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6934发布日期:2018-12-22 08:2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行业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面板的外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窄边框的设计。而现有显示面板一般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设置有goa信号线、vdd信号线以及vss信号线。

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侧边非发光区域10的走线布局简图,所述周边区域包括多条并列且绝缘设置的信号线,所述显示区域aa至侧边框(未画出)的距离为l1;图2所示为现有显示面板底边非发光区域20的走线布局简图,所述周边区域包括多条并列且绝缘设置的信号线,所述显示区域至下边框(未画出)的距离为l2。

因此,现有显示面板在保证分辨率的同时,很难兼顾窄边框的设计。本申请基于此背景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显示面板边框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

基板;

位于所述基板上的信号走线层,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至少两绝缘设置的信号走线;

其中,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至少两层金属层,所述第一信号走线位于第二金属层上,所述第二信号走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的第一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信号走线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部分所述第一信号走线重叠。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周边区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第一一绝缘层。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信号走线层还包括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信号走线的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信号走线的第二部分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周边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周边的侧边非发光区域和底边非发光区域。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侧边非发光区域以及所述底边非发光区域,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

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号走线,相邻俩所述第一信号走线并列且绝缘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侧边非发光区域以及所述底边非发光区域,所述信号走线层还包括:至少两条所述第二信号走线,相邻俩所述第二导线并列且绝缘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信号走线层还包括第三信号走线,所述三信号走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的第一部分、及位于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三信号走线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部分所述第一信号走线重叠;或

所述第三信号走线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部分所述第二信号走线的第二部分重叠。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周边区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第二绝缘层;

其中,所述信号走线层还包括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信号走线的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三信号走线的第二部分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信号走线为vss信号走线、vdd信号走线或goa信号走线中的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显示面板周边区域的信号走线层叠设置,利用至少两层金属层布置外围信号走线,减小了显示区域至外边框的间距,实现了窄边框的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侧边非发光区域的走线布局简图;

图2为现有显示面板底边非发光区域的走线布局简图;

图3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显示面板信号走线的膜层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侧边非发光区域的走线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显示面板底边非发光区域的走线布局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显示面板信号走线层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a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外围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a周边的侧边非发光区域10,和底边非发光区域20。所述侧边非发光区域10位于显示区域a的左右两侧,底边非发光区域20位于显示区域a的下侧。

所述周边区域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的信号走线层,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至少两绝缘设置的信号走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走线可以为但不限定于vss信号走线、vdd信号走线或goa信号走线中的一种。

请参阅图3,当所述信号走线为goa信号走线时,所述信号走线位于与显示面板底边非发光区域20相连接的侧边非发光区域10。当所述信号走线为vdd信号走线时,所述vdd信号线位于底边非发光区域20;当所述信号走线为vss信号走线时,所述信号走线位于与显示面板底边非发光区域20相连接的侧边非发光区域10、及底边非发光区域20。

在一种实施例中,信号走线层包括第一信号走线和第二信号走线,所述第一信号走线和所述第二信号走线并列且绝缘设置。

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至少两层金属层,两层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显示面板信号走线的膜层结构图。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本申请通过双层金属走线设计,即将所述信号走线层中的所述信号线分层设置。

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形成于所述基板101上的第一金属层102、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02上的第二金属层103。

所述第一信号走线104位于第二金属层103上,所述第二信号走线105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03上的第一部分1051、及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03上的第二部分1052。所述第二信号走线的第一部分1051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12与所述第二信号走线的第二部分1052电连接。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显示面板侧边非发光区域的走线结构图。

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号走线104和至少两条第二信号走线105。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两条所述第一信号走线104。为了方便下文叙述,将该两条所述第一信号走线104命名为第四导线109、第五导线110。

所述信号走线层还包括三条所述第二信号走线105,为了方便下文叙述,将该三条所述第二信号走线105命名为第一导线106、第二导线107、第三导线108。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106、所述第二导线107以及所述第三导线108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03上。所述第四导线109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五导线110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03上,所述第四导线109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五导线110的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02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02与所述第二金属层103之间还设置有与图4中相同的所述第一绝缘层111。所述第一绝缘层111可以为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等中的至少一种无机物。

所述第一绝缘层111上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过孔112,使所述第四导线109的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12与所述第四导线109的第二部分电连接。同理,所述第五导线110的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12与所述第五导线110的第二部分电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导线109的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线107的正下方。部分所述第四导线109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金属层103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导线107重叠。所述第五导线110的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线106的正下方,部分所述第五导线110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金属层103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线106重叠。

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侧边非发光区域10的边界宽度为l1,即包括5条信号线的宽度。请参阅图5,本申请通过信号走线的双层设计,使得侧边非发光区域10中只存在3条信号线的宽度,即本申请的侧边非发光区域10的边界宽度m1小于l1,达到了窄边框的设计。

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本申请显示面板底边非发光区域20的走线布局图。

位于所述底边非发光区域20上的信号走线层包括多条信号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第一导线206、第二导线207、第三导线208、第四导线209、第五导线210及第六导线213。与图2中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导线206、所述第二导线207以及所述第三导线208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03上。所述第四导线209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五导线210以及第六导线213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所述第四导线209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五导线210及第六导线213的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金属层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与侧边非发光区域10的布线方式类似,所述第四导线209的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过孔212与所述第四导线209的第二部分电连接。同理,所述第五导线210和所述第六导线213的电连接方式与所述第四导线209类似。

请参阅图4,所述第四导线209的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线206的正下方,部分所述第四导线209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线206重叠。

所述第五导线210的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线207的正下方,部分所述第五导线210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导线207重叠。

所述第六导线213的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线208的正下方,部分所述第六导线213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六导线213重叠。

请参阅图6和图2,由于信号线最终与驱动芯片217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线209、所述第五导线210及所述第六导线213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过孔212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上。因此,在信号走线的布局上,在保证所述驱动芯片217至所述信号线之间的间距不变的前提下,所述显示区域a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边框的间距将减小,即图2中的间距l2大于图6中的间距m2。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显示面板信号走线层的剖面图。

所述信号走线层还包括第三信号走线314。所述第三信号走线314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315上的第一部分3141、及位于第一金属层302上的第二部分3142。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走线304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315,所述第二信号走线305包括位于第三金属层315上的第一部分3151、及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303上的第二部分3052。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信号走线314的第二部分3142在所述第三金属层302上的正投影与部分所述第一信号走线304重叠。或者,所述第三信号走线314的第二部分3142在所述第二金属层303上的正投影与部分所述第二信号走线305的第二部分3152重叠。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周边区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金属层315与所述第二金属层303之间的第二绝缘层316。

所述信号走线层还包括第二过孔318,所述第二过孔318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311和所述第二绝缘层316。所述第三信号走线的第一部分3141通过所述第二过孔318与所述第三信号走线的第二部分3142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定于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显示器、游戏机、电视机、显示屏幕、可穿戴设备及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生活电器或家用电器等。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上的信号走线层,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至少两绝缘设置的信号走线;其中,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至少两层金属层,所述第一信号走线位于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二信号走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信号走线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部分所述第一信号走线重叠。本申请通过将显示面板周边区域的信号走线层叠设置,利用至少两层金属层布置外围信号走线,减小了显示区域至外边框的间距,实现了窄边框的设计。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