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洞油藏岩心物理实验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5534发布日期:2018-10-12 23:4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缝洞油藏岩心物理实验模拟装置,涉及一种在石油开采前,在缝洞岩心内进行油藏抽采物理实验的模拟装置,属于实验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缝洞进行缝隙长度的调节,来进行油藏抽采物理实验的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石油勘探时,由于油藏储层经过多次的地壳运动,受到风化、淋滤等作用,油藏储层连续性差,非均质性强,因此油藏储层岩心发育多缝洞结构,其中主要以大型洞穴孔洞为流体存储空间,缝隙则是主要的连通通道,在进行抽采时,截面积集聚急剧变化,抽采压力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确保抽采动力,需要对勘探后的油藏进行模拟,现有的缝洞油藏模拟,是通过注气的方式进行,注气条件很难完全接近矿场情况,矿场实际压力和温度都高于注气方式的压力、温度,且注气受到外部温度影响较大,使得模拟实验结果误差加大,参考意义较小,也有采用岩心柱作为缝洞结构,虽然能够提高压强,但在进行抽采时,由于不同位置的缝隙长度不同,上述模拟实验的缝隙长度不能进行调节,使得模拟类型单一,使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缝洞油藏岩心物理实验模拟装置提供了一种对缝洞进行缝隙长度的调节,来进行油藏抽采物理实验的模拟装置。能够提高油藏抽采实验模拟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缝洞油藏岩心物理实验模拟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缝洞油藏岩心物理实验模拟装置由固定装置和旋转调节装置组成,固定装置由密封套、压缩弹簧、孔洞、下托环、限位凸起、进液管、下箱体、敞口孔洞、下组合块、密封胶条和环形槽组成,下托环置于下箱体边缘位置,且和下箱体的边缘共面,下托环上开有环形沉槽,所述下箱体为顶部敞口的筒状容器,所述下箱体的内径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大,多组压缩弹簧圆周分布置于下箱体底部,所述下箱体底部的多组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不同,且靠近下箱体内壁位置的压缩弹簧弹性系数最大,下组合块置于下箱体内,下组合块的外壁和下箱体的内壁相贴合,下组合块的底部和多组压缩弹簧贴合,限位凸起置于下组合块中部位置,所述限位凸起的直径从根部向顶部逐渐减小,下组合块上开有环形槽,密封胶套置于下组合块上,且位于环形槽外圈,敞口孔洞置于下组合块上,且和环形槽相连通,下组合块内置有多个孔洞,且分别和环形槽的底部相连通,进液管通过密封套置于下箱体中部位置,且一端嵌置于下组合块内,进液管的一端通过连通孔和下组合块内的孔洞相连通,旋转调节装置由上箱体、抽取管、连接缝、陶瓷环、上压环和上组合块组成,上压环置于上箱体底部边缘,且和下托环相对应,所述上压环上开有环形沉槽,且和下托环上环形沉槽相对应,陶瓷环置于环形沉槽内,所述上箱体为底部敞口的筒状容器,所述上箱体的内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变大,多组压缩弹簧圆周分布置于上箱体内,所述上箱体内的多组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不同,且靠近上箱体内壁位置的压缩弹簧弹性系数最大,上组合块置于上箱体内,且和多组压缩弹簧相贴合,上组合块的外壁和上箱体的内壁相贴合,上组合块中部开有盲孔,且和限位凸起相对应,上组合块底部开有敞口孔洞,且和下组合块上的敞口孔洞组合形成孔洞,所述上组合块内置有多个孔洞,且分别通过连接缝和环形槽相连通,抽取管通过密封套置于上箱体中部位置,且一端嵌置于上组合块内,抽取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缝和上组合块内的孔洞相连通。

使用时,将进液管和油管连接,然后将抽取管和高压泵连通,然后工作抽取,通过抽取管将孔洞内的气体抽净排出,然后继续收取,将油从进液管抽入,从一端流出经连通孔进入下组合块内的孔洞内,然后对孔洞内进行填充,孔洞内填充完成后,在经过连接缝进入到环形槽内,然后对环形槽进行填充,并通过连接缝被抽取进入到上组合块内的孔洞内,当所有孔洞被填充完成,形成了缝洞油藏岩心的模拟结构,通过抽取管的压力变化进行模拟,当需要进行孔洞位置调节和环形槽行程调节时,通过旋转上箱体,上箱体旋转带动上压环沿着陶瓷环进行旋转,使得上组合块上的敞口孔洞和下组合块上的敞口孔洞错位,形成两个较小的孔洞,上组合块内的孔洞旋转和下组合块内的孔洞错位,之间的流动行程加长,便于观察不同缝隙长度时的抽取压力变化,所述密封条的设计能够配合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变化,对上组合块和下组合块进行挤压,使得上组合块和下组合块之间形成密封贴合,避免了外部气流的进入影响抽取压力,所述限位凸起的设计时能够确保旋转时,上组合块和下组合块不发生偏离,达到在石油开采前,在缝洞岩心内进行油藏抽采物理实验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价格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提高油藏抽取实验模拟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缝洞油藏岩心物理实验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上箱体(1),密封套(2),抽取管(3),压缩弹簧(4),连接缝(5),孔洞(6),下托环(7),限位凸起(8),进液管(9),下箱体(10),敞口孔洞(11),下组合块(12),密封胶条(13),陶瓷环(14),上压环(15),上组合块(16),环形槽(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缝洞油藏岩心物理实验模拟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固定装置和旋转调节装置组成,固定装置由密封套(2)、压缩弹簧(4)、孔洞(6)、下托环(7)、限位凸起(8)、进液管(9)、下箱体(10)、敞口孔洞(11)、下组合块(12)、密封胶条(13)和环形槽(17)组成,下托环(7)置于下箱体(10)边缘位置,且和下箱体(10)的边缘共面,下托环(7)上开有环形沉槽,所述下箱体(10)为顶部敞口的筒状容器,所述下箱体(10)的内径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大,多组压缩弹簧(4)圆周分布置于下箱体(10)底部,所述下箱体(10)底部的多组压缩弹簧(4)的弹性系数不同,且靠近下箱体(10)内壁位置的压缩弹簧(4)弹性系数最大,下组合块(12)置于下箱体(10)内,下组合块(12)的外壁和下箱体(10)的内壁相贴合,下组合块(12)的底部和多组压缩弹簧(4)贴合,限位凸起(8)置于下组合块(12)中部位置,所述限位凸起(8)的直径从根部向顶部逐渐减小,下组合块(12)上开有环形槽(17),密封胶套置于下组合块(12)上,且位于环形槽(17)外圈,敞口孔洞(11)置于下组合块(12)上,且和环形槽(17)相连通,下组合块(12)内置有多个孔洞(6),且分别和环形槽(17)的底部相连通,进液管(9)通过密封套(2)置于下箱体(10)中部位置,且一端嵌置于下组合块(12)内,进液管(9)的一端通过连通孔和下组合块(12)内的孔洞(6)相连通,旋转调节装置由上箱体(1)、抽取管(3)、连接缝(5)、陶瓷环(14)、上压环(15)和上组合块(16)组成,上压环(15)置于上箱体(1)底部边缘,且和下托环(7)相对应,所述上压环(15)上开有环形沉槽,且和下托环(7)上环形沉槽相对应,陶瓷环(14)置于环形沉槽内,所述上箱体(1)为底部敞口的筒状容器,所述上箱体(1)的内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变大,多组压缩弹簧(4)圆周分布置于上箱体(1)内,所述上箱体(1)内的多组压缩弹簧(4)的弹性系数不同,且靠近上箱体(1)内壁位置的压缩弹簧(4)弹性系数最大,上组合块(16)置于上箱体(1)内,且和多组压缩弹簧(4)相贴合,上组合块(16)的外壁和上箱体(1)的内壁相贴合,上组合块(16)中部开有盲孔,且和限位凸起(8)相对应,上组合块(16)底部开有敞口孔洞(11),且和下组合块(12)上的敞口孔洞(11)组合形成孔洞(6),所述上组合块(16)内置有多个孔洞(6),且分别通过连接缝(5)和环形槽(17)相连通,所述孔洞为异形结构,抽取管(3)通过密封套(2)置于上箱体(1)中部位置,且一端嵌置于上组合块(16)内,抽取管(3)的一端通过连接缝(5)和上组合块(16)内的孔洞(6)相连通。

使用时,将进液管(9)和油管连接,然后将抽取管(3)和高压泵连通,然后工作抽取,通过抽取管(3)将孔洞(6)内的气体抽净排出,然后继续收取,将油从进液管(9)抽入,从一端流出经连通孔进入下组合块(12)内的孔洞(6)内,然后对孔洞(6)内进行填充,孔洞(6)内填充完成后,在经过连接缝(5)进入到环形槽(17)内,然后对环形槽(17)进行填充,并通过连接缝(5)被抽取进入到上组合块(16)内的孔洞(6)内,当所有孔洞(6)被填充完成,形成了缝洞油藏岩心的模拟结构,通过抽取管(3)的压力变化进行模拟,当需要进行孔洞(6)位置调节和环形槽(17)行程调节时,通过旋转上箱体(1),上箱体(1)旋转带动上压环(15)沿着陶瓷环(14)进行旋转,使得上组合块(16)上的敞口孔洞(11)和下组合块(12)上的敞口孔洞(11)错位,行程两个较小的孔洞(6),上组合块(16)内的孔洞(6)旋转和下组合块(12)内的孔洞(6)错位,之间的流动行程加长,便于观察不同缝隙长度时的抽取压力变化,所述密封条的设计能够配合压缩弹簧(4)的弹性系数变化,对上组合块(16)和下组合块(12)进行挤压,使得上组合块(16)和下组合块(12)之间形成密封贴合,避免了外部气流的进入影响抽取压力,所述限位凸起(8)的设计时能够确保旋转时,上组合块(16)和下组合块(12)不发生偏离,达到在石油开采前,在缝洞岩心内进行油藏抽取物理实验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