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4625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指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多个像素以矩阵形式布置,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栅线的栅极驱动电路和驱动数据线的数据驱动电路。为了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一般在保持分辨率的同时,希望减少数据驱动电路的输出通道数量。基于此,如图1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会采用多路分配器01(demux)将每三条数据线与一个数据信号输入端s1或s2相连,一个数据信号输入端与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个输出通道相连,这样可以将数据驱动电路的输出通道减少到三分之一。

当采用多路分配器对像素充电时,栅线会逐行开启,通过对各条时钟控制信号线依次加载时钟脉冲信号,分时对与同一多路分配器连接的各条数据线加载数据信号,以实现对一行像素充电。例如如图2所示,当栅线gate1打开时,分别给与多路分配器连接的时钟控制信号线ckhr、ckhg、ckhb依次加载时钟脉冲信号。并在ckhr加载时钟脉冲信号时,为像素r1充电,在ckhg加载时钟脉冲信号时,为像素g1充电,在ckhb加载时钟脉冲信号时,为像素b1充电。像素r1、g1和b1的电量保持时长分别为tr,tg,tb。当栅线gaten打开时,重复以上操作,为像素rn、gn和bn的充电。

从上述描述的现有显示模式可以看出,虽然时钟控制信号线加载相同脉宽的时钟脉冲信号,会使各像素r、g、b在加载时钟脉冲信号时进行充电的充电时长相同,但是由于是对时钟控制信号线ckhr、ckhg、ckhb依次加载时钟脉冲信号,即各时钟脉冲信号的起始时间并不一致,导致在时钟脉冲信号变为低电平后,由于电路中存在的延时(loading)作用,使各像素仍旧处于小电量充电状态。即由于各个像素充电起始时间为ckh脉冲信号开启时间,结束时间为栅线关闭时间,因此各像素的实际充电时长也不同,即tr>tg>tb。并且,在分辨率不高(低ppi)的情况下,现有显示模式可以满足像素r、g和b的充电需求,但是当分辨率较高(高ppi)时,由于数据线的负载过大会带来时延问题(rcloading),虽然时钟控制信号线加载相同脉宽的时钟脉冲信号,会使各像素r、g、b所连接的数据线在加载时钟脉冲信号时进行充电的充电时长相同,但是由于数据线在远端的延时大于近端延时,使数据线在远端的充电时长需求大于近端需求,这就会加剧液晶显示面板中各区域的像素充电不一致的情况,使显示效果出现色偏等问题。如图3所示,数据线的末端的负载要比始端大,其中始端指的是信号初始加载的一端,末端指的是信号可以到达的最远端。因此,在数据线的末端色偏等问题尤为严重。

因此,如何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解决数据线负载过大带来的显示色偏等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用以解决由于数据线负载过大带来的显示色偏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线,与所述栅线绝缘相交设置的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单元;各所述子像素单元被划分为沿着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区域,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按照所述子像素单元与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点与数据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距离从远到近的顺序,对各所述区域内的各所述子像素单元所连接的所述栅线加载脉宽逐渐减小的栅极扫描信号,且对同一所述区域内的各所述子像素单元所连接的所述栅线加载脉宽相同的栅极扫描信号;

在对每一条所述栅极加载栅极扫描信号的同时,采用各条所述数据线对与所述栅线连接的各所述子像素单元进行充电,所述充电时长根据所述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驱动方法进行驱动。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先将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各子像素单元划分为沿着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区域,之后对各区域加载脉宽不同的栅极扫描信号,具体按照子像素单元与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点与数据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距离从远到近的顺序,对各区域内的各子像素单元所连接的栅线加载脉宽逐渐减小的栅极扫描信号;并在对每一条栅极加载栅极扫描信号的同时,采用各条数据线对与栅线连接的各子像素单元进行充电,该充电时长根据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变化,以确保距离数据信号输入端越远的区域中的各子像素的电量保持时长相对越长,从而改善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由于数据线的负载过大导致末端充电不足带来的显示色偏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数据线的负载等效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线gatea、gateb和gatec,与栅线gatea、gateb和gatec绝缘相交设置的多条数据线datar、datag和datab,以及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单元r、g或b;各子像素单元ra、rb、rc、ga、gb、gc、ba、bb、bc被划分为沿着数据线datar、datag和datab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区域a、b或c。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具体包括:

如图4所示,按照子像素单元ra、rb、rc、ga、gb、gc、ba、bb、bc与数据线datar、datag和datab之间的连接点与数据信号输入端s之间的距离从远到近的顺序,对各区域a、b或c内的各子像素单元ra、rb、rc、ga、gb、gc、ba、bb、bc所连接的栅线gatea、gateb和gatec加载脉宽逐渐减小的栅极扫描信号,且对同一区域内的各子像素单元ra、ga、ba或rb、gb、bb或rc、gc、bc所连接的栅线gatea、gateb或gatec加载脉宽相同的栅极扫描信号;

在对每一条栅极gatea、gateb或gatec加载栅极扫描信号的同时,采用各条数据线datar、datag和datab对与栅线gatea、gateb或gatec连接的各子像素单元ra、ga、ba或rb、gb、bb或rc、gc、bc进行充电,充电时长根据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变化。

图4中是以各子像素单元被划分为沿着数据线datar、datag和datab的延伸方向排列的三个区域a、b、c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具体实施时,并不限定区域划分的数量。例如针对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数据信号输入端s位于数据线datar、datag和datab的底部,因此,区域a距离数据信号输入端s最远,对区域a内的栅线gatea加载的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最大;区域c距离数据信号输入端s最近,对区域c内的栅线gateb加载的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最小。在区域a内的栅线gatea加载栅极扫描信号时,各条数据线datar、datag和datab对区域a内的各子像素单元ra、ga、ba进行充电,充电的最长时间为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时长;同理,在区域c内的栅线gatec加载栅极扫描信号时,各条数据线datar、datag和datab对区域c内的各子像素单元rc、gc、bc进行充电,充电的最长时间为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时长。因此,区域a内的各子像素单元ra、ga、ba的充电时长最长,区域c内的各子像素单元rc、gc、bc的充电时长最短。

这样,可以确保距离数据信号输入端s越远的区域中的各子像素单元的电量保持时长相对越长,从而改善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由于数据线的负载过大导致末端充电不足带来的显示色偏等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可以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等区域的划分,即各区域a、b、c具有相同行数的子像素单元。此时,按照子像素单元与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点与数据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距离从远到近的顺序,对各区域内的各子像素单元所连接的栅线加载脉宽逐渐减小的栅极扫描信号,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按照子像素单元与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点与数据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距离从远到近的顺序,对各区域内的各子像素单元所连接的栅线加载脉宽等差减小的栅极扫描信号。

例如针对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区域a、b和c分别具有三行子像素单元,对区域a内的栅线gatea加载的栅极扫描信号与对区域b内的栅线gateb加载的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之差,等于对区域b内的栅线gateb加载的栅极扫描信号与对区域c内的栅线gatec加载的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之差。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对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并不限于上述的等区域,也可以根据数据信号时延的严重程度,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区域的划分,例如在离数据信号输入端越远的部分,区域划分的密度越大,即离着数据信号输入端越远的部分,信号时延越严重,因此,对于此处可以划分出包含子像素单元行数更少的区域,对信号时延严重的区域加载脉宽越长的栅极扫描信号,以保证采用数据线对该区域内的各子像素单元可以有充分时长的电量保持时长。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对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各条栅线的扫描顺序,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在每一帧显示时间,按照子像素单元与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点与数据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距离从远到近的顺序,依次对各条栅线加载栅极扫描信号。例如针对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可以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对各条栅线加载栅极扫描信号。当然,也可以反之,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成本,可以利用多路分配器在保持分辨率的同时,减少数据驱动电路的输出通道数量。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中,如图5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与同一栅线gatea、gateb或gatec连接的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单元ra、ga、ba或rb、gb、bb或rc、gc、bc构成一个像素单元;为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单元ra、ga、ba或rb、gb、bb或rc、gc、bc充电的各条数据线通过多路分配器10与一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相连;各多路分配器10具有与连接的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单元ra、ga、ba或rb、gb、bb或rc、gc、bc一一对应的多个控制端,各控制端分别与用于控制不同颜色子像素单元充电时长的时钟控制信号线对应相连,例如图5中子像素单元包括红色r、绿色g、蓝色b三个子像素单元;时钟控制信号线包括:用于控制红色子像素单元充电时长的第一信号线ckhr,用于控制绿色子像素单元充电时长的第二信号线ckhg,用于控制蓝色子像素单元充电时长的第三信号线ckhb。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对每一条栅线gatea、gateb或gatec加载栅极扫描信号的同时,依次对各时钟控制线号线加载脉宽根据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变化的时钟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在对一条栅线gatea、gateb或gatec加载栅极扫描信号的同时,如图5所示,可以依次对各时钟控制信号线加载脉宽相同的时钟信号,例如图5中对区域a内的栅线gatea加载栅极扫描信号时,依次对第一信号线ckhr、第二信号线ckhg和第三信号线ckhb加载脉宽相同的时钟信号;对区域b和区域c以此类推、并且,在对一条栅线加载栅极扫描信号时,各时钟控制信号线加载的时钟信号的脉宽之和可以等于栅线加载的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例如在对区域a内的栅线gatea加载栅极扫描信号时,对第一信号线ckhr、第二信号线ckhg和第三信号线ckhb加载的时钟信号的脉宽为栅极扫描信号的三分之一,对于区域b和区域c以此类推。

这样,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如图6所示,针对第一信号线ckhr、第二信号线ckhg和第三信号线ckhb在时序中在不同时刻加载脉冲宽度呈非对称分布的时钟信号,相对于虚线所示的加载脉冲宽度呈对称分布的时钟信号,可以将区域c中具有足够电量保持时长的没有利用的时间②补充到区域a中充电不足缺少的电量保持时长①的位置,以改善区域a充电不足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采用多路分配器来节省数据驱动电路的输出通道以降低成本时,会带来构成同一像素单元的各子像素单元的电量保持时长不一致的问题,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容易在电量保持时长最短的子像素单元处发生充电不充分的情况。

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在对每一条栅线加载栅极扫描信号的同时,依次对各时钟控制线号线加载脉宽根据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变化的时钟信号,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以缓解各子像素单元电量保持时长不一致带来的充电不足问题:

在对一条栅线gatea、gateb或gatec加载栅极扫描信号的同时,可以依次对各时钟控制信号线加载脉宽逐渐增大的时钟信号,例如图7中,针对区域a内的栅线gatea加载栅极扫描信号时,依次对第一信号线ckhr、第二信号线ckhg和第三信号线ckhb加载时钟信号,且各时钟信号的脉宽逐渐增大,对于区域b和区域c以此类推。并且,在对一条栅线gatea、gateb或gatec加载栅极扫描信号时,各时钟控制信号线加载的时钟信号的脉宽之和可以等于栅线加载的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

具体地,在依次对各时钟控制信号线加载脉宽逐渐增大的时钟信号时,可以采用依次对各时钟控制信号线加载脉宽等差增大的时钟信号,例如图7中,依次对第一信号线ckhr、第二信号线ckhg和第三信号线ckhb加载脉宽等差增大的时钟信号;其中,第二信号线ckhg加载的时钟信号的脉宽可以等于栅极扫描信号的三分之一脉宽,这样,第二时钟控制信号线ckhg加载的时钟信号与第一信号线ckhr加载的时钟信号的脉宽之差,等于第三信号线ckhb加载的时钟信号与第二信号线ckhg加载的时钟信号的脉宽之差。

这样,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如图7所示,虽然对第一信号线ckhr、第二信号线ckhg和第三信号线ckhb加载的时钟信号的脉宽不同,但针对对第一信号线ckhr、第二信号线ckhg和第三信号线ckhb在时序中在不同时刻加载的时钟信号的脉冲宽度也会呈现出非对称分布。相对于虚线所示的加载脉冲宽度呈对称分布的时钟信号,可以将区域c中具有足够电量保持时长的没有利用的时间②补充到区域a中充电不足缺少的电量保持时长①的位置,以改善区域a充电不足的问题。并且,相对于图6的时序图可以看出,对于各像素单元中电量保持时长最短的子像素单元的电量保持时长有所增长,可以防止充电不足的发生。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驱动方法进行驱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先将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各子像素单元划分为沿着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区域,之后对各区域加载脉宽不同的栅极扫描信号,具体按照子像素单元与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点与数据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距离从远到近的顺序,对各区域内的各子像素单元所连接的栅线加载脉宽逐渐减小的栅极扫描信号;并在对每一条栅极加载栅极扫描信号的同时,采用各条数据线对与栅线连接的各子像素单元进行充电,该充电时长根据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宽变化,以确保距离数据信号输入端越远的区域中的各子像素的电量保持时长相对越长,从而改善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由于数据线的负载过大导致末端充电不足带来的显示色偏等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