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息展示机。
背景技术:
全息展示机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呈现出一个360°立体成像的一种全息投影装置,使一个平面物体在另一个方向上呈现静态的三维的像的状态。
例如:公告号为CN2015487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互动式立体成像装置,它包括四维空间立体成像装置和与四维空间立体成像装置配合使用的投影机,投影机所投射的光影为由以投射面中心点为对称中心的4份对称视频图像组成的对称性视频图像光影;四维空间立体成像装置包括平面成像装置和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对平面成像装置上所成的平面视频图像进行立体动态成像的四维成像装置,四维成像装置为由4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平面光反射介质拼装而成的倒四棱锥状成像装置,平面成像装置布设在四维成像装置正下方。
这种互动式立体成像装置,通过平面成像装置和平面镜成像原理对平面成像装置上所成的平面视频图像进行立体动态成像的四维成像装置,实现成像速度快、使用操作简便,能简单方便的解决物体的四维动态成像,但是在实际展示中,人们只能观看或收听由管理员预先设定好的影像,与观众的交互性不强,特别是在展览会上展示多个作品时需要多台这样的成像装置,额外的增加了展览成本,因此,需要在次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互性强、成像质量好、结构简单并且控制简便的全息展示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息展示机,包括投影机构、倒锥形成像机构、以及用于固定安装投影机构的机架本体,包括第一显示屏和与倒锥形成像机构相对的第二显示屏,且在第一显示屏上设有用以控制投影机构在第二显示屏上成像与投影机构通信连接的红外线检测装置,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响应于操作者的手势动作输出信号反馈至投影机构。
如此设置,在此系统中,通过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配合效果,使投影机构投射出的影像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主要特点在于在第一显示屏上设有用以控制投影机构在第二显示屏上成像与投影机构通信连接的红外线检测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响应于操作者的手势动作输出信号反馈至投影机构,在实际使用中,投影仪投射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的投影通过控制方式能有效的提高投影成像的利用率,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装置整体的成像效果大大提高。
进一步设置:所述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发射红外线的发射件,所述发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显示屏上表面,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形成的投射面固定安装在机架本体上方且与投影机构相匹配。
如此设置,将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形成的投射面固定安装在机架本体的上方,并且和投影机构所处的位置相匹配,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投影效果,提高投影机构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的利用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组合形成的投射面比例为4:3或者16:9。
如此设置,适用现市场上普遍的投影设备的使用比例,大大的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有效的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同时能有效的提高投影上控制的准确性,从而大大提高成像的质量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投影机构响应于红外线检测装置发出的检测信号作用于第二显示屏。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显示屏上的控制设置能有效的提高第二显示屏上的成像效果,能进一步提高装置互动的实用性,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进一步生动形象的使操作者体验。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平面与第二显示屏所在平面形成夹角a,夹角开口方向指向投影原点且大小在120°-150°之间。
如此设置,第一显示屏所在平面与第二显示屏所在平面形成夹角a,能进一步放大第一显示屏上的成像大小,相同比例下的投影这样的结构使第一显示屏上的成像变大,同时,夹角开口方向指向投影原点且大小在120°-150°之间,使成像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成像太模糊导致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发射件设有若干个,且均匀的分布在第一显示屏上表面边缘。
如此设置,在第一显示屏上设置了若干个的发射件,大大的提高了采集信息的准确性,有效的使成像质量进一步提高,并且均匀的分布在第一显示屏的表面边缘,位置合理,能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全面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将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设置成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或拆卸,同时,在第一显示屏上能更换不同的控制方式,能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全面性和多功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本体上还设有四个遮挡板,所述四个遮挡板分别设置在倒锥形成像机构上顶角的连接处,且与第二显示屏相垂直。
如此设置,在机架本体上还加设了四个遮挡板,四个遮挡板分别设置在倒锥形成像机构上顶角的连接处,并且与第二显示屏相垂直,能有效的对倒锥形成像机构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机架本体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在第一显示屏上加设的触摸屏,并且与机架本体上的第一显示屏固定连接,通过简单的结构组成,使用触摸屏能有效的吸引儿童的兴趣度,通过实际物体的吸引力,增加儿童的学习好奇心,有助于育儿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本体底部还设有多个万向滑轮。
如此设置,在机架本体底部加设的万向轮,方便机架本体的移动,同时在实际展览中,能转动机架本体,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过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配合效果,使投影机构投射出的影像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主要特点在于在第一显示屏上设有用以控制投影机构在第二显示屏上成像与投影机构通信连接的红外线检测装置,红外线检测装置响应于操作者的手势动作输出信号反馈至投影机构,在实际使用中,投影仪投射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的投影通过控制方式能有效的提高投影成像的利用率,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装置整体的成像效果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全息展示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图1的截面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本体;2、倒锥形成像机构;3、投影机构;4、第一显示屏;5、第二显示屏;6、红外线检测装置;61、发射件;7、触摸屏;8、遮挡板;9、万向滑轮;10、排风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一种全息展示机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4所示:一种全息展示机,包括投影机构3、倒锥形成像机构2、以及用于固定安装投影机构3的机架本体1,包括第一显示屏4和与倒锥形成像机构2相对的第二显示屏5,且在第一显示屏4上设有用以控制投影机构3在第二显示屏5上成像与投影机构3通信连接的红外线检测装置6,红外线检测装置6响应于操作者的手势动作输出信号反馈至投影机构3。
红外线检测装置6包括发射红外线的发射件61,发射件61固定安装在第一显示屏4上表面,将第一显示屏4和第二显示屏5形成的投射面固定安装在机架本体1的上方,并且和投影机构3所处的位置相匹配,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屏4和第二显示屏5的投影效果,提高投影机构3在第一显示屏4和第二显示屏5上的利用率。
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屏4和第二显示屏5组合形成的投射面比例为4:3或者16:9,适用现市场上普遍的投影设备的使用比例,大大的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有效的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同时能有效的提高投影上控制的准确性,从而大大提高成像的质量效果。
投影机构3响应于红外线检测装置6发出的检测信号作用于第二显示屏5,通过第一显示屏4上的控制设置能有效的提高第二显示屏5上的成像效果,能进一步提高装置互动的实用性,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进一步生动形象的使操作者体验。
如图5所示:第一显示屏4所在平面与第二显示屏5所在平面形成夹角a,能进一步放大第一显示屏4上的成像大小,相同比例下的投影这样的结构使第一显示屏4上的成像变大,同时,夹角开口方向指向投影原点且大小在120°-150°之间,使成像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成像太模糊导致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在第一显示屏4上设置了若干个的发射件61,大大的提高了采集信息的准确性,有效的使成像质量进一步提高,并且均匀的分布在第一显示屏4的表面边缘,位置合理,能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全面性。
将第一显示屏4和第二显示屏5设置成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或拆卸,同时,在第一显示屏4上能更换不同的控制方式,能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全面性和多功能性。
如图2和4所示:在机架本体1上还加设了四个遮挡板8,四个遮挡板8分别设置在倒锥形成像机构2上顶角的连接处,并且与第二显示屏5相垂直,能有效的对倒锥形成像机构2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在第一显示屏4上加设的触摸屏7,并且与机架本体1上的第一显示屏4固定连接,通过简单的结构组成,使用触摸屏7能有效的吸引儿童的兴趣度,通过实际物体的吸引力,增加儿童的学习好奇心,有助于育儿教育的发展。
机架本体1底部还设有多个万向滑轮9,方便机架本体1的移动,同时在实际展览中,能转动机架本体1;机架本体1上还设有排风件10,排风件10固定安装在投影机构3所在的一侧且与投影机构3高度位置相同,在机架本体1上加设的排风件10,能有效的对投影机构3进行散热作用,大大的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显示屏4和第二显示屏5的配合效果,使投影机构3投射出的影像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主要特点在于在第一显示屏4上设有用以控制投影机构3在第二显示屏5上成像与投影机构3通信连接的红外线检测装置6,红外线检测装置6响应于操作者的手势动作输出信号反馈至投影机构3,在实际使用中,投影仪投射在第一显示屏4和第二显示屏5上的投影通过控制方式能有效的提高投影成像的利用率,本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装置整体的成像效果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