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能表电子铅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070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能表电子铅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能表防窃电的电子铅封,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能表电子铅封。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电能表防窃电的电子铅封,其外形为纽扣式,封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压式,将纽扣式电子铅封与电能表装配孔进行压嵌式安装,利用RFID技术与二维码结合,实现外观与读取信息唯一;另一种是封线铅封式,通过钢丝的定性拉紧,利用电子铅封进行锁紧,从而实现电子铅封的一次性使用,主要对电能表装配所用的螺钉进行拆卸保护。现有纽扣式电子铅封的缺陷是读写距离有限,在实际应用中,以上两种电子铅封的拆封状态的确定,需要人工借助手持RFID读写器不定时对电子铅封进行实地手持扫描进行确定,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破坏)窃电情况,存在着巡检工作量大,巡检过程难以监测,防窃电检测实时性差,判定、处罚等行为滞后等缺点。另外,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电子铅封的一次性封装使用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存在拆卸下的电子铅封可以重复使用的情况,防窃电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基于RFID技术的电能表电子铅封,在电子铅封一次性使用与读写距离方面做了完善与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能表电子铅封,特点是,包括感应层,感应层下方设有托片,在感应层内封装有RFID电子标签芯片及与之连接的大面积感应天线,在托片下方设有卡扣。

本实用新型特别设计了感应层配装托片的结构,将现有的纽扣式电子铅封改进为体积稍大的片状结构,这样就能够合理增大电子铅封的感应天线面积,提高电子铅封的感应(读写)距离,为后续搭建防窃电实时检测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另外,可以将上述片状结构直接设计成易损材质结构,即感应层或托片采用易损易碎易断裂材质制作,使电子铅封与电能表封装后无法随意拆卸,保证电子铅封的使用一次性,提高电子铅封拆卸状态的可辨别度,有效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感应层与托片两者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直接设计为一体结构。为了与电能表安装方便,在托片的下端面还可以设置粘结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合理,不仅能够提高电子铅封的读写距离,而且封装后无法拆卸,可以有效杜绝窃电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用电部门的实时监测管理。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地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附图图面说明:

1感应层,2大面积感应天线,3 RFID电子标签芯片,4托片,5卡扣,7电能表装配孔,8电能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电子铅封整体呈长条片状,包括有感应层1,感应层1附着于托片4上,在感应层1中 封装RFID电子标签芯片3(例如Ucode Hsl、 st Xray G2等)及与之连接的大面积感应天线2。感应层1可以采用易损的纸质、陶瓷、PET+AL、ABS等制作,托片4与感应层1紧密模压在一起或与之采用相同材质制为一体结构。在托片4下方设置有卡扣5。

参见图2,将电子铅封通过卡扣5与电能表装配孔7固定在一起进行加封,安装时,在托片4下端面可以加涂粘接剂做成粘结层,使之与电能表8上端面紧密粘贴。

本电子铅封与电能表封装后,如果要拆卸,托片必然会优先断裂,造成感应层的破坏,进而破坏其内装的RFID电子标签芯片及感应天线,无法实现二次使用,同时托片断裂后无法再次复原,增加肉眼辨识度。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防窃电,还可用于电能表入库、出库、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

本方案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方案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