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手臂静脉输液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0590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仿真手臂静脉输液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仿真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仿真手臂静脉输液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抽血等相关工作,是医护人员日常必须掌握的技能,刚从事医疗行业的医护人员需要不断的进行练习,才能达到一针便可成功的技能,然后每个人的血管的粗细直接影响到是否能一次性的完成输液或者抽血,从而避免病人受到不必要的痛苦,目前训练基本上是通过仿真手臂进行训练,现有的仿真手臂,造价高、使用寿命短,仿真度相对较低,在使用时很难固定,给练习加大了难度。另外现有的仿真手臂是通过电路解码器等元器件来判别针头扎到的位置,这种方式较为机械化,偏重的是对结果的判别,而忽略了在用针时候先扎入皮肤然后刺入血管壁这一过程,因而训练效果不理想,对实际操作效果帮助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仿真手臂静脉输液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手臂静脉输液训练装置,是由仿真骨骼、仿真肌肉、仿真血管和仿真皮肤构成,其所述的仿真骨骼的外周包覆着仿真肌肉,仿真肌肉的圆周纵向均布着血管槽,血管槽内均置有固定着仿真血管,仿真肌肉的圆周包裹着仿真皮肤,所述的仿真皮肤为半透明的弹性塑胶材质、仿真血管与仿真皮肤颜色不同,所述的仿真骨骼的两端均设有轴杆,轴杆分别与底座两端固定的三角支撑架的顶端动配合连接,所述底座一端的三角支撑架的顶端与配合使用的轴杆之间设有锁死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仿真血管内腔中设有软质填充物,软质填充物的柔软度高于仿真血管的柔软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仿真肌肉、仿真血管和仿真皮肤均为弹性塑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手臂静脉输液训练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由于分布众多仿真血管,大大提高了训练次数,使用率高,仿真血管和仿真皮肤可随时更换,降低成本。将整体安装到支撑架上,并由锁死螺杆随意固定其位置,克服了现有仿真手臂在练习时很难固定不动的问题,通过仿真血管与内部填充的软质填充物之间软硬度不同的特性,让训练者用心感觉在用针向血管内扎进过程时的手感,更加符合真实操作,训练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向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手臂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信息新型的支架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手臂静脉输液训练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手臂静脉输液训练装置,是由仿真骨骼1、仿真肌肉2、仿真血管3和仿真皮肤4构成,其所述的仿真骨骼1的外周包覆着仿真肌肉2,仿真肌肉2的圆周纵向均布着血管槽5,血管槽5内均置有固定着仿真血管3,仿真肌肉2的圆周包裹着仿真皮肤4,所述的仿真皮肤4为半透明的弹性塑胶材质、仿真血管3与仿真皮肤4颜色不同,所述的仿真骨骼1的两端均设有轴杆6,轴杆6分别与底座7两端固定的三角支撑架8的顶端动配合连接,所述的底座7一端的三角支撑架8的顶端与配合使用的轴杆6之间设有锁死螺杆9。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手臂静脉输液训练装置,是由仿真骨骼1、仿真肌肉2、仿真血管3和仿真皮肤4构成,其所述的仿真骨骼1的外周包覆着仿真肌肉2,仿真肌肉2的圆周纵向均布着血管槽5,血管槽5内均置有固定着仿真血管3,仿真肌肉2的圆周包裹着仿真皮肤4,所述的仿真皮肤4为半透明的弹性塑胶材质、仿真血管3与仿真皮肤4颜色不同,如同人体从皮肤外边可隐约看到血管的道理相同,所述的仿真骨骼1的两端均设有轴杆6,轴杆6分别与底座7两端固定的三角支撑架8的顶端动配合连接,所述的底座7一端的三角支撑架8的顶端与配合使用的轴杆6之间设有锁死螺杆9。锁死螺杆9松开时,仿真手臂可以自由旋转,调节到适合位置是将锁死螺杆9旋紧锁死仿真手臂。所述的仿真血管3内腔中设有软质填充物10,软质填充物10的柔软度高于仿真血管3的柔软度。所述的仿真肌肉2、仿真血管3和仿真皮肤4均为弹性塑胶材质制成。

由于仿真皮肤4、仿真血管3和软质填充物10的柔软度不同,及其符合人体皮肤血管和血管内血液的柔软度,仿真血管3内填充软质填充物10的目的是保证仿真血管3始终处于膨胀状态,如同人体血管内有血液填充的道理,通过刺入仿真皮肤4、仿真血管3和软质填充物10由于各个硬度的不同,具有细微差别锻炼手感。当仿真血管3外的仿真皮肤4扎入次数过多,无法使用时,将仿真皮肤4剥落,然后将仿真血管3从血管槽5内拉出来,取新的仿真血管3放置到血管槽5内,然后将新的仿真皮肤套在仿真肌肉2的外周,由于仿真肌肉2、仿真血管3和仿真皮肤均具有弹性,因而更换十分方便,用时较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