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故障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76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故障警示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警示牌,尤其涉及一种交通故障警示牌。



背景技术:

交通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

警示牌是汽车上的常规应急装备,外观一般呈三角形状态,所以又称为三角警示牌。警示牌必须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动反光体。原理是车主在路上遇到突发交通事故时,利用警示牌的反光性能,提醒其它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

现有的警示牌存在警示效果差和不稳定性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双重警示效果和更加稳定的交通故障警示牌。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警示牌存在警示效果差和不稳定性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通故障警示牌。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交通故障警示牌,包括有滚轮、筒体、蓄电池、旋转装置、连接杆、升降装置和警示灯,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和蓄电池,蓄电池设置在滚轮的内侧,筒体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装置,筒体内右壁的中上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连接有警示灯,警示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

优选地,旋转装置包括有固定杆、第一电机、旋转杆、环形滑轨、滑块和警示板,筒体的中下部对称式开有半环形槽,半环形槽内均设置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上均设置有滑块,筒体的中下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末端均与滑块相连接,滑块上连接有警示板,警示板设置在筒体的外部,第一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

优选地,升降装置包括有橡胶导套、第一弹簧、固定块、升降杆、第一接触轮、第二电机和凸轮,连接杆的左端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后方连接有凸轮,筒体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橡胶导套,筒体顶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筒体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固定块上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橡胶导套,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接触轮,第一接触轮与凸轮相接触,警示灯连接在升降杆的上端,第二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铜锣、锤头、第二弹簧、挡块、移动杆和第二接触轮,筒体的中部左侧壁上开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铜锣,铜锣的右侧设置有挡块,挡块与铜锣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挡块上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第二接触轮与凸轮相接触,移动杆的左端连接有锤头。

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装置,筒体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包括有踏板、第三弹簧、支杆、导向板和吸盘,筒体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有导向孔,导向板的上方设置有踏板,踏板与导向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踏板底部的中部连接有支杆,支杆穿过第三弹簧和导向板,支杆的下端连接有吸盘。

优选地,还包括有卡扣和透明板,警示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式开有卡槽,警示板的外侧设置有透明板,透明板底部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卡扣,卡扣与卡槽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摩擦块、固定爪和电动推杆,筒体底部的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爪,固定爪的外部连接有摩擦块,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

优选地,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300mah。

优选地,吸盘的直径为12-15cm。

优选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弹性系数之比为1:2:2。

工作原理:当某一交通路段发生故障时,工人将该装置放置到故障发生路段的适当位置,该装置对各行人给予提示作用,这样能够避免路段的拥挤堵塞。蓄电池对该装置的运行进行供电,保证该装置的正常运行。工人打开警示灯,同时工人通过启动升降装置带动警示灯上下移动,这以便提示远方更多的人该路段发生不良状况。同时工人通过启动旋转装置开始工作,旋转装置给予人们更好的提示作用,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该路段的情况。

因为旋转装置包括有固定杆、第一电机、旋转杆、环形滑轨、滑块和警示板,筒体的中下部对称式开有半环形槽,半环形槽内均设置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上均设置有滑块,筒体的中下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末端均与滑块相连接,滑块上连接有警示板,警示板设置在筒体的外部,所以当需要启动旋转装置时,工人启动第一电机正反交替旋转,第一电机带动旋转杆转动,旋转杆带动滑块滑动,从而警示板转动,这样以便四面八方的人观看到警示板,提示范围广。

因为升降装置包括有橡胶导套、第一弹簧、固定块、升降杆、第一接触轮、第二电机和凸轮,连接杆的左端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后方连接有凸轮,筒体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橡胶导套,筒体顶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筒体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固定块上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橡胶导套,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接触轮,第一接触轮与凸轮相接触,警示灯连接在升降杆的上端,所以当需要启动升降装置带动警示灯上下移动时,工人启动第二电机旋转,第二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的远端与第一接触轮相接触时,升降杆向上移动,凸轮的远端与第一接触轮远离时,升降杆受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向下移动,由此升降杆的上下移动带动警示灯的上下移动。

因为还包括有铜锣、锤头、第二弹簧、挡块、移动杆和第二接触轮,筒体的中部左侧壁上开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铜锣,铜锣的右侧设置有挡块,挡块与铜锣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挡块上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第二接触轮与凸轮相接触,移动杆的左端连接有锤头,所以当凸轮转动时,凸轮的远端与第二接触轮相接触时,移动杆向左移动,从而移动杆带动锤头向左移动敲击铜锣,当凸轮的远端与第二接触轮远离时,移动杆受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移动,由此移动杆的左右移动带动锤头的左右移动,锤头敲击铜锣发出响声,这样以便在雾霾和雨天情况下发生交通故障,单凭警示灯和警示板的提示作用是不够的,人们在雾霾和雨天难以观看到警示灯和警示牌,由此铜锣声可以传达提示声音,这样达到双重的交通故障提示作用。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装置,筒体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包括有踏板、第三弹簧、支杆、导向板和吸盘,筒体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有导向孔,导向板的上方设置有踏板,踏板与导向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踏板底部的中部连接有支杆,支杆穿过第三弹簧和导向板,支杆的下端连接有吸盘,所以当需要更好的固定该装置时,工人将踏板踩下,从而支杆向下移动,吸盘向下移动与地面相接触,吸盘将该装置固定,这样能够防止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小心的触碰或者风力太大而使该装置随处移动,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因为还包括有卡扣和透明板,警示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式开有卡槽,警示板的外侧设置有透明板,透明板底部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卡扣,卡扣与卡槽配合,所以当发生在不同路段的交通故障时,需要将不同的警示内容放置在警示板上时,通过卡槽与卡扣的配合,工人可通过透明板对警示板及其上的内容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风雨交加的天气而损坏警示板并会使警示板上的内容打湿而影响提示效果,这样能够保证该装置提示的持久性。

因为还包括有摩擦块、固定爪和电动推杆,筒体底部的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爪,固定爪的外部连接有摩擦块,所以当该装置固定时,工人启动电动推杆伸长,电动推杆带动固定爪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同时摩擦块增大固定爪与地面的摩擦,由此进一步固定该装置,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对警示灯的上下移动,扩大提示范围,该装置的固定作用好,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双重的提示作用更能够满足交通需求,便于更换警示内容,适用于不同的交通故障的提示和操作简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滚轮,2-筒体,21-蓄电池,3-旋转装置,31-固定杆,32-第一电机,33-旋转杆,34-环形滑轨,35-滑块,36-警示板,37-半环形槽,4-连接杆,5-升降装置,51-橡胶导套,52-第一弹簧,53-固定块,54-升降杆,55-第一接触轮,56-第二电机,57-凸轮,6-警示灯,7-凹槽,8-铜锣,9-锤头,10-第二弹簧,11-挡块,12-移动杆,13-第二接触轮,14-固定装置,141-踏板,142-第三弹簧,143-支杆,144-导向板,145-导向孔,146-吸盘,15-卡扣,16-透明板,17-卡槽,18-摩擦块,19-固定爪,20-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交通故障警示牌,如图1-8所示,包括有滚轮1、筒体2、蓄电池21、旋转装置3、连接杆4、升降装置5和警示灯6,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和蓄电池21,蓄电池21设置在滚轮1的内侧,筒体2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装置3,筒体2内右壁的中上部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上设置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上连接有警示灯6,警示灯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实施例2

一种交通故障警示牌,如图1-8所示,包括有滚轮1、筒体2、蓄电池21、旋转装置3、连接杆4、升降装置5和警示灯6,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和蓄电池21,蓄电池21设置在滚轮1的内侧,筒体2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装置3,筒体2内右壁的中上部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上设置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上连接有警示灯6,警示灯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旋转装置3包括有固定杆31、第一电机32、旋转杆33、环形滑轨34、滑块35和警示板36,筒体2的中下部对称式开有半环形槽37,半环形槽37内均设置有环形滑轨34,环形滑轨34上均设置有滑块35,筒体2的中下部连接有固定杆31,固定杆3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上连接有旋转杆33,旋转杆33的末端均与滑块35相连接,滑块35上连接有警示板36,警示板36设置在筒体2的外部,第一电机3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实施例3

一种交通故障警示牌,如图1-8所示,包括有滚轮1、筒体2、蓄电池21、旋转装置3、连接杆4、升降装置5和警示灯6,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和蓄电池21,蓄电池21设置在滚轮1的内侧,筒体2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装置3,筒体2内右壁的中上部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上设置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上连接有警示灯6,警示灯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旋转装置3包括有固定杆31、第一电机32、旋转杆33、环形滑轨34、滑块35和警示板36,筒体2的中下部对称式开有半环形槽37,半环形槽37内均设置有环形滑轨34,环形滑轨34上均设置有滑块35,筒体2的中下部连接有固定杆31,固定杆3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上连接有旋转杆33,旋转杆33的末端均与滑块35相连接,滑块35上连接有警示板36,警示板36设置在筒体2的外部,第一电机3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升降装置5包括有橡胶导套51、第一弹簧52、固定块53、升降杆54、第一接触轮55、第二电机56和凸轮57,连接杆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电机56,第二电机56的后方连接有凸轮57,筒体2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橡胶导套51,筒体2顶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53,固定块53与筒体2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2,固定块53上连接有升降杆54,升降杆54穿过橡胶导套51,升降杆5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接触轮55,第一接触轮55与凸轮57相接触,警示灯6连接在升降杆54的上端,第二电机5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实施例4

一种交通故障警示牌,如图1-8所示,包括有滚轮1、筒体2、蓄电池21、旋转装置3、连接杆4、升降装置5和警示灯6,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和蓄电池21,蓄电池21设置在滚轮1的内侧,筒体2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装置3,筒体2内右壁的中上部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上设置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上连接有警示灯6,警示灯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旋转装置3包括有固定杆31、第一电机32、旋转杆33、环形滑轨34、滑块35和警示板36,筒体2的中下部对称式开有半环形槽37,半环形槽37内均设置有环形滑轨34,环形滑轨34上均设置有滑块35,筒体2的中下部连接有固定杆31,固定杆3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上连接有旋转杆33,旋转杆33的末端均与滑块35相连接,滑块35上连接有警示板36,警示板36设置在筒体2的外部,第一电机3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升降装置5包括有橡胶导套51、第一弹簧52、固定块53、升降杆54、第一接触轮55、第二电机56和凸轮57,连接杆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电机56,第二电机56的后方连接有凸轮57,筒体2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橡胶导套51,筒体2顶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53,固定块53与筒体2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2,固定块53上连接有升降杆54,升降杆54穿过橡胶导套51,升降杆5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接触轮55,第一接触轮55与凸轮57相接触,警示灯6连接在升降杆54的上端,第二电机5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还包括有铜锣8、锤头9、第二弹簧10、挡块11、移动杆12和第二接触轮13,筒体2的中部左侧壁上开有凹槽7,凹槽7内设置有铜锣8,铜锣8的右侧设置有挡块11,挡块11与铜锣8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挡块11上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的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13,第二接触轮13与凸轮57相接触,移动杆12的左端连接有锤头9。

还包括有固定装置14,筒体2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设置有固定装置14,固定装置14包括有包括有踏板141、第三弹簧142、支杆143、导向板144和吸盘146,筒体2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连接有导向板144,导向板144上开有导向孔145,导向板144的上方设置有踏板141,踏板141与导向板144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2,踏板141底部的中部连接有支杆143,支杆143穿过第三弹簧142和导向板144,支杆143的下端连接有吸盘146。

还包括有卡扣15和透明板16,警示板36的左右两侧对称式开有卡槽17,警示板36的外侧设置有透明板16,透明板16底部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卡扣15,卡扣15与卡槽17配合。

还包括有摩擦块18、固定爪19和电动推杆20,筒体2底部的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0,电动推杆20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爪19,固定爪19的外部连接有摩擦块18,电动推杆20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相连接。

蓄电池21的额定容量为1300mah。

吸盘146的直径为12-15cm。

第一弹簧52、第二弹簧10和第三弹簧142的弹性系数之比为1:2:2。

工作原理:当某一交通路段发生故障时,工人将该装置放置到故障发生路段的适当位置,该装置对各行人给予提示作用,这样能够避免路段的拥挤堵塞。蓄电池21对该装置的运行进行供电,保证该装置的正常运行。工人打开警示灯6,同时工人通过启动升降装置5带动警示灯6上下移动,这以便提示远方更多的人该路段发生不良状况。同时工人通过启动旋转装置3开始工作,旋转装置3给予人们更好的提示作用,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该路段的情况。

因为旋转装置3包括有固定杆31、第一电机32、旋转杆33、环形滑轨34、滑块35和警示板36,筒体2的中下部对称式开有半环形槽37,半环形槽37内均设置有环形滑轨34,环形滑轨34上均设置有滑块35,筒体2的中下部连接有固定杆31,固定杆3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上连接有旋转杆33,旋转杆33的末端均与滑块35相连接,滑块35上连接有警示板36,警示板36设置在筒体2的外部,所以当需要启动旋转装置3时,工人启动第一电机32正反交替旋转,第一电机32带动旋转杆33转动,旋转杆33带动滑块35滑动,从而警示板36转动,这样以便四面八方的人观看到警示板36,提示范围广。

因为升降装置5包括有橡胶导套51、第一弹簧52、固定块53、升降杆54、第一接触轮55、第二电机56和凸轮57,连接杆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电机56,第二电机56的后方连接有凸轮57,筒体2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橡胶导套51,筒体2顶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53,固定块53与筒体2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2,固定块53上连接有升降杆54,升降杆54穿过橡胶导套51,升降杆5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接触轮55,第一接触轮55与凸轮57相接触,警示灯6连接在升降杆54的上端,所以当需要启动升降装置5带动警示灯6上下移动时,工人启动第二电机56旋转,第二电机56带动凸轮57转动,凸轮57的远端与第一接触轮55相接触时,升降杆54向上移动,凸轮57的远端与第一接触轮55远离时,升降杆54受第一弹簧52的弹力作用向下移动,由此升降杆54的上下移动带动警示灯6的上下移动。

因为还包括有铜锣8、锤头9、第二弹簧10、挡块11、移动杆12和第二接触轮13,筒体2的中部左侧壁上开有凹槽7,凹槽7内设置有铜锣8,铜锣8的右侧设置有挡块11,挡块11与铜锣8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挡块11上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的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接触轮13,第二接触轮13与凸轮57相接触,移动杆12的左端连接有锤头9,所以当凸轮57转动时,凸轮57的远端与第二接触轮13相接触时,移动杆12向左移动,从而移动杆12带动锤头9向左移动敲击铜锣8,当凸轮57的远端与第二接触轮13远离时,移动杆12受第二弹簧10的弹力作用向右移动,由此移动杆12的左右移动带动锤头9的左右移动,锤头9敲击铜锣8发出响声,这样以便在雾霾和雨天情况下发生交通故障,单凭警示灯6和警示板36的提示作用是不够的,人们在雾霾和雨天难以观看到警示灯6和警示牌,由此铜锣8声可以传达提示声音,这样达到双重的交通故障提示作用。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装置14,筒体2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设置有固定装置14,固定装置14包括有包括有踏板141、第三弹簧142、支杆143、导向板144和吸盘146,筒体2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式连接有导向板144,导向板144上开有导向孔145,导向板144的上方设置有踏板141,踏板141与导向板144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2,踏板141底部的中部连接有支杆143,支杆143穿过第三弹簧142和导向板144,支杆143的下端连接有吸盘146,所以当需要更好的固定该装置时,工人将踏板141踩下,从而支杆143向下移动,吸盘146向下移动与地面相接触,吸盘146将该装置固定,这样能够防止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小心的触碰或者风力太大而使该装置随处移动,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因为还包括有卡扣15和透明板16,警示板36的左右两侧对称式开有卡槽17,警示板36的外侧设置有透明板16,透明板16底部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卡扣15,卡扣15与卡槽17配合,所以当发生在不同路段的交通故障时,需要将不同的警示内容放置在警示板36上时,通过卡槽17与卡扣15的配合,工人可通过透明板16对警示板36及其上的内容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风雨交加的天气而损坏警示板36并会使警示板36上的内容打湿而影响提示效果,这样能够保证该装置提示的持久性。

因为还包括有摩擦块18、固定爪19和电动推杆20,筒体2底部的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0,电动推杆20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爪19,固定爪19的外部连接有摩擦块18,所以当该装置固定时,工人启动电动推杆20伸长,电动推杆20带动固定爪19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同时摩擦块18增大固定爪19与地面的摩擦,由此进一步固定该装置,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