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1901发布日期:2018-06-08 20:2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书写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书写笔芯进行把持的夹紧件的书写用具。



背景技术:

现今,公知一种在电气工程、建设工程等工程现场等使用的书写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书写用具中,在从外筒向前方延伸的前端管的前端部配置有弹性筒体。该弹性筒体相对于从前端管的前端导出的书写笔芯弹性地接触。

根据这样的书写用具,当在被加工成作为书写对象的木材的小槽内等插入有前端管的状态等下,即使在前端管作用有任意冲击,也利用弹性筒体对冲击进行吸收。因此,抑制产生书写笔芯的折断等不良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77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即使在专利文献1公开具备弹性筒体的书写用具中,也无法利用该弹性筒体完全地对从外部施加于书写用具的冲击进吸收。因此,现今需求能够减少从外部向书写笔芯传递的冲击的书写用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从外部向书写笔芯传递的冲击的书写用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书写用具的一个方式中,书写用具具备夹住地把持书写笔芯的夹紧件,该夹紧件具有:第一夹紧爪,其与该书写笔芯点接触或者线接触,并以对该书写笔芯加载第一接触应力的方式对该书写笔芯进行按压;以及第二夹紧爪,其以对该书写笔芯加载比该第一接触应力低的第二接触应力的方式对该书写笔芯进行按压,该第一夹紧爪对该书写笔芯加载的该第一接触应力构成为,当对该书写笔芯施加了预定冲击时,被加载了该第一接触应力的该书写笔芯的接触部分破坏来吸收该预定冲击。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减少从外部向书写笔芯传递的冲击的书写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除其一部分之外以在该活心铅笔的中心轴线上具有图1的法线I的剖切面剖切来示出的剖视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除其一部分之外以在该活心铅笔的中心轴线上具有图1的法线II的剖切面剖切来示出的剖视图。

图4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分解来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中,将该活心铅笔的一部分以在该活心铅笔的中心轴线上具有图1的法线II的剖切面剖切来示出。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的夹紧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的夹紧件来示出的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的夹紧件的前端部分以具有图6的法线III的剖切面以及具有法线IV的剖切面剖切来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的工作状态的图。图中,示出用夹紧件夹住并把持有书写笔芯的状态。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的工作状态的图。图中,示出导出机构开始了书写笔芯的释放后的状态。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的工作状态的图。图中,示出导出机构结束了书写笔芯的释放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示例出本发明的书写用具的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10的外观的立体图。活心铅笔10形成为能够将烧制黑铅等原材料而形成的书写笔芯L从其前端导出(送出)。书写笔芯L并非形成为标准使用的圆形的截面形状,而形成为具有长方形的截面形状。此时,由于在书写笔芯L的外周形成适于书写的四条棱线,所以为了在建筑工地等中在加工成木材的槽内刻划记号线的用途等,能够优选使用活心铅笔1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导出书写笔芯L的方向作为前、并将其相反方向作为后来进行说明。并且,当从后方观察书写笔芯L的长方形的截面形状时,将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并将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

导出书写笔芯L的操作能够通过对配置于轴筒20的后端的敲击部件26进行敲击操作来进行。轴筒20具备轴筒主体21,该轴筒主体21形成为具有书写笔芯L的长方形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与其长轴方向一致的大致呈椭圆形的截面形状的外形。这样,书写用具的握持部优选形成为该握持部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与书写笔芯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分别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书写用具的握持部以及书写笔芯的截面形状中,若例如用户目视观察而一旦识别出两者的长度方向一致,则之后,用户不用目视观察来确认书写笔芯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通过握持书写用具的握持部时的触觉就能够对书写笔芯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进行识别。根据该结构,在握持书写用具的握持部时,用户能够通过触觉来感知书写笔芯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以从该轴筒主体21的前端部突出的方式配置前轴22。并且,在前轴22的前端部配置在下文中详述的前口23,该前口23形成为前端侧尖细。以贯通该前轴22以及前口23的方式从前口23的前端开口导出书写笔芯L。

在轴筒主体21的外表面的前后端部的左右两侧面配置包括凹凸而形成的防滑部21a、21b。此外,若如图示那样,仅在书写笔芯L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配置防滑部21a、21b,则用户通过触觉而进一步容易感知书写笔芯L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并且,在书写笔芯L的截面形状的宽度方向的在轴筒主体21的外表面上的位置,形成与长度方向的防滑部21a、21b相比其触感不同的形状的平坦部21c。这样,根据与书写笔芯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对应地在书写用具的握持部形成不同形状的凹凸的结构,通过用户的触觉而进一步容易感知书写笔芯的截面形状。

在后端侧的防滑部21b附近的轴筒主体21上,形成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沿书写用具的前后方向的滑动的环状的凸缘部21d。并且,前端侧的防滑部21a和后端侧的防滑部21b所包括的凹凸的个数形成为不同。这样,根据形成于书写用具的握持部的凹凸在其前后方向上以不同个数配置的结构,通过用户的触觉而容易感知书写用具的前后方向。

参照图2~图4对活心铅笔10所具备的导出机构30进行说明。导出机构30构成为,对容纳于活心铅笔10的书写笔芯L进行把持并且向前方导出。导出机构30具有:对书写笔芯L进行容纳的笔芯容器31;对书写笔芯L进行把持的夹紧件32;对夹紧件32的沿前后方向的滑动进行导向的中轴33;向后方对夹紧件32与笔芯容器31的组装体进行施力的弹簧34;以及从外周将夹紧件32按压于书写笔芯L的夹紧环35。

对笔芯容器31进行说明。笔芯容器31的前方侧形成为在其内部具有方孔的方筒部31a,其中,该方孔形成为能够具有预定间隙地容纳书写笔芯L的截面形状的大小。根据该结构,在使书写笔芯L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与在下文中详述的夹紧件32的夹压方向一致的状态下,能够将书写笔芯L容纳在笔芯容器31的方筒部31a内。笔芯容器31的后方侧形成为向方筒部31a导入书写笔芯L的导入部31b以及具有圆形的后端开口的圆筒部31c。形成为具有内筒26a的双层筒状的敲击部件26对该圆筒部31c的后端开口进行封堵。敲击部件26的内筒26a以能够相对于圆筒部31c的后端开口拆装的嵌合力被压入于圆筒部31c的后端开口。敲击部件26的外筒位于轴筒主体21的外侧且对轴筒的外周的一部分进行覆盖。在笔芯容器31的外周形成与在下文中详述的弹簧34的后端抵接的弹簧按压部31d。

参照图5对夹紧件32进行说明。在夹紧件32的后方侧形成大致呈方筒状的连接部32a。如在下文中详述那样,该连接部32a与笔芯容器31的前端部分连接。在连接部32a的前方,形成横截面的外形比连接部32a小的大致呈方筒状的基端部32b。呈分叉状地形成的左夹紧片32c以及右夹紧片32d从基端部32b朝向前方延伸。左夹紧片32c以及右夹紧片32d在夹紧件32的夹压方向(从左右朝向沿书写用具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互对置。

在连接部32a的两侧面,分别在单侧形成两个卡定孔32a2。在该卡定孔32a2卡定卡定突起31a1,该卡定突起31a1在笔芯容器31的方筒部31a的前端部的两侧面分别在单侧形成两个(参照图8~图10)。由此,夹紧件32与笔芯容器31连接并卡定。在连接部32a的上下表面形成狭缝32a3。通过形成狭缝32a3,当向夹紧件32的连接部32a插入笔芯容器31的方筒部31a时,连接部32a容易在横向上打开,从而容易插入方筒部31a。

夹紧件32由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并且,夹紧件32形成为如下形状:在不对夹紧件32作用外力的自由状态下,左右的夹紧片32c、32d向与夹紧件32的夹压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外侧(左右方向)打开而利用其弹性复原直至释放书写笔芯L的释放位置的形状。在左右的夹紧片32c、32d的内表面,分别沿前后方向排列地形成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夹紧爪40。各夹紧爪40形成为大致与左右的夹紧片32c、32d的内表面垂直地突出的大致楔形。如在下文中详述那样,夹紧件32因弹簧34的作用向后方移动而嵌合在夹紧环35内(参照图8)。此时,由在夹紧件32的夹压方向上对置地配置的多个夹紧爪40对书写笔芯L进行把持。

夹紧爪40在活心铅笔10的前端部处把持书写笔芯L。这样,根据在书写用具的前端部处把持书写笔芯的结构,缩短从书写笔芯的前端至书写笔芯的把持位置为止的力臂,从而能够防止因书写笔芯的前端所被加载的外力而引起的书写笔芯的折损(弯曲破坏)。从书写笔芯的前端至书写笔芯的把持位置为止的力臂的长度能够优选为未使用的书写笔芯的全长的60%以下的长度,更优选为40%以下的长度,最优选为20%以下的长度。

参照图6对夹紧爪40的形状进行说明。图6是从前端侧观察夹紧件32的图,示出使夹紧件32在夹压方向上工作而由夹紧爪40夹持并把持有书写笔芯L的状态。左右的夹紧片32c、32d的各夹紧爪40具有第一夹紧爪41和第二夹紧爪42。如图示那样,在上下方向上分离地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夹紧爪40存在两个)第一夹紧爪41。第二夹紧爪42配置于第一夹紧爪41之间。在下文中详述夹紧爪40对书写笔芯L的把持。

参照图7进一步对夹紧爪40的形状进行说明。图7是从其斜右上前方观察左夹紧片32c的内侧(右侧)的部分的立体图。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图中以切除左夹紧片32c的上半部分后的状态来示出。第一夹紧爪41具有第一壁面41a、第一倾斜面41c、以及形成于它们之间的第一突端边(前端的棱线)41b。第一壁面41a形成为与左夹紧片32c的内表面32c1垂直。并且,第一突端边41b形成为相对于夹紧件32的夹压方向倾斜的棱线。因此,如在下文中详述那样,当第一突端边41b被按压在沿书写笔芯L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上并与其接触时,第一突端边41b能够与书写笔芯L实际上进行点接触(参照图6)。第一倾斜面41c以与第一壁面41a成锐角的方式倾斜形成。即,第一夹紧爪41的前端形成为成锐角的楔形。因此,如在下文中详述那样,即使在书写笔芯L的与第一夹紧爪41接触的点接触部分局部地破坏之后,第一夹紧爪41与书写笔芯L也能够实际上进行线接触。

第二夹紧爪42具有第二壁面42a、第二倾斜面42c、以及形成于它们之间的第二突端边(前端的棱线)42b。第二壁面42a形成为与左夹紧片32c的内表面32c1垂直。第二倾斜面42c以与第二壁面42a成锐角的方式倾斜形成。即,第二夹紧爪42的前端形成为成锐角的楔形。因此,如在下文中详述那样,即使在书写笔芯L的与第二夹紧爪42接触的线接触部分局部地破坏之后,第二夹紧爪42与书写笔芯L也能够实际进行线接触。

返回图5,进一步对夹紧件32进行说明。在左右的夹紧片32c、32d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分别形成在夹紧件32的上下方向上突出的滑动突起32e。滑动突起32e与在下文中详述的中轴33的滑动槽33e(参照图4)卡合来对夹紧件32的沿前后方向的滑动进行导向。

在左右的夹紧片32c、32d各自的前端部形成有鼓出部32f。如在下文中详述那样,夹紧环35的前端面在与夹紧件32嵌合时抵接于该鼓出部32f(参照图8)。

返回图4,进一步对书写笔芯L的导出机构30进行说明。在轴筒20的内部的左右的夹紧片32c、32d的外周上配置中轴33。中轴33由上半部分侧的第一中轴部件33a和下半部分侧的第二中轴部件33b这两个部件构成。通过将中轴33作为二等分中轴33而成的同一形状的第一中轴部件33a与第二中轴部件33b的组装体来形成,利用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形就能够容易地制造复杂形状的中轴33。

中轴33在形成于其上下表面的弹性片33c1的自由端部具有卡定突起33c。与该卡定突起33c对应地在前轴22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卡定孔22a。通过将中轴33的卡定突起33c卡定于前轴22的卡定孔22a,来卡合中轴33和前轴22。

在中轴33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两条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33e。在该滑动槽33e内,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状态插入夹紧件32的滑动突起32e。夹紧件32利用滑动突起32e与滑动槽33e的滑动来对沿其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

在中轴33的后端形成凸缘状的弹簧按压部33d。中轴33的弹簧按压部33d的前面从后方与形成于轴筒主体21的内表面的台阶部21e抵接(参照图2)。并且,与中轴33卡合的前轴22的后端从前方与形成于台阶部21e的前方的轴筒主体21的台阶部21f抵接(参照图2)。通过以夹持轴筒主体21的台阶部21e、21f的方式将后方的中轴33与前方的前轴22卡合,导出机构30相对于轴筒2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并固定(参照图2)。

在中轴33内,以被弹簧34向后方施力的状态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地配置夹紧件32与笔芯容器31的组装体。弹簧34以被压缩在笔芯容器31的弹簧按压部31d与中轴33的弹簧按压部33d之间的状态向后方对夹紧件32以及笔芯容器31的组装体进行施力。

夹紧环35从后方嵌合于嵌合夹紧件32的外周。夹紧环35的前方的开口形成为比其后方的开口大的横截面大致呈长方形的环状。

在前轴22固定前口23。前口23的基端部23a插入并嵌合在作为方筒而形成的前轴22内。在该基端部23a的后端的上下两个位置,以突出的状态形成有随着朝向后方而前端变细的梯形的导向片23b。

在形成于导向片23b的固定孔23b1,从上下方向嵌入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缓冲件24(breaker)。该缓冲件24夹压并保持书写笔芯L的上下表面。沿书写笔芯L的长方形的截面形状的长边形成的书写笔芯L的上下表面具有比沿其截面形状的短边形成的左右表面大的面积。通过对具有比书写笔芯L的另一对置面大的面积的对置面亦即上下表面进行夹压,缓冲件24能够更稳固地保持书写笔芯L。即使在从夹紧件32的把持释放后的状态下对书写笔芯L作用重力、外力,由缓冲件24稳固地保持的书写笔芯L也不会移动(参照图10)。

参照图8~图10对基于导出机构30的书写笔芯L的导出进行说明。图8示出夹紧件32以及笔芯容器31的组装体由弹簧34向后方施力并后退了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夹紧件32的鼓出部32f的后端面抵接于夹紧环35的前端面,夹紧环35的后端面抵接于中轴33的前端面。夹紧件32以及笔芯容器31的组装体的更进一步的向后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夹紧环35与夹紧件32嵌合,左右的夹紧片32c、32d在夹紧件32的夹压方向上被按压而弹性变形。在该状态下,书写笔芯L由夹紧件32把持。

参照图9,对敲击部件26受到用户的敲击操作而夹紧环35的前端面抵接于前口23的导向片23b的后端面的状态下的导出机构30进行说明。若用户克服弹簧34的作用力而对敲击部件26进行敲击操作,则夹紧环35嵌合而保持有书写笔芯L的夹紧件32与笔芯容器31的组装体前进。由夹紧件32把持的书写笔芯L前进,并从前口23的前端开口送出。若夹紧环35的前端面抵接于导向片23b的后端面,则夹紧环35的更进一步的前进受到限制。若夹紧件32进一步前进,则夹紧环35从夹紧件32脱离。夹紧环35脱离后的左右的夹紧片32c、32d因弹性而复原并打开,从而书写笔芯L释放。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活心铅笔10具备具有导向面的导向片23b,该导向片23b与夹紧件32抵接,并在该抵接后,随着夹紧件32朝向前方而使夹紧件32向其夹压方向的相反方向(左右方向)打开。若夹紧件32进一步前进,则左右的夹紧片32c、32d在导向片23b的导向面上滑动而被强制地打开。因此,活心铅笔10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释放书写笔芯L。

参照图10,对夹紧件32前进直至夹紧件32的前端抵接于前口23的基端部23a的后端面的状态下的导出机构30进行说明。夹紧件32的连接部32a的前壁32a1与中轴33的后端面抵接。通过限制夹紧件32的更进一步的前进移动,用户能够感知书写笔芯L的导出的结束。

若用户解除敲击部件26的敲击操作,则夹紧件32以及笔芯容器31的组装体因弹簧34的作用力而向后方后退。书写笔芯L以被缓冲件24夹压的状态保持在其导出的位置。夹紧环35与打开的夹紧件32一起向后方后退,之后夹紧环35的后端面抵接于中轴33的前端面。夹紧环35的更进一步的后退受到限制。夹紧件32进一步向后方后退直至夹紧件32的前端的鼓出部32f的后端面与夹紧环35的前端面抵接。若夹紧件32完全后退,则夹紧环35与夹紧件32嵌合,从而返回敲击操作前的状态(参照图8)。

返回图6,对基于夹紧件32的书写笔芯L的把持进行详细说明。书写笔芯L被形成于夹紧件32的夹紧爪40的第一以及第二夹紧爪41、42夹压并把持。形成于第一夹紧爪41的前端的第一突端边41b形成为相对于夹紧件32的夹压方向而如图示那样地成向外侧呈锐角地打开的倾斜角α。因此,第一突端边41b与书写笔芯L的角部(沿书写笔芯L的长度方向形成的棱线)点接触。

在第一突端边41b所按压的书写笔芯L的点接触部分产生第一接触应力。产生该第一接触应力的点接触部分是在任意冲击从外部加载于活心铅笔10前预先限定其加载对象区域而被加载了压缩应力的书写笔芯L的棱线上的一点。若在该状态下从外部传递任意冲击,则书写笔芯L的该点接触部分在时间上比书写笔芯L的其它部分先达到其破坏应力而破坏。若书写笔芯L的该点接触部分破坏,则吸收相应的冲击。另外,如在下文中详述那样,在该点接触部分的破坏后,书写笔芯L被第二夹紧爪42把持而不与第一夹紧爪41接触。因此,防止经由该点接触部分而从第一夹紧爪41向书写笔芯L传递冲击。这样,能够以使与书写笔芯L的其它部分所产生的破坏相比在时间上先行的方式,能够仅在最不影响书写笔芯L的强度降低的点接触部分产生受到了控制的破坏。因此,能够吸收来减少从外部向书写笔芯L传递的冲击。即使被加载了第一接触应力的点接触部分破坏,也不会使书写笔芯L产生折损等较大的损伤。在目视观察该点接触部分破坏了的书写笔芯L的情况下,外观、品质没有问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个夹紧片形成四个夹紧爪40,但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能够以得到优选的接触应力的方式形成任意个数的夹紧爪40。并且,能够以得到优选的接触应力的方式适当地变更夹紧爪40的形状。

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例如能够通过使用了有限要素法等的数值计算来计算。或者,也可以基于赫兹的接触应力解析等来解析地求解妥当的接触应力的值。例如,若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相对于构成书写笔芯L的材料的破坏应力的值成为预定比例,则为了吸收从外部向书写笔芯L传递的预定冲击,能够产生优选的受到了控制的先行的破坏。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其计算出的最大值)为构成书写笔芯L的材料的压缩破坏应力的值的30%。或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该点接触部分处的第一接触应力的平均值为构成书写笔芯L的材料的拉伸破坏应力的值的30%。这样,优选构成为,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为构成书写笔芯L的材料的破坏应力的值的约30%以上的值。更优选为,能够使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与构成书写笔芯L的材料的破坏应力的值的该预定比例约为50%以上,最优选为,能够使该预定比例约为70%以上。此处,“约”是指相对于构成书写笔芯L的材料的破坏应力的值的一成(10%)的值的范围内,上述的附带“约”的各值分别是“30±10%”、“50±10%”以及“70±10%”。

夹紧爪40具有第二夹紧爪4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书写笔芯L的与第一夹紧爪41接触的点接触部分破坏前的状态下,第二夹紧爪42形成为不与书写笔芯L接触而分离地存在。根据该结构,书写笔芯L的与第一夹紧爪41接触的点接触部分能够构成为相比书写笔芯L的与第二夹紧爪42接触的线接触部分而更可靠地先达到破坏应力。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书写笔芯L的与第一夹紧爪41接触的点接触部分破坏前,第二夹紧爪42与书写笔芯L线接触(抵接)。第二夹紧爪42的第二突端边42b构成为当抵接在书写笔芯L的左右表面上时进行线接触。第二夹紧爪42对书写笔芯L的线接触部分加载比第一夹紧爪41与书写笔芯L点接触而加载的第一接触应力低的第二接触应力。根据该结构,能够构成为当被加载了书写笔芯L的第一接触应力的点接触部分破坏后,第二夹紧爪42代替第一夹紧爪41来把持书写笔芯L。此时,第二夹紧爪42能够在第一夹紧爪41与书写笔芯L作为暂时分离的状态下对书写笔芯L进行保持。因此,能够防止经由书写笔芯L破坏的点接触部分而从第一夹紧爪41继续向书写笔芯L传递更进一步的冲击。

另外,对于通过书写笔芯L的与第一夹紧爪41接触的点接触部分的破坏而未被吸收的冲击而言,构成为能够通过书写笔芯L的与第二夹紧爪42接触的线接触部分的破坏来进行吸收。书写笔芯L的与第二夹紧爪42接触的线接触部分构成为从书写笔芯L的与第一夹紧爪41接触的点接触部分的破坏起在时间上延迟地破坏。若被加载了第二接触应力的书写笔芯L的线接触部分破坏,则进一步吸收相应的冲击。在该线接触部分的破坏后,书写笔芯L再次被第一夹紧爪41把持而不与第二夹紧爪42接触。因此,防止经由该线接触部分从第二夹紧爪42向书写笔芯L继续传递更进一步的冲击。这样,从书写笔芯L的与第一夹紧爪41接触的点接触部分的破坏起具有时间差,能够仅在书写笔芯L的与第二夹紧爪42接触的线接触部分产生受到了控制的破坏。因此,能够进一步吸收来减少从外部向书写笔芯L传递的冲击。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加载了第二接触应力的线接触部分构成为位于在书写笔芯L的长方形的截面形状中其断面惯性矩较大的长度方向的左右表面上。因此,书写笔芯L的与第二夹紧爪42接触的线接触部分的破坏不对书写笔芯L的弯曲强度的降低产生较大的影响。即使被加载了第二接触应力的线接触部分破坏,也不会对书写笔芯L施加折损等较大的损伤。在目视观察该线接触部分破坏了的书写笔芯L的情况下,外观、品质没有问题。

该第二接触应力的值例如能够通过使用了有限要素法等的数值计算来计算。或者,也可以基于赫兹的接触应力解析等来解析地求解妥当的接触应力的值。例如,第二接触应力的值相对于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成为预定比例。根据该结构,在被加载了书写笔芯L的第一接触应力的点接触部分的破坏后具有足够的时间差,从而为了吸收从外部向书写笔芯L传递的其它预定冲击,能够产生优选的受到了控制的该线接触部分的破坏。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该第二接触应力的值(其计算出的最大值)为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其计算出的最大值)的80%。或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该线接触部分处的第二接触应力的平均值为该点接触部分处的第一接触应力的平均值的80%。这样,该第二接触应力的值优选为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的约80%以下的值。更优选为,能够使该第二接触应力的值与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的该预定比例约为60%以下,最优选为,能够使该预定比例约为40%以下。此处,“约”是指相对于该第一接触应力的值的一成(10%)的值的范围内,上述的附带“约”的各值分别是“80±10%”、“60±10%”以及“40±10%”。

若书写笔芯L的与第二夹紧爪42接触的线接触部分进一步破坏,则第一夹紧爪41再次与书写笔芯L的未破坏的外表面上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构成为,第一夹紧爪41与书写笔芯L线接触。至少,优选构成为,第一夹紧爪41对书写笔芯L加载的第一接触应力的值为比第二夹紧爪42对书写笔芯L加载的第二接触应力的值大的值。根据该结构,第一夹紧爪41与第二夹紧爪42交替地以比另一方大的接触应力对书写笔芯L进行把持,而能够反复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并且,优选构成为,在对书写笔芯L的强度降低产生的影响较少的部分,分散地配置书写笔芯L的与第一夹紧爪41接触的接触部分以及与第二夹紧爪42接触的接触部分。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书写笔芯L因来自外部的冲击而受到损伤的部分分散,从而在外观上不明显,并且能够防止书写笔芯L的强度降低。

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书写笔芯L总是被第一夹紧爪41以及第二夹紧爪42中的一方或者双方把持,从而书写笔芯L的导出不会产生问题。另外,第一以及第二夹紧爪41、42因书写笔芯L的接触部分的破坏而比之前更深地进入书写笔芯L来把持书写笔芯L。因此,起到下面次要的效果:在用户使用活心铅笔10时,能够防止书写笔芯L因其笔压而后退的被称作笔芯滑动的不良情况。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被本实施方式限定,能够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夹紧片而具有左夹紧片32c和右夹紧片32d、在长方形截面的书写笔芯L的棱线上以及左右的侧面上进行把持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夹紧片的个数能够是任意的个数,夹紧片能够构成为对书写笔芯L的其它任意的侧面进行把持。并且,书写笔芯L的截面形状也能够是圆形、其它多边形形状等任意的形状。并且,活心铅笔10的构成部件也能够由除在本实施方式示例出的材质之外的任意材质形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夹紧爪41与书写笔芯L点接触、第二夹紧爪42与书写笔芯L线接触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第二夹紧爪以对书写笔芯加载比第一夹紧爪加载于书写笔芯的第一接触应力低的第二接触应力的方式与书写笔芯接触,第一夹紧爪也可以与书写笔芯线接触。并且,第二夹紧爪也可以以点接触,面接触或者基于这些组合的接触等任意的接触方式与书写笔芯接触。并且,上述的点接触、线接触是包括书写用具的构成部件以及在书写笔芯的制造上应允许的意外的加工圆弧部所引起的实际的点接触、线接触在内的概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出导出由黑铅形成的书写笔芯L的活心铅笔10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书写笔芯并不限定于由黑铅形成,包括由任意材料形成的任意颜色的书写笔芯。并且,本发明的书写用具包括设有不具有导出功能的夹紧件的书写笔芯支架等,并不限定其书写的用途,例如包括作为眼线笔等化妆品来使用的书写用具。

符号的说明

10—活心铅笔,20—轴筒,21—轴筒主体,21a—防滑部,21b—防滑部,21c—平坦部,21d—凸缘部,21e—台阶部,21f—台阶部,22—前轴,22a—卡定孔,23—前口,23a—基端部,23b—导向片,23b1—固定孔,24—缓冲件,26—敲击部件,26a—内筒,30—笔芯导出机构,31—笔芯容器,31a—方筒部,31a1—卡定突起,31b—导入部,31c—圆筒部,31d—弹簧按压部,32—夹紧件,32a—连接部,32a1—前壁,32a2—卡定孔,32a3—狭缝,32b—基端部,32c—左夹紧片,32c—夹紧片,32c1—内表面,32d—右夹紧片,32d—夹紧片,32e—滑动突起,32f—鼓出部,33—中轴,33a—第一中轴部件,33b—第二中轴部件,33c—卡定突起,33c1—弹性片,33d—弹簧按压部,33e—滑动槽,34—弹簧,35—夹紧环,40—夹紧爪,41—第一夹紧爪,41a—第一壁面,41b—第一突端边,41c—第一倾斜面,42—第二夹紧爪,42a—第二壁面,42b—第二突端边,42c—第二倾斜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