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570发布日期:2018-06-30 06:0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盖板。



背景技术:

保护盖板对触控显示装置起到保护作用,传统的保护盖板都是在其背面形成油墨而实现其外观因素。以玻璃盖板为例,在制作时,先对玻璃进行外形加工和强加工(例如,化学强化处理),得到图1所示的透明的白玻100,再采用油墨及聚酯网板或者钢丝网板对白玻100进行网板印刷加工,在白玻100的背面形成油墨层210,得到图2所示的效果图,其中,油墨层210所在的区域也即玻璃盖板的非可视区,其他区域为玻璃盖板的可视区220。为了使得保护盖板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传统的做法是,通过改变油墨的颜色,使得保护盖的非可视区呈现白色、黑色、红色或黄色等不同视觉颜色。但颜色改变带来的视觉效果相对单一,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保护盖板呈现的视觉效果追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保护盖板的非可视区视觉效果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视觉效果相对丰富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盖板。

一种保护盖板,包括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包括盖板本体、油墨层及反光单元,所述盖板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且位于所述非可视区域,所述反光单元夹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油墨层之间,且位于所述非可视区域,所述反光单元包括用于改变光线角度的倾斜反光面,所述倾斜反光面相对所述盖板本体的表面倾斜设置。

上述保护盖板,在盖板本体和油墨层间增设包括倾斜反光面的反光单元,倾斜反光面可以改变保护盖板对光线的反射角度,从而改变保护盖板的视觉效果,进而使保护盖板的视觉效果的改变不局限于颜色的改变。上述保护盖板的视觉效果,既具有颜色带来的视觉效果,又具有倾斜反光面对光线的倾斜反射带来的视觉效果,因此上述保护盖板具有相对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反光单元设于所述凹槽内。如此,保护盖板的厚度不会因而增加反光单元而增加,可以得到厚度较小的保护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单元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齐平。如此,可以确保保护盖板的厚度较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还包括承载层,所述盖板本体、所述承载层以及油墨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承载层远离所述盖板本体的表面开设有收容腔,所述反光单元设于所述收容腔内。盖板本体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触控显示装置,因此盖板本体的强度相对较大,直接在盖板本体上形成收容腔的难度相对较大。通过增设承载层,在承载层上形成收容腔,可以降低形成收容反光单元的收容腔的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单元远离所述盖板本体的表面与所述承载层远离所述盖板本体的表面齐平。可以确保保护盖板的厚度较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单元的尺寸为微米级。反光单元的尺寸非常小,从而可以布局非常多的反光单元,以使得反射光线更柔和,更均匀。需要说明的是,反光单元的尺寸为微米级是指,反光单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均为微米级。反光单元的尺寸为微米级还有利于降低保护盖板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单元包括第一反光单元与第二反光单元,所述第一反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分别位于所述保护盖板的一中心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的倾斜反光面相对于所述盖板本体倾斜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反光单元的倾斜反光面相对于所述盖板本体倾斜的方向相反。位于中心轴线左侧的反光单元将光线向右侧反射,而位于中心轴线右侧的反光单元将光线向左侧反射,反光单元使反射光线向保护盖板的中间位置处集中,可以形成光柱的外观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呈阵列排布,每一列所述第一反光单元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在所述中心轴线至任意一列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的方向上,不同列上的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的倾斜反光面与所述盖板本体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反光单元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呈阵列排布,每一列所述第二反光单元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在所述中心轴线至任意一列所述第二反光单元的方向上,不同列上的所述第二反光单元的倾斜反光面与所述盖板本体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

第一反光单元和第二反光单元数目为多个,且分别呈阵列排布,使得保护盖板的光线分布均匀;倾斜反光面的倾斜角度在中心轴线至盖板本体的两侧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一反光单元与第二反光单元对光线的反射可以更集中,光柱效果更加明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反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反光单元之间的第三反光单元,所述第三反光单元包括与所述盖板本体平行设置的平面反光面。设有平面反光面的第三反光单元位于第一反光单元和第二反光单元之间,通过将光线直接垂直于保护盖板本体反射出去,可以增加保护盖板中间位置处的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反光单元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反光单元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间隔排布。如此,保护盖板的各个位置处的亮度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反光单元包括多个所述倾斜反光面。多个倾斜反光面使光线可以向多个方向进行反射,得到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反光单元包括两个所述倾斜反光面,两个所述倾斜反光面靠近所述盖板本体的一侧相连。两个倾斜将光线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反射,能够使保护盖板得到网格花纹的视觉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反光单元包括两个所述倾斜反光面,分别为第一倾斜反光面及第二倾斜反光面,所述反光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盖板本体平行设置的平面反光面、与所述平面反光面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面及与所述平面反光面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倾斜反光面、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倾斜反光面及所述第二连接面依次首尾相连,且所述第一倾斜反光面、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倾斜反光面及所述第二连接面靠近所述盖板本体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平面反光面连接。两个倾斜将光线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反射,能够使保护盖板得到网格花纹的视觉效果;增加平面反光面,能够增加保护盖板的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盖板本体平行设置的平面反光面,多个所述倾斜反光面依次首尾相连,且多个所述倾斜反光面靠近所述盖板本体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平面反光面连接。多个倾斜反光面使光线可以向多个方向进行反射,得到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而且在多个倾斜反光面间增加平面反光面,增加保护盖板的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单元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光单元呈阵列排布。确保保护盖板的亮度分布均匀。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保护盖板,以及触控组件,所述保护盖板及所述触控组件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供手指触摸。

上述触控显示装置,在保护盖板中增加反光单元,使得保护盖板的外观特性得以改变,进而得到丰富的视觉效果。因此,上述触控显示装置的非可视区域的视觉效果相对丰富。

附图说明

图1为白玻示意图;

图2为白玻丝印后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保护盖板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反光单元对光线的反射原理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保护盖板的图案效果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虚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保护盖板的图案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触控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盖板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触控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盖板的首选实施例。但是,触控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盖板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触控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盖板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新型盖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保护盖板及触控组件,保护盖板远离触控组件的表面用于供手指触摸。保护盖板对触控显示装置起到保护作用。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本实用新型将以手机为例对保护盖板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10包括可视区域12和非可视区域14。在本实施例中,非可视区域14环绕可视区域12,以图3所示的视角为例,可视区域12上下左右四侧均有非可视区域14。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非可视区域14可以由可视区域12替代,上下两侧的非可视区域14也可以由可视区域12替代。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板10呈长方形,保护盖板10两条中心轴线,分别为与保护盖板10的长边平行的中心轴线16和与保护盖板10的短边平行的中心轴线18。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板10包括盖板本体300、油墨层400及反光层500。盖板本体30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10及第二表面320。第一表面310用于供手指触摸。油墨层400设于第二表面320,且位于非可视区域14。反光层500夹于第一表面310与油墨层400之间,且位于非可视区域14。反光层500包括反光单元510,反光单元510包括用于改变光线角度的倾斜反光面512a,倾斜反光面512a相对盖板本体300的表面倾斜设置。

如图5所示,以图5所示的视角为例,位于中心轴线16左侧的光线a1垂直入射至反光单元510的倾斜反光面512a,入射光线a1经中心轴线16左侧的反光单元510的倾斜反光面512a反射后,反射光线b1偏向右侧,也即向保护盖板10的中心轴线16靠拢。位于中心轴线16右侧的光线a2垂直入射至反光单元510的倾斜反光面512b,入射光线a2经中心轴线16右侧的反光单元510 的倾斜反光面512b反射后,反射光线b2偏向左侧,也即向保护盖板10的中心轴线16靠拢。从而保护盖板10位于中心轴线16附近的区域呈现出较亮的视觉效果,而位于中心轴线16两侧的区域呈现出较暗的视觉效果。

上述保护盖板10,在盖板本体300和油墨层400间增设包括倾斜反光面512a 的反光单元510,倾斜反光面512a可以改变保护盖板10对光线的反射角度,从而改变保护盖板10的视觉效果,进而使保护盖板10的视觉效果的改变不局限于颜色的改变。上述保护盖板10的视觉效果,既具有颜色带来的视觉效果,又具有倾斜反光面512a对光线的倾斜反射带来的视觉效果,因此上述保护盖板10 具有相对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反光单元510的尺寸为微米级,例如1-20微米,理想的尺寸为1-5微米。反光单元510的尺寸非常小,从而可以布局非常多的反光单元 510,以使得反射光线更柔和,更均匀。需要说明的是,反光单元510的尺寸为微米级是指,反光单元510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均为微米级。反光单元510 的尺寸为微米级还有利于降低保护盖板10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反光单元510为高亮(反射极强)油墨块。如此,反光单元510能与油墨层400更好的兼容。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镀的方式形成反光单元51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光单元510还可以由其他具有较高反射性的材料制成,制作反光单元510的工艺方法也不限于电镀。

如图4所示,保护盖板10还包括承载层520,盖板本体300、承载层520 以及油墨层400依次层叠设置,承载层520远离盖板本体300的表面上开设有收容腔(图未标),反光单元510设于收容腔内。承载层520与反光单元510共同构成反光层500。盖板本体300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触控显示装置,因此盖板本体300的强度相对较大,直接在盖板本体300上形成收容腔的难度相对较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承载层520,在承载层520上形成收容腔,可以降低形成收容反光单元510的收容腔的难度。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层520为光敏胶层,从而可以采用光蚀刻的方式来形成收容腔。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层520为透明光敏胶层,从而承载层520不会影响反光单元510的反射效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光敏胶层为紫外光敏胶层。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反光单元510远离盖板本体300的表面与承载层520远离盖板本体300的表面齐平。如此,可以确保保护盖板10的厚度较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层520可以省略,而直接在盖板本体300上形成收容反光单元510的凹槽。如此,保护盖板10的厚度不会因而增加反光单元510 而增加,可以得到厚度较小的保护盖板10。当盖板本体300为玻璃盖板时,可以采用蚀刻的工艺形成凹槽。进一步,反光单元510远离第一表面310的表面与第二表面320齐平。如此,可以确保保护盖板10的厚度较小。

下面详细介绍两个实施例: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反光单元510包括第一反光单元510a 与第二反光单元510b,第一反光单元510a与第二反光单元510b分别位于保护盖板10的一中心轴线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线具体为竖直中心轴线16,第一反光单元510a的倾斜反光面512a相对于盖板本体300倾斜的方向与第二反光单元510b的倾斜反光面512b相对于盖板本体300倾斜的方向相反。请参见图4,第一反光单元510a的倾斜反光面512a相对于盖板本体300的倾斜方向和第二反光单元510b的倾斜反光面512b相对于盖板本体300的倾向方向相反且都朝向中心轴线16的方向。具体地,第一反光单元510a位于中心轴线16的左侧,第二反光单元510b位于中心轴线16的右侧。以第一反光单元510a为例,入射光线a1垂直于盖板本体300照射到第一反光单元510a的倾斜反光面512a 上,由于第一反光单元510a的倾斜反光面512a与盖板本体300之间存在倾斜角度α,因此反射光线b1与盖板本体300之间也存在倾斜角度γ。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与入射光线a1和反射光线b1所对应的法线与倾斜反光面512a垂直,即所成夹角为90°。位于中心轴线16两侧的第一反射单元510a和第二反射单元510b将光线向保护盖板10中心轴线16位置处反射,因此,请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板10的非可视区域14可以分为高亮区A、中亮区B和暗区C,进而在视觉上达到光柱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光单元510a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反光单元510a呈阵列排布,每一列第一反光单元510a与中心轴线16平行。相应地,第二反光单元510b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二反光单元510b呈阵列排布,每一列第二反光单元510b与中心轴线16平行。第一反光单元510a和第二反光单元 510b阵列分布,使得保护盖板10的反射光线分布均匀。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中心轴线16至任意一列第一反光单元510a的方向上,不同列上的第一反光单元510a的倾斜反光面512a与盖板本体300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相应地,在中心轴线16至任意一列第二反光单元510b的方向上,不同列上的第二反光单元510b的倾斜反光面512b与盖板本体300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因此,第一反光单元510a与第二反光单元510b对光线的反射可以集中于一点,使得光柱效果更加明显。具体地,请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在距离保护盖板10的长度为L=50cm处,位于同一截面上不同列的反光单元510对光线的反射集中,即在L=50cm处的视觉效果最佳,光柱效果最明显,且亮度最亮,高亮区A、中亮区B和暗区C间的分界更加明显。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改变第一反光单元510a和第二反光单元510b与盖板本体300的倾斜角度,进而可以改变L的长度,即可改变最佳视觉效果的位置。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反光单元510还包括位于第一反光单元510a与第二反光单元510b之间的第三反光单元510c,第三反光单元510c包括与盖板本体300平行设置的平面反光面512c。设有平面反光面512c的第三反光单元510c位于第一反光单元510a和第二反光单元510b之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三反光单510c将光线直接垂直于保护盖板10反射出去,可以增加保护盖板10中心轴线16位置处的亮度。具体表现为,高亮区A的亮度进一步增强,使得光柱效果更加明显。具体地,第三反光单元510c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三反光单元510c沿与中心轴线16平行的方向间隔排布。使得第一反光单元510a和第二反光单元510b间的光线在增强的同时可以分布均匀。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反光单元包括多个倾斜反光面。多个倾斜反光面使光线能够像多个方向进行反射,得到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以及图8,每一反光单元530包括两个倾斜反光面,分别为第一倾斜反光面530a及第二倾斜反光面530b,反光单元530还包括与盖板本体300平行设置的平面反光单元530c、与平面反光面530c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面及与平面反光面530c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图中未标出),第一倾斜反光面530a、第一连接面、第二倾斜反光面530b及第二连接面依次首尾相接,且第一倾斜反光面530a、第一连接面、第二倾斜反光面530b及第二连接面靠近盖板本体300的一侧分别与平面反光面530c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反光面530a与盖板本体300所成的夹角α1和第二倾斜反光面530b与盖板本体300所成的夹角α2相等,即在本实施例中,反光单元530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入射光线经第一倾斜反光面530a反射后,反射光线偏向左侧;入射光线第二倾斜反光面530b反射后,反射光线偏向右侧,如此,相邻两个反光单元530对光线的反射会出现交叉。入射光线经平面反光面530c反射后,反射光线垂直于盖板本体300,平面反光面530c能够增加保护盖板10的亮度。因此,图7以及图8所对应的保护盖板10的非可视区域14的外观视觉图案为网格花纹状,请参见图9所示。

具体地,反光单元530的数目为多个,多个反光单元530呈阵列排布。确保保护盖板10的亮度分布均匀。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光单元530还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将排列成具体地LOGO或其他特定的图案,应用于高亮 LOGO或图案的开发。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平面反光面可以省略,此时,每一反光单元包括两个倾斜反光面,两个倾斜反光面靠近盖板本体的一侧相连。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倾斜反光面的数目也不限于两个,此时,反光单元还包括与盖板本体平行设置的平面反光面,多个倾斜反光面依次首尾相连,且多个倾斜反光面靠近盖板本体的一侧分别与平面反光面连接。此时,倾斜反光面的数目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