上存在的边界区域也必然成为缺陷部分,难以提高成品率。另一方面,如本发明那样,采用自各个卷连续地供应无法以带状膜的状态连续地层叠的第I光学膜(例如偏光膜)和第2光学膜(例如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并贴合于光学单元,则在各个光学膜的供应部中,自光学膜卷供应有选择性地对带状的光学膜沿其宽带方向进行切割而获得的光学膜,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成品率。并且,也可以是第I切割部构成为以避开带状的第I光学膜的缺陷部分的方式将带状的第I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选择性地进行切割)且第2切割部构成为恒定地以与光学单元相匹配的长度将带状的第2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的情况等,可以适当地组合。在本发明中,各个光学膜卷使用卷绕以以下方式形成的带状的层叠光学膜而成的卷(带有加工线的光学膜卷)也能够同样地有效地提高成品率,即:将以避开缺陷部分的方式在宽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切槽线带状光学膜层叠于载膜上,在载膜上形成与光学单元相匹配的尺寸的光学膜(能够贴合于光学单元的合格的光学膜),并且以比光学单元小的尺寸(进一步优选为,尽可能小的尺寸)形成含有缺陷部分的光学膜。并且,优选为,含有缺陷部分的光学膜从载膜剥离并排出,或同载膜一起由卷取部卷取等,而使其不贴合与光学单元。在使用带有加工线的光学膜卷的情况下,对带状的层叠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进行全切割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0194]在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3中,以横长方形的光学单兀及光学显不面板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光学单元及光学显示面板的形状只要为具有另外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的形状即可,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0195]光学膜
[0196]偏光膜的膜主体例如由偏振片(厚度一般为Ιμπι?80μπι左右)和借助粘接剂或以无粘接剂的方式形成在偏振片的单面或双面的偏振片保护膜(厚度一般为Iym?500 μ m左右)而构成。偏振片通常延伸方向成为吸收轴。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纵长的偏振片的偏光膜也称为“MD偏光膜”,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纵长的偏振片的偏光膜也称为“TD偏光膜”。作为构成膜主体的其他的膜,例如,能够列举出λ /4片、λ /2片等相位差膜(厚度一般为IOym?200μπι左右)、视角补偿膜、增亮膜、表面保护膜等。层叠光学膜的厚度例如能够列举出10 μ m?500 μ m的范围。
[0197]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的膜主体例如能够列举出具有反射轴和透射轴的多层构造的反射偏光膜。反射偏光膜例如通过将两种不同材料的聚合物薄膜A、B交替地层叠多层并进行延伸而获得。在延伸方向仅材料A的折射率增加变化,显现出双折射性,在材料AB界面有折射率差的延伸方向成为反射轴,没有产生折射率差的方向(非延伸方向)成为透射轴。该反射偏光膜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透射轴,在其短边方向(宽度方向)上具有反射轴。反射偏光膜,可以将市售品直接使用,也可以将市售品进行2次加工(例如,延伸)而使用。作为市售品,例如,能够列举出3M公司制造的商品名DBEF、3M公司制造的商品名APF。[0198]粘合剂不特别地限定,例如,能够列举出丙烯酸系粘合剂、硅系粘合剂、聚氨酯系粘合剂等。粘合剂的层的厚度例如优选为10 μ m?50 μ m的范围。作为粘合剂与载膜的剥离力,例如为0.15(N/50mm宽度的样品),并不特别地限定于此。剥离力能够按照JISZ0237来测定。
[0199]载膜
[0200]载膜例如可以使用塑料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膜,聚烯烃系膜)等以往公知的膜。另外,根据必要也可以利用硅系、长链烷基系、氟系、硫化钥等合适的剥离剂进行了涂布处理的膜等基于现有技术的适合的膜。并且,载膜一般也称为离型膜(隔膜)。
[0201]液晶单元、液晶显示面板
[0202]液晶单元构成为在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第I基板(观看侧面)Pa、第2基板(背面)Pb)之间封装有液晶层。液晶单元能够使用任意的类型,但为了实现高对比度,优选使用垂直取向(VA)模式、面内切换(IPS)模式的液晶单元。液晶显示面板为在液晶单元的单面或双面贴合了偏光膜的面板,根据必要可安装驱动电路。
[0203]有析‘ EL单元、有析,EL显示面板
[0204]有机EL单元构成为在一对电极之间夹持有电致发光层。有机EL单元例如能够使用顶部发光方式、底部发光方式、双发光方式等任意的类型。有机EL显面板为在有机EL单元的单面或双面贴合了偏光膜的面板,根据必要可安装驱动电路。
[0205]附图标记说明
[0206]1、2、3、4、5、7、8、9 光学膜卷
[0207]101、102、103、401、402、601、602、603 光学膜供应部
[0208]81、82、83、481、482、681、682、683 贴合部
[0209]P液晶单元
[0210]LD液晶显示面板
[0211]EL有机EL单元
[0212]OEL有机EL显示面板
[0213]X输送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制造方法是连续地制造将第I偏光膜及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依次层叠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的光学显示面板的方法, 该连续制造方法包括: 第I贴合工序,在该第I贴合工序中,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I偏光膜并将该带状的第I偏光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I偏光膜,从而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I偏光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I偏光膜从上述光学单兀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I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 第2贴合工序,在该第2贴合工序中,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反射轴的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并将该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而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的上述第I偏光膜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I贴合工序和上述第2贴合工序之间,该连续制造方法还包括配置调换工序,在该配置调换工序中,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制造方法还包括第 3贴合工序,在该第3贴合工序中,自第3光学膜卷供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2偏光膜并将该带状的第2偏光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第2偏光膜,从而自第3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第2偏光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2偏光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观看侧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制造方法还包括第3贴合工序,在该第3贴合工序中,自收容有片状状态的第2偏光膜的容器取出上述第2偏光膜并进行供应,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供应来的上述第2偏光膜沿着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观看侧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偏光膜、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及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单元为VA模式或IPS模式的液晶单元。
7.一种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制造系统为连续地制造将第I偏光膜及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依次层叠于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的光学显示面板的系统, 该连续制造系统包括: 一系列的输送部,其用于输送上述光学单兀及上述光学显不面板; 第I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I偏光膜并将该带状的第I偏光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的第I偏光膜,从而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的第I偏光膜; 第I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兀,一边将由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I偏光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I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 第2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反射轴的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并将该带状的直线偏振光分离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而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 第2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兀,一边将由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直线分离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背面侧的面的上述第I偏光膜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I贴合部和上述第2贴合部之间,上述输送部还包括配置调换部,其用于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制造系统还包括: 第3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 自第3光学膜卷供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第2偏光膜并将该带状的第2偏光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第2偏光膜,从而自第3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第2偏光膜; 第3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兀,一边将由上述第3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2偏光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观看侧的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制造系统还包括: 第3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收容有片状状态的第2偏光膜的容器取出上述第2偏光膜并进行供应; 第3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兀,一边将由上述第3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2偏光膜沿着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观看侧的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上述第I偏光膜、上述直线偏振光分离膜及上述第2偏光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及上述第3光学膜供应部。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单元为VA模式或IPS模式的液晶单元。
13.一种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是连续地制造将第I光学膜及第2光学膜依次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光学显示面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I贴合工序,在该第I贴合工序中,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I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I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I光学膜,从而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I光学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I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I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 第2贴合工序,在该第2贴合工序中,从第2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2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2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2光学膜,从而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2光学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2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2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上述第I光学膜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I贴合工序和上述第2贴合工序之间,该连续制造方法还包括配置调换工序,在该配置调换工序中,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光学膜及上述第2光学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状的第I光学膜为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 /4相位差膜和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2相位差膜层叠而成的带状的相位 差膜; 上述带状的第2光学膜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制造方法还包括第4贴合工序,在该第4贴合工序中,自第4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4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4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第4光学膜,从而自第4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第4光学膜,一边输送上述光学单元,一边将上述第4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4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上述第2光学膜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贴合工序和上述第4贴合工序之间,该连续制造方法还包括第2配置调换工序,在该第2配置调换工序中,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光学膜、上述第2光学膜及上述第4光学膜的供应方向互相平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状的第I光学膜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 /4相位差膜; 上述带状的第2光学膜为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 /2相位差膜;上述带状的第4光学膜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
21.根据权利要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单元为液晶单元或有机EL单元。
22.一种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制造系统是连续地制造将第I光学膜和第2光学膜依次层叠于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光学显示面板的系统, 该连续制造系统包括: 一系列的输送部,其用于输送上述光学单兀及上述光学显不面板; 第I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I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I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I光学膜,从而自第I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I光学膜; 第I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兀,一边将由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I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I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 第2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 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2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2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第2光学膜,从而自第2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的上述第2光学膜; 第2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兀,一边将由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2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另外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2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一个面的上述第I光学膜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I贴合部和上述第2贴合部之间,上述输送部还包括配置调换部,其用于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中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上述第I光学膜及上述第2光学膜的供应方向为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状的第I光学膜为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4相位差膜和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2相位差膜层叠而成的带状的相位差膜; 上述带状的第2光学膜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
26.根据权利要求22~2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制造系统还包括: 第4光学膜供应部,其用于自第4光学膜卷供应带状的第4光学膜并将该带状的第4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获得上述的第4光学膜,从而自第4光学膜卷供应该获得上述的第4光学膜; 第4贴合部,其用于一边输送由上述输送部输送过来的上述光学单兀,一边将由上述第4光学膜供应部供应过来的上述第4光学膜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侧起沿着上述第4光学膜的供应方向贴合于被贴合于上述光学单元的一个面的上述第2光学膜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贴合部和上述第4贴合部之间,上述输送部还包括配置调换部,其用于调换上述光学单元的一组相对的边和另外一组相对的边相对于上述光学单元的输送方向的配置关系。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以上述第I光学膜、上述第2光学膜及上述第4光学膜的供应方向为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上述第I光学膜供应部、上述第2光学膜供应部及上述第4光学膜供应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状的第I光学膜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 /4相位差膜; 上述带状的第2光学膜为在与长度方向成67.5度的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带状的λ /2相位差膜; 上述带状的第4光学膜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带状的偏光膜。
30.根据权利要求22~ 2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单元为液晶单元或有机EL单元。
【文档编号】G09F9/00GK103548072SQ201280024533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秦和也, 平田聪, 近藤诚司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