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组合式绳索连接训练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6340发布日期:2019-05-31 20:4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便携组合式绳索连接训练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箱,尤其是一种便携组合式绳索连接训练箱。



背景技术:

目前组织教学绳索连接训练时,完备的专业训练场地较少,训练器材设置不成体系,训练绳索连接受天气情况制约较大,雨、雪等天气无法组织训练,绳索连接技能生成耗费时间长。同时,受训练场地条件的限制,连排组织训练时难以全部展开,通常采取分组训练,教练员讲解示范的方法步骤逐结逐人序进行细训,训练进程缓慢,效率低下,不能针对受训者能力状况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单人细训会影响班组训练的展开);另外训绳索练场位置固定,条件不完备,不能满足教学绳索连接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强化训练的需求;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绳索连接专业基础技能的提升,为克服以上不足,提高教学绳索连接科目训练水平,需要研制一种便携组合式绳索连接作业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组合式绳索连接训练箱。该训练箱能达到代替现有训练场地和器材的目的,使用这种训练箱,教学时,无须建设专门的绳索训练场,可以实现全天候训练,组训方式也变得灵活多样,为绳索连接训练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组合式绳索连接训练箱包括箱体Ⅰ和箱体Ⅱ、提手,其特征在于:箱体Ⅰ和箱体Ⅱ对称设置通过连接扣连接为一体,箱体Ⅰ和箱体Ⅱ的两个面都作为底面,箱体Ⅰ和箱体Ⅱ为凹槽结构,在箱体Ⅰ和箱体Ⅱ正中央分别设有一个母桩座,在箱体Ⅰ和箱体Ⅱ中分别设有储放层,母桩座置于储放层的凹槽内,在箱体Ⅰ中的储放层竖向放置上母桩下母桩、训练绳、蛇口构件。在箱体Ⅱ的储放层竖向放置上方桩、下方桩、上圆桩、下圆桩、母桩横销。

所述的训练绳设置在箱体Ⅰ的母桩座上。

所述的在箱体Ⅰ中的储放层上还设有梁结件。

所述的上母桩是一个长30cm的圆管,壁厚4mm,内径44mm,在底部有一圆形销孔,用于插销与下母桩相连,其顶部设有六棱柱。

所述的下母桩是一个长30cm的圆管,壁厚4mm,外径40mm,在顶部有一圆形销孔,用于插销与下母桩相连。在其底部有一个突出的圆柱,圆柱上焊有键,与箱体上母桩座的键槽对准后插入,在任意旋转一定角度,错开孔位从而进行限位。

该下母桩用于所有桩的底部支撑,并在其顶部用竖销与各类子桩相连接。

所述的上方桩截面为矩形的方管,方管长30cm,壁厚4mm,在其顶部中央有一六棱柱孔贯穿上下,其中六棱柱孔的截面对边长1cm,对边连线与上方柱轴线平行。

所述的下方桩为一截面为矩形的方管,方管长为40cm,壁厚4mm,在距离左端5cm位置有一六棱柱孔,六棱柱的对边长为1cm,对边连线与下方柱轴线方向平行。在距离同一左端25cm处有一六棱柱,六棱柱对边长为1cm,对边连线与下方柱轴线方向垂直,上下方柱插入后形成九十度的限位。

所述的上圆桩为一长30cm,内径40cm,壁厚4mm的空心圆管,在圆管中央处有一截面为正八边形的八棱柱孔,用来与下圆桩对正连接插紧,组合成0°、45°、90°的不同构件。

所述的下圆桩为一长40cm,内径40cm,壁厚4mm的空心圆管,在距离左端5cm中央处有一六棱柱孔,截面六边形对边长为1cm,对边连线与圆管轴线方向一致,用于与下母桩上部凸起的六棱柱进行对正连接;在距离左端25cm中央处有一凸起八棱柱,其中正八边形的截面中有两边与圆管轴线方向垂直。它用于上圆桩上的八棱柱孔与其对正插入连接,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进行限位达成训练目的。

所述的蛇口构件为一截面为矩形的方管,顶部中央有一正六边形孔,用于与上母桩连接,方管前方焊有一圆环,用于锚结的训练。

所述的绳索连接训练箱可以做成箱结桩、平结桩、十字结桩、梁结桩。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训练箱能达到代替现有训练场地和器材的目的,使用这种训练箱,教学绳索连接无须建设专门的绳索训练场,可以实现全天候训练,组训方式也变得灵活多样,为教学绳索连接训练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训练箱中储放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母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母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下母桩与箱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方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方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上圆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下圆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蛇口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方结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平结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十字结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梁结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箱体Ⅰ,2. 母桩座,3. 箱体Ⅱ,4. 提手,5. 储放层,6. 蛇口构件,7.上母桩,8.下母桩,9.上圆桩,10.下圆桩,11. 母桩横销,12.下方桩,13.上方桩,14.训练绳。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14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Ⅰ1和箱体Ⅱ3、提手4,箱体Ⅰ1和箱体Ⅱ3对称设置通过连接扣连接为一体,箱体Ⅰ1和箱体Ⅱ3的两个面都作为底面,箱体Ⅰ1和箱体Ⅱ3为凹槽结构,在箱体Ⅰ1和箱体Ⅱ3正中央分别设有一个母桩座2,在箱体Ⅰ1和箱体Ⅱ3中分别设有储放层5,母桩座2置于储放层的凹槽内,在箱体Ⅰ1中的储放层5竖向放置上母桩7、下母桩8、训练绳14、蛇口构件6。在箱体Ⅱ3的储放层竖向放置上方桩13、下方桩12、上圆桩9、下圆桩10、横销11。

所述的训练绳14设置在箱体Ⅰ的母桩座2上。

安装时:将下方桩的六棱柱孔对正上母桩的六棱柱插头,插入至底部使之连接紧密,而后上方桩旋转与下方桩成90°,将上方桩的预留六棱柱孔对正下方桩的六棱柱,插紧至底部,进行绳索连接的连贯训练以及连贯的考核。

平结、十字结、斜结主要是利用上下圆桩与上母桩和下母桩的组合形成。连接好上母桩和下母桩与箱体后,首先将下圆桩的六棱柱孔与上母桩顶部凸起的六棱柱对正并插入紧密,而后将上圆桩的八棱柱孔依照自身训练需求,与下圆桩成0°、45°、90°并对正凸起八棱柱插紧,进行绳索连接,从而形成以上不同功能的绳结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