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照明屏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6127发布日期:2018-10-12 23:5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一般涉及OLED照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LED照明屏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

OLED照明屏在设计之初是由若干发光二极管(即OLED屏体的画素)并联组成,这种OLED照明屏一旦出现任何一个发光二极管短路会造成整个OLED屏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具备反馈补偿能力的OLED照明屏及其控制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照明屏,所述照明屏的OLED屏体(10)由N个画素分别串联等效电阻R等后并联组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照明屏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OLED照明屏、给所述OLED屏体输出驱动电流的驱动电路、控制驱动电路的MCU控制器和用于检测OLED屏体的电压或亮度并将电压或亮度信息发送给MCU控制器的检测电路;MCU控制器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控制驱动电路停止输出或更新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以保持所述OLED屏体的亮度为设定亮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MCU控制器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控制驱动电路停止输出或更新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I 驱以保持所述OLED屏体的亮度为设定亮度,具体为:

MCU控制器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实时计算为保持所述 OLED屏体的亮度为设定亮度时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I驱,判断I驱大于等于设定电流I设时控制驱动电路停止输出,判断I驱小于设定电流 I设时控制驱动电路以I驱输出相对应的驱动电流以保持所述OLED屏体的亮度为设定亮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原始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MCU控制器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控制驱动电路停止输出或更新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以保持所述OLED屏体的亮度为设定亮度,具体为:

所述MCU控制器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实时计算为保持所述 OLED屏体的亮度为设定亮度时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I驱,判断I驱大于等于设定电流I设时控制原始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停止输出,判断I 驱小于设定电流I设时控制反馈电路以I反=I驱-I0输出反馈电流以保持所述OLED屏体的亮度为设定亮度,所述I0为点亮OLED屏体时所述 MCU控制器控制驱动电路向OLED屏体输出的原始电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设定电流I设为点亮 OLED屏体时所述MCU控制器控制驱动电路向OLED屏体输出的原始电流I0的两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OLED屏体由N个画素分别串联等效电阻R等后并联组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MCU控制器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实时计算为保持所述OLED屏体的亮度为设定亮度时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I驱,具体为:

建立与不同失效画素数量n对应的失效电流比例的map表;所述 map表由在确定画素N时,所述失效电流比例在不同大小的原始电流 I0对应不同大小的等效电阻R等条件下的数值建立形成;所述失效电流比例为失效电流Is与原始电流I0的比例,所述失效电流Is为OLED 屏体(10)存在画素失效时,失效画素所在支路上的电流;

根据OLED屏体(10)的画素总数N、等效电阻R等以及原始电流I0建立电压或亮度信息确定失效画素的数量n;

根据失效画素的数量n确定对应的失效电流比例的map表,并根据等效电阻R等及原始电流I0从相应的map表中确定失效电流比例 Is/I0;

根据失效电流比例Is/I0以及下述公式一计算OLED屏体的驱动电流I驱,

公式一:I驱=I0/(1-IS/I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OLED屏体至少设置有 10个画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OLED屏体由M个OLED分屏分别串联独立电阻R独后并联组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OLED屏体至少设置有 10个OLED分屏。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OLED照明屏采用分割画素串接电阻的设计,解决了无电阻的OLED照明屏体在短路缺陷出现后即失效的问题,通过设置OLED屏体的检测电路来实时检测OLED屏体是否有失效(即短路的)画素,若出现失效的画素,OLED屏体的电压和亮度都会下降,当OLED屏体出现失效画素的时候,通过MCU控制器调整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使得OLED屏体的电压和亮度恢复正常,也使得OLED照明屏具备了反馈补偿能力,从而提高了OLED照明屏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中OLED照明屏的电路图;

图2是本申请OLED照明屏体失效控制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申请OLED照明屏体失效控制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应用原理框图;

图4是本申请OLED照明屏体失效控制系统第二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5是2000画素屏体一个画素点失效时候的失效电流Is与起始电流I0的比列与原始电流及等效电阻的关系;

图中标号:

10、OLED屏体;20、驱动电路;30、MCU控制器;40、检测电路;21、原始驱动电路;22、反馈电路;50、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为图1是本申请中OLED照明屏的电路图;所述照明屏的OLED屏体10由N个画素分别串联等效电阻R等后并联组成。

如图2本申请一种OLED照明屏控制系统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该系统包括OLED屏体10、给OLED屏体10输出驱动电流的驱动电路20、控制驱动电路20的MCU控制器30和用于检测OLED屏体10的电压或亮度并将电压信息发送给MCU控制器30的检测电路 40;MCU控制器30根据所述电压信息控制驱动电路20停止输出或更新驱动电路20的驱动电流以保持所述OLED屏体10的亮度为设定亮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电路40也可以用于检测OLED屏体10的亮度,MCU控制器30也可以通过亮度信息来控制驱动电路20停止输出或更新驱动电路20的驱动电流以保持所述OLED屏体10的亮度为设定亮度。这里的设定亮度指的是OLED屏体10中工作的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的亮度,以单个发光二极管所在线路的电流或电压作为参考。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MCU控制器30根据所述电压信息控制驱动电路20停止输出或更新驱动电路20的驱动电流I驱以保持所述 OLED屏体10的亮度为设定亮度,具体为:

MCU控制器30根据所述电压信息实时计算为保持所述OLED屏体10的亮度为设定亮度时驱动电路20的驱动电流I驱,判断I驱大于等于设定电流I设时控制驱动电路20停止输出,判断I驱小于设定电流I设时控制驱动电路20以I驱输出相对应的驱动电流以保持所述 OLED屏体10的亮度为设定亮度。

如图3所示,在应用中,MCU控制器30在接收到控制终端50 的点亮OLED屏体的指令后,MCU控制器30控制OLED驱动电路20 以原始电流I0输出,进而控制OLED屏体10实现点亮功能,此时OLED 屏体正常工作,OLED屏体10的驱动电流I驱=I0。当OLED屏体上出现画素短路后,检测电路40检测到OLED屏体10的电压U测低于 OLED屏体10所有画素正常工作时的电压U0,因此OLED屏体10的非失效画素所在支路的电流下降,从而导致非失效画素的亮度下降;此时MCU控制器30根据实测电压U测计算出保持OLED屏体10的非失效画素保持正常工作时的亮度需要的驱动电流I驱,MCU控制器 30计算完I驱后首先会通过I驱判断OLED屏体10是否失效,失效画素的数量达到使OLED屏体失效的数值时MCU控制器30直接控制 OLED驱动电路停止输出,关闭OLED屏体。也即上述设定电流 I设失效画素的数量达到使OLED屏体失效的数值时MCU控制器30 计算出来的驱动电流I驱的数值。

如图4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所示,所述驱动电路20 包括并联设置的原始驱动电路21和反馈电路22。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MCU控制器30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控制驱动电路20停止输出或更新驱动电路20的驱动电流以保持所述OLED屏体的亮度为设定亮度,具体为:

所述MCU控制器30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实时计算为保持所述OLED屏体10的亮度为设定亮度时驱动电路20的驱动电流I驱,判断I驱大于等于设定电流I设时控制原始驱动电路21和反馈电路22 停止输出,判断I驱小于设定电流I设时控制反馈电路22以I反=I驱-I0输出反馈电流以保持所述OLED屏体10的亮度为设定亮度,所述I0为点亮OLED屏体10时所述MCU控制器30控制原始驱动电路21向 OLED屏体10输出的原始电流。

与实施例一相比,MCU控制器30控制原始驱动电路21的驱动电流为点亮OLED屏体10的原始电流I0,当检测到有画素失效的时候,计算出新的驱动电流I驱,MCU控制器30通过反馈电路22来增大 OLED屏体的驱动电流使其达到I驱。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设定电流I设为点亮OLED屏体10时所述 MCU控制器30控制驱动电路20向OLED屏体10输出的原始电流I0的两倍。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MCU控制器30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实时计算为保持所述OLED屏体10的亮度为设定亮度时驱动电路20 的驱动电流I驱,具体为:

建立与不同失效画素数量n对应的失效电流比例的map表;所述 map表由在确定画素N时,所述失效电流比例在不同大小的原始电流 I0对应不同大小的等效电阻R等条件下的数值建立形成;所述失效电流比例为失效电流Is与原始电流I0的比例,所述失效电流Is为OLED 屏体10存在画素失效时,失效画素所在支路上的电流;在画素N、等效电阻R等与原始电流I0确定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由于OLED屏体10为一个并联电路,1至n个画素失效时,失效的画素处短路,因此每个分支的电阻都是已知的,而整个并联电路的电压是可以通过检测电路40实时检测得到的,因此失效画素支路上的失效电流Is都是可以计算得到的,也即失效电流比例也可计算得到。

根据OLED屏体10的画素总数N、等效电阻R等以及原始电流 I0建立电压或亮度信息确定失效画素数量n;由于整个OLED屏体10 是一个并联电路,每个并联支路上的画素正常工作的电阻、失效时的电阻均是可计算的,因此整个OLED屏体(也即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在所有画素正常工作时、n个画素失效时都是可以由MCU控制器计算得到,因此失效画素的数量n与其对应的总电阻是一一对应的;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驱动电流的实时调整是为了使得整个并联电路的电压保持与在原始驱动电流下所有画素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一致,因此n 个画素失效时以原始驱动电流I0为基准,不同失效画素n下的OLED 屏体的总电阻和电压(也即测量电压)是成比例的,因此失效画素的数量n与测量电压也是一一对应的,即可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得到失效画素的数量n的信息。

根据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从map表中确定与所述电压或亮度信息对应的OLED屏体10的失效画素的数量n;

根据失效画素的数量n确定对应的失效电流比例的map表,并根据等效电阻R等及原始电流I0从相应的map表中确定失效电流比例 Is/I0;

根据失效电流比例Is/I0以及下述公式一计算OLED屏体10的驱动电流I驱,

公式一:I驱=I0/(1-Is/I0)。

例如,我们以屏体被分割成的画素总数N为2000画素,分别使用500Ω、1000Ω、1500Ω串联每一个画素,所有串有等效电阻之画素以并联方式连接作为实施例。施加不同之操作电流,一个画素点失效时候的失效电流Is与起始电流I0之比如图5和表1所示:

map表

上述map表为失效电流比例在失效画素n=1时候的一个map表, MCU控制器还建立有与n=2,n=3……的map表。

例如原始电流I0为50mA之OLED屏体,每个画素串接500Ω电阻,出现一个短路画素点时候的驱动电流

I驱=I0/(1-Is/I0)

=50mA/(1-0.1384)

=57mA。

57mA还未达到原始电流I0的200%,屏体可以正常使用且亮度不变。

不同操作电流可以承受的短路失效点并不一致,我们以[1/(Is/Io)%)] 取其整数作为标准;例以500mA、2000画素、串联电阻500Ω之屏体,一个画素短路时候的失效电流Is占原始电流I0的比例约1.62%,即 1/0.0162=61,大约61的画素短路失效才会触发MCU控制器30断开 OLED屏体;以100mA、2000画素、串联电阻500奥姆之屏体,一个画素短路时候的失效电流Is占原始电流I0的比例约7.45%,即 1/0.0745=13,大约13的画素短路失效触发MCU控制器断开屏体。不同电流、画素、串联电阻有不同的比例关系。

优选地,所述OLED屏体10至少设置有10个画素。

在其他实施例中,OLED屏体10由M个OLED分屏分别串联独立电阻R独后并联组成,在本实施例中,OLED屏体10由M个小屏体(即OLED分屏)拼接组成,此时OLED分屏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画素,MCU控制器的调整驱动电路的电流原理同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OLED屏体10至少设置有10个OLED分屏。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 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