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垫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产品为多功能垫板,是一款新型学习用品及办公用品。本品由自上而下的萤光垫板、不透光塑料膜和硬垫板三部分组成,它具下以下几个功能:可当作学习垫板使用;具备草稿纸的功能;还能重复多次使用,只要轻轻一揭荧光垫板,即可重新做草稿。无需消耗纸跟墨水,既环保又实用;方便携带,而且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垫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学习和办公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垫板。
【背景技术】
[0002]垫板可以用来垫在纸张下,使书写更加工整、舒适,是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具。现有垫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可以随意折叠,携带方便的荧光垫板,对书写环境平整度的要求较高,适合凹凸差别较小的桌面,目前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是荧光透明垫板,其柔软度好,携带方便;另一种是硬垫板,其携带方便,但是对书写环境平整的要求较低,能够用于任何环境。以上两种垫板的功能都较为单一,不能直接用于做草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作垫板,但是既可用于重复草稿又能发光的多功能垫板。
[0004]一种多功能垫板,包括由上至下的荧光垫板、塑料膜和硬垫板;所述硬垫板的硬度大于荧光垫板的硬度;所述荧光垫板是荧光透明垫板;所述硬垫板上方贴合聚乙烯塑料纸制成的不透光塑料膜;所述荧光垫板的顶边与塑料膜的顶边相粘结,荧光垫板可绕顶边翻转地贴合在塑料膜上方。
[0005]优选的,所述塑料膜是白色。
[0006]优选的,所述塑料膜与硬垫板的四周采用粘胶剂粘合。
[0007]优选的,所述荧光垫板上表面刻有尺寸标记
[0008]优选的,所述硬垫板底面刻有尺寸标记。
[000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荧光透明垫板在不透光塑料膜上方,用力按压,被按压处的空气排出,而荧光透明垫板和空气折射率不同,按压的地方会与周围环境产生色差,荧光透明垫板的荧光特性能够进一步加强了色差的效果,使按压路径形成一个明显的图案;翻开荧光透明垫板后,色差消失,图案也消失,通过上述特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重复草稿的功能;另外,荧光透明垫板还具有发光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学习垫板的基本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垫板的剖面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1、荧光垫板;2、塑料膜;3、硬垫板;4、尺寸标记;5、顶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2所示,一种垫板,包括由上至下的荧光垫板1、塑料膜2和硬垫板3。所述荧光垫板I是荧光透明垫板,可以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任意一款透明的具有荧光效果的学生用荧光垫板,例如采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可卷的垫板。硬垫板2是市场上销售的任一款不可随意卷起的垫板中的任意一种。荧光垫板I的硬度大于硬垫板3的硬度,荧光垫板I能更好地翻动。所述硬垫板2上方贴合聚乙烯塑料纸制成的不透光塑料膜2,采用白色塑料膜的效果最佳;其中塑料膜2与硬垫板3的四周边缘采用粘胶剂粘合,底部硬垫板3是作为塑料膜2的垫板同时还可以保护塑料膜2。所述荧光垫板I的顶边5与塑料膜2的顶边5相粘结,荧光垫板I可绕顶边5地贴合在塑料膜的上方。在所述荧光垫板I表面刻有尺寸标记4 ;硬垫板3面刻有尺寸标记4。本实用新型的两个面都能作为垫板使用时的正面。
[0016]本实用新型在荧光垫板I上,用力按压,能够按照按压路线形成相应的图案,并且翻开荧光垫板I后,图案才会消失,能够重复无限次草稿;荧光垫板I还具有荧光效果,尺寸标记4能够实现尺寸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在保留垫板功能的同时,具备了荧光、测量和作为草稿纸等多项功能。
[001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的荧光垫板、塑料膜和硬垫板;所述硬垫板的硬度大于荧光垫板的硬度;所述荧光垫板是荧光透明垫板;所述硬垫板上方贴合聚乙烯塑料纸制成的不透光塑料膜;所述荧光垫板的顶边与塑料膜的顶边相粘结,荧光垫板可绕顶边翻转地贴合在塑料膜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是白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与硬垫板的四周边缘采用粘胶剂粘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垫板上表面刻有尺寸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垫板底面刻有尺寸标记。
【文档编号】B43L3/00GK203937390SQ201420341493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洪志灵 申请人:洪志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