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737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笔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文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笔筒。



背景技术:

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是一种绘画工具;其一般是放置于笔筒之中,笔筒是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虽然未列入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列,但是仍然普遍受到文人偏爱;而洗刷毛笔是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若毛笔使用后没有洗刷干净,则会影响其再次使用并会缩短毛笔的使用寿命;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有的毛笔笔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有多功能的毛笔笔筒。

如今自动清洗毛笔的笔筒一般是将毛笔卡合住悬放在笔筒中,然后在笔筒中放水,接着采用电机使毛笔绕圈清洗,或者是采用对流装置对毛笔的笔胆进行冲击刷洗,但是这样采用离心力或者通过水流的对流冲击清洗毛笔并不能完全将毛笔笔胆内的墨汁清洗出来,如果毛笔内的墨汁过多,笔胆内就会残留很多墨汁,毛笔不能完全清洗干净,影响毛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能使毛笔笔胆内的墨汁清洗的更加干净的改进型笔筒。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进型笔筒,用于清洗笔斗和笔杆能转动卡合分离的毛笔;包括筒体和设置于筒体中的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筒体隔成清洗区域和晾干区域,所述清洗区域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清洗区域的筒体底部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两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延伸至环形凹槽内用于转动水流;所述清洗区域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杆,所述清洗区域一侧的筒体上方设置有筒体延长段,所述筒体延长段内侧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内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下设置有开口端,所述筒体延长段内设置有升降装置用于驱动升降块的升降,所述升降块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机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开口端的升降块内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空腔另一侧顶部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齿链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下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相对移动第一滑移块和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和第二滑移块之间设置有电磁铁装置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滑移块和第二滑移块下端连接有剪叉式连杆的一端,所述剪叉式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至转动升降块的第三轨道上,所述转动升降块下设置有两个凸出块;所述电磁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滑移块内侧的铁片和设置在第二滑移块内侧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和铁片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设置在在第一滑移块内侧的限位块和设置在第二滑移块内侧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电磁铁上设置有缓冲块;所述晾干区域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杆用于卡合清洗完成的毛笔;所述第二卡杆下方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吸水纸用于加速毛笔笔胆内的水快速吸干;所述晾干区域另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吹风装置;所述清洗区域\的底部一侧上设置有可开关的放水通道;所述第二轨道两侧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三轨道两侧设置有第三挡块。

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第一齿轮通过齿链传动第二齿轮带动卡合有笔杆的凸出端部的转动升降块转动,然后通过电磁铁装置驱动剪叉式连杆伸长下压转动升降块导致笔杆内移动杆下压使得契形块下落回位不再卡合,再通过升降装置驱动升降块整体上升将笔杆从笔斗中拉出,这时带有笔头的笔斗固定在第一卡杆上,倒入清洗用水没过第一卡杆上的笔斗,这样水流就会通过笔斗中的凹槽经过固定有笔头的网格板进入笔头的笔胆中,同时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盘带动转动杆在环形凹槽内转动,使得水流转动产生离心力,这时进入笔头的笔胆中的水流就会流出带走笔胆中的墨汁然后随着水流转动产生的离心力被转开,使得笔胆内的墨汁能从内部开始被清洗,从而将毛笔清洗干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笔胆内的墨汁通过水流从内部到外部清洗,保证笔胆内部的墨汁被清洗干净;2)第一电机转动使得水流产生一定离心力使得被水流从笔胆内带出的墨汁快速甩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卡杆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卡杆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需清洗毛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至图9,一种改进型笔筒,用于清洗笔斗10和笔杆11能转动卡合分离的毛笔;包括筒体1和设置于筒体1中的间隔板2,所述间隔板2将筒体1隔成清洗区域1a和晾干区域1b,所述清洗区域1a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5,所述清洗区域1a的筒体1底部内设置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连接转动盘6a,所述转动盘6a两侧设置有转动杆6b,所述转动杆6b的端部延伸至环形凹槽5内用于转动水流;所述清洗区域1a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杆7,所述清洗区域1a一侧的筒体1上方设置有筒体延长段1d,所述筒体延长段1d内侧设有第一轨道8a,所述第一轨道8a内设置有升降块12,所述升降块12下设置有开口端12a,所述筒体延长段1d内设置有升降装置8用于驱动升降块12的升降,所述升降块12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通过电机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13a,所述开口端12a的升降块12内设置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通过空腔另一侧顶部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3a与第二齿轮15之间通过齿链14传动,所述第二齿轮15下设有第二轨道15a,所述第二轨道15a上设置有相对移动第一滑移块24和第二滑移块25,所述第一滑移块24和第二滑移块25之间设置有电磁铁装置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滑移块24和第二滑移块25下端连接有剪叉式连杆16的一端,所述剪叉式连杆16的另一端连接至转动升降块17的第三轨道17a上,所述转动升降块17下设置有两个凸出块17c。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滑移块24内侧的铁片24a和设置在第二滑移块25内侧的电磁铁25a,所述电磁铁25a和铁片24a相对设置,保证电磁铁25a和铁片24能快速吸合,带动第一滑移块24和第二滑移块25并拢。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设置在在第一滑移块24内侧的限位块26和设置在第二滑移块25内侧的限位块26,两个限位块26之间套设有弹簧27,用以防止弹簧27脱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铁25a上设置有缓冲块25b,防止电磁铁25a直接与铁片24a撞击,减缓相撞时的冲击力,增加电磁铁25a的使用寿命,还能减少噪音,改善环境。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晾干区域1b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杆1c用于卡合清洗完成的毛笔,保证毛笔能稳定的卡合在晾干区域1b中。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杆1c下方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吸水纸4用于加速毛笔笔胆内的水快速吸干;所述晾干区域1b另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吹风装置3,通过吹风和吸水能加速毛笔笔头的晾干过程。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区域1a的底部一侧上设置有可开关的放水通道,用于方便将清洗过后的污水放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轨道15a两侧设置有第二挡块15b,所述第三轨道17a两侧设置有第三挡块17b,用于防止轨道上的滑块滑出。

本实施方式中,所需清洗的毛笔包括笔杆11和笔斗10,所述笔杆11中设置有移动杆11b,所述移动杆11b顶端设置有凸出端部11c,所述凸出端部11c顶部上设置与凸出块17c配合的第一凹槽11d,所述凸出端部11c下的移动杆11b还设置有能卡在笔杆11顶部的限位杆23,所述移动杆11b下端伸出笔杆11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移动卡块11e,所述笔杆11底端两侧还向下延伸有直行燕尾槽19,所述直行燕尾槽19下连接有向内倾斜的倾斜燕尾槽21,所述倾斜燕尾槽21下方连接有止位块18,所述直行燕尾槽19和倾斜燕尾槽21上设置有能移动的契形块22,所述契形块22通过伸缩杆20与移动卡块11e两侧连接,所述笔杆11底端还环设有倾斜台与笔斗10卡合连接,所述笔斗10底部卡设有网格板12a,所述网格板12a下连接有笔头12。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首先将毛笔放入清洗区域1a中,将笔斗10卡设在第一卡杆7个,将笔杆11中移动杆11b的凸出端部11c上的第一凹槽11d卡合入升降块12下开口端12a内的转动升降块17下的凸出块17c中,然后筒体1内的单片机驱动第二电机13转动电机转轴转动第一齿轮13a,通过齿链14的传动带动第二齿轮15的转动,第二齿轮15通过下方连接的第一滑移块24和第二滑移块25以及剪叉式连杆16的带动使得转动升降块17转动,这样就导致转动升降块17下方的凸出块17c与凸出端部11c上的第一凹槽11d卡合,使得移动杆11b上的限位杆23不再卡在笔杆11顶端能随移动杆11b往下降;这样电磁铁装置通电吸合,使得第一滑移块24和第二滑移块25并拢导致剪叉式连杆16伸长,使得转动升降块17下压移动杆11b使其下降,移动杆11b下降就导致移动卡块11e通过伸缩杆20沿着直行燕尾槽19和倾斜燕尾槽21下降,就能使得与伸缩杆20连接的契形块22移动至倾斜燕尾槽21外侧的容纳空间10a中,这时单片机就驱动升降装置8将升降块12沿着第一轨道8a上升,使得通过开口端12a卡合的笔杆11就能从笔斗10中被拉出来,然后加水淹没笔斗10,使得水能从笔斗10的凹槽10a中经过网格板12a流入笔头12,并且第一电机6驱动转动盘6a转动电动转动盘6a两侧的转动杆6b在环形凹槽5内转动产生水流离心力,就能将从笔头将墨汁一起带出来的水通过转动的水快速甩开,笔胆内的墨汁就能从内部更快的被清洗干净。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