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应胸牌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6371发布日期:2018-11-02 21:5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感应胸牌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面上通用的各种证件卡套都是单一用皮、革、pvc或金属等材质制备而成的,而皮、革、pvc等常规柔性产品因性能低,易损坏,且金属具有对信号源屏蔽等问题。当下社会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制造产业链正朝着智能方向发展,亟待研究一种智能感应的证件卡套用以取代传统的证件卡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感应胸牌框。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感应胸牌框,从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

本发明的智能感应胸牌框,采用的疏油防水层为钢化玻璃,同时还有纳米纤维防爆层,不易被刮坏,同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消磁的功能,还可以抗摔防水防指纹,并可折弯,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智能感应胸牌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层包括pc注塑框和铝合金槽,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为钢化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贴层为3m强力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可折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所述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首先将纳米纤维膜热弯定型,得到纳米纤维防爆层;s102:依次将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贴合,得到智能感应胸牌框。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所述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另一种制备方法。

所述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首先将纳米纤维膜热弯定型,得到纳米纤维防爆层;s102:依次将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中的pc注塑框和第二疏油防水层贴合,然后将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卡接,得到智能感应胸牌框。

进一步地,所述pc注塑框的厚度为0.8mm~1.2mm。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智能感应胸牌框,从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其中,所述卡槽层包括pc注塑框和铝合金槽,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为钢化玻璃。所述双面贴层为3m强力胶。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可折弯。

实施例1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首先将纳米纤维膜热弯定型,得到纳米纤维防爆层。

s102:依次将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贴合,得到智能感应胸牌框。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智能感应胸牌框,从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其中,所述卡槽层包括pc注塑框和铝合金槽,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为钢化玻璃。所述双面贴层为3m强力胶。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可折弯。

实施例2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首先将纳米纤维膜热弯定型,得到纳米纤维防爆层。

s102:依次将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中的pc注塑框和第二疏油防水层贴合,然后将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卡接,得到智能感应胸牌框。所述pc注塑框的厚度为0.8mm。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智能感应胸牌框,从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其中,所述卡槽层包括pc注塑框和铝合金槽,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为钢化玻璃。所述双面贴层为3m强力胶。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可折弯。

实施例3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首先将纳米纤维膜热弯定型,得到纳米纤维防爆层。

s102:依次将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中的pc注塑框和第二疏油防水层贴合,然后将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卡接,得到智能感应胸牌框。所述pc注塑框的厚度为1.2mm。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智能感应胸牌框,从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其中,所述卡槽层包括pc注塑框和铝合金槽,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为钢化玻璃。所述双面贴层为3m强力胶。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可折弯。

实施例4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首先将纳米纤维膜热弯定型,得到纳米纤维防爆层。

s102:依次将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中的pc注塑框和第二疏油防水层贴合,然后将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卡接,得到智能感应胸牌框。所述pc注塑框的厚度为1mm。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智能感应胸牌框,从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其中,所述卡槽层包括pc注塑框和铝合金槽,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可折弯。

实施例5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首先将纳米纤维膜热弯定型,得到纳米纤维防爆层。

s102:依次将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中的pc注塑框和第二疏油防水层贴合,然后将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卡接,得到智能感应胸牌框。所述pc注塑框的厚度为1mm。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智能感应胸牌框,从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其中,所述卡槽层包括pc注塑框和铝合金槽,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和第二疏油防水层均为钢化玻璃。所述双面贴层为3m强力胶。

实施例6的智能感应胸牌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首先将纳米纤维膜热弯定型,得到纳米纤维防爆层。

s102:依次将所述第一疏油防水层、纳米纤维防爆层、静电吸附层、双面贴层、卡槽层中的pc注塑框和第二疏油防水层贴合,然后将所述铝合金槽与所述pc注塑框卡接,得到智能感应胸牌框。所述pc注塑框的厚度为0.8mm~1.2mm。

综上,本发明的智能感应胸牌框,采用的疏油防水层为钢化玻璃,同时还有纳米纤维防爆层,不易被刮坏,同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消磁的功能,还可以抗摔防水防指纹,并可折弯,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