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33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名片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信息交互技术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名片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名片是标示姓名及其所属组织、公司单位和联系方法的纸片。名片是新朋友互相认识、自我介绍的最快有效的方法。

但是随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社交圈在不断扩大,个人持有名片的数量越来越多,针对成百上千,大小不一的纸质名片,为了对名片进行整齐的收纳,需要将大小不一的名片进行分类。

现有技术中对名片进行分类只能依靠人工整理,费时费力,使相同尺寸的名片分为两类或将不同尺寸的名片分为同一类,容易导致名片分类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名片分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名片进行分类只能依靠人工整理,费时费力,容易导致名片分类错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名片分类装置,包括:分类装置本体和收纳部;

在所述分类装置本体上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孔,在每个所述开孔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与所述分类装置本体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开孔尺寸、对应的收纳部的纵向截面尺寸与筛选出的名片的尺寸相对应;

在所述分类装置本体侧面上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与收纳部的侧面相对应,以通过所述窗口推拉所述收纳部,取出所述筛选出的名片。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名片分类装置,所述每个所述开孔下端设置的收纳部的个数为一个,所述开孔的尺寸与所述对应收纳部的横向截面的尺寸相对应。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名片分类装置,每个开孔按照水平宽度由小到大的顺序设置在所述分类装置本体上端。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名片分类装置,每个所述开孔下端设置的收纳部的个数为多个;

每个所述开孔下端由上至下设置的收纳部的纵向截面的水平宽度依次减小,所述收纳部的底面设有镂空区域,上一个收纳部的镂空区域的水平宽度与下一个收纳部所筛选出的名片的水平宽度相对应。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名片分类装置,所述上一个收纳部的镂空区域的水平宽度小于所属收纳部筛选出的名片的水平宽度并且大于所述下一个收纳部筛选出的名片的水平宽度。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名片分类装置,下一个所述收纳部位于所述上一个所述收纳部的正下方,每个所述收纳部的镂空区域位于所属收纳部底面的中间区域。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名片分类装置,所述名片包括以下名片中的任意多种:

中式标准名片、美式标准名片、欧式标准名片、窄式标准名片、超窄式标准名片、中式折叠标准名片、西式折叠标准名片、中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西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异型名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包括:分类装置本体和收纳部;在分类装置本体上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孔,在每个开孔下端设置有收纳部,收纳部与分类装置本体可拆卸地连接;开孔的尺寸、对应收纳部的纵向截面尺寸与筛选出的名片的尺寸相对应;在分类装置本体侧面上设置有窗口,窗口与收纳部的侧面相对应,以通过窗口推拉收纳部,取出筛选出的名片。由于开孔的尺寸、对应收纳部的纵向截面尺寸与筛选出的名片的尺寸相对应,所以采用名片分类装置依次对每种尺寸的名片进行筛选,能够精确地对名片进行分类,提高了名片分类的效率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名片分类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进行名片分类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名片分类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进行名片分类后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分类装置本体 11-开孔 12-窗口

2-收纳部 3-名片 4-镂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名片分类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包括:分类装置本体1和收纳部2。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分类装置本体1上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孔11,在每个所述开孔11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纳部2,所述收纳部2与所述分类装置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开孔11尺寸、对应的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尺寸与筛选出的名片3的尺寸相对应。在所述分类装置本体1侧面上设置有窗口12,所述窗口12与收纳部2的侧面相对应,以通过所述窗口12推拉所述收纳部2,取出所述筛选出的名片3。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分类装置本体1可以为长方体形结构。在分类装置本体1上端开设至少一个开孔11,在有多个开孔11时,各个开孔的尺寸均不相同。开孔11在分类装置本体1上端设置的位置不做限定,如可以设置为多排多列,也可设置为一列多排,也可设置为多列一排,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在每个开孔11下端设置的收纳部2横向截面的尺寸与开孔11的尺寸相对应。其中,开孔11下端设置的收纳部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开孔11下端设置的收纳部2为一个时,开孔11的尺寸与对应的收纳部2的横向截面的尺寸相等,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的尺寸与筛选出的名片3的尺寸相对应。其中,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的尺寸可以略大于所筛选出的名片3的尺寸。具体地,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的水平宽度略大于名片3的水平宽度,如图2所示,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的水平宽度可表示为d,以使对应的名片3能够顺利进入到收纳部2中。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的垂直长度略大于名片3的垂直长度,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的垂直长度可表示为c,以使名片3完全落入到收纳部中。当收纳部2为多个时,开孔11的尺寸与最上方的收纳部2横向截面的尺寸相等。收纳部2摞起来放置,并且在每个收纳部2的底部具有镂空区域,以使水平宽度较小的名片3通过镂空区域落入对应的收纳部2中。其中,每个收纳部2用于筛选每个对应尺寸的名片。

其中,收纳部2与分类装置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可在分类装置本体1上开设模具,把收纳部2设置在模具内,也可通过分类装置本体1侧面设置的窗口,通过在收纳部2的外侧面和分类装置本体1内侧面对应部分设置轨道,使收纳部2能够通过推拉的方式设置在分类装置本体1内。

本实施例中,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尺寸可略大于筛选出的名片的尺寸,只与筛选出的名片的尺寸相匹配。即每一个收纳部2只能够收纳同一尺寸的名片,不能同时收纳两种不同尺寸的名片。

本实施例中,在分类装置本体1侧面上设置有窗口,具体地,可在分类装置本体1每个侧面设置一个大窗口,以允许所有收纳部2均通过该大窗口进入到分类装置本体1内或从分类装置本体1内拉出。也可在根据收纳部2的排布,在同一排或同一列的收纳部2的侧面均设置与收纳部2对应的窗口。如图2所示,收纳部2在分类装置本体1内排成两排,在每排收纳部2的侧面均设置有对应的窗口12。

其中,进行分类的名片可以包括以下名片中的任意多种:中式标准名片、美式标准名片、欧式标准名片、窄式标准名片、超窄式标准名片、中式折叠标准名片、西式折叠标准名片、中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西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异型名片。

上述每种名片的尺寸如下:中式标准名片尺寸:90*54mm;美式标准名片尺寸:90*50mm;欧式标准名片尺寸:85*54mm;窄式标准名片尺寸:90*45mm;超窄式标准名片尺寸:90*40mm;中式折叠标准名片尺寸:90*95mm;西式折叠标准名片尺寸:90*110mm;中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尺寸:130*54mm;西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尺寸:130*50mm;异型名片尺寸:200*200mm。

本实施例中,对每个收纳部2所容纳的名片的张数不做限定,如可以为500张,1000张等。每个收纳部2所容纳的名片的张数与该收纳部2的横向截面的长度有关。该收纳部2的横向截面的长度大于等于所容纳的名片的总厚度。

在实际应用中,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进行名片分类后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将所有名片叠放,并按照开孔11的尺寸,从小尺寸到大尺寸依次将所有名片3放置在开孔11正上方,放置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若名片3的尺寸与开孔11的尺寸相对应,则名片3落入到对应的收纳部2中,若名片3的尺寸与开孔11的尺寸不对应,则名片3不会落入到对应的收纳部2中,则再放在下一开孔11的正上方,进行名片3的筛选,直到到达最后一个最大尺寸的开孔11,将剩余的名片3落入到对应的收纳部2中,完成对名片3的分类。

本实施例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包括:分类装置本体1和收纳部2;在分类装置本体1上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孔11,在每个开孔11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纳部2,收纳部2与分类装置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开孔尺寸、对应的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尺寸与筛选出的名片的尺寸相对应;在分类装置本体1侧面上设置有窗口,窗口与收纳部2的侧面相对应,以通过窗口推拉收纳部2,取出筛选出的名片。由于开孔11的尺寸、对应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尺寸与筛选出的名片的尺寸相对应,所以采用名片分类装置依次对每种尺寸的名片进行筛选,能够精确地对名片进行分类,提高了名片分类的效率和准确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的名片分类装置进行进一步细化,则本实施例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还包括以下特征。

进一步,本实施中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中,每个开孔11下端设置的收纳部2的个数为一个,开孔11的尺寸与对应收纳部2的横向截面的尺寸相对应。

其中,开孔11的水平宽度、收纳部2的横向截面的水平宽度d,略大于所筛选出的名片3的水平宽度。垂直于水平宽度的开孔11的长度及收纳部2的横向截面的长度对应于所筛选的名片3的总厚度。即所筛选出的名片3的总厚度小于等于开孔11的长度及收纳部2的横向截面的长度。

优选地,每个开孔11按照水平宽度由小到大的顺序设置在所述分类装置本体1上端。具体地,开孔11的水平宽度对应于名片3的水平宽度,开孔11的长度对应于在进行筛选时筛选出的多个名片3的总厚度。由于开孔11下端设置的收纳部2的个数为一个,所以对应于每个开孔下端的收纳部2也是按照纵向截面的水平宽度由小到大的顺序设置在分类装置本体1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在开孔11下端设置的收纳部2的个数为一个,即每个开孔11下的收纳部2只收纳筛选出的一个尺寸的名片。开孔11的尺寸与对应收纳部2的横向截面的尺寸相等。并且略大于筛选出的名片的尺寸。能够准确地筛选出对应尺寸的名片并能够时名片整齐的落入到收纳部2中。

在实际应用中,将每个开孔11按照水平宽度由小到大的顺序设置在所述分类装置本体上端。名片筛选时,按照开孔11的排布顺序,依次将名片3放置在由小到大排布的开孔11上方,在水平宽度小的名片3被筛选出后,再筛选比前一筛选出的名片水平宽度大的名片,能够有效防止用户筛选名片时由于放置顺序弄错,产生一个收纳部筛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尺寸名片的现象发生。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名片分类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该名片分类装置进行进一步细化。则本实施例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还包括以下特征。

进一步地,每个开孔11下端设置的收纳部2的个数为多个。每个开孔11下端由上至下设置的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的水平宽度依次减小,收纳部2的底面设有镂空区域4,上一个收纳部2的镂空区域4的宽度与下一个收纳部2所筛选出的名片的水平宽度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一个开孔11及下端设置的多个收纳部2形成一组名片筛选部,该组名片筛选部根据收纳部2的个数可筛选与收纳部2个数相同的名片类别。每组名片筛选部中,需要保证收纳部2的水平宽度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才能达到筛选名片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上一个收纳部2的镂空区域4相当于下一个收纳部2对应的上端开孔。

图6为实施例三提供的名片分类装置进行名片分类后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可在每个开孔11下端设置多个收纳部2,每个收纳部2用于筛选出一个尺寸的名片。具体地,由上至下设置的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的水平宽度依次减小,使上一个收纳部2筛选出水平宽度较长的名片后,水平宽度较短的名片通过镂空区域4落入到下一个收纳部2中,所以要求上一个镂空区域4的水平宽度与下一个收纳部2所筛选出的名片的水平宽度相对应,以使下一个收纳部2筛选出与该收纳部2尺寸对应的名片,以此类推,直到最下端的收纳部2筛选出该组别中宽度最小的名片。其中,每个组别中收纳部2的水平宽度与对应的名片的水平宽度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每个收纳部2的纵向截面的垂直长度略大于筛选出的名片的垂直长度。

举例说明为:对于中式标准名片、美式标准名片、欧式标准名片、窄式标准名片、超窄式标准名片、中式折叠标准名片、西式折叠标准名片、中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西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异型名片这十种名片,根据每种名片的尺寸,如根据名片的水平宽度,将名片分组,分组的其中一种情况为分为四组。第一组包括中式标准名片、美式标准名片、窄式标准名片、超窄式标准名片;第二组包括:中式折叠标准名片和西式折叠标准名片;第三组包括:中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西式加长型折叠标准名片;第四组为:欧式标准名片和异型名片。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按照收纳部2的水平宽度对名片进行筛选,则上一个收纳部2的镂空区域4的水平宽度小于所属收纳部2筛选出的名片的水平宽度并且大于下一个收纳部2筛选出的名片的水平宽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上一个收纳部2的镂空区域4的水平宽度小于所属收纳部2筛选出的名片的水平宽度并且大于下一个收纳部2筛选出的名片的水平宽度,能够使上一个收纳部2筛选出的名片留在上一个收纳部2中,不会从镂空区域4漏到下一个收纳部2中,又能保证与下面的收纳部2尺寸对应的名片轻松的落下去,不至于卡在上一个收纳部2中,进一步提高了名片分类的准确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下一个收纳部2位于上一个收纳部2的正下方,每个收纳部2的镂空区域4位于所属收纳部2底面的中间区域。

具体地,每组名片筛选部中各收纳部2的中轴线重合,并且将镂空区域4设置在收纳部2底面的中间区域,能够保证名片分类装置在对名片分类过程中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