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5724发布日期:2019-01-16 06:5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无螺丝且易拆卸并可稳定卡合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是一种具有显示器的电子产品,其已是现代人不论在工作处理学习上、或是个人休闲娱乐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包括智能手机(smartphone)、平板电脑(pad)、笔记型电脑(notebook)、显示器(monitor)到电视(tv)等许多相关产品。而消费者除了追求电子产品本身的电子特性可更优异,如显示效果高品质、操作时其响应速度更快速、使用寿命长和稳定度高等,在显示装置外观上也希望能兼具美观的优点。

常见的显示装置,其模块前框多为侧锁或背锁螺丝架构,不仅增加组装工时,且从外观上来看会有螺丝裸露问题,并且使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变厚。再者,显示装置于产品出厂前后例如品质检查(产品出厂前)、终端使用者使用一段时间后(产品出厂后)如需检修都可能需要拆下框架,而传统的卡合构件大部分是紧固式组装,十分难以拆卸,也容易于拆卸时产生刮屑或磨损等问题;而其他以螺丝及螺孔组装的锁固构件则除了增加框架宽度或厚度和影响美观的问题,在拆卸和组装上也十分耗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其固定模块的卡合结构不但具备卡合功能更兼具外观特性,使应用的显示装置的框架和背板在组装和拆卸的难度上大幅降低。

根据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背光模块和一壳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组装于壳体中,壳体包括一框架、一背板和多个固定模块以组装框架和背板,这些固定模块其中之一包括:设置于该框架上,该卡合结构包括一基底、一舌片和一卡勾,该舌片及该卡勾设置于该基底上;以及一容置孔,设置于该背板的侧缘处,且与该卡勾相对应。附图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剖面简示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中框架与背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背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背板圈选处的放大示意图,其显示背板侧缘处的容置孔,以及容置孔上方的导引结构。

图5a、5b绘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框架处所设置的一卡合结构示意图。

图6绘示如图5a、5b所示的卡合结构与图4的背板侧缘处的容置孔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7a为图6的剖面线7a-7a’所示的舌片与背板组装后的剖面简示图。

图7b为图6的剖面线7b-7b’所示的卡勾与背板的容置孔完成组装后的剖面简示图。

图8a-8c中绘示本申请其中三种可应用的舌片剖面的态样。

图9a-9d是为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可应用的舌片的挡片表面的其他可应用态样。

图10a和10b绘示一实施例的卡合结构的前视图。

图11绘示一实施例的卡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元件标号说明如下:

1:显示装置

11:显示面板

12:背光模块

13:壳体

131:框架

131i:内表面

132:背板

132e:侧缘

21:卡合结构

210:基底

210a:第一表面

210b:第二表面

212:舌片

212c:连接片

212b、212b’、212b-1~212b-6:挡片

212g:导引片

214:卡勾

31:容置孔

314g:导引结构

θ1、θ2、θ3:角度

b1、b2:间隙

f、f’:外力

a点:卡勾的中心点

b点:舌片的中心点

d和d’、p和p’:距离

w1:卡勾宽度

l1:卡勾长度

w2:舌片宽度

l2、l3: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固定模块的卡合结构固定于框架内部,不影响框架之外观特性,且卡合结构与背板透过卡合方式固定,无须使用传统螺丝方式的结合架构,不但具备卡合功能更兼具外观特性,再者,实施例中亦可设计导引结构,降低组装难度,且应用实施例的设计亦有利于将框架自背板上拆卸脱离,便于进行产品检查或维修时的框架拆卸。以下是参照所附附图详细叙述本申请的多种实施态样。需注意的是,实施例所提出的实施态样的结构、制程和内容仅为举例说明之用,本申请欲保护的范围并非仅限于所述的态样。需注意的是,本申请并非显示出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相关领域者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对实施例的结构和制程加以变化与修饰,以符合实际应用所需。因此,未于本申请提出的其他实施态样也可能可以应用。再者,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是用以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是为了修饰权利要求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请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这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剖面简示图。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1包括一显示面板11、一背光模块12和一壳体13,显示面板11与背光模块12组装于壳体13中,壳体13例如包括一框架131(ex:前框)、一背板132和多个固定模块(图2)以组装框架131和背板132。此实施例中于组装时是将背光模块12置于背板132处,显示面板11则位于背光模块12上方,之后以框架131和背板132组装,组装后的框架131系围绕于显示面板11的显示面的周边,此种形态的框架131亦可称为前框。但框架131的实际应用态样有许多种,虽然在此实施例中,是以一l型框体(如图1的框架剖面)作为附图示例的一框架131。但本申请并不以此示例为限,只要能设置如实施例所提出的可用于固定和组装模块的框体,即可应用本申请的设计。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中框架与背板的分解示意图。实施例的固定模块,以其中一组为例,是包括一卡合结构21和一容置孔31,卡合结构21设置于框架131朝向显示面板11方向的内侧上,且卡合结构21至少包括一舌片和一卡勾(如图5a、5b所示的舌片212和卡勾214)。容置孔31设置于背板132的侧缘(sideedge)132e处,且容置孔31并与卡勾相对应。实施例的多个固定模块可以分散设置在壳体的四个侧边中至少一个侧边,例如在框架131的长边或短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合结构21,而背板132的长边或短边的侧缘132e处都设有与该至少一个卡合结构21相应的容置孔31。

图3为图2中背板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的背板圈选处的放大示意图,其显示背板侧缘处的容置孔31以及容置孔上方的导引结构314g。图5a、5b绘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框架处所设置的一卡合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4和图5a、5b。于一实施例中,卡合结构除了具有可利用卡勾214做卡合功能及舌片212可防y方向(图4)外翻的功能之外,并于舌片212末端设计折弯结构(例如导引片212g)来导引框架131与背板132组合。如图5a、5b所示,卡合结构21包括一基底210、舌片212和卡勾214。舌片212包括一连接片212c、一挡片212b和导引片212g,其中卡勾214和连接片212c是突出于基底210的一表面,例如突出于基底210的第一表面210a(图5a),而基底210的第二表面210b(图5b)是相邻且固定于框架131的内表面131i(图5a)。基底210的第二表面210b与框架131的连结,可以为直接接触连接,也可以在基底210的第二表面210b与框架131中间借着胶或其他连接元件来做连接。连接片212c的两端分别连接挡片212b与基底210(ex:连接基底的第一表面210a)且连接片212c与基底210相互垂直。挡片212b的两端例如是与连接片212c和导引片212g连接,实际应用时,挡片212b可实质上与基底210平行(即连接片与挡片212b呈约90度直角),如图5a、5b所示,亦可以与连接片212c呈一非90度的角度,只要不影响构成的舌片212与背板132侧缘132e之间的组合与拆卸即可。而导引片212g连接挡片212b的一端(i.e.舌片212的尾端),相对于挡片212b的延伸平面是具有一第一角度,导引片212g的设计可有助于导引框架131与背板132的组合。如图4所示,其显示背板侧缘处的容置孔31,以及容置孔31上方的导引结构314g。当框架131与背板132进行组装时,是使舌片212的开口朝向背板132且舌片212自背板132的侧缘132e上方,沿z方向向下方移动以罩盖背板132的侧缘132e,并使卡合结构21的卡勾214沿着导引结构314g向下方移动直到置入容置孔31内。而舌片212的开口是由基底210,连接片212c,挡片212b所围成的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称为开口。图6绘示如图5a、5b所示的卡合结构与图4的背板侧缘处的容置孔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如上述,实施例的卡合结构21与背板132侧缘132e处的容置孔31完成组装后,舌片212罩住背板132的侧缘132e,因而限制了框架131与背板132于y方向上的相互移动(y方向上的定位),防止框架131沿y方向外翻。以图2、3、6为例,实施例中,壳体的多个固定模块可以分散设置在框架131四个侧边中至少一个侧边上,例如在框架131的长边或短边上设置至少一个卡合结构。如图2中,框架131的长边例如是平行y方向,则框架131长边所设置的卡合结构21中,置入对应的容置孔31内的卡勾214除了可限制框架131在z方向(垂直图面)上的移动,还可限制框架131在y方向上的移动,而罩住背板132侧缘132e的舌片212可以限制框架131在x方向上的移动(卡勾214、舌片212和容置孔31等细部结构请参照图4-6)。类似的,如附图中(ex:图2、3、6),框架131的短边例如是平行x方向,则框架131短边所设置的卡合结构中,置入对应的容置孔31内的卡勾214除了可限制框架131在z方向(垂直图面)上的移动,还可限制框架131在x方向上的移动,而罩住背板132侧缘132e的舌片212可以限制框架131在y方向上的移动。

因此,根据上述,若仅只有卡勾214置入容置孔31内做卡合,容易使框架131与背板132产生分离(外翻),因此实施例提出舌片212和卡勾214相互干涉的设计,除了可稳固组装后的框架131和背板132,更可防止框架131与背板132产生分离(外翻)。

值得注意的是,卡合结构21设置的数量可视实际应用状况,例如显示面板的尺寸、框架与卡合结构的材质、壳体需承载的重量(i.e.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的重量)而决定,本申请对此并不多做限制。一实施例中,以50吋显示屏幕为例,框架131长边例如是(但不限制是)设置8个至10个卡合结构,框架131短边例如是(但不限制是)设置5个至6个卡合结构。一实施例中,相邻的卡合结构21之间其间隙(pitch)例如是(但不限制是)大于或等于50mm且小于或等于200mm。卡合结构21彼此之间的间隔亦需配合实际应用状况而定,例如受限于组装的各机构零件的形状,因此之间的间隔并不一定相同。应用时,实际配置于框架131上的卡合结构21的数量和位置只要能稳固地支撑内部零件使框架131与背板132达到稳定组装即可。

图7a是为图6的剖面线7a-7a’所示的舌片与背板组装后的剖面简示图。图7b是为图6的剖面线7b-7b’所示的卡勾与背板的容置孔完成组装后的剖面简示图。以下是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说明欲进行框架与背板的组装与拆卸方法。请同时参照图7a、7b。

根据一实施例,如图7a所示,舌片212的一尾端包括一导引片212g。导引片212g是朝远离基底210的方向翘曲,例如具有一第一角度θ1。当框架131和背板132组装时,导引片212g可引导和帮助舌片212的开口与背板132侧缘132e的卡合。再者,当组装后的框架和背板需要拆卸时,导引片212g可提供在舌片212内的背板132侧缘132e一个更大的移动空间),而使卡勾214离开容置孔31,有助于舌片212自背板侧缘顺利脱离。一实施例中,第一角度θ1的范围例如是(但不限制是)大于或等于20度且小于或等于45度。

另外,由于组装后舌片212罩住背板132的侧缘132e,亦即舌片212的开口朝向背板132,且舌片212覆盖住背板侧缘的整个材质厚度,使与舌片212对应组装的背板侧缘部分可位于舌片212的开口内(请见图7a)。于一实施例中,考虑到拆卸问题,是使舌片212的开口非完全紧靠背板,而是可与背板侧缘留有空间,例如背板侧缘的两相对表面到舌片212内壁分别具有b1与b2之间隙,以方便框架的拆卸;于一实施例中,b1与b2之间隙范围例如分别为大于或等于0.01mm且小于或等于5mm,或是b1≠b2亦可。

再者,位于容置孔31上方的背板132侧缘132e具有一导引结构314g(图4),以与容置孔31相对应。如图7b所示,亦即导引结构314g与侧缘132e的延伸平面之间是具有一导引角度θ2,是朝远离卡勾214的方向弯曲。当框架131和背板132进行组装时,背板132侧缘132e的导引结构314g可引导和帮助框架131处卡合结构21的卡勾214可顺利向下滑动(例如沿着背板侧缘的外壁向下滑动)而置入容置孔31内。一实施例中,导引结构314g的导引角度θ2的范围例如是(但不限制是)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45度。

根据上述,由于框架131和背板132组装后,卡勾214置入容置孔31内,此限制了框架131在z方向上的移动(z方向上的定位),如图7a所示。

如图7a所示的卡合结构中,舌片212的挡片212b与连接片212c是呈垂直,且挡片212b表面呈一平滑表面,但本申请并不仅限制于图7a的态样。图8a至8c中是绘示本申请其中三种可应用的舌片态样。如图8a所示,舌片212的挡片212b’与连接片212c’是呈角度为(60+θ3)度,亦即挡片212b’可由与连接片212c’夹角60度起,向远离基底210的方向再增加角度θ3。于一实施例中,角度θ3的范围例如是(但不限制是)大于或等于5度且小于或等于100度。于一另外实施例中,角度θ3的范围例如是(但不限制是)大于或等于5度且小于或等于25度,此实施例的角度设计范围可增加固定模块内的舌片212与背板侧缘132e相互间的干涉量,让固定模块能更稳固卡合,但同时固定模块也会较难拆卸;于一另外实施例中,角度θ3的范围例如是(但不限制是)大于或等于35度且小于或等于100度,此实施例的角度设计范围可减少固定模块内的舌片212与背板侧缘132e相互间的干涉量,让固定模块能降低其卡合量,同时此角度的设计范围可让固定模块较容易拆卸。再者,挡片表面并不限制是平滑表面,也可以是具多个菱形折弯的表面(如图8b的挡片212b-1)或是具多个弧形折弯的波浪表面(如图8c的挡片212b-2)。

另外,舌片的形状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上述附图的挡片表面为长形(或方形),或是其他变化如图9a至9d的挡片212b-3至212b-6,其表面可呈多边形、四边形、三角形等形状,挡片底部亦可连接导引结构(类似图7a所示的导引片212g),只要可稳定与背板132进行组装并达到防止框架131外翻的效果,即属本申请可应用的舌片态样。

再者,根据实施例提出的固定模块,其各个卡合结构21中相互干涉的舌片212与卡勾214之间需有适当的距离以方便拆卸,如舌片212与卡勾214之间的距离较大,则进行框架131拆卸时可应用较小的施力大小即可完成。说明如下。图10a和10b绘示一实施例的卡合结构的前视图。图11绘示一实施例的卡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10a、10b。例如一种拆卸方式,其拆卸的时候,可先将框架朝z方向拉动,亦即对框架施一向上外力f,使舌片212向上朝z方向移动,此时尚位在容置孔内的卡勾214如同一支点,而能使物体(i.e.卡合结构21)绕转轴(i.e.卡勾214)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即为力矩(torque)。图10a、10b中,假设卡勾214中心点和舌片212中心点(ex:以挡片212b与连接片212c的连接处的中心点为舌片212中心点,图11)分别为a点和b点,a点和b点两者距离分别为d和d’,所施加的向上外力分别为f和f’。如图10a、10b所示,以卡勾214为转轴,外力为f和f’所产生的力矩大小(定义为力臂长与垂直分力的乘积)分别为fcosθ×d和f’cosθ’×d’。因θ趋近于θ’(cosθ和cosθ’可忽略不记),如产生相同的力矩大小(f×d=f’×d’)当d’大于d,则f’会小于f,即可达到相同的转动效果。因此,舌片212与卡勾214之间的距离越大,越容易拆卸。于一实施例中,如图10a、10b所示的距离p(i.e.上述a点和b点在xy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例如是在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70mm之间。另外,由于卡合结构的尺寸甚小,因此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d和d’以及距离p和p’十分接近,因此p近似于d,p’近似于d’;于一实施例中,距离d例如在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70mm之间。当然,可依实际应用状况,如考量到组装及拆解的难易度与卡合结构整体强度等问题,来调整舌片与卡勾之间的距离(d/d’和p/p’),本申请对此并不多做限制。

另外,于一实施例中,卡勾214宽度w1(沿着背板的侧缘往x方向延伸,请参照图10a、11)例如是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5mm,卡勾214长度l1例如是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0.8mm(卡勾长度l1是指卡勾214突出的长度,请见图7b,需与应用背板的容置孔31尺寸相配合,因此卡勾长度l1是与应用背板的厚度有关,以完成与容置孔31的卡合)。于另一实施例中,应用背板的厚度为1t,卡勾214长度l1范围例如是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20mm。再者,于一实施例中,舌片212宽度w2(沿着背板的侧缘往x方向延伸,请参照图10a、11)例如是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20mm,舌片212的连接片212c的长度l3(i.e.与背板的侧缘垂直方向的长度)例如是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50mm。挡片212b长度加上导引片212g长度是为舌片212的长度l2(i.e.舌片沿着平行背板的侧缘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于一实施例中,舌片212的长度l2例如是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50mm。舌片212总长度为l2加l3的长度,其包括一连接片212c、挡片212b和导引片212g的长度(请见图10a、11)。舌片212长度l2(i.e.挡片212b长度加上导引片212g长度)是依据背板侧缘132e的z方向的高度而定,背板侧缘高度又与模块的z方向厚度(背光模块厚度加上显示面板厚度)有关,因此舌片212长度l2是视模块厚度而定。而上述的宽度w1、w2和长度l1、l2、l3等,以上所述这些数值仅为示例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应用。

另外,一实施例中,卡合结构21的基底210、舌片212和卡勾214例如是一体成形,例如塑胶或金属的一体成形构件。框架131的材质为塑胶或金属,都可以应用。以金属材质为例,金属成形的卡合结构21例如是焊接于框架内部,金属成形的卡合结构21的厚度例如是(但不限制是)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0.4mm框架131其厚度例如是(但不限制是)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2mm。以塑胶材质为例,塑胶成形的卡合结构21其厚度例如是(但不限制是)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2mm,塑胶成形的框架131其厚度例如是(但不限制是)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5mm。但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制可应用的卡合结构和/或框架的材质。另外,虽然于一实施例中,卡合结构21的各部件(例如基底210、舌片212和卡勾214)可以是一体成形的一种结构件,但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舌片212和卡勾214可以分别形成于框架内侧。因此,于其他实施例的卡合结构中也可以省略基底,而是将舌片和卡勾直接制作于框架内侧,亦可使框架和背板完成组装。因此,如上述实施例和附图仅为示例之用,本申请的构件并不仅限于如图所示的态样。

再者,本申请可应用的显示装置例如是平面式显示装置或曲面式显示装置都可,并没有特别限制。虽然上述附图是以平面式显示装置作为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示例,但也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曲面式显示装置,本申请于此不特别限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的显示装置,其设计的固定模块,其卡合结构21固定于框架内部(例如是焊接于外观金属前框内部),可不影响框架之外观特性,且卡合结构21具有卡勾214卡合及舌片212防外翻松脱的功能,因此实施例所提出的固定模块设计不但具备卡合功能更兼具外观特性。实施例的设计尤其适合用于超窄边框机种的前框组装应用。一实施例中,卡合结构21的舌片212末端设计折弯结构(ex:导引片212g)来导引框架与背板进行组合,可提升组装性及避免刮屑产生不必要的屑粒,并具有限位功能避免卡勾214受力松脱问题。再者,于一实施例中,背板132于对应框架处的卡勾214位置是设计导引结构(ex:导引结构314g),可优化组装,降低组装难度并避免构件变形。再者,由于本申请的固定模块设计,易于将框架处的卡合结构自背板上拆卸下来,因此应用实施例可使应用的显示装置便于进行产品检查(ex:出厂前)或维修(ex:如终端使用者使用一段时间后如送回检修)时的框架拆卸。因此本申请的固定模块设计不但框架采行无螺丝方式的结合架构实具备固定和美观等优点,且组装和拆卸过程简易,十分适合量产。

其他实施例,例如元件的已知构件有不同的设置与排列等,亦可能可以应用,是视应用时的实际需求与条件而可作适当的调整或变化。因此,说明书与附图中所示的结构仅作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欲保护的范围。另外,相关技艺者当知,实施例中构成部件的形状和位置亦并不限于图示所绘的态样,亦是根据实际应用时的需求和/或制造步骤在不悖离本申请的精神的情况下而可作相应调整。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