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506发布日期:2019-08-07 01:24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拟道具领域,涉及模拟驾驶杆,具体是一种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



背景技术:

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是一种外观与飞机驾驶杆相同,用于训练飞行操作的工具,其主要作用是培养飞行员的驾驶操作能力,使得飞行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以及对驾驶杆的各种操作知识进行学习,是学习飞行驾驶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模拟工具。

现有的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在使用时,不能够方便训练人员对所转向的角度进行了解,不能够使得飞行员对转向角度进行精准的把控,无法加深学习印象,且不具备手势限制功能,不能够使得飞行员在训练期间一直保持准确的握杆手势,训练效果较为一般,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转盘、第一精度表、第二精度表和两组脚踏板,所述转盘、第一精度表和第二精度表位于支撑板的上表面靠前位置,两组所述脚踏板位于支撑板的上表面靠后位置,所述转盘位于第一精度表和第二精度表之间,且第一精度表和第二精度表的上表面均嵌入设置有刻度窗口;

所述转盘的上侧嵌入安装有增高杆,且增高杆的后表面靠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操控杆和第二操控杆,且第一操控杆和第二操控杆的上端均设置有握杆,所述第一操控杆和第二操控杆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表面设置有弧形垫,贯穿所述限位杆的前端设置有阻尼转轴;

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位于主动齿轮的两侧,且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指针。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第一精度表和第二精度表与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位置上下对应,且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互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窗口的刻度范围为0°-180°,且刻度窗口的位置与指针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指针的一端为尖端状。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的下部设置有垫块和若干组弹簧,若干组弹簧分别位于垫块的两侧,所述脚踏板通过垫块和弹簧与支撑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握杆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滑胶套。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呈斜向的L型设置,且限位杆表面的弧形垫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弧形垫从上到下斜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精度表、第二精度表和刻度窗口,与指针相配合使用,在转动握杆时,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转动,指针随着齿轮转动而改变方向,训练人员通过观察指针所指向的角度,即可得出所转动握杆的角度,从而可以根据所指向角度来对握杆所处于的状态进行分析,方便对转动角度进行精准的把握,从而能够在后期实际操控中对飞机的转向角度和幅度进行精准的操控;

通过设置限位杆,限位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操控杆和第二操控杆的侧面,从而能够对训练人员握住握杆时手的展开幅度进行控制,便于控制训练人员对握住握杆的手部松紧度进行控制,限位杆通过阻尼转轴可以对其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训练人员作出调整,使得训练人员在训练期间养成良好的握住握杆的姿势,使得操作更加的规范。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操控杆的结构图。

图中:1、支撑板;2、转盘;3、增高杆;4、固定块;5、第一操控杆;6、握杆;7、第二操控杆;8、脚踏板;9、第一精度表;10、第二精度表;11、刻度窗口;12、主动齿轮;13、第一从动齿轮;14、第二从动齿轮;15、指针;16、限位杆;17、弧形垫;18、阻尼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转盘2、第一精度表9、第二精度表10和两组脚踏板8,转盘2、第一精度表9和第二精度表10位于支撑板1的上表面靠前位置,两组脚踏板8位于支撑板1的上表面靠后位置,转盘2位于第一精度表9和第二精度表10之间,且第一精度表9和第二精度表10的上表面均嵌入设置有刻度窗口11;

转盘2的上侧嵌入安装有增高杆3,且增高杆3的后表面靠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操控杆5和第二操控杆7,且第一操控杆5和第二操控杆7的上端均设置有握杆6,第一操控杆5和第二操控杆7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杆16,且限位杆16的表面设置有弧形垫17,贯穿限位杆16的前端设置有阻尼转轴18;

支撑板1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12、第一从动齿轮13和第二从动齿轮14,第一从动齿轮13和第二从动齿轮14分别位于主动齿轮12的两侧,且第一从动齿轮13和第二从动齿轮1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指针15,指针15和刻度窗口11相配合,从而度旋转角度进行指示。

进一步的,转盘2、第一精度表9和第二精度表10与主动齿轮12、第一从动齿轮13和第二从动齿轮14的位置上下对应,且主动齿轮12与第一从动齿轮13和第二从动齿轮14相互咬合,主动齿轮12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3和第二从动齿轮14转动。

进一步的,刻度窗口11的刻度范围为0°-180°,且刻度窗口11的位置与指针15的位置上下对应,指针15的一端为尖端状。

进一步的,脚踏板8的下部设置有垫块和若干组弹簧,若干组弹簧分别位于垫块的两侧,脚踏板8通过垫块和弹簧与支撑板1活动连接,脚踏板8通过弹簧的收缩,可以进行踩踏操作。

进一步的,握杆6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滑胶套,防滑胶套起到防滑作用。

进一步的,限位杆16呈斜向的L型设置,且限位杆16表面的弧形垫17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弧形垫17从上到下斜向排列。

一种飞行训练用模拟驾驶杆,在使用时,转盘2对增高杆3进行固定,训练人员用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握杆6,脚部放置在支撑板1上,向左转动握杆6时,转盘2进行转动,同时主动齿轮12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3转动,指针15随着第一从动齿轮13的转动进行转动,从而在第一精度表面9上的刻度窗口11指出所转动的角度,同理,右转动握杆6时,转盘2进行转动,同时主动齿轮12带动第二从动齿轮14转动,指针15随着第二从动齿轮14的转动进行转动,从而在第二精度表面10上的刻度窗口11指出所转动的角度,训练人员通过观察指针15所指向的角度,即可得出所转动握杆6的角度,从而可以根据所指向角度来对握杆6所处于的状态进行分析,方便对转动角度进行精准的把握,从而能够在后期实际操控中对飞机的转向角度和幅度进行精准的操控,限位杆16分别设置在第一操控杆5和第二操控杆7的侧面,从而能够对训练人员握住握杆6时手的展开幅度进行控制,便于控制训练人员对握住握杆6的手部松紧度进行控制,限位杆16通过阻尼转轴18可以对其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训练人员作出调整,使得训练人员在训练期间养成良好的握住握杆6的姿势,使得操作更加的规范,脚踏板9可以用于踩踏,方便了训练人员练习脚部的操作。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