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550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思政教学展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思政教学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政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的思政教学是跨学科限制的,因而思政教学的学生经常采用大班教学,甚至超过200以上的学生同时听课,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教室虽然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投影展示过程,但是由于处于教室后端的学生距离投影屏幕较远,因而无法较为清晰看清投影展示的教学课件内容。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在教室中间位置增设投影屏幕,可以对处于教室后端的学生提供教学投影展示教学课件内容,使得处于教室后端的学生可以通过思政教学展示装置较为清晰看清教学课件的内容。但是此类投影屏幕需要预安装在屋顶,现有的屋顶装修多采用集成吊顶结构,因此安装不是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折叠的思政教学展示装置。该思政教学展示装置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展开,不需要的时候折叠存放,提高了对教室场景使用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思政教学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卷轴式投影屏幕,第一立柱的左侧固定有上卷轴连接块、下卷轴连接块,所述卷轴式投影屏幕的卷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上卷轴连接块、下卷轴连接块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分别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第二开槽上固定有用于勾住卷轴式投影屏幕的定位环的定位钩,第一立柱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一下连接杆,第二立柱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第二上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第一上连接杆的一端和第一下连接杆的一端均铰接在第一立柱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二上连接杆的一端和第二下连接杆的一端均铰接在第二立柱的后端面上,第一上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一下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锁定固定块,锁定固定块上固定有齿轮内圈,所述第二上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二下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和锁定固定块上开设有供固定插销插入的插销孔,第一上连接杆上的锁定固定块套在第二上连接杆上的齿轮上后,插入固定插销,实现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二上连接杆之间的固定,第一下连接杆上的锁定固定块套在第二下连接杆上的齿轮上后,插入固定插销,实现第一下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之间的固定,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端均安装有折叠式支撑脚结构。

本实用新型思政教学展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分割开何时的距离,将第一上连接杆上的锁定固定块套在第二上连接杆上的齿轮上后,插入固定插销,实现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二上连接杆之间的固定,第一下连接杆上的锁定固定块套在第二下连接杆上的齿轮上后,插入固定插销,实现第一下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之间的固定,打开折叠式支撑脚结构,实现支撑;将拉出投影屏幕,并将定位环挂在定位钩上,从而实现投影屏幕的展开。

上述过程中,齿轮内圈和齿轮配合可以实现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二上连接杆之间角度以及第一下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之间的角度的固定,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二上连接杆之间角度以及第一下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之间的角度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相关,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二上连接杆之间角度以及第一下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之间的角度越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距离越远,从而可以通过控制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二上连接杆之间角度以及第一下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之间的角度控制,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距离,从而控制不同宽度的投影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式支撑脚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以及固定卡块,第一立柱上的第一支撑脚的一端、第二支撑脚的一端、第三支撑脚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立柱的正面、左侧面和背面,第二立柱上的第一支撑脚的一端、第二支撑脚的一端、第三支撑脚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立柱的正面、右侧面和背面,固定卡块的截面呈匚字形,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端均开设供固定卡块卡入的下卡槽,当固定卡块卡入下卡槽后,固定卡块的下端面压在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上,从而使得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无法向上翻转,从而实现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端均开设供固定卡块卡入的上卡槽,所述固定卡块上固定有截面呈匚字形的包围块,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采用钢材质支撑,所述固定卡块采用磁铁制成。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处于竖直状态下,180°转动固定卡块,并使得固定卡块卡入上卡槽,包围块包围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上端,从而实现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的折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思政教学展示装置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展开,不需要的时候折叠存放,提高了对教室场景使用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思政教学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式支撑脚结构的固定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卡块卡入上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式支撑脚结构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齿轮内圈和齿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思政教学展示装置,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以及卷轴式投影屏幕3,第一立柱1的左侧固定有上卷轴连接块11、下卷轴连接块12,所述卷轴式投影屏幕3的卷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上卷轴连接块11、下卷轴连接块12上,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上分别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开槽13和第二开槽21,第二开槽21上固定有用于勾住卷轴式投影屏幕3的定位环31的定位钩22,第一立柱1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第一上连接杆41和第一下连接杆42,第二立柱2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第二上连接杆43和第二下连接杆44,第一上连接杆41的一端和第一下连接杆42的一端均铰接在第一立柱1的后端面上,所述第二上连接杆43的一端和第二下连接杆44的一端均铰接在第二立柱2的后端面上,第一上连接杆41的另一端和第一下连接杆42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锁定固定块45,锁定固定块45上固定有齿轮内圈46,所述第二上连接杆43的另一端和第二下连接杆44的另一端均固定有齿轮47,所述齿轮47和锁定固定块45上开设有供固定插销插入的插销孔48,第一上连接杆41上的锁定固定块45套在第二上连接杆43上的齿轮47上后,插入固定插销,实现第一上连接杆41和第二上连接杆43之间的固定,第一下连接杆42上的锁定固定块45套在第二下连接杆44上的齿轮47上后,插入固定插销,实现第一下连接杆42和第二下连接杆44之间的固定,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下端均安装有折叠式支撑脚结构5。所述折叠式支撑脚结构5包括第一支撑脚51、第二支撑脚52、第三支撑脚53以及固定卡块54,第一立柱1上的第一支撑脚51的一端、第二支撑脚52的一端、第三支撑脚53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立柱1的正面、左侧面和背面,第二立柱2上的第一支撑脚51的一端、第二支撑脚52的一端、第三支撑脚53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立柱2的正面、右侧面和背面,固定卡块54的截面呈匚字形,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下端均开设供固定卡块54卡入的下卡槽61,当固定卡块54卡入下卡槽61后,固定卡块54的下端面压在第一支撑脚51、第二支撑脚52、第三支撑脚53上,从而使得第一支撑脚51、第二支撑脚52、第三支撑脚53无法向上翻转,从而实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下端均开设供固定卡块54卡入的上卡槽62,所述固定卡块54上固定有截面呈匚字形的包围块55,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采用钢材质支撑,所述固定卡块54采用磁铁制成。

本实用新型思政教学展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分割开何时的距离,将第一上连接杆41上的锁定固定块45套在第二上连接杆43上的齿轮47上后,插入固定插销,实现第一上连接杆41和第二上连接杆43之间的固定,第一下连接杆42上的锁定固定块45套在第二下连接杆44上的齿轮47上后,插入固定插销,实现第一下连接杆42和第二下连接杆44之间的固定,打开折叠式支撑脚结构5,实现支撑;将拉出投影屏幕,并将定位环挂在定位钩22上,从而实现投影屏幕的展开。

上述过程中,齿轮内圈46和齿轮47配合可以实现第一上连接杆41和第二上连接杆43之间角度以及第一下连接杆42和第二下连接杆44之间的角度的固定,第一上连接杆41和第二上连接杆43之间角度以及第一下连接杆42和第二下连接杆44之间的角度与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之间的距离相关,第一上连接杆41和第二上连接杆43之间角度以及第一下连接杆42和第二下连接杆44之间的角度越大,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之间距离越远,从而可以通过控制第一上连接杆41和第二上连接杆43之间角度以及第一下连接杆42和第二下连接杆44之间的角度控制,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之间距离,从而控制不同宽度的投影需求。

当需要折叠时,第一支撑脚51、第二支撑脚52、第三支撑脚53处于竖直状态下,180°转动固定卡块54,并使得固定卡块54卡入上卡槽62,包围块55包围第一支撑脚51、第二支撑脚52、第三支撑脚53上端,从而实现第一支撑脚51、第二支撑脚52、第三支撑脚53的折叠。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