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67213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显示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适用于大屏幕电视或类似物的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平板型显示单元,液晶显示单元、等离子显示单元、电致发光单元,和类似物是已知的,并且液晶显示单元已经广泛普及为平板型显示单元的代表。在最近几年中,这些平板型显示单元在尺寸上已经在增长中,并且在传播和设计性的感觉方面,对在弯曲表面上显示的需求已经在增长中。在上述平板型显示单元在曲面上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即在显示面板以圆弧形状弯曲并变形的情况下,下面的问题出现了。例如,相对于所述以圆弧形状弯曲并变形的显示面板,设置有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板具有平板形状,所述驱动电路构造为控制显示面板的驱动。因此,非均匀的偏转发生在将显示面板与控制电路板彼此连接的有柔性的印刷电路板中(柔性印刷电路板)。这种偏转将导致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的应力,并且显示质量在长的使用周期内恶化。另一方面,例如,在专利文献列表(PTL)1中描述的显示单元中,公开了通过设置具有小圆孔的狭缝到柔性印刷电路板,并适当地调整狭缝的狭缝宽度而减小应力的方法。引文列表专利文献PTL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8-96866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这样有小圆孔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低通用性和高成本的问题。因此,理想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减少显示质量随着时间恶化的显示单元。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包括:第一板状构件,其包括显示设备;第二板状构件,其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被构造为控制所述显示设备;和具有柔性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的接线部分,所述接线部分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板状构件与第二板状构件彼此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曲率大于0且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曲率。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中,通过具有柔性的接线部分彼此连接的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中的第二板状构件的曲率大于0且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曲率。因此,在接线部分中的不均匀偏转减少,并且在接线部分上的应力的产生能够被抑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曲率大于0且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曲率;因此,在将所述第一板状构件与第二板状构件彼此连接的接线部分中的不均匀偏转被减小。因此,在接线部分上的应力产生被抑制,并且显示质量随着时间的恶化能够被减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主要部分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图2A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2B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的另一例子的剖视图。图2C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的另一例子的剖视图。图3是描绘在图2A中示出的保持部分的形状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显示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的主要部分在驱动之前(A)和在驱动中(B)的形状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显示单元的主要部分在驱动之前(A)和在驱动中(B)的形状的剖视图。图7A是示出第二板状构件与保持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7B是示出第二板状构件与保持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第二板状构件的保持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从前表面侧观察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从背表面侧观察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图11是示出在图9和10中所示的显示单元的中央部分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根据变形例1的显示单元主要部分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3是示出根据变形例2的显示单元主要部分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4是在图13中所示的显示单元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将在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应注意的是,描述将按照以下顺序给出。1.实施例(其中控制电路板具有曲率的显示单元的实施例)1-1.主要部分的构造1-2.显示单元的形状在驱动之前和在驱动中的变化1-3.整体构造2.变形例1(其中控制电路板被划分的例子)3.变形例2(其中液晶面板和控制电路板几乎布置在一个平面上的例子)(1.实施例)(1-1.主要部分的构造)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单元(显示单元1)主要部分的构造的一个例子。所述显示单元1例如可以包括作为显示体的液晶面板11(对应于第一板状构件)。所述液晶面板11在一维方向上(在这种情况下,X方向)以圆弧形状弯曲,并通过例如具有柔性的COF(膜上芯片)13(对应于接线部分)连接到控制电路板12(相当于第二板状构件)。如将在后面详细地描述的,控制电路板1在一维方向上以类似于液晶面板11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X方向)以圆弧形状弯曲,并且控制电路板12的曲率优选地可以大于0并且等于或小于液晶面板11的曲率。显示单元1例如可以用作电视,并且具有其中用于图像显示的平板状主体部分10被支架20A和20B(以下统称为“支架20”)支撑的构造。应注意的是,在支架20附连到主体部分10的状态下,显示单元1被放置在水平表面上以作为固定式使用,所述表面诸如地板、架子、或桌子;然而,在支架20从主体部分10去除的状态下,显示单元1可以作为壁挂式使用(在两种情况下都参照图5)。在本说明书中,主体部分10的前-后方向是指Z方向,而在主体部分10的主表面(最宽的表面)中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分别地是指X方向和Y方向。图2连同其它部分示出了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的主要部分的截面构造。前框体31是覆盖液晶面板11的前周缘部分的框架状金属部件。所述液晶面板11被构造为显示诸如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的图像,并且可以被构造为例如液晶单元32,其中液晶层(未示出;对应于显示设备)被密封在两个玻璃基板等(CF基板32A和TFT基板32B)之间。应注意的是,虽然未示出,允许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穿过的偏振片(未示出)在朝向CF基板32A和TFT基板32B的液晶层的一侧的相对侧上被设置到各自的表面(前表面(显示表面)和后表面)。如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的液晶面板11在一维方向(X方向)上被以圆弧形状弯曲。更具体地,所述液晶面板11可以被理想地弯曲成相对于所述显示表面向后方(朝向背面侧,朝Z方向)凸起的形状。通过这样做,在从液晶面板11的前表面观察的形状中,中央部分逐渐地比右部分和左部分变得更薄;因此,通过立体视觉效果可以产生整体感和沉浸感。此外,液晶面板11的弯曲形状在Y方向上优选地可以是均一的。这是因为,在Y方向上的曲率变化的情况下,扭曲可以被局部地施加到液晶面板11,因此引起对液晶面板11的损坏或显示缺陷。如上所述,控制电路板12在一维方向(X方向)上以类似于液晶面板11的方式被以圆弧形状弯曲。例如,用于多个像素电极(未示出)的驱动控制的TFT(薄膜晶体管)器件设置到上述TFT基板32B上,并且连接到这些TFT器件的栅极线、源极线等(全部未示出)可设置到控制电路板12上。此外,控制电路板12包括定时控制器基板、构造为控制背光光源的平衡器基板等等。应注意的是,如在图2A中所示,控制电路板12通过将在后面描述的COF13连接到用于外部连接的设置到液晶面板11的电极端子部(未示出)。在此实施例中,如将在稍后详细描述的,所述控制电路板12以类似于液晶面板11的方式被弯曲,并且COF13被弯曲以通过保持部分34将控制电路板12布置在液晶面板11的背表面侧上,更具体地,例如在将于后面描述的支撑构件33的背面上。应注意的是,在COF13是弯曲的状态中,控制电路板12的弯曲方向与液晶面板11的弯曲方向(X方向)是相同的。所述COF13被构造为在一个点或两个或更多的点处将液晶面板11与控制电路板12彼此连接,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是在两个点处(COF13a和13b)。所述COF13可以通过形成例如很多的铜制条状电极而被构造为在绝缘基膜上的接线,所述绝缘基膜例如聚酰亚胺膜。此外,除了接线外,IC芯片13A可以设置在COF13上。应当注意的是,IC芯片13A在COF13上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如在图2A至2C中示出的,COF13如此弯曲以形成两个相对于液晶面板11的平行部分P和将这些平行部分P彼此连接的垂直部分V。在这种状态中,所述IC芯片13A可布置在平行部分P上,即在与图2A中示出的液晶面板11基本上相同的平面上(在支撑构件33的前表面侧上),或者在与图2B中示出的控制电路板12基本上相同的平面上(支撑构件33的背表面侧)。可选地,如在图2C中示出的,所述IC芯片13A可以被布置在垂直部分V上,即基本上垂直于液晶面板11和控制电路板12,并且更具体地,所述IC芯片13A可以如此布置以允许IC芯片13A以及COF13在IC芯片13A周围的部分与前框体31接触。通过以这样的方式布置所述IC芯片13A,所述IC芯片13A以及COF13在IC芯片13A周围的部分可以稳定地与前框体31接触。IC芯片13A运行以通过控制接收从控制电路板12发送的栅极信号、源极信号等等,并且发送栅极信号、源极信号等等到液晶面板11。应注意的是,作为将它们电连接到彼此的方法,将它们通过ACF(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到彼此的方法被使用。此外,散热片14设置在IC芯片13A上,并且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散热片14可以设置为将设置到相应的COF13a和13b上的IC芯片13A彼此连接。应注意的是,所述散热片14不是不可缺少的,因而在必要时可以被省略。特别地,如在图2C中示出的,在IC芯片13A以及COF13在IC芯片13A周围的部分与前框体31接触的情况下,热量通过所述前框体31而耗散;因此,提供散热片14不是特别必要的。支撑构件33可以是,例如,光学片33A、光导板33B、反射镜33C等等(都参考图11),并且是构造为支撑所述液晶面板11的板状或片状构件。所述保持部分34可以由诸如橡胶的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只要所述保持部分34可以保持控制电路板12,保持部分34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然而,例如,如在图3中示出的,所述保持部分34可以优选地具有允许控制电路12被锁定部分34a支撑而未完全地固定控制电路板12的形状。(1-2.显示单元的形状在驱动之前和在驱动期间的变化)图4是显示单元(显示单元100A)主要部分的构造的透视图,所述主要部分包括上述以弧形形状弯曲的显示面板和平板状控制电路板。在显示单元100A中,由于控制电路板120是平的,非均匀的偏转发生在构造为将显示面板110与控制电路板120彼此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30中。更具体地,例如在图4中示出的,当控制电路板120使用两个COF130而连接到弯曲显示器面板110时,各COF130的一侧,例如,每个COF130的更靠近液晶面板110各个端部的一边上的一侧处于无间隙的状态中。另一方面,每个COF130的更靠近液晶面板110中央部分的一边上的另一侧处于有间隙的松弛状态中。由此,非均匀的偏转发生在所述COF130中,因而应力施加到COF130上,并且施加到设置在COF130上的IC芯片130A上,以通过长时间的使用引起显示质量的恶化。在另一方面,在此实施例的显示单元1中,所述控制电路板12在与液晶面板11的弯曲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弯曲。因此,液晶面板11与控制电路板12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如在图1中示出的,非均匀的偏转在将它们彼此连接的COF13中不太可能发生。通过以上述方式弯曲控制电路板12,在COF13中的偏转被减小,并且特别地,当控制电路板12的曲率大于0并且等于或小于液晶面板11的曲率时,偏转在COF13中的发生被进一步减小。其原因将在下面描述。所述控制电路板12可以由例如浸渍有环氧树脂等等的玻璃纤维构造。例如,在控制电路板12被布置在液晶面板11的侧表面周围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12易于被设置在液晶面板11的侧表面的背光源的发热影响。至于控制电路板12的位置,除了在液晶面板11的侧表面周围的位置外,在支撑构件33之上的位置被考虑。然而,在显示单元1中温度由于部件的发热和其热对流倾向于朝向顶部增加,所述部件诸如显示单元的背光。因此,即使在控制电路板12被布置于支撑构件33之上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12比液晶面板11更易于被加热。此外,当显示单元1被驱动时,控制电路板12上的部件以及在COF13上的IC芯片13A倾向于产生热量,从而增加温度。此外,虽然液晶面板11被允许通过所述显示表面散热,控制电路板12和COF13的周边覆盖有显示单元的框体;因此,热量不易被耗散。如上所述,当显示单元1被驱动时,控制电路板12易受显示单元1的部件的发热的影响,并比液晶面板11更大地变形,所述部件包括设置在控制电路板12上的电路。因此,通过设置控制电路板12的曲率为等于或小于液晶面板11的曲率,所述液晶面板11与在显示单元1的驱动状态中的控制电路板12之间的曲率的差异减小。换句话说,施加到将液晶面板11与控制电路板12彼此连接的COF13上的应力被抑制,并且由于COF13和设置在COF13上的IC芯片13A的特性恶化的显示质量恶化等被减小。在图5中的部分(A)和(B)示意性地示出了显示单元1在显示单元1的驱动之前(图5中的部分(A))和期间(图5中的部分(B))的变形,其中,COF13被如在图2A至2C中所示地弯曲并且控制电路板12被布置在支撑部33的背表面上。更具体地,在驱动之前的显示单元1中,如在图5中的部分(A)所示的,液晶面板11与布置在液晶面板11的背面侧的控制电路板12之间的空间在中央部分是窄的,并且朝向两端加宽。当以这样的布置构造的显示单元1被驱动时,如上所述,控制驱动板12比液晶面板11更大地变形,并且更具体地,控制驱动板12由于热膨胀延伸到横向方向(X方向)。因此,如图3中的部分(B)所示,在液晶面板11与控制电路板12之间的曲率的差异减小,并且所述空间从中心部分到两端基本上是均匀的。换句话说,发生在COF13中的偏转被抑制。现在,图6中的部分(A)和(B)示出液晶面板110和控制电路板120的形状在显示单元100B的驱动之前和过程中的变化,作为比较示例,在所述显示单元100B中,控制电路板120的曲率大于所述液晶面板110的曲率。如在图6中部分(A)所示,在控制电路板120的曲率比液晶面板110的曲率大的情况下,各自的布置空间在显示面板110的中央部和端部中基本上平行。另一方面,在显示单元100B被驱动的情况下,液晶面板110的热膨胀系数比所述控制电路板120的热膨胀系数小;因此,液晶面板110的伸展比控制电路板120的伸展小。因此,如在图6中的部分(B)所示,液晶面板110与控制电路板120之间的曲率差进一步增加,因而,非均匀偏转在COF130中更可能发生。另外,由于控制电路板120的曲率增加,安装在控制电路板120上的部件的可靠性可能会降低。应注意的是,如图5中的部分(A)和(B)所示,在显示单元1的驱动之前和过程中,控制电路板12在相对于控制电路板12的纵向方向(X方向)上变形。因此,构造为保持控制电路板12的保持部分34可以优选地具有吸收控制电路板12的变形的空间。换句话说,保持部分34的保持宽度(W1)可以优选地大于控制电路板12的厚度(W2)(参照图7A)。更具体地,保持部分34的保持宽度(W2)优选地可以是不干扰控制电路板12的变形的宽度。例如,仅需要有到一定程度的空间,使得在保持部分34中的控制电路板12,如在图7A中示出的,在驱动之前,其在中央部分的背表面(更具体地,在保持部分34B和34C中)与保持部分34的壁表面接触地被保持,并且如在图7B中所示,其在两个端部的前表面(更具体到,在保持部分34A和34D中)与保持部分34的锁定部分34a接触地被保持。此外,如图5中的部分(A)和(B)所示,在显示单元1的驱动之前和之后,由于控制电路板12在相对于控制电路板12的纵向方向(X方向)上变形,仅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以至少在控制电路板12的两个端部(例如,在保持部分34B和34C中)吸收控制电路板12的变形。因此,如图8所示,控制电路板12的由于热膨胀的变形较小的中央部分(例如,在保持部分34A和34D(在图5中的部分(A)和(B))中)由在图5))可以通过螺钉35A和35B固定。此外,允许控制电路板12被设置在其上的构件(在此情况下,支撑构件33)优选地具有比控制电路板12更小的热膨胀系数。这是因为,在显示单元1的驱动状态中(在温度高于驱动前的显示单元1的状态中),应力可能被由支撑构件33的影响引起的过度伸展施加到COF13上。另外,散热片14可以优选地具有柔性。所述散热片14被构造以耗散由IC芯片13A产生的热量,并且含有诸如陶瓷的填料的硅橡胶是可以使用的。例如,登卡(Denka)导热片(由电气化学工业公司(DenkiKagakuKogyoKabushikiKaisha)生产)等可被使用。类似于此实施例具有曲率的液晶面板11和控制电路板12由于部件的发热而热学地膨胀并变形,所述部件诸如在驱动过程中配置显示单元的光源。因此,形成在将液晶面板11与控制电路板12彼此连接的COF13上的IC芯片13A由于各自曲率的影响而变形。因此,为了可靠地进行从IC芯片13A的散热,能够与液晶面板11和控制电路板12的变形一起变形的材料,即具有柔性的材料可以优选地用作散热片14。此外,与控制电路板12一样,散热片14的曲率优选地可以等于或大于0,并且等于或小于液晶面板11的曲率。在COF13被弯曲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12被布置在支撑构件33的背表面上。此时,布置在IC芯片13A上的散热片14的、与IC芯片13A接触的表面相对的表面被认为是被布置在支撑构件33上,所述支撑构件33如在图2A和2B中示出的被构造为支撑液晶面板11。因此,在散热片14的曲率比液晶面板11的曲率大的情况下,构造为支撑液晶面板11的支撑构件33的曲率优选地可以比所述液晶面板11的曲率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液晶面板11和支撑构件33的曲率是彼此不同的,因此应力被施加到显示面板。另外,液晶面板11的热膨胀系数优选地可以比控制电路板12的热膨胀系数小。当液晶面板11的热膨胀系数比所述控制电路板12的热膨胀系数小时,液晶面板11由于温度变化的伸展比控制电路板12的伸展小。换句话说,在显示单元的驱动状态中,在液晶面板11与控制电路板12之间的曲率的差异减小。此外,控制电路板12的曲率可以减小,从而导致安装在控制电路板12上的部件的可靠性的改善。这是因为安装在控制电路板12上的部件被布置在电路板是平的状态中;因此,当控制电路板12被弯曲时,应力施加到在部件与控制电路板12之间的连接部,以由于裂纹等的产生而失去连接。因此,控制电路板12的曲率优选地可以是尽可能小的。(1-3.显示单元的整体构造)图9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单元1从前表面侧观察的外观,而图10示出从背表面侧观察的显示单元的外观。如上所述,主体部分10可以包括,例如,作为显示体的液晶面板11。用于保护后面描述的扬声器的前外部构件17被安装在主体部分10的右端部和左端部。液晶面板11和前外部构件17的顶侧和底侧覆盖有装饰构件(前边框)16。主体部分10的背表面覆盖有后外部构件(后罩)17。图11具体地示出了在图9和10中所示的液晶面板11的中央部分的内部构造,并示出了平行于Y方向的剖面图。液晶面板11以此顺序从前到后沿Z方向包括前框体(顶部机箱)31、液晶单元32、中间框体(中间机箱)36、光学片33A、导光板33B和反射器33C。应注意的是,后框体40被设置在反射器36之后。前框体31是框架状的金属部件,液晶面板11的前周缘部用所述框体覆盖。如上所述,液晶单元32可具有,例如,液晶层(未示出)被密封在两个玻璃等的基板32A与32B之间的构造。所述液晶单元32可以包括,例如,源极驱动器和源极衬底32D。中间框体35是构造为保持液晶单元32和光学片33A的框架状树脂部件。所述光学片33A可以包括,例如,散射板、散射片、透镜膜,偏振分离片等。导光板33B被构造为将来自光源(未示出)的光引导向液晶面板11,并且可以通过主要包括透明的热塑性树脂而构造,所述树脂诸如聚碳酸酯树脂(PC)或丙烯酸树脂(例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射构件33C被构造为朝向导光板33B返回发射到导光板33B后侧的光,并且是板状或片状构件,诸如泡沫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蒸镀银膜、多层反射膜,或白色PET。液晶面板11的各主要部件(除了框架状部件和电路板外),即液晶单元32、光学片33A、导光板33B、和反射器33C通过由玻璃或树脂制成的薄板状或片状柔性构件构造。因此,液晶面板11作为整体具有柔性。在图9和10中示出的支架20可以优选地设置在主体部分10的右下方和左下方。其理由如下。在液晶面板11以凸起的形状向后弯曲的情况下,主体部分10的右端部和左端部的位置位于主体部分10的重心位置的前面;因此,支架20被主体部分10隐藏,并且相比于液晶面板11是平的情况,支架20朝向主体部分10的前面的突出是不太明显的。此外,如在后面将要描述的,扬声器被布置在主体部分10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因此,所述扬声器可以被设置在主体部分10的右下方和左下方的支架20可靠地支撑。应该指出的是,支架20的位置不限于主体部分10的右下方和左下方,而是支架20可以设置在主体部分10的中央部分的底部。此外,在液晶面板11的曲率较强的情况下,主体部分10可以无支架20而单独站立。分别地在图2中的左边和右边的支架20A和支架20B可以彼此分离,或者可以彼此连接。扬声器18被布置在主体部分10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在液晶面板11右边和左边)。通过以这样的方式将扬声器18布置在所述主体部分10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图像和声音可以直观地无分离集成,因此,与由于液晶面板11的上述弯曲的立体视觉效果一起,整体感和沉浸感可以被进一步增强。所述扬声器18可以优选地从液晶面板11的右边和左边突出到后框体40上。由此,扬声器18的容量被确保以允许输出的增加和声音质量的改善。应该指出的是,与液晶面板11一样,后外部构件17的外表面可以具有弯曲的形状;然而,例如,如在图9中示出的,后外部构件17的外表面可优选地是平坦的表面。因此,较宽的空间形成在所述后框体40与后外部构件17之间,因而通过在所述空间周围布置扬声器18,扬声器18的容量可以增加。包括源极基板、时序控制器基板、构造为控制背光光源的平衡器基板等的控制电路板12安装在后框体40中。如上所述,在不具有弯曲表面的典型的平板型显示单元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设备的外部连接的电极端子部分与驱动电路板彼此平行地布置。因此,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中发生偏转的情况中,通常会发生均匀偏转。然而,如在图4中示出的,在其中显示面板110具有曲率的显示单元100A的情况下,用于显示设备的外部连接(显示面板110)的电极端子部分与驱动电路板未彼此平行地布置。更具体地,虽然显示面板110具有曲率,但驱动电路板120不具有曲率。因此,非均匀的偏转发生在柔性印刷电路板130中。换句话说,应力更可能被施加到柔性印刷电路板130等上,并且存在显示质量在长时间的使用中恶化的可能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上述PTL1中,提出了通过将一种具有小的圆形孔的狭缝设置到柔性印刷电路板,并适当地调整狭缝的狭缝宽度以减小应力的方法。然而,具有这样的小圆孔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通用性小和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未被广泛使用。在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显示单元1中,通过COF13连接到液晶面板11的控制电路板12的曲率大于0,并且等于或小于显示设备的曲率。因此,液晶面板11(更具体地,用于外部连接的电极端子部分)和驱动电路板12被几乎彼此平行地布置,非均匀的偏转是不太可能发生在COF13中的,因而施加到COF13的应力产生被抑制。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COF13彼此连接的液晶面板11和控制电路板12中的控制电路板12的曲率大于0,并且等于或小于液晶面板11的曲率。因此,由在COF13中的不均匀偏转引起的应力的产生被抑制,因而在长时间的使用中随着时间的显示质量恶化可以被抑制。接下来,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单元1的变形例1和2会在下面进行描述。应注意的是,类似的部件由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不会进一步描述。(变形例1)图12示出根据变形例1的显示单元2的主要部分从正上方观察的构造。此显示单元2与上述显示单元1不同在于在控制电路板12被划分(在这种情况下,沿着X方向成两个)。在显示单元2较大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12在弯曲方向(在这种情况下,X方向)上延伸。当控制电路板12太长时,在显示单元的驱动状态(其中温度高于驱动之前的显示单元的状态)中,控制电路板12很大地伸展,由此施加应力到COF13上;因此,这不是优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此变形例1一样,控制电路板12被划分成多个部分以减少在一个控制电路板1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要注意的是,取决于在显示单元的驱动状态中的温度,控制电路板12的长度很大地不同,但也可以优选地是,例如,小于约50cm。应注意的是,与上述实施例一样,控制电路板12可以优选地被由橡胶制成的保持部分34保持;然而,如图12所示,在控制电路板12的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在控制电路板12与本变形例一样地被划分的情况下,或显示单元较小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12可以通过螺钉固定。通过划分控制电路板12以与本变形例1一样地降低其在弯曲方向上的长度,关于外部振动的波动被减少。因此,COF13的运动被减少,因而施加到COF13上的应力被减小。此外,在显示单元2的驱动状态中(在温度比所述显示单元在驱动前更高的状态中),控制电路板12的膨胀(伸展)系数被降低。因此,施加到COF13上的应力可以被进一步减小。(变形例2)图13示出根据变形例2的显示单元3的主要部分的构造,图14连同其它部件一起示出在图13中所示的显示单元3的主要部分的截面构造。在根据此变形例1的显示单元3中,COF13可以是不弯曲的,并且所述控制电路板12可以布置在与液晶面板11相同的平面上,或与所述平面等效的平面上(几乎在平面上)。由此,COF13是不太可能被这样的平坦布置弯曲的,因而在COF13和IC芯片13A上的应力可以被进一步减小。此外,COF13的长度可以被减小。尽管本公开内容参照实施例和变形例1和2而描述,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例如,通过适当结合上述实施例和上述变形例而构造的形状也可以被采用。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液晶显示单元被作为显示体的例子而描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使用有机EL显示单元。此外,例如,各层的材料、厚度等不限于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描述的那些,而是可以采用其它的材料和厚度。例如,液晶面板11可以被构造为玻璃基板的,或者可以使用塑料基板。此外,例如,显示单元1至3(电视机)的构造在上述实施例等中被特别地描述;然而,可不必包括所有的部件,而且可进一步包括其他部件。除了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视之外,本公开适用于电子装置,诸如PC(PersonalComputers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和公共显示器,其构造为将来自外部设备的图像信号输入或内部产生的图像信号显示为图像或图片。应注意的是,本技术可以有下列构造。(1)显示单元,其包括:第一板状构件,其包括显示设备;第二板状构件,其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构造为控制所述显示设备;和具有柔性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的接线部分,所述接线部分构造为将所述第一板状构件与第二板状构件彼此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曲率大于0并且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曲率。(2)根据(1)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热膨胀系数比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热膨胀系数小。(3)根据(1)或(2)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板状构件布置在与第一板状构件相同的平面上。(4)根据(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板状构件布置在第一板状构件的背表面侧上。(5)根据(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接线部分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两个平行部分和将这些平行部分连接到彼此的垂直部分。(6)根据(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板状构件不是固定的。(7)根据(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固定到有等于或小于第二板状构件的热膨胀系数的热膨胀系数的构件。(8)根据(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IC芯片被设置在所述接线部分上。(9)根据(8)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IC芯片与散热构件接触。(10)根据(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设置到相应的两个或更多接线部分的各自的IC芯片通过散热构件彼此连接。(11)根据(10)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散热构件的曲率等于或大于0并且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曲率。(12)根据(5)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IC芯片布置在接线部分的平行部分中。(13)根据(5)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单元,其中,IC芯片布置在接线部分的垂直部分中。本公开包含涉及在2012年6月29日提交于日本专利局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No.2012-147761中所公开的主题,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出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