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功能集成化智能交互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049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媒体功能集成化智能交互黑板。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设备已投入使用。

黑板是教室里使用的最为广泛也是传统的重要教学设备,教师可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擦写。但教师在黑板上仅能实现文字或简易图形的展示,对于某些抽象难懂或涉及空间结构的课程,往往需要借助观看视频文件等方式才能对课程具有直观的认识。针对此,多媒体教室应运而生。多媒体教室由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机、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投影屏幕、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在多媒体教室内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操作计算机和实物展示台等设备随心所欲地运用画、文字、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

在多媒体教室中,智能黑板是核心产品。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黑板往往是在传统的触控一体机上,增加一层ag玻璃,再在ag玻璃的两边配备黑色玻璃副板。触控一体机关闭时,ag玻璃与真正的玻璃黑板一样,保留教师全屏幕粉笔书写的习惯,而触控一体机屏幕点亮时,即可使用触摸屏操作,在课堂上进行交互触控使用,同时进行多媒体文件的播放、展示、操作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黑板,不具备多媒体教室的各种功能,并且在智能黑板的安装、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均需要与相匹配的其余电子设备通过各式电缆相连,比如网线、声音信号线、视频信号线等,这就要求在教室内进行布线设计,使用时将不同的电子设备进行线缆连接,如此,必将造成现场使用的布线周期长、成本高,线缆种类繁杂、线缆交错纠缠,操作繁琐等问题,导致教学故障频发、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

因此,如何尽量削减多媒体教室内的布线数量和复杂程度,降低布线周期和成本,简化操作,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媒体功能集成化智能交互黑板,能够在满足多媒体功能的使用需求基础上,尽量削减多媒体教室内的布线数量和复杂程度,降低布线周期和成本、提升系统兼容性与稳定性,避免教学事故发生,更能简化用户操作,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媒体功能集成化智能交互黑板,包括主板体、设置于所述主板体表面上的显示屏、设置于所述主板体内并用于在所述显示屏上播放多媒体文件的内部电脑,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体内、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接收来自外界电子设备所发送的使所述显示屏输出预设内容信号的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且所述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内部电脑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具体为触摸屏,且所述显示屏上展示的各条功能选项均对应所述内部电脑的各项执行操作。

优选地,所述主板体的侧边设置有并用于与外部电子设备连接的标准插口区,所述标准插口区的内部电路与所述内部电脑连接。

优选地,所述标准插口区包括若干个视频信号接口、音频信号接口和/或数据接口。

优选地,所述标准插口区具体包括hdmi、audioin、usb、tpusb和/或wlan插口。

优选地,所述主板体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内部电脑播放多媒体文件时的视听属性的功能按键区。

优选地,所述功能按键区具体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内部电脑播放多媒体文件音量的音量控制旋钮、用于调节所述显示屏亮度的亮度调节旋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亮灭的开关按钮。

优选地,所述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内设置有用于接收外界电子设备所发送信号的wifi模块和无线投屏模块。

优选地,所述主板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录播视频的摄像设备,且所述摄像设备与所述内部电脑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板体的两侧位置设置有用于接收麦克风发送的声音信号的接收器,以及与所述接收器信号连接、用于将其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按照预设比例放大并输出的功放。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媒体功能集成化智能交互黑板(以下简称“智能黑板”),主要包括主板体、显示屏、内部电脑和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其中,主板体为智能黑板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其余零部件。显示屏设置在主板体的表面上,内部电脑设置在主本体内,并且与显示屏信号连接。内部电脑主要用于播放多媒体文件(包括视屏文件、音频文件或数据文档等),并且播放内容及时通过显示屏展示,并且显示屏内置有音频播放器,可以同时产生声音。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设置在主板体内,并且与内部电脑信号连接,主要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接收外界电子设备所发送的信号,并将其发送给内部电脑进行对应处理、输出,而外界电子设备所发送的信号,可让显示屏输出预设内容,包括声音、视频和文件等。如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媒体功能集成化智能交互黑板,通过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接收外界电子设备的信号,同时通过内部电脑的处理,可以通过显示屏输出接收信号的多媒体内容,将各种不同的多媒体功能集成在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上,从而实现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功能的使用需求,并且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与外界电子设备的通信主要通过无线方式完成,因此无需使用过多的线缆,能够尽量削减多媒体教室内的布线数量和复杂程度,降低布线周期和成本,并且简化操作,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提升系统兼容性与稳定性,避免教学事故发生,简化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侧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功能分区连接示意图。

其中,图1—图4中:

主板体—1,显示屏—2,内部电脑—3,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功能按键区—5,摄像设备—6,接收器—7,功放—8,标准插口区—9,副板体—10,侧盖板—11,屏幕触控开关—12,储物槽—13,刷卡感应区—14,抗噪麦克风—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多媒体功能集成化智能交互黑板主要包括主板体1、显示屏2、内部电脑3和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

其中,主板体1为智能黑板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其余零部件。一般的,该主板体1可为矩形空心薄板状结构,当然也可呈圆形或其余形状。考虑到主板体1的轻量化设计和散热需求,此处优选地,可将主板体1设置为铝合金材质。

显示屏2设置在主板体1的表面上,主要用于展示输出多媒体文件,比如视屏文件、音频文件或数据文件等。当然,为顺利输出音频文件,该显示屏2可内置有音频播放器。考虑到显示屏2占主板体1表面的面积较大,因此可将显示屏2布置在主板体1的中间位置,而显示屏2的宽度可占主板体1宽度的80%或者全占也是可行的。

内部电脑3设置在主板体1内部,具体可为内部ops电脑等,可搭配阵列麦克风使用,主要用于播放多媒体文件(包括视屏文件、音频文件或数据文档等),并通过显示屏2进行输出。当然,内部电脑3也可以用于控制、调节多媒体文件的属性等。

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设置在主板体1内,并且与内部电脑3信号连接,主要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接收外界电子设备所发送的信号,并将其发送给内部电脑3进行对应处理、输出,而外界电子设备所发送的信号,可让显示屏2输出预设内容,包括声音、视频和文件等。

如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媒体功能集成化智能交互黑板,通过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接收外界电子设备的信号,同时通过内部电脑3的处理,可以通过显示屏2输出接收信号的多媒体内容,将各种不同的多媒体功能集成在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上,从而实现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功能的使用需求,并且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与外界电子设备的通信主要通过无线方式完成,因此无需使用过多的线缆,能够尽量削减多媒体教室内的布线数量和复杂程度,降低布线周期和成本,并且简化操作,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功能分区连接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多媒体功能集成化智能交互黑板主要可包括四大模块,分别为多媒体功能模块、接口模块、控制模块和外设模块,四者分别包括若干个元器件和/或若干个次级模块。

在关于显示屏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显示屏2具体可为触摸屏。并且在触摸屏点亮后,可以像pad触摸屏一样对应着内部电脑3的各项执行操作,如此,用户即可在显示屏2上通过触摸、点按等操作触发各条功能选项,比如点按“播放”时,即可使内部电脑3播放当前选中的多媒体文件。在显示屏2内设置有屏幕多点触控模块,可用于接受屏幕开关信号或屏幕亮度调节等信号,方便实现对显示屏2的控制。

此外,考虑到部分型号较旧的电子设备仅能通过有线的方式与智能黑板连接,本实施例在主板体1的侧边上设置了标准插口区。该标准插口区主要用于与外部电子设备相连,并且标准插口区的内部电路与内部电脑3连接。如此,部分电子设备即可通过线缆插入标准插口区后与内部电脑3连接。具体的,该标准插口区可包括若干个视频信号接口、音频信号接口或数据接口。如此,电子设备即可通过标准插口区在必要时以有线的方式往智能黑板内传输视频文件、音频文件或数据文件。此处优选地,该标准插口区主要包括hdmi、usb2.0、usb3.0、audioin、wlan插口、tpusb、vga等插口。

进一步的,考虑到实际使用的场景不同,智能黑板播放多媒体文件时的视听属性也不相同。针对此,本实施例在主板体1的底部边缘设置了功能按键区5,具体的,该功能按键区5主要用于调节内部电脑3在播放多媒体文件时的属性,一般包括其屏幕亮度和音量控制等,当然,还可以用于调节色彩、显示尺寸大小、图像旋转等功能。此处优选地,该功能按键区5主要包括用于调节多媒体文件播放时的音量的音量控制旋钮,用于调节显示屏2亮度的亮度调节旋钮,以及用于控制显示屏2亮灭的屏幕触控开关12。该屏幕触控开关12在触发时,显示屏2可正常点亮,可进行多媒体文件播放;而当该屏幕触控开关12在未触发时,显示屏2黑屏,此时教师可在显示屏2上进行粉笔书写等。

另外,为方便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与外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本实施例在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内设置了wifi模块和无线投屏模块。如此,通过上述通讯模块即可使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与外界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讯。其中,通过wifi模块可以以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为中心建立wifi网络环境,外部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连接该wifi网络环境与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处于同一局域网络。比如,教师可将自己的手机等通讯设备与多媒体信号采集模块4连接在同一wifi网络,进而可将手机等通讯设备的屏幕投射到显示屏2上。

不仅如此,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录播视频或远程教育的需求,针对此,本实施例在主板体1的顶部设置了摄像设备6,并且该摄像设备6与多媒体信号采集板4信号连接。如此设置,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智能黑板可以自动打开摄像设备6,对教学情况进行录制或拍摄,并可将录制或拍摄的图像内部电脑3画中画排版与导播切换,并存储在多媒体采集板5中,通过外接ipad导播软件显示。同时,教师与学员在进行远程教学时,摄像设备6可以拍摄教师或学员面部,模拟面对面教学的情景。另外摄像设备6还可用于电话会议等。具体的,该摄像设备6可包括内置摄像机、第一外接摄像机和第二外接摄像机等。

进一步的,考虑到当教室或培训教室等的规模较大,同时教学的人员较多时,为使教师在离讲台较远的位置进行教学时,保证学员均能具有较清晰的听感,本实施例在主板体1的两侧位置设置了接收器7,同时在主板体1内增设了与该接收器7信号连接的功放8。具体的,该接收器7主要用于接收麦克风所发送的声音信号,当然,与智能黑板配套使用的麦克风一般为无线麦克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声音信号传输给接收器7,而接收器7在接收到声音信号后,可首先进行优化过滤处理,再发送给功放8。功放8接收到接收器7发送的声音信号后,可将其按照预设比例进行放大输出,以提高声音幅度,保证地理位置较近和较远的学员均能获取清晰的听感。并且,麦克风不仅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接收器7信号连接,还可通过安装在主板1底部的抗噪麦克风15实现声音输入,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进一步的,功放8还可搭配音箱使用,同时可搭配条音板和无线演讲接收模块,实现用户在某种场景下的无线演讲功能。而为了方便场下观众观看,本实施例中增设无线投屏模块,搭配路由器使用,可将需要展示的多媒体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投射到屏幕上。

另外,本实施例在主板体1的两侧增设了副板体10。具体的,两侧的副板体10与中间的主板体1可拆卸连接,比如可在主板体1的两侧边位置处设置凸起的卡接块,同时在两侧的副板体10的侧边上设置内凹的卡接槽,如此即可通过主板体1与副板体10之间的相对滑动,使得卡接块与卡接槽形成卡接,从而简单、方便地实现主板体1与副板体10的安装与拆卸。当作为教学黑板使用时,可将两侧的副板体10拼接到主板体1上,增加可书写面积。当作为会议黑板使用时,可将两侧的副板体10从主板体1上拆卸,方便移动和翻转。同时,当主板体1与副板体10拆卸后,还可通过侧盖板11将主板体1两侧的卡接块包裹,避免突出损伤。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侧盖板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的,为方便用户对黑板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杂物进行收纳,避免遗失,本实施例还可在两侧的副板体10上开设储物槽13。

此外,考虑到当智能交互黑板设置于教室、办公室等人流密度大的环境时,为避免非指定用户对智能交互黑板的误启动和误操作,本实施例在主板体1的底部增设了刷卡感应区14,该刷卡感应区14内部电路与主电源模块电路连接,可用于控制其供电电路的通断,只有当指定用户通过刷卡,比如nfc卡等方式时,才能使主电源模块开启供电。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