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271阅读:1092来源:国知局
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及应用该差分信号传输电路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领域,特别是液晶面板中,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驱动板和显示板之间存在大量的连接,不仅会增加安装所需的空间,而且大量的互联还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电磁干扰。

差分信号传输电路不仅能提供很高的带宽,具有很低的电磁干扰,而且在小巧的结构上集成了更多的数据接口,因此能满足当今液晶面板更薄、传输效果更好的需求。

传统的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包括发送器、互联器和接收器,其中发送器设置于电路板的驱动板侧,接收器设置于电路板的显示板侧。发送器将驱动板主控芯片输出的非平衡的逻辑信号转换成平衡的差分信号,然后通过互联器将信号传送到显示板侧的接收器,接收器再将平衡传输的差分信号转换成非平衡传输的逻辑信号,送往显示板的时序控制与行列驱动电路。差分信号互联器包括联接线(电缆线或印刷电路板走线)和终端匹配电阻。而终端匹配电阻一般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会造成印刷电路板上零件过多,且匹配零件电阻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差分信号传输电路,旨在使差分信号传输电路简单,且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传输线,所述传输线连接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

所述发送器将接收到的非平衡传输的逻辑信号转换成平衡传输的差分信号;

所述接收器将接收到的所述平衡传输的逻辑信号转换成非平衡传输的差分信号;

所述接收器集成有多个终端匹配电阻。

可选地,所述接收器包括连接所述传输线的多对输入引脚,每对输入引脚之间设有一所述终端匹配电阻。

可选地,所述终端匹配电阻的阻抗值范围为标准阻抗的±5%。

可选地,所述差分信号包括右低压信号、左低压信号和时钟信号。

可选地,所述差分信号还包括行数据信号和列极性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终端匹配电阻利用半导体制程集成于所述接收器内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该显示面板电性连接的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电路。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块,所述发送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接收器电连接于所述显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设有主控芯片,所述发送器集成于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传输线连接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接收器。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将终端匹配电阻集成于接收器内部,相对于传统的直接将终端匹配电阻设置于电路板的结构,本发明中该终端匹配电阻不会占用外部电路板空间,且集成于接收器内的终端匹配电阻体积小巧,制作成本低,不会占用接收器太大空间,不仅使得外部电路板上安装的零件减少,结构简单,且进一步降低了差分信号传输电路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的差分信号传输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差分信号传输电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差分信号传输电路中一信号通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模块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2至图4,本发明提出一种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特别是一种迷你差分信号(mini-lvds)传输电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包括发送器11、接收器13和传输线15,传输线15连接发送器11和接收器13;

接收器13集成有多个终端匹配电阻131。

发送器10电连接于一个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将接收到的非平衡传输的逻辑信号转换成平衡传输的差分信号;

接收器13电连接另一个ic,将接收到的平衡传输的差分信号转换成非平衡传输的逻辑信号;

终端匹配电阻131用以消除传输线15中的信号反射。

传输线15为电缆线或为电路板的走线。

上述两个ic可以为同一电路板30上的两个部件,可以为两个不同电路板上的部件。

参见图1,为现有的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该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包括发送器11`、接收器13`和互联器15`,该互联器15`包括传输线151`和终端匹配电阻153`,传输线151`用于将发送器11`上的数据传递至接收器13`,而该终端匹配电阻153`则用于消除传输线151`上的信号反射。该终端匹配电阻153`通常是设置在电路板30`上,会造成电路板30`上零件繁多,且还需要其他零件在安装时与之匹配,使该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整体成本增加。

参见图2,本发明技术方案将终端匹配电阻131集成于接收器13内部,相对于传统的直接将终端匹配电阻153`设置于电路板30`的结构,本发明中该终端匹配电阻131不会占用外部电路板30空间,且集成于接收器13内部的终端匹配电阻131体积小巧,制作成本低,不会占用接收器13太大空间,不仅使得外部电路板30上安装的零件减少,结构简单,且进一步降低该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的成本。

该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包括连接发送器11和接收器13的多个信号通道,发送器11的每对输出引脚(未图示)由传输线连接至接收器13的每对输入引脚133,形成一信号通道。接收器13的每对输入引脚133之间设有一终端匹配电阻131(参见图3)。

终端匹配电阻131的阻抗值范围为标准阻抗的±5%。终端匹配电阻131的标准阻抗为z0,为了使该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的信号传输效果更好,终端匹配电阻131的阻抗rt=(z0)±5%以内。

进一步地,差分信号包括rlv(rightlowvoltage,右低压)信号和llv(leftlowvoltage,左低压)信号和clk(clock,时钟)信号。

传输线15为双总线结构,每根总线分别携带着左半面板和右半面板的视频数据。相应总线分别表示为llv和rlv。

每根总线包含多对传输线,每一对传输线上携带着差分串行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信号对的数量主要由列驱动器半导体技术所能支持的最大频率决定。组成xlv(x为r或l)的单独的信号对表示为xlvi,对一个有n+1个数据对的总线来说,i从0到n。xlvi的两根线是xlvip与xlvim,p与m表示线的正负。xlvip的电压高于xlvim的电压时就认为是xlvi为高电平(逻辑值为1)。

进一步地,差分信号还包括行数据信号和列极性控制信号。

除了携带视频数据的差分信号对,构成差分信号的还有行数据信号(tp1)与列极性控制(pol)。这两种信号是由rlv与llv共有的电平信号。tp1本质上是一种行分隔符,表示每行数据传输的结束。pol控制列驱动器输出的极性。

终端匹配电阻131利用半导体制程集成于接收器13内部,使得该接收器13制作简单,且成本低。

半导体制程主要以晶圆为基本材料,经过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和感光剂的涂布后,结合光罩进行曝光、显像,使晶圆上形成各类型的电路,再经蚀刻、光阻液的去除及不纯物的添加后,进行金属蒸发,使各组件的线路及电极得以形成,最后进行晶圆探针检测,然后切割成芯片,再经粘着、联机及包装等组配工程而成电子产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100,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和与该显示面板电性连接的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该差分信号传输电路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装置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见图4,显示装置100包括驱动模块20,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块40,发送器11电连接于驱动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接收器13电连接于显示模块40的信号输入端。发送器11将驱动模块20输出的非平衡的逻辑信号转换成平衡的差分信号,然后通过传输线15将信号传送到显示模块40侧的接收器13,接收器13再将平衡传输的差分信号转换成非平衡传输的逻辑信号,送往显示模块的时序控制与行列驱动电路。

驱动模块20设有主控芯片(未图示),发送器11集成于主控芯片,传输线连接15主控芯片和接收器13。

将发送器11集成于主控芯片可以使显示装置100结构更加简单,装配过程更加方便。

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器或其他显示装置。具体可以为电脑显示器、电视机显示器或手机显示屏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