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及使用该中框的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0217发布日期:2018-07-07 09:3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的安装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及使用该中框的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中框作为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件,对内部光学部件起到固定和封装的作用,同时对显示面板起到承托固定作用。现有技术中,中框整体采用塑胶材质,存在下列弊端:

(1)容易受气候温湿度影响,出现变色老化现象,影响美观。

(2)显示面板通过胶与中框装配,由于胶与塑胶的粘着性差,显示面板容易开胶脱落。

(3)塑胶材质属于易变形材质,整体强度较弱,人工组装时不易摆放且受力容易变形;在加工过程中,易有熔接痕,影响外观。

(4)模具成本高,结构越轻薄,进胶点越多,对模具的要求也越高,相应的模具费用也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金属框体比塑胶材质的框体强度更强,不容易变形,也不会受气候温湿度影响,避免出现变色老化等不良现象;塑胶件的第一部分可以承载显示面板,避免金属框体刮伤、蹭伤或刮破显示面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包括:

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底部边缘朝内侧凸设有底框;所述底框上沿所述金属框体底部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

若干个塑胶件,所述塑胶件呈L型结构,所述塑胶件包括第一部分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底端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上凸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嵌置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金属框体外侧,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底框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框位于所述金属框体外侧的端面朝远离所述金属框体内侧的方向延伸并形成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嵌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框位于所述金属框体内侧的边缘朝远离所述金属框体顶部的方向延伸并形成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嵌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内。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体底部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部分上凸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嵌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体为铁制或铝制框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如上任一所述中框的模组结构,其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承载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背板,所述背板承载于所述底框上且位于所述金属框体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模组结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金属框体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背板包括一个底板和四个限制所述导光板在其所在平面内运动的侧板;所述侧板由所述底板边缘朝所述金属框体外侧延伸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体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至少一膜片。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反射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金属框体上固设塑胶件,金属框体比塑胶材质的框体强度更强,不容易变形,也不会受气候温湿度影响,避免出现变色老化等不良现象;金属框体相对于塑胶表面,胶的粘着性更好,显示面板可以更牢固地粘附在金属框体上,不容易开胶脱落,而设置塑胶件,其第一部分可以承载显示面板,避免金属框体刮伤、蹭伤或刮破显示面板;如果塑胶件坏了,可以单独更换坏的塑胶件,降低维修成本,满足不同显示面板结构,相对于全塑胶的中框,开模费用更低,从而降低了模组结构的整体成本;通过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一凸起部,增大了塑胶件与金属框体的接触面积,增强结合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框,其金属框体替代了传统模组结构中的前铁框,塑胶件代替了传统模组结构的中框,这样合二为一,从装配层面上,更为简单方便;从成本层面上,成本更加便宜;从强度层面上,金属框体不会出现热涨冷缩的问题,效果更加;从模组结构重量上,模组结构更加轻便,满足轻薄化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塑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塑胶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金属框体;10、底框;100、第一延伸部;101、第二延伸部;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第三开口;2、塑胶件; 20、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第一凸起部;23、第二凸起部; 3、显示面板;30、泡棉胶;4、背板;40、底板;41、侧板;42、容置腔;5、导光板;6、膜片;7、光源;8、反射片;9、前铁件;90、遮光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包括金属框体1和若干个塑胶件2;金属框体1整体的结构更强,比塑胶材质的框体强度更强,不容易变形,也不会受气候温湿度影响,避免出现变色老化等不良现象,金属框体1优选采用铁质或铝质铁质材质采用SECC表面镀锌工艺,不受气候影响,耐腐蚀,铝质材质较为轻盈,具有可以上色、外形美观的特点。金属框体1底部边缘朝内侧凸设有底框10(金属框体1的内侧和外侧以显示面板和导光板来界定,在装配模组结构时,显示面板所在的一侧为金属框体1的外侧,导光板所在的一侧为金属框体1的内侧,显示面板和导光板分别在金属框体1的两侧),金属框体1的顶部和左右两侧也可以朝内侧延伸并分别形成顶框、左框和右框,顶框、左框和右框与底框10类似,可以在左框和右框上分别开设若干预留孔;底框10的材质与金属框体1材质相同,底框10与金属框体1一体成型,底框10 上沿金属框体1底部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11,第一开口11旁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开口13(参见图2所示),在注塑时,塑胶将第三开口13填满;塑胶件2的数量与第一开口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参见图4所示,塑胶件2呈L型结构,包括第一部分20和连接于第一部分20底端的第二部分21;在第二部分21 上凸设有第一凸起部22;对于每一个塑胶件2而言,其对应一个第一开口11,该塑胶件2的第一凸起部22嵌置于该第一开口11,该塑胶件2的第一部分20固定于金属框体1外侧,该塑胶件2的第二部分21固定于底框10底部,通过设置第一开口11和第一凸起部22,增大了塑胶件2与金属框体1的接触面积,增强结合性,第一凸起部 22可以防止塑胶件2的水平移动,金属框体1与塑胶件2一体化成型,将金属框体1放置于注塑模内,通过浇注塑胶实现一体化成型。金属框体1相对于塑胶表面,胶的粘着性更好,显示面板可以更牢固地粘附在金属框体1上,不容易开胶脱落,而设置塑胶件2,其第一部分21可以承载显示面板,避免金属框体1刮伤、蹭伤或刮破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框,其金属框体替代了传统模组结构中的前铁框,塑胶件代替了传统模组结构的中框,这样合二为一,从装配层面上,更为简单方便;从成本层面上,成本更加便宜;从强度层面上,金属框体不会出现热涨冷缩的问题,效果更加;从模组结构重量上,模组结构更加轻便,满足轻薄化的市场需求。

在金属框体1上设置若干塑胶件2,当塑胶件2坏了,可以单独更换坏的塑胶件2,降低维修成本,满足不同显示面板结构,相对于全塑胶的中框,开模费用更低,从而降低了模组结构的整体成本。

参见图2所示,底框10位于金属框体1外侧的端面朝远离金属框体1内侧的方向延伸并形成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一延伸部100,第一延伸部100的数量与塑胶件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对于每一个塑胶件2而言,其对应一个第一延伸部100,该第一延伸部100 嵌置于该塑胶件2的第一部分20内。第一延伸部100嵌置于塑胶件 2的第一部分20内,可以加强塑胶件2与金属框体1结合的牢固性。

参见图2所示,底框10位于金属框体1内侧的边缘朝远离金属框体1顶部的方向延伸并形成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延伸部101,第二延伸部101的数量与塑胶件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对于每一个塑胶件2而言,其对应一个第二延伸部101,该第二延伸部101 嵌置于该塑胶件2的第二部分21内。第二延伸部101嵌置于塑胶件 2的第二部分21内,可以加强塑胶件2与金属框体1结合的牢固性。

参见图2所示,金属框体1底部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开口12,第二开口12的数量与塑胶件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对于每一个塑胶件2而言,其对应一个第二开口12,第一部分2 0上凸设有第二凸起部23(参见图4所示),该塑胶件2的第二凸起部 23嵌置于该第二开口12内。第二凸起部23嵌置于第二开口12内,可以加强塑胶件2与金属框体1结合的牢固性。在注塑时,塑胶将第二开口12填满并形成了第二凸起部23。

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如上任一所述中框的模组结构,该模组结构还包括显示面板3和背板4;显示面板3承载于第一部分20上,显示面板3位于金属框体1外侧,显示面板3 与金属框体1之间设有泡棉胶30,由于金属框体1相对于塑胶,泡棉胶30的粘着性更好,因此,泡棉胶30可以将显示面板3牢固地粘附在金属框体1上,显示面板3不容易脱落。背板4承载于底框10 上且位于金属框体1内侧,背板4采用铁质或铝质;在金属框体1和背板4之间设置有导光板5,背板4包括一个底板40和四个限制导光板1在其所在平面内运动的侧板41,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模组结构竖直放置,那么侧板41限制导光板5 沿上下左右方向运动,如果模组结构水平放置,那么侧板41限制导光板5 沿水平方向运动;侧板41由底板40边缘朝金属框体1外侧延伸而成。底板40为框体结构。

参见图5所示,在金属框体1与导光板5之间设有至少一膜片6,具体地,膜片6四边被侧板41限制运动,前后两面到导光板5和显示面板3之间;在背板4与导光板5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置腔42,容置腔42内设有光源7,光源7为灯条或LED灯等,光源7可以贴于侧板41上,光源7发射的光线通过导光板5传递至显示面板3上,膜片6起到聚光、矫正光线方向的作用;在导光板5与底板40之间还设有反射片8,反射片8用于防止光线外漏,并将光线反射,使其能够集中正面投射。

参见图5所示,模组结构还包括一个前铁件9,前铁件9套设于中框和显示面板3外,前铁件9可以保护显示面板3;背板4外套设有遮光胶90,起到防止漏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