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修正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6654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修正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正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嘴可转动收合的改进型修正带。



背景技术:

修正带是一种现代办公、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用品,目前修正带一般为一内部置有带体的修正带本体,该修正带本体上设有一压嘴,该压嘴上通常还需配设有一防护用的压嘴帽,使用时打开该压嘴帽,不使用时将该分离的压嘴帽重新盖上,该种结构设计存在一些缺点,一方面其在使用中需要作反复的打开及盖合操作,由此会带来一定的不便和不实用缺陷,另一方面分离的压嘴帽在使用中特别容易丢失,往往会造成由于没有压嘴帽的防护作用而发生损坏损毁等问题,进而造成整个修正带提前报废缺陷,且压嘴凸出于修正带本体外,会占用空间,且占用空间,影响美观性。

针对压嘴帽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出现有一种压嘴及其上的修正带设计为可伸缩修正带,从而无需设置防护用的压嘴帽,带来方便,实用又耐用等特点。然而当压嘴及其上的修正带本体内后,对应压嘴的伸缩口呈敞开状,以此使用中可能受到影响而被损坏或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损坏或污染的改进型修正带,结构简单,美观小巧,操作灵活便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修正带,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修正带卷、卷放机构和压嘴,所述修正带卷连接放置在所述卷放机构上,且绕经所述压嘴,所述壳体开设有压嘴口,所述压嘴与所述壳体通过转动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安装部和活动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壳体上,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压嘴相连接。

所述压嘴或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压嘴缩入或伸出所述压嘴口的控制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具有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一体连接于所述压嘴的侧沿,所述操作部件活动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压嘴口相适配。

所述控制组件具有传动结构和从所述壳体内延伸出所述壳体外的操作部件。

所述转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压嘴口的位置,所述安装部呈凸柱状,一体连接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压嘴口的位置;所述活动部一体连接于所述压嘴,所述活动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上。

所述安装部呈圆柱状,所述活动部呈与所述安装部相适配的圆环状,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沿其轴向方向凸设有凸出筋条,所述活动部的内侧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凸出筋条相适配的凹槽。

所述活动部至少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间隔分布。

所述活动部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条状缺口。

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压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角处。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齿圈和齿条,所述操作部连设于所述齿圈,或者通过推送带连设于所述齿条。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修正带,使用时,压嘴可相对卷放机构转动,压嘴及其经绕的修正带卷从压嘴口伸出即可使用;不使用时,进而将压嘴及其经绕的修正带卷从压嘴口缩入外壳体内,收合后的修正带,不易损坏,能防止外界污染,且美观小巧。整个转动操作灵活边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压嘴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无顶盖);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压嘴缩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压嘴缩入后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压嘴伸出后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压嘴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无顶盖);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压嘴缩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嘴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无顶盖);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嘴缩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压嘴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无顶盖);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压嘴缩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壳体-1; 顶盖-11;

底盖-12; 缺口-121;

压嘴口-13; 滑槽-14;

修正带卷-2; 卷放机构-3;

压嘴-4; 转动机构-5;

安装部-51; 凸出筋条511

活动部-52; 凹槽521

条状缺口-522; 盖体-6;

控制组件-7; 凸粒-71;

传动结构-72; 齿条-721;

齿圈-722; 操作部-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型修正带,如图1-5所示,包括壳体1、修正带卷2、卷放机构3和压嘴4,修正带卷2和卷放机构3设于壳体1内。修正带卷2经过绕压嘴4并放置在卷放机构3上。压嘴4和卷放机构3通过转动机构5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壳体1呈环状。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顶盖11和底盖12。所述壳体1开设有压嘴口13,对应于所述压嘴口13设有盖体6。壳体1、修正带卷2、卷放机构3之间的具体装配结构采用行业内常规结构。

压嘴4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为连接端,相对应的另一端为使用端。压嘴4上设有用于控制压嘴4及修正带卷2缩入或伸出压嘴口13的控制组件7。控制组件7包括有操作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件有两个,且操作部件为凸粒71,即凸粒71有两个,两个凸粒71分别一体式连接于压嘴4的使用端的两侧沿。两凸粒71相对设置,且两凸粒71的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安装孔。盖体6的连接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凸粒71的安装孔相适配的安装轴,通过安装孔与安装轴的配合,将盖体7活动连接于所述压嘴4上。盖体7的形状和大小分别压嘴口13相适配。操作部件始终位于壳体1外,即当压嘴4被收入壳体1内时,操作部件从壳体1内穿出到壳体1外,便于要使用时的翻盖操作。

转动机构5包括安装部51和活动部52。转动机构5设于壳体1靠近压嘴口13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安装部51为圆柱状凸柱。凸柱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壳体1的顶盖11和底盖12。活动部52为与凸柱相适配的圆环状,活动部52一体连接于压嘴4的连接端,凸柱的外侧壁沿其轴向方向凸设有一凸出筋条511,活动部52的内侧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两个与凸出筋条511相适配的凹槽521。凸出筋条511起定位作用。两个凹槽521间隔分布。活动部52还开设有条状缺口522,条状缺口522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活动部52的弹性,便于活动部52相对安装部51的转动。活动部52套接于安装部51上。可实现转动。本实施例中,两凹槽521与凸柱的中心轴之间的连线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90度角,该连线为虚拟的线。这样,压嘴4可转动90度。

本实用新型中,凹槽的数量和各凹槽的分布间隔可依实际壳体1的形状、压嘴口13开设的位置或实际转动角度而灵活设定。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修正带,通过推动上述操作部件,即可打开盖体6同时转动压嘴4,压嘴4从压嘴口13伸出。通过凸出筋条511与两个凹槽521的配合,实现定位,保证压嘴4在使用或不使用时的稳定性。不使用时,可再次推动操作部件,进而将压嘴4从压嘴口13缩入外壳体内,并在缩入后同时使盖体6封盖于压嘴口13上,收合后的修正带,不易损坏,能防止外界污染,且美观小巧,操作灵活边便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壳体的形状。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7所示,壳体1呈长方体,压嘴口13开设于壳体1的一对角处,本实施例中,两个凹槽沿凸柱的径向相对设置,这样,压嘴4可转动180度。壳体1的底盖12对应于压嘴口13的位置向内延伸形成一缺口121,此缺口便于凸粒71的连接端相适配。便于收合后,盖体6与壳体1相平齐。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壳体的形状和控制组件。同时,本实施例未设有盖体,且压嘴口呈长条状。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9所示,壳体呈长条状,其两端具有圆弧面。压嘴口设于其中一圆角处。控制组件7具有传动结构72和延伸出壳体1外的操作部件73。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72包括相适配的齿条721和齿圈722。齿圈722设活动部52为圆环状,活动部52的外侧壁上设有齿圈722。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滑槽14,壳体1的内侧壁上贴设有推送带,推送带的一端部贴设有齿条721,推送带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操作部件73,操作部件73采用推钮,该推钮从壳体1外穿过滑槽14在壳体1内与推送带固定连接,便于推动操作。使用时,推动推钮,推钮带动推送带运动,推送带带动齿条721运动,进而带动齿圈722的运动,从而驱动压嘴4的转动。转动角度可通过推钮在滑槽14的滑动距离来调整。不使用时,反向推动推钮即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控制组件的操作部。本实施例中,如图10和11所示,操作部73采用旋钮,旋钮固定于活动部52,使用时,通过旋钮带动活动部52相对安装部51的转动,则与活动部52相连接的齿圈722带动齿条721的运动,同时压嘴4从压嘴口13伸出。不使用时,反向旋动旋钮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可以为多种形状,如长方体等。当壳体为长方体时,压嘴口可设于壳体的顶角处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