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系统的配套自行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9856发布日期:2018-07-07 09:2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VR(虚拟现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R系统的配套自行车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

现有的VR设备在使用中主要侧重于使用的头部的感受,而忽略了实际操作的身体协调动作。这种情况使得使用者在使用VR设备时,在互动时的整体动作模拟受到限制,造成互动体验大大折扣。

例如,在使用VR头盔体验骑着自行车在路上行进的场景时,只能感受到眼睛看到的景象、耳朵听到的声音,但是无法像真实骑着自行车那样去协调身体的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VR技术中,在模拟骑着自行侧行进的场景,无法协调身体完全感受骑着自行车行进的真实感受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R系统的配套自行车装置,包括支撑体和与支撑体固定连接的自行车模拟机构;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面和设置支撑面底面下方的多个支撑腿;

所述自行车模拟机构包括前支撑杆、后支撑杆、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第三平衡杆、转筒、方向把手、把手连接杆、座位、转轮、脚踏板、连接杆;所述前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面的底面固定连接,前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转筒固定连接,所述方向把手通过把手连接杆与转筒活动连接,所述转筒分别与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平衡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平衡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衡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平衡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衡杆与第三平衡杆连接处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脚踏板通过连接杆与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后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三平衡杆的上部固定连接,后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面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平衡杆的上端设置有座位。

所述支撑面为U形。

所述支撑面上还设置有弹性保护层。

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个。

所述脚踏板设置有两个,对应的连接杆也有两个,并且两个连接杆活动连接脚踏板相差的旋转角度为180°。

所述第三平衡杆与座位连接处设置有座位角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VR系统的配套自行车装置,弥补了现有骑自行车体验的VR设备在使用中主要侧重于使用的头部的感受,而忽略了实际操作自行车时的身体协调性的缺陷,使得使用者在使用VR设备时,具有更好的体验感,大大提高了自行车VR设备的使用时的互动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VR系统的配套自行车装置俯视图。

图2是VR系统的配套自行车装置侧视图。

图3是把手连接杆侧视图。

图中:1、支撑体;2、自行车模拟机构;3、第一平衡杆;4、前支撑杆;5、方向把手;6、转筒;7、把手连接杆;8、座位;9、后支撑杆;10、支撑面;11、弹性保护层;12、支撑腿;13、第二平衡杆;14、第三平衡杆;15、调节机构;16、转轮;17、连接杆;18、脚踏板;19、连接杆插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VR技术中,在模拟骑着自行侧行进的场景,无法协调身体完全感受骑着自行车行进的真实感受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图2所示的VR系统的配套自行车装置,包括支撑体1和与支撑体1固定连接的自行车模拟机构2;支撑体1包括支撑面10和设置支撑面10底面下方的多个支撑腿12;支撑腿12至少设置有3个,比较常见的是设置4个,越多稳定性越好,其主要是确保支撑面10能够具有更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自行车模拟机构2主要包括前支撑杆4、后支撑杆9、第一平衡杆3、第二平衡杆13、第三平衡杆14、转筒6、方向把手5、把手连接杆7、座位8、转轮16、脚踏板18、连接杆17;前支撑杆4的一端与支撑面10的底面固定连接,前支撑杆4的另一端与转筒6固定连接,方向把手5通过把手连接杆7与转筒6活动连接,把手连接杆7为斜T形连接杆,包括横杆与竖杆,横杆中部与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竖杆的另一端高度低于横杆高度,并且竖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插入套筒6内的连接杆插入部19,如图3所示,从而使得整个,方向把手5与把手连接杆7固定连接的车头组件部分能够围绕转筒6进行旋转,模拟行进方向的操作感。

转筒6下部分别与第一平衡杆3、第二平衡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平衡杆3的另一端与第三平衡杆14的上部固定连接,第二平衡杆13的另一端与第三平衡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这样第一平衡杆3、第二平衡杆1、第三平衡杆14可以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构架,与真实的自行车身上设计的三角形稳定、连接机构类似,可以增加整个VR系统的配套自行车装置的稳定性。

第二平衡杆13与第三平衡杆14连接处设置有转轮16,转轮16中部设置有转轴,脚踏板18通过连接杆17与转轴活动连接,同时,脚踏板18设置有两个,对应的连接杆17也有两个,并且两个连接杆17活动连接脚踏板18相差的旋转角度为180°;也就是两个连接杆17的内端与转轴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17的外端与脚踏板18通过穿过脚踏板18的销轴活动连接,并且使得两个脚踏板18始终是在同一直线上,而且距离最远,这样就使得VR设备使用者在用双脚踩踏在脚踏板18上时,始终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的状态,与实际自行车使用的状态相同,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体验真实感。后支撑杆9的一端与第三平衡杆14的上部固定连接,后支撑杆9的另一端与支撑面10的底面固定连接,并且后支撑杆9设置有两个,彼此夹角为120°,以整个装置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如图1所示,这样就与前支撑杆4配合,有三个点与支撑面10进行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稳定性更好;第三平衡杆14的上端设置有座位8,同时,第三平衡杆14与座位8连接处设置有座位8的调节机构15,座位8的调节机构15用于调节座位8的角度,使得使用在使用VR设备时,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调节座位8的角度,该调解机构15可以采用现有自行车上的座位角度调节机构,不需要重新设计结构。

上述支撑面10为U形,自行车模拟机构2设置与U形的中部,使得支撑面10从三面包围自行车模拟机构2,在使用VR自行车系统时,会有更好的平衡性以及稳定性,同时为了防止使用因为使用过程而出现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摔倒,在支撑面10上还设置有由橡胶制成的弹性保护层11,避免摔伤使用者。

使用者在使用VR自行车体验系统时,首先坐在座位8上,双脚踩在脚踏板18上,然后带上VR头盔,双手握住方向把手5,就可以根据VR头盔的影像,模拟蹬着自行车行进,使得使用者的身体与看到、听到的影像结合起来,仿佛真的是在骑着自行车前进,大大增强了VR系统的使用感受。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