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一体化多媒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34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一体化多媒体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教学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小型一体化多媒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一体化多媒体教学设备都采用封闭式设计,即将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硬件封闭于设备壳体内部,在不打开设备壳体的情况下,无法对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进行拆装维护,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多媒体教学设备壳体内能够容纳计算机系统硬件,设备的体积也比较庞大,这样就使得目前的一体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存储、运输、安装、维护较为麻烦,并且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小型一体化多媒体机,通过嵌入式的设计方式,能在不拆卸设备壳体的情况下独立拆装计算机系统硬件和实物展台,同时实现设备整体的小型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一体化多媒体机,包括多媒体机本体,所述多媒体机本体上可拆卸设有实物展台,所述多媒体机本体内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还设有OPS电脑和中控板,所述OPS电脑与中控板连接;所述实物展台通过USB接口连接中控板;所述中控板上设有触摸按键,所述触摸按键上紧贴有触控面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容置空间包括一腔体,所述OPS电脑通过OPS插槽设置于腔体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腔体内设有可供OPS电脑对外接线的预留空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多媒体机本体与中控板通过80Pin JAE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多媒体本体上还设有将容置空间密封的前盖,所述前盖沿关闭位置处可翻转角度为0~90度,所述前盖翻转到90度时水平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多媒体机本体上还设有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与OPS电脑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多媒体机本体上还设有智能电源,所述智能电源包括220V受控电源接口,所述智能电源为网络模块和OPS电脑供电。

作为优选的,所述智能电源和网络模块集成于OPS电脑一侧的多媒体机本体内,且多媒体本体上还设有一可包覆OPS电脑、智能电源和网络模块的面板盖,所述面板盖可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通过小型化的计算机单元和嵌入式的机构设计将整个多媒体机的体积减小,方便运输、存储、安装。同时,可独立拆装计算机系统和实物展台,更加方便维护。通过以上创新能够有效节约管理、维护成本,具有很好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媒体机前盖翻开后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媒体机面板盖拆卸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多媒体机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多媒体机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小型一体化多媒体机,包括多媒体机本体1,所述多媒体机本体1上可拆卸设有实物展台5,所述多媒体机本体1内设有容置空间2,所述容置空间2内还设有OPS电脑6和中控8板,所述OPS电脑6与中控板8连接;所述实物展台5通过USB接口连接中控板8;所述中控板8上设有触摸按键,所述触摸按键上紧贴有触控面板9,中控板8采用高度集成的设计,将控制部分和操作部分集中在一块电路板上,操作部分实现触控操作。OPS电脑6通过中控板8对外提供USB接口,连接多媒体机的实物展台5以及提供给其他USB设备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2包括一腔体,所述OPS电脑通过OPS插槽设置于腔体内,OPS电脑装入插槽中,只能沿着插槽方向前后移动,插槽有限位结构,为OPS电脑提供限位和定位,当OPS电脑装入插槽中向内推动到达限位位置时即与中控板完成对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腔体内设有可供OPS电脑6对外接线的预留空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多媒体机本体1与中控板8通过80Pin JAE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多媒体本体1上还设有将容置空间2密封的前盖3,所述前盖3沿关闭位置处可翻转角度为0~90度,所述前盖3翻转到90度时水平放置,前盖3提供内部部件的保护,同时,前盖3完全打开时,水平放置,可以放置物品。

作为优选的,所述多媒体机本体1上还设有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与通过网线与OPS电脑6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多媒体机本体1上还设有智能电源,所述智能电源包括220V受控电源接口,智能电源系统向中控板供电,并由中控板8上的供电线路向OPS电脑6供电。

作为优选的,所述智能电源和网络模块集成于OPS电脑一侧的多媒体机本体内,如图3所示的标记7部分,且多媒体本体上1还设有一可包覆OPS电脑6、智能电源和网络模块的面板盖4,所述面板盖4可拆卸。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