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运输的道路施工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563发布日期:2018-06-30 06:0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运输的道路施工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道路施工警示牌。



背景技术:

目前的道路施工警示牌由于其体积较大,进而不便于运输,且还易被风吹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放置稳定的便于运输的道路施工警示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的道路施工警示牌,包括两支柱、连接于所述两支柱之间的警示牌体及分别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两支柱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柱通过一定位结构对所述支撑杆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运输时只需翻转支撑杆使得其与支柱紧靠在一起,进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而在使用时,只需翻转支撑杆,并通过定位结构将支撑杆与支柱固定在一起,此时支撑杆能对支柱提供一稳定的支撑作用,进而使得整个警示牌能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不易被风吹倒。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固定件和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柱上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的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和固定件的配合可将支撑杆和固定柱固连在一起,支撑杆、固定柱和定位结构三者呈稳定的三角形形状,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稳定的放置在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设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圆筒件相配合的内杆和套设于所述内杆上的外杆,所述外杆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柱上,所述内杆与所述外杆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内杆和套筒之间的螺纹啮合,可与支撑杆和支柱形成一稳定的三角形形状,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牌能稳定的放置在底面上,不易被大风吹倒,且还能通过调节内杆在外杆内的伸出或缩入来调节整个警示牌的高度,利于发挥出更好的警示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柱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外杆的一端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容纳槽侧壁上;在运输时,由于外杆和内杆都能被翻转容纳在容纳槽内,进一步缩小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安置槽,所述套筒一端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安置槽侧壁上;在运输时,套筒能容纳在安置槽内,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缩小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在运输时可将支撑杆和支柱紧靠在一起,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而在使用时只需通过定位结构就可将支撑杆和支柱固定在一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牌能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不易被风吹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运输的道路施工警示牌,包括两支柱1、连接于所述两支柱1之间的警示牌体2及分别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两支柱1上的支撑杆3,所述支柱1通过一定位结构对所述支撑杆3进行定位,具体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支柱上,在运输时可将支撑杆向支柱翻转,使得支撑杆和支柱紧靠在一起,进而使得整体的结构更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而在使用时通过定位结构可将支撑杆和支柱固定在一起,使得整个警示牌体呈类似三棱柱的结构,支撑杆能对支柱提供一稳定的支撑力,进而整个警示牌能稳定的放置在底面上,有效防止了被大风吹倒,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上的固定件31和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柱1上与所述固定件31相配合的连接件,具体的,所述固定件为设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圆筒件相配合的内杆11和套设于所述内杆11上的外杆12,所述外杆12的右端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支柱1上,所述内杆 11与所述外杆12通过螺纹连接,具体的,外杆12内设有供内杆内外活动的腔室,所说腔室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而内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在使用时,翻转支撑杆使之与支柱呈一定夹角时,然后通过内杆与套筒之间的螺纹啮合就可将支撑杆和支柱固定在一起,此时套筒、内杆和外杆处在同一直线上,并与支撑杆和支柱呈一稳定的三角形形状,支撑杆能对支柱提供一稳定的支撑作用,进而整个警示牌能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不易被大风吹倒,另外由于内、外杆组成一伸缩杆结构,故可通过控制内杆在外杆内的伸出和缩入来调整支撑杆和支柱之间的夹角,进而达到调整支柱垂直高度的目的,便于根据周围环境来调整警示牌的具体高度,便于警示牌发挥出更好的警示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柱1上设有容纳槽13,所述外杆12的右端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容纳槽13侧壁上,在运输时,可将内、外杆收纳入容纳槽内,进而进一步减少了整个警示牌所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3上设有安置槽32,所述套筒左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安置槽32侧壁上,在运输时,可将套筒收纳在安置槽内,进而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缩小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