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432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教学演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现在物理教学,都会对单摆进行演示,使学生更容易懂其中的原理,现有物理单摆演示装置操作复杂、演示过程不直观、从而使学生不知道其中的原理,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单、演示过程直观易懂、从而使学生知道其中的原理,提高了教学质量的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物理单摆演示装置操作复杂、演示过程不直观、从而使学生不知道其中的原理,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演示过程直观易懂、从而使学生知道其中的原理,提高了教学质量的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包括有底板、固定板、顶板、壳体、拉线、挂钩和放线装置,底板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前侧面下部中间设有计时装置,固定板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顶板,顶板中间开有导向孔,顶板顶部通过螺栓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壳体,壳体内设有放线装置,放线装置的放线部件上连接有拉线,拉线尾端穿过导向孔位于固定板前侧,拉线尾端连接有挂钩,挂钩位于计时装置上方。

优选地,放线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一锥齿轮、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二锥齿轮和绕线筒,壳体内顶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呈竖直设置,壳体内左侧面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呈水平设置,第一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第一转轴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底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壳体内右侧面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呈竖直设置,第二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第二转轴左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转轴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绕线筒,绕线筒与拉线其中一端连接。

优选地,计时装置包括有按钮、秒表和指针,固定板前侧面下部中间安装有秒表,秒表前侧面中部安装有按钮,秒表顶部安装有指针。

优选地,还包括有把手,壳体顶部设有把手,把手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壳体顶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加强筋,顶板底部后侧与固定板后侧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呈倾斜设置,加强筋其中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顶板底部后侧连接,加强筋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板后侧面中部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操作人员启动放线装置,放线装置的放线部件将拉线放出,进而拉线向下移动,拉线向下移动带动挂钩向下移动,当拉线移动合适的位置时,关闭放线装置,操作人员再将带有挂环的铁球挂在挂钩上,推动铁球,在惯性的作用下,铁球左右摆动,同时通过计时装置开始计时,当铁球位于完全停止摆动时,通过计时装置上的数字知道铁球摆动的时间,还可以将绳子放出不同长度,进而观察铁球摆动的时间和摆动幅度是否相同;或将不同重量的带有挂环的铁球挂在挂钩上,观察铁球摆动的时间和摆动幅度是否相同,多次实验,即对物理单摆实验进行了直观的演示。

因为放线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一锥齿轮、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二锥齿轮和绕线筒,壳体内顶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呈竖直设置,壳体内左侧面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呈水平设置,第一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第一转轴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底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壳体内右侧面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呈竖直设置,第二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第二转轴左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转轴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绕线筒,绕线筒与拉线其中一端连接,当需要将拉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操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正转,第一电机正装带动第一转轴正转,第一转轴正转带动第一锥齿轮正转,第一锥齿轮正转带动第二锥齿轮反转,第二锥齿轮反转带动第二转轴反转,进而带动绕线筒反转,绕线筒反转将拉线放出,拉线向下移动带动挂钩向下移动。同理,操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反转,绕线筒拉动拉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挂钩向上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关闭第一电机。

因为计时装置包括有按钮、秒表和指针,固定板前侧面下部中间安装有秒表,秒表前侧面中部安装有按钮,秒表顶部安装有指针,铁球开始摆动时,操作人员按下按钮,进而秒表开始计时,当铁球静止位于指针正上方时,说明铁球停止摆动,再次按下按钮,秒表关闭,即可通过秒表上的数字知道铁球摆动的时间。

因为还包括有把手,壳体顶部设有把手,把手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壳体顶部连接,操作人员可通过把手移动本装置,进而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因为还包括有加强筋,顶板底部后侧与固定板后侧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呈倾斜设置,加强筋其中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顶板底部后侧连接,加强筋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板后侧面中部连接,在本装置开始运作时,加强筋能有效的使本装置更加稳固的运作,进而不影响铁球的摆动。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指针的设置,能更清楚的知道铁球已经停止摆动了,进而能对按下按钮,使秒表停止,达到了操作简单、演示过程直观易懂、从而使学生知道其中的原理,提高了教学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计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固定板,3-顶板,4-导向孔,5-壳体,6-拉线,7-挂钩,8-放线装置,81-第一电机,82-第一转轴,83-第一轴承座,84-第一锥齿轮,85-第二轴承座,86-第二转轴,87-第二锥齿轮,88-绕线筒,9-计时装置,91-按钮,92-秒表,93-指针,10-把手,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固定板2、顶板3、壳体5、拉线6、挂钩7和放线装置8,底板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前侧面下部中间设有计时装置9,固定板2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顶板3,顶板3中间开有导向孔4,顶板3顶部通过螺栓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壳体5,壳体5内设有放线装置8,放线装置8的放线部件上连接有拉线6,拉线6尾端穿过导向孔4位于固定板2前侧,拉线6尾端连接有挂钩7,挂钩7位于计时装置9上方。

实施例2

一种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固定板2、顶板3、壳体5、拉线6、挂钩7和放线装置8,底板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前侧面下部中间设有计时装置9,固定板2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顶板3,顶板3中间开有导向孔4,顶板3顶部通过螺栓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壳体5,壳体5内设有放线装置8,放线装置8的放线部件上连接有拉线6,拉线6尾端穿过导向孔4位于固定板2前侧,拉线6尾端连接有挂钩7,挂钩7位于计时装置9上方。

放线装置8包括有第一电机81、第一转轴82、第一轴承座83、第一锥齿轮84、第二轴承座85、第二转轴86、第二锥齿轮87和绕线筒88,壳体5内顶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呈竖直设置,壳体5内左侧面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83,第一轴承座83呈水平设置,第一轴承座83内安装有第一转轴82,第一转轴82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轴承座83内的轴承连接,第一转轴82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8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82底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4,壳体5内右侧面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85,第二轴承座85呈竖直设置,第二轴承座85内安装有第二转轴86,第二转轴86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座85内的轴承连接,第二转轴86左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锥齿轮87,第二锥齿轮87与第一锥齿轮84啮合,第二转轴86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绕线筒88,绕线筒88与拉线6其中一端连接。

实施例3

一种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固定板2、顶板3、壳体5、拉线6、挂钩7和放线装置8,底板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前侧面下部中间设有计时装置9,固定板2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顶板3,顶板3中间开有导向孔4,顶板3顶部通过螺栓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壳体5,壳体5内设有放线装置8,放线装置8的放线部件上连接有拉线6,拉线6尾端穿过导向孔4位于固定板2前侧,拉线6尾端连接有挂钩7,挂钩7位于计时装置9上方。

放线装置8包括有第一电机81、第一转轴82、第一轴承座83、第一锥齿轮84、第二轴承座85、第二转轴86、第二锥齿轮87和绕线筒88,壳体5内顶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呈竖直设置,壳体5内左侧面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83,第一轴承座83呈水平设置,第一轴承座83内安装有第一转轴82,第一转轴82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轴承座83内的轴承连接,第一转轴82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8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82底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4,壳体5内右侧面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85,第二轴承座85呈竖直设置,第二轴承座85内安装有第二转轴86,第二转轴86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座85内的轴承连接,第二转轴86左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锥齿轮87,第二锥齿轮87与第一锥齿轮84啮合,第二转轴86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绕线筒88,绕线筒88与拉线6其中一端连接。

计时装置9包括有按钮91、秒表92和指针93,固定板2前侧面下部中间安装有秒表92,秒表92前侧面中部安装有按钮91,秒表92顶部安装有指针93。

实施例4

一种便携式物理教学单摆实验演示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固定板2、顶板3、壳体5、拉线6、挂钩7和放线装置8,底板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前侧面下部中间设有计时装置9,固定板2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顶板3,顶板3中间开有导向孔4,顶板3顶部通过螺栓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壳体5,壳体5内设有放线装置8,放线装置8的放线部件上连接有拉线6,拉线6尾端穿过导向孔4位于固定板2前侧,拉线6尾端连接有挂钩7,挂钩7位于计时装置9上方。

放线装置8包括有第一电机81、第一转轴82、第一轴承座83、第一锥齿轮84、第二轴承座85、第二转轴86、第二锥齿轮87和绕线筒88,壳体5内顶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呈竖直设置,壳体5内左侧面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83,第一轴承座83呈水平设置,第一轴承座83内安装有第一转轴82,第一转轴82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轴承座83内的轴承连接,第一转轴82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8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82底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4,壳体5内右侧面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85,第二轴承座85呈竖直设置,第二轴承座85内安装有第二转轴86,第二转轴86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座85内的轴承连接,第二转轴86左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锥齿轮87,第二锥齿轮87与第一锥齿轮84啮合,第二转轴86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绕线筒88,绕线筒88与拉线6其中一端连接。

计时装置9包括有按钮91、秒表92和指针93,固定板2前侧面下部中间安装有秒表92,秒表92前侧面中部安装有按钮91,秒表92顶部安装有指针93。

还包括有把手10,壳体5顶部设有把手10,把手1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壳体5顶部连接。

还包括有加强筋11,顶板3底部后侧与固定板2后侧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1,加强筋11呈倾斜设置,加强筋11其中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顶板3底部后侧连接,加强筋11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板2后侧面中部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操作人员启动放线装置8,放线装置8的放线部件将拉线6放出,进而拉线6向下移动,拉线6向下移动带动挂钩7向下移动,当拉线6移动合适的位置时,关闭放线装置8,操作人员再将带有挂环的铁球挂在挂钩7上,推动铁球,在惯性的作用下,铁球左右摆动,同时通过计时装置9开始计时,当铁球位于完全停止摆动时,通过计时装置9上的数字知道铁球摆动的时间,还可以将绳子放出不同长度,进而观察铁球摆动的时间和摆动幅度是否相同;或将不同重量的带有挂环的铁球挂在挂钩7上,观察铁球摆动的时间和摆动幅度是否相同,多次实验,即对物理单摆实验进行了直观的演示。

因为放线装置8包括有第一电机81、第一转轴82、第一轴承座83、第一锥齿轮84、第二轴承座85、第二转轴86、第二锥齿轮87和绕线筒88,壳体5内顶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呈竖直设置,壳体5内左侧面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83,第一轴承座83呈水平设置,第一轴承座83内安装有第一转轴82,第一转轴82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轴承座83内的轴承连接,第一转轴82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8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82底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锥齿轮84,壳体5内右侧面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85,第二轴承座85呈竖直设置,第二轴承座85内安装有第二转轴86,第二转轴86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座85内的轴承连接,第二转轴86左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锥齿轮87,第二锥齿轮87与第一锥齿轮84啮合,第二转轴86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绕线筒88,绕线筒88与拉线6其中一端连接,当需要将拉线6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操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81正转,第一电机81正装带动第一转轴82正转,第一转轴82正转带动第一锥齿轮84正转,第一锥齿轮84正转带动第二锥齿轮87反转,第二锥齿轮87反转带动第二转轴86反转,进而带动绕线筒88反转,绕线筒88反转将拉线6放出,拉线6向下移动带动挂钩7向下移动。同理,操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81反转,绕线筒88拉动拉线6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挂钩7向上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关闭第一电机81。

因为计时装置9包括有按钮91、秒表92和指针93,固定板2前侧面下部中间安装有秒表92,秒表92前侧面中部安装有按钮91,秒表92顶部安装有指针93,铁球开始摆动时,操作人员按下按钮91,进而秒表92开始计时,当铁球静止位于指针93正上方时,说明铁球停止摆动,再次按下按钮91,秒表92关闭,即可通过秒表92上的数字知道铁球摆动的时间。

因为还包括有把手10,壳体5顶部设有把手10,把手1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壳体5顶部连接,操作人员可通过把手10移动本装置,进而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因为还包括有加强筋11,顶板3底部后侧与固定板2后侧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1,加强筋11呈倾斜设置,加强筋11其中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顶板3底部后侧连接,加强筋11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板2后侧面中部连接,在本装置开始运作时,加强筋11能有效的使本装置更加稳固的运作,进而不影响铁球的摆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