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367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



背景技术:

外墙广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但现有的外墙广告具有诸多缺陷,例如:透光、透气效果不够好,整体广告效果不佳,给消费者的观感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目的是能做到透光、透气,又不影响整体的广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

支撑钢架,其背部与建筑物主梁连接;

背景光源,其设置在所述支撑钢架正面,所述背景光源具有设于靠近支撑钢架侧的内层结构以及设于背离支撑钢架侧的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具有矩形阵列的若干个第一单件,所述第一单件呈扇形,所述第一单件上设置呈扇形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圆心处设置作为光源的第一射灯,所述外层结构具有矩形阵列的若干个第二单件且所述第二单件置于所述内层结构的第一单件之间的间隙处,所述第二单件呈扇形,所述第二单件上设置呈扇形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的圆心处设置作为光源的第二射灯;

广告字层和/或广告图层,其设于所述背景光源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钢架具有若干列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若干个由不锈钢管制成的矩形框架,两相邻的矩形框架间设置连接件,所述主体部通过不锈钢管与建筑物主梁连接,所述内层结构的第一单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外层结构的第二背面与所述内层结构的第一单件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内层结构的第一单件为倒置的扇形,所述外层结构的第二单件为正向设置的扇形。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部上设置呈扇形的第一镂空结构,所述第二凹部上设置呈扇形的第二镂空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射灯以及第二射灯均为由三色渐变的灯珠制成的射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部处沿着径向设置若干阴刻线条,所述第二凹部处沿着径向设置若干阴刻线条。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单件以及第二单件采用不锈钢冲压焊接成型,正面均为哑面,电镀黄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能使被广告遮挡的窗户投入光线和空气,不影响室内的正常使用;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外观正面是双层叠加的扇形效果,配合晚上灯光渐变的效果,给人一种孔雀开屏、呼吸的效果,给消费者的观感较佳,广告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单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单件剖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单件剖视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光线。

图5为实施例中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局部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第一、第二单件之间的焊点,同时省略了部分结构。

图6为实施例中支撑钢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支撑钢架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光线。

图8为实施例中双层叠加扇形单件外墙广告局部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第一、第二单件之间的焊点及主体部。

附图标记说明:1、第二单件,11、第二凹部,11a、阴刻线条,12、第二镂空结构,2、第一单件,31、主体部,32、不锈钢管,33、建筑物主梁,A、镂空处(即第二镂空结构处),B、光线(由射灯发出的光线),C、第二射灯安装位,D、焊点,E、层间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技术方案是从“美的绽放”为出发点,保证外墙广告覆盖部分能透光、透气,外墙广告结构由单个小的羽毛形状不锈钢单件(第一、第二单件)组成。羽毛的创意来自于孔雀开屏,寓意美的绽放。整个外墙广告结构由1200个高H为50cm,宽W为70cm的羽毛单件(第一、第二单件)组成,

参见图1到图8,一种双层叠加扇形单件(贝壳型)外墙广告,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支撑钢架、背景光源以及广告字层和/或广告图层。

支撑钢架背部与建筑物主梁连接,背景光源设置在所述支撑钢架正面,所述背景光源具有设于靠近支撑钢架侧的内层结构以及设于背离支撑钢架侧的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具有矩形阵列的若干个第一单件,所述第一单件呈扇形,所述第一单件上设置呈扇形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圆心处设置作为光源的第一射灯,所述外层结构具有矩形阵列的若干个第二单件且所述第二单件置于所述内层结构的第一单件之间的间隙处,所述第二单件呈扇形,所述第二单件上设置呈扇形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的圆心处设置作为光源的第二射灯(见图2,第二射灯布置在第二凹部底部处),广告字层和/或广告图层设于所述背景光源表面。

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钢架具有若干列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若干个由不锈钢管制成的矩形框架,两相邻的矩形框架间设置连接件,所述主体部通过不锈钢管与建筑物主梁连接,所述内层结构的第一单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外层结构的第二背面与所述内层结构的第一单件连接。

支撑钢架与建筑物墙面之间至少具有500mm的间隔,以作为检修空间。内层结构与外层结构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便于散热,透光,透气,内层结构与外层结构除了通过边缘处(附图中的焊点)连接,还通过层间连接件进行连接,提高结构强度。

从附图中可知,第一凹部的截面呈弧状,第二凹部的截面也呈弧状。

所述内层结构的第一单件为倒置的扇形,所述外层结构的第二单件为正向 设置的扇形,由此可知,第一、第二单件结构类似,区别在于放置方向不同。所述第一凹部上设置呈扇形的第一镂空结构,所述第二凹部上设置呈扇形的第二镂空结构。

所述第一射灯以及第二射灯均为3cm点光源(所述第一射灯以及第二射灯均为由三色渐变的灯珠制成的射灯),光源的颜色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紫色,青色或者红色,对于光源射灯的控制可依靠控制芯片实现(灯渐变的节奏应该和人呼吸的频率相适应),可参考现有技术,不作详述。所述第一凹部处沿着径向设置若干阴刻线条,所述第二凹部处沿着径向设置若干阴刻线条。所述第一单件以及第二单件采用不锈钢冲压焊接成型,正面均为哑面,电镀黄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