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5994发布日期:2018-08-07 20:1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终端显示装置中,需要安装摄像头、听筒和指纹识别等单元,这些单元均需要避开显示屏的位置。因此,终端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面积大,不利于实现全面屏,影响终端显示装置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槽体,且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显示面板;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绑定区,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同一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槽体,显示面板应用于终端显示装置时,第一槽体中可安装摄像头、听筒等单元,有效利用非显示区的空间,有利于显示区的面积最大化,提高了终端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围绕显示区10的非显示区20;非显示区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槽体30,且第一槽体30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显示面板;非显示区20还包括绑定区4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

其中,绑定区40给第一槽体30避让空间,当显示面板应用于终端显示装置中时,第一槽体30所在的区域可安装摄像头、听筒等单元,有效利用显示区10下部非显示区20的空间,有利于显示区10的面积最大化,可以提高显示面板所在的终端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请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可选的,其中:

显示面板包括第二边缘22,第二边缘22向显示面板内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槽体30。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1,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1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第一槽体30可以由第二边缘22向显示面板内部凹陷形成。

图2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参见图2,可选的,其中:非显示区20包括两个第一槽体30;绑定区40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长条状,两个第一槽体30分别位于绑定区4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2,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非显示区20包括两个第一槽体30,分别位于绑定区4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绑定区40给两个第一槽体30避让空间,绑定区40的放置位置更灵活,不局限于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当显示面板应用于终端显示装置中时,两个第一槽体30所在区域均可分别安装摄像头、听筒等单元,有效利用显示区10下部非显示区20的空间,可以提高显示面板所在的终端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后视图,参见图3,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槽体50,第二槽体50至少部分被显示区10包围;第二槽体50内包括指纹识别单元60。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3,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3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二槽体50。

当显示面板应用于终端显示装置中时,第一槽体30所在的区域可安装摄像头、听筒等单元,有效利用显示区10下部非显示区20的空间,有利于显示区10的面积最大化;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二槽体50,第二槽体50内包括指纹识别单元60,第二槽体50部分被显示区10包围,则相应的,指纹识别单元60部分被显示区10包围,避免了指纹识别单元60直接设置于显示面板中的非显示区20中,降低了指纹识别单元60对非显示区20空间的占用,缩小了非显示区20的面积,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第一槽体30和第二槽体50的设计均提高了显示面板所在的显示装置的屏占比,使得显示面板整体更加美观。

图4为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结合图3和图4,可选的,其中:第二槽体50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显示面板;指纹识别单元60嵌设在第二槽体50内。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3和图4,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3和图4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二槽体50,第二槽体50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显示面板,指纹识别单元60嵌设在第二槽体50内。

当显示面板应用于终端显示装置中时,第一槽体30所在的区域可安装摄像头、听筒等单元,有效利用显示区10下部非显示区20的空间,有利于显示区10的面积最大化;指纹识别单元60和显示面板均可单独制作,然后将指纹识别单元60和显示面板进行组装,指纹识别单元60嵌设在显示面板中第二槽体50内,无需在显示面板中增加额外的膜层结构、降低了制作显示面板的工艺难度,同时避免了指纹识别单元60设置于显示面板中的非显示区20中,降低了指纹识别单元60对非显示区20空间的占用,缩小了非显示区20的面积,有利于实现全面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结合图3和图5,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1,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膜层12;第二槽体50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至少部分膜层12;第二槽体50所在区域的显示面板中集成指纹识别单元60。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3和图5,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3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二槽体50,第二槽体50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至少部分膜层12,指纹识别单元60直接制备于第二槽体50所在区域的显示面板中。

当显示面板应用于终端显示装置中时,第一槽体30所在的区域可安装摄像头、听筒等单元,有效利用显示区10下部非显示区20的空间,有利于显示区10的面积最大化;指纹识别单元60制作在第二槽体50所在区域的衬底基板11中,无需将指纹识别单元60和显示面板分开制作再进行组装,减少了组装二者的工艺步骤,同时指纹识别单元60完全不会占用显示区10的大小,有效提高了显示面板所在的显示装置的屏占比,有利于实现全面屏。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显示面板,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边缘21,第一边缘21向显示面板内部凹陷形成第二槽体50,第二槽体50部分被显示区10包围。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3,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3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二槽体50,第二槽体50由第一边缘21向显示面板内部凹陷形成。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后视图,参见图6,可选的,其中:第二槽体50全部位于显示区10内。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6,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6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二槽体50,第二槽体50全部位于显示区10内,第二槽体50内包括指纹识别单元60,其中,指纹识别单元60嵌设在第二槽体50内或集成于第二槽体50所在区域的显示面板中。

当显示面板应用于终端显示装置中时,第一槽体30所在的区域可安装摄像头、听筒等单元,有效利用显示区10下部非显示区20的空间,有利于显示区10的面积最大化,同时提高了显示面板所在的显示装置的屏占比;第二槽体50全部位于显示区10内,第二槽体50内包括指纹识别单元60,指纹识别单元60位于显示区10内,同时第二槽体50不会影响显示区10的大小,有利于实现全面屏。

参见图6,本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显示面板,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23和第二边缘24,第二槽体50和第一边缘23的距离为d1,第二槽体50和第二边缘24的距离为d2;其中,d1=d2或者d1<d2,且d1﹥0、d2﹥0。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6,第二槽体50和第一边缘21的距离为d1,第二槽体50和第二边缘22的距离为d2,第二槽体50在显示面板上的位置满足d1=d2或者d1<d2,且d1﹥0、d2﹥0的条件,当然,图6只是其中一种第二槽体50在显示面板上的位置图,不用于限制第二槽体50在显示面板上的具体位置。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参见图7,可选的,其中:第一槽体30被非显示区20包围。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7,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7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一槽体30可以是位于非显示区20中的镂空部,第一槽体30被非显示区20包围。

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可选的,其中:绑定区40沿第一方向x延伸;显示区10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d1,第一槽体30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d2,其中,20%*d1≤d2≤60%*d1。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2,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两个第一槽体30,在图2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两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两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显示区10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d1,第一槽体30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d2,显示区10的宽度和第一槽体30的宽度满足20%*d1≤d2≤60%*d1的条件。第一槽体30的宽度不宜过宽、过宽不利于绑定区40中电路结构的设置;第一槽体30的宽度不宜过窄,过窄不利于终端显示装置中设置听筒、摄像头等电子元件。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参见图8,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凹陷区70,显示区10在凹陷区70中朝向显示区10内部凹陷;凹陷区70设置在显示区10靠近第一槽体30的一侧。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8,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8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显示面板还包括凹陷区70,显示区10在凹陷区70中朝向显示区10内部凹陷,凹陷区70的设置有效提高第一槽体30的空间,以匹配摄像头、听筒等组件对更大空间的需求,有效利用显示区10下部非显示区20的空间,有利于显示区10的面积最大化,提高了显示面板所在的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显示面板,可选的,其中:第一槽体30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1,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1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第一槽体30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槽体3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具体形状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具体设计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继续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显示面板,可选的,其中:第二槽体50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3,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在非显示区20上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在图3中只是示出了设置了一个第一槽体30的情况,此处并不限制设置一个第一槽体30,第一槽体30和绑定区40位于显示区10的同一侧,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二槽体50,第二槽体50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槽体3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具体形状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具体设计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其中:指纹识别单元60包括多个指纹识别电极;或者,指纹识别单元60包括多个光敏二极管。

指纹识别单元可以为电容式的、使用指纹识别电极识别指纹信息;指纹识别单元可以为光感式的、使用光敏二极管识别指纹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指纹识别单元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主视图,结合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为手机,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本申请的显示装置除了包括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的一些公知的结构。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显示装置不限于图9所示的手机,还可以为电脑,电视机,电子书等装置。

结合图1和图9,本实施例所提供又一种显示装置,可选的,其中:绑定区40绑定有芯片或者柔性线路板。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1和图9,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中的绑定区40绑定有芯片(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或者柔性线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称fpc),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本申请的显示装置除了包括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的一些公知的结构。

结合图1和图9,本实施例所提供又一种显示装置,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中的第一槽体30内设置有摄像头31和/或听筒32。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1和图9,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中的第一槽体30内设置有摄像头31和/或听筒32,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本申请的显示装置除了包括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的一些公知的结构。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槽体30,绑定区40给第一槽体30避让空间,第一槽体30中可安装摄像头、听筒等单元,有效利用显示区10下部非显示区20的空间,有利于显示区10的面积最大化,提高了显示面板所在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