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边框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7287发布日期:2019-09-20 21:2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窄边框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OLED和LCD显示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OLED和LCD显示器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OLED和LCD的面板驱动架构一般分为整合型(SourceIC搭配GIPinpanel)和离散型(SourceIC搭配GateIC)两种架构模式。OLED和LCD显示屏为有源阵列有机发光显示屏,具有内置的电子电路系统因此每个像素都由一个对应的电路驱动。且控制纵向电路信号的纵向驱动电路设置于显示器面板的底端处,控制横向电路信号的行驱动电路设置在板面左右两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有多个三极管。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该种面板将行驱动电路设置在面板显示屏的左右两侧,使面板宽度过大,影响使用,也关系到生产制造时显示屏板面材料的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减少面板面积的方案,减少板面的宽度,让面板更小巧,携带使用更方便,同时也节省了生产制造过程中板面材料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窄边框显示器,涉及显示器面板的窄边框,所述显示器包括有源阵列发光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有源阵列发光显示模块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又包括控制纵向电路信号的列驱动电路2和控制横向驱动电路的行驱动电路3,所述列驱动电路2和行驱动电路3均放置于显示屏1板面的底端位置。

所述列驱动电路2设置于显示屏1面板的底端居中,通过被控的纵列电路来驱动与该电路对应的像素;行驱动电路3,所述行驱动电路3放置于所述列驱动电路2相邻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每个驱动电路分别控制着与它对应的有源阵列发光显示模块,通过对应的行列驱动电路来驱动控制与该电路一一对应的发光模块。将所述的列驱动电路2放置在显示屏1的底端中央,方便对分布在屏幕纵向的所有发光模块的控制,行驱动电路3放置在所述列驱动电路2的左右两侧,最初列驱动电路2的左右两侧是放置面板的测试pad,现通过减少pad的数量或者缩小其面积,提供可以放置行驱动电路3的空间大小。同时将所述行驱动电路3一左一右的分布在所述列驱动电路2的两侧,左侧的列驱动电路2就近控制位于面板左半部分的发光模块,位于右侧的列驱动电路2用于控制位于右半部分的发光模块,减少不必要的电路线的使用,简化了电路线分布。

所述列驱动电路2和行驱动电路3都包括多个三极管,所述三极管包括有漏极401,源极402,门极403。所述的源极402负责传递信号给连接的设备,门极403负责控制漏极401和源极402之间信号传递的接通或中断。

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数据连接线,所述数据连接线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且所述数据连接线为FPC柔性线路板5。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将行驱动电路3移置到显示屏1底端的列驱动电路2的左右两侧的显示器屏幕,减少了显示器面板的面板宽度,使其携带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窄边框构架面板图;

图2为源极和门极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屏;

2、列驱动电路;

3、行驱动电路;

401、漏极;

402、源极;

403、门极;

5、柔性线路板FPC。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窄边框显示器,用于OLED和LCD的产品制造,涉及OLED和LCD显示器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所述显示器包括显示屏1,所述显示屏1上分布有有源阵列发光模块,还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模块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有控制纵向电路信号的列驱动电路2还有控制横向电路信号的行驱动电路3,屏幕上每个行和列的发光模块都分别由一个与之一一对应的驱动电路驱动,所诉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三极管。

所述列驱动电路2和行驱动电路3均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的面板底端,所述列驱动电路2放置在所诉显示屏1的底端居中位置,所有控制纵向的电路线都汇总到底端中央放置在中间位置,较方便控制整块面板的纵向发光模块。行驱动电路3放置在所述显示屏1的面板底端且一左一右分别位于列驱动电路2的两侧,显示器面板左半侧上的发光模块通过电路线就近汇总到左下侧的行驱动电路3,右半侧的发光模块的控制电路则汇总到右侧的列驱动电路3,减少了不必要的电路长度,简化了电路分布。原本在所述列驱动电路2的相邻左右两侧是用于放置面板的测试pad,并无任何走线,本方案可以通过减小pad数量、缩小pad面积的方式来腾置出列驱动电路2放置的空间且不会影响到走线,通过这种方式,将列驱动电路2从显示屏1的左右两侧面移换到了底端,减小了显示屏的宽度、面积。

请参阅图2,所述列驱动电路2和行驱动电路3均包括多个三极管,所述三极管包括:漏极401;源极402,所述源极402负责将信号传递给与连接设备;门极403,所述门极403与相应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的控制指令来控制连接或中断所述源极402和漏记401之间的信号传递。所述离散型架构面板还包括一个FPC柔性线路板5,所述FPC柔性线路板5连接在整个离散型架构面板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