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识别标示模块以及载体上产生防伪标识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6340发布日期:2018-11-02 21:5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防伪识别标示模块以及载体上产生防伪标识码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识别标示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防伪识别标示单元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仿品的盛行,对于正品有着无法弥补的打击,伪造品所取用的材料通常较差于正品,例如塑料产品,当长期使用后,更是容易产生差异,然而正品的防伪标签,虽是日新月异,然而多属不容易辨识的编码方法,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易又方便的防伪标识码及其编码方法,自是目前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防伪标签的种类繁多,例如纸张防伪、激光防伪等,其中更可以配合防伪油墨的使用达到更好的防伪效果。防伪原理主要是通过卷标设计的结构、材料、物理特定、化学特性或特殊编码的加密等特性来达到其防伪的效果。然而,这样的防伪方式是着重于标签的制作工艺与其复杂度,其防伪的效果是体现在卷标本身,而非产品的识别,消费者需要具备辨别真伪标签的能力才能进行识别,其辨识的难度很高,并不适用一般消费者,且标签的成本高昂,并不适用的大量生产的产品上。

再者,单一产品通常仅具有单一的防伪标签,只要访冒者破解其防伪标签的制作技术便可以进行仿冒,让消费者无法辨别真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段式的防伪标识码,可以在相同产品上印制与制造时间相关的多组防伪识别单元,各组防伪识别单元的编码不重复且具有唯一性,并且与制造时间相关,藉此提供多重防伪识别的效果,让使用者可以通过各组防伪识别单元的关联性进行初步的验证。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移动装置对防伪识别单元进行扫描以取得服务器提供的验证数据,其验证数据报括随机码,通过此一方式,使用者可以快速确认各组防伪识别单元的真伪,藉此判别产品是否为仿冒品。

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单元包括文字与数字组成的辨识码与对应于辨识码部分的条形码所构成,其中辨识码与条形码的内容差别有一随机码。辨识码具有设备识别、时间识别与随机码等辨识讯息,其编码与时间相关,可以精细至秒或更小的单位,因此具有唯一性,并且配合随机码的设置,提高了仿冒的难度。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方法所产生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包括多组防伪识别单元,其组数例如是2组、3组或更多,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其中,防伪识别标示模块提供了多组辨识、唯一性、随机码远程验证等功能,具备简易、快速、低成本的优点并且可随产品制造流程实时产生并且印制,简化防伪系统的建置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识别标示模块,包括:一第一防伪识别单元,包括:一编码组;以及一第一条形码,根据该编码组的一部分编码转译;以及一第二防伪识别单元,包括:一编码组;以及一第一条形码,根据该编码组的一部分编码转译;其中,该第一防伪识别单元的该编码组与该该第二防伪识别单元的该编码组具有一时间序列的前后关系;其中,该第一防伪识别单元与该第二防伪识别单元是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一第一编码;以及一第二编码,后缀于所述第一编码;其中,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编码、所述第二编码以及所述第一条形码是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条形码是根据所述编码组的所述第一编码转译。

优选地,所述第二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二编码组包括:一第一编码;以及一第二编码,后缀于所述第一编码;其中,所述第二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编码、所述第二编码以及所述第二条形码是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条形码的格式与所述第二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条形码的格式是相同的格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放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编码包括至少一设备码以及至少一时间码,所述第二放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编码包括至少一设备码以及至少一时间码,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编码的所述至少一时间码与所述第二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编码的所述至少一时间码是具有一时间序列上的前后关系。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二编码是对应于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编码的至少一随机数字码,所述第二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二编码是是对应于所述第二防伪识别单元的所述第一编码的至少一随机数字码。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防伪识别单元是相邻设置在一载体上。

优选地,包括:在一第一时间产生一第一防伪识别单元,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包括一第一辨识码与对应于所述第一辨识码的部分的一第一条形码,所述第一辨识码包括至少一第一随机码;在一第二时间产生一第二防伪识别单元,所述第二防伪识别单元包括一第二辨识码与对应于所述第二辨识码的部分的一第二条形码,所述第二辨识码包括至少一第二随机码;以及依照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二产生防伪识别单元的时间顺序,印制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二防伪识别单元于所述载体上。

优选地,还包括:在一第三时间产生一第三防伪识别单元,所述第三防伪识别单元包括一第三辨识码与对应于所述第三辨识码的部分的一第三条形码,所述第三辨识码包括至少一第三随机码;以及印制所述第三防伪识别单元于所述载体上。

优选地,在产生所述第一防伪识别单元的步骤包括:取得一第一时间参数以产生一第一时间码;取得一制造设备参数以产生一设备码;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码与所述设备码产生一第一编码;产生所述至少一第一随机码;根据所述第一编码与所述至少一第一随机码产生所述第一辨识码;以及将所述第一编码转译为所述第一条形码。

优选地,所述第一辨识码与所述第一条形码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条形码未包括所述至少一第一随机码;所述第二辨识码与所述第二条形码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条形码未包括所述至少一第二随机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是利用相同格式的多个防伪识别标示单元印制在一载体上,并且多个防伪识别标示单元彼此之间具有时间序列上的关联性以及时间码的唯一性,可以有效达到防伪的功能,实属既简单又可靠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在一载体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标示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一载体上产生防伪标识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一载体上产生防伪标识码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通过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例示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此外,在附图中相同参考数字可用以表示类似的组件。

请参照图1以及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在一载体上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标示单元的示意图。

防伪识别标示模块200括一第一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以及一第二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包括一第一编码组10以及一第一条形码20。第一编码组10包括一第一编码101以及一第二编码102。第一条形码20是一预定格式的条形码,其是对应于第一编码101。换句话说,第一条形码20可根据第一编码101进行转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条形码20是一一维条形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条形码20可以是一二维条形码或是其他不同格式的条形码,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第二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包括一第二编码组10’以及一第二条形码20’。其中,第二编码组10’以及第二条形码20’的格式则与第一防伪识别标示模块1的第一编码组10以及第一条形码2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防伪识别标示模块200包括两个防伪识别标示单元,在其他实施例中,防伪识别标示单元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设计,例如3组或4组,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防伪识别标示单元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防伪识别标示模块200中的多组防伪识别标示单元可以在单一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依序产生。由于产生的时间点不同,所以多组防伪识别标示单元的编码内容会不相同,但具有时间关联性,也就是在一预定的时间范围内,因此,让防伪识别标示单元的编码具有唯一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伪识别标示单元的第二编码102是后缀于第一编码101之后,也就是,第一编码101与第二编码102是相邻设置。

第一编码101包括一设备码101a、一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一第二时间码101c。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码101a、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第二时间码101c是相邻设置的。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码101a为三位数的编码,第一时间码101b则是日期的六位数编码,而第二时间码101c则是制造时间的六位数编码,也就是时分秒的编码。在其他实施例中,设备码101a、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第二时间码101c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与调整,在本发明不作限制。第二编码102则是根据第一编码101而产生的一随机码,也就是随机产生的一个数字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编码102为个位数的随机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编码102可以是两位数或是三位数的随机码,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码101a是j03,第一时间码101b是161018,而第二时间码101c是134727。而第一编码101的顺序是依照设备码101a、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第二时间码101c的顺序进行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依照第一时间码101b、第二时间码101c然后设备101a的顺序进行排列,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编码101可以是j03161018134727,也可以是161018134727j03,其编码顺序不受限制。而第一编码101以及第二编码102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也就是,第二编码102可以后缀于第一编码101之后,也可以前缀于第一编码101之前,除此之外,第二编码102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编码101中各组同编码之间,其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的第一编码101中的第一时间码101a以及第二时间码101b是与第二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的第一编码101’中的第一时间码(图未示)与第二时间码(图未示)在时间序列上有一关联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的第二编码组10’第一编码101’中的第一时间码(图未示)与第二时间码(图未示)是较晚于第一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的第一编码10中的第一时间码101a以及第二时间码101b一段时间,例如4秒或是5秒。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的第一编码10中的第一时间码101a以及第二时间码101b是与第二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的第一编码10’中的第一时间码(图未示)与第二时间码(图未示)在时间序列上的关联性,例如:时间序列的前后关系,其并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列示,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与调整,本发明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第一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的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第二时间码101c、第二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的第一时间码(图未示)以及第二时间码(图未示)的唯一性以及关联性(前后关系),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200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防伪识别标示模块还可以包括更多组防伪识别标示单元,以增加其唯一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以及第二防伪识别标示单元1’是设置在一载体100上,在本实施例中,载体100是一塑料管,在其他实施例中,载体100可以是一机械设备、一电子设备或是其他产品,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请参照图3以及图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一载体上产生防伪标识码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一载体上产生防伪标识码的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一载体上产生防伪标识码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一第一时间产生一第一防伪识别单元(步骤s100);在一第二时间产生一第二防伪识别单元(步骤s110);依照第一防伪识别单元与第二产生防伪识别单元的时间顺序,印制第一防伪识别单元与第二产生防伪识别单元于载体上(步骤s120);在一第三时间产生一第三防伪识别单元(步骤s130);以及印制第三防伪识别单元与第三产生防伪识别单元于载体上(步骤s140)。

在步骤s100中,是在一第一时间产生第一防伪识别单元,其中,第一防伪识别单元包括第一辨识码与对应于第一辨识码的部分的一第一条形码,第一辨识码包括至少一第一随机码。

在步骤s110中,则是在第二时间产生第二防伪识别单元,第二防伪识别单元包括一第二辨识码与对应于第二辨识码的部分的一第二条形码,其中,第二辨识码包括至少一第二随机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时间晚于第一时间,也就是,第二时间在时间序列上是晚于第一时间。

在步骤s120中,依照第一防伪识别单元1与第二防伪识别单元1’的时间顺序,印制第一防伪识别单元1与第二产生防伪识别单元1’于载体100上。在本实施例中,也就是先印制在第一时间产生的第一防伪识别单元1,再印制第二时间产生的第二防伪识别单元1’。

在步骤s130中,则是在第三时间产生第三防伪识别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防伪识别单元与第一防伪识别单元1以及第二防伪识别单元1’,同样包括一第三辨识码与对应于第三辨识码的部分的一第三条形码,第三辨识码包括至少一第三随机码。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时间晚于第二时间以及第一时间。

在步骤s140中,则是依据时间序列的顺序,印制第三防伪识别单元在第二防伪识别单元之后。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中,还包括下列步骤:取得一第一时间参数以产生一第一时间码(步骤s200);取得一制造设备参数以产生一设备码(步骤s210);根据第一时间码与设备码产生一第一编码(步骤s220);产生至少一第一随机码(步骤s230);根据第一编码与至少一第一随机码产生第一辨识码(步骤s240);将第一编码转译为第一条形码(步骤s250)。

在步骤s200中,是根据制造载体100时的时间参数产生一个时间码,在本实施例中,时间码包括一第一时间码101b以及一第二时间码101c,第一时间码101b是包含年月日时间信息的六位数编码,第二时间码101c则是包含时分秒时间信息的六位数编码,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编码方式,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在步骤s210中,则是根据制造载体100时的一制造设备,取得一制造设备参数以产生一个设备码。

在步骤s220中,在本实施例中,则是结合步骤s200中的时间码以及步骤s210中的设备码以产生一第一编码101。

在步骤s230中,则是根据第一编码101以产生至少一随机码,在本实施例中,随机码也就是第二编码102,其为单位数的随机数字,在其他实施例中,随机码(第二编码102)可以是多位数的随机数字,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在步骤s240中,是将随机码(第二编码102)后缀在第一编码101之后,以产生一辨识码10。

在步骤s250中,是将第一编码101转译成一条形码格式的第一条形码20,也就是,第一条形码20的编码内容仅为第一编码101而已,而不会涉及到随机码。也就是第一条形码20或是第二条形码20’都不会包括第一随机码或是第二随机码。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是利用相同格式的多个防伪识别标示单元印制在一载体上,并且多个防伪识别标示单元彼此之间具有时间序列上的关联性以及时间码的唯一性,可以有效达到防伪的功能,实属既简单又可靠的防伪识别标示模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