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数码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256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LED数码显示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显示屏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LED数码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屏,作为指示和显示光源,从而产生了LED数码显示屏,LED数码显示屏以其使用寿命长、显示亮度高、显示变化速率快等优点使得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已经被广泛使用,LED数码显示屏其显示内容主要为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和容易识别特殊符号等。现有的LED数码显示屏包括PCB板、包裹PCB板的框罩和反射层,通过PCB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进行数字显示。现有LED数码显示屏中反射层和PCB板之间存在高度差导致产生缝隙,使得所述LED数码显示屏会发生漏光的现象,现有的数码显示屏中PCB板的散热效果不佳,容易导致PCB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损坏,由于现有的LED数码显示屏中采用卡扣结合方式将PCB板和框罩连接,使得导致PCB板和框罩之间的连接不稳定,从而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防漏光的LED数码显示屏。一种LED数码显示屏,包括PCB板和框罩,所述框罩包括设于内壁上的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第三凸起部、第四凸起部和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有第一反射层、第二定位柱和多个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中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有第二反射层、多个第二凹陷部和多个焊点凹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上设有第三反射层、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焊点凹陷部,所述第四凸起部上设有第四反射层、多个第四凹陷部和所述焊点凹陷部;所述PCB板正面上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和定位孔,所述PCB板的背面设有多个引脚,所述引脚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PCB板固定,所述PCB板与所述引脚的连接点上形成焊接点,所述焊接点与所述焊点凹陷部相匹配,所述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位置与所述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上述LED数码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第四凹陷部的设计,使得所述PCB板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更佳,从而提高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的发光亮度,通过所述焊点凹陷部的设计,用于匹配所述焊接点,使得所述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三反射层、所述第四反射层和所述PCB板之间不存在缝隙,降低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的漏光率,提高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的产品质量,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置和所述定位孔的设计,使得所述PCB板和所述框罩的结构更加的稳定。进一步地,所述框罩的背面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框罩的底边平行,所述第一定位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大小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框罩的侧面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使所述LED数码显示屏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时存在散热缝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和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底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进一步地,所述框罩上设有方形结构的图像显示区。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的侧边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底边固定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大小形状相同,都采用圆柱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和所述第四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框罩的底边设有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对所述框罩的拔插。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LED数码显示屏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框罩1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凸起部1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第二凸起部1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第三凸起部1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第四凸起部1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PCB板2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框罩1a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LED数码显示屏100框罩1,1a第一凸起部10第一反射层101第二定位柱102第一凹陷部103第二凸起部11第二反射层111焊点凹陷部112第二凹陷部113第三凸起部12第三反射层121第三凹陷部122第四凸起部13第四反射层131第四凹陷部132第一定位柱14加强筋15固定杆16第一延伸部17图像显示区18凹槽19PCB板2发光二极管21定位孔22引脚23焊接点24第二延伸部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相关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解释。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面更加得充分。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LED数码显示屏100包括PCB板2和框罩1,所述框罩1采用长方形中空结构,所述PCB板2通过压柱的方式空封在所述框罩1的内部。请参阅图2至图6,所述框罩1包括设于内壁上的第一凸起部10、第二凸起部11、第三凸起部12、第四凸起部13和第一定位柱14,所述第一凸起部10上设有第一反射层101、第二定位柱102和多个第一凹陷部103,所述第二定位柱102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0的中部,所述第二凸起部11上设有第二反射层111、多个第二凹陷部113和多个焊点凹陷部112,所述第三凸起部12上设有第三反射层121、第三凹陷部122和所述焊点凹陷部112,所述第四凸起部13上设有第四反射层131、多个第四凹陷部132和所述焊点凹陷部112。所述第一凹陷部103、所述第二凹陷部113、所述第四凹陷部132朝内凹陷形成数字“8”的结构,所述PCB板2通过该数字结构用来显示数字,所述PCB板2通过所述第三凹陷部122用来显示小数点,通过所述第一凹陷部103、所述第二凹陷部113、所述第三凹陷部122和所述第四凹陷部132实现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的三位数的数字显示。所述框罩1的背面设有加强筋15,所述加强筋15用于使所述框罩1的结构更加的稳定不易发生松动,所述加强筋15与所述框罩1的底边平行,所述第一定位柱14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强筋15上,所述框罩1的背面还设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用于固定所述加强筋15的位置。所述第一凹陷部103和所述第二凹陷部113大小形状相同,且所述第四凹陷部132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03。所述框罩1的侧面设有第一延伸部17,所述第一延伸部17延着所述框罩1的顶角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17使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时存在散热缝隙,从而使得所述PCB板2的背面与空气接触,防止了温度过高导致所述PCB板2上的电子元器件损坏,从而提高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凸起部10、所述第二凸起部11、所述第三凸起部12和所述第四凸起部13的底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从而使得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的数字显示在一条水平线上。所述框罩1上设有方形结构的图像显示区18,通过所述图像显示区18可用于显示图像,从而提高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的显示功能。所述第一定位柱14和所述第二定位柱102大小形状相同,都采用圆柱形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柱14和所述第二定位柱102的设计,使得所述PCB板2和所述框罩1的结构更加的稳定。请参阅图7,为图1中PCB板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PCB板2正面上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21和定位孔22,所述PCB板2的背面设有多个引脚23,所述引脚2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PCB板2固定,所述PCB板2与所述引脚23的连接点上形成了焊接点24,所述焊接点24由焊锡组成,所述焊接点24与所述焊点凹陷部112相匹配,从而使得所述焊接点24能卡合在所述焊点凹陷部内112,从而保证了所述第一反射层101、所述第二反射层111、所述第三反射层121、所述第四反射层131和所述PCB板2之间不存在缝隙,从而降低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的漏光率,提高了产品质量,所述第一定位柱14、所述第二定位柱102的位置与所述定位孔22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柱14和所述第二定位柱102能贯穿所述定位孔22,再通过对所述第一定位柱14和所述第二定位柱102进行压柱操作,使得所述框罩1和所述PCB板2固定。所述PCB板2的侧边设有第二延伸部25,所述第二延伸部25的底边固定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7的内壁上,从而使得所述框罩1和所述PCB板2的结构更加的稳定。所述第一凹陷部103、所述第二凹陷部113、所述第三凹陷部122和所述第四凹陷部132的位置与所述发光二极管21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保障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的发光效果。本实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凹陷部103、所述第二凹陷部113、所述第三凹陷部122和所述第四凹陷部132的设计,使得所述PCB板2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21的发光效果更佳,从而提高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的发光亮度,通过所述焊点凹陷部112的设计,用于匹配所述焊接点24,使得所述第一反射层101、所述第二反射层111、所述第三反射层121、所述第四反射层131和所述PCB板2之间不存在缝隙,降低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的漏光率,提高了所述LED数码显示屏100的产品质量,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柱14、所述第二定位置102和所述定位孔22的设计,使得所述PCB板2和所述框罩1的结构更加的稳定。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框罩1a背面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框罩1a的底边设有半圆形的凹槽19,所述凹槽19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对所述框罩1a的拔插,降低了操作时间。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