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6490发布日期:2019-05-07 19:3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一般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头戴式显示设备越来越多的走进各个领域。又因其可随着佩戴者移动,使得使用场景多变。因此,如何满足不同场景的显示亮度要求且不违背佩戴者的意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结合运动信息和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方法,用于显示设备,方法包括:

获取显示设备周边的光强信息和显示设备的运动信息;

根据运动信息判断预设时长内的运动参数是否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内;

若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否则,确定不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

运动参数包括速度、加速度、旋转角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确定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包括:

判断当前显示设备周边的光强信息所属的光强区间;

根据预设的光强区间与亮度系数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光强信息所属的光强区间的亮度系数。

在本申请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光强区间包括室内光强区间和室外光强区间;室外光强区间包括晴天区间和阴天区间。

在本申请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晴天区间包括背光区间和向光区间。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装置,用于显示设备,装置包括:

获取信息单元,配置用于获取显示设备周边的光强信息和显示设备的运动信息;

判断单元,配置用于根据运动信息判断预设时长内的运动参数是否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内;

调整单元,配置用于若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否则,确定不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

运动参数包括速度、加速度、旋转角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调整单元包括:

光强区间确定单元,配置用于判断当前显示设备周边的光强信息所属的光强区间;

亮度系数确定单元,配置用于根据预设的光强区间与亮度系数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光强信息所属的光强区间的亮度系数。

在本申请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光强区间包括室内光强区间和室外光强区间;室外光强区间包括晴天区间和阴天区间。

在本申请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晴天区间包括背光区间和向光区间。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装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运动信息确定是否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能够解决佩戴者快速运动时调整显示亮度带来的不适感和违背佩戴者意愿的问题。进一步的,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通过设置不同光强区间的显示亮度系数,还能解决不同场景的分段调整显示亮度的问题,获得提高调整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30调整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强区间与亮度系数的映射关系设置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装置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显示设备周边的光强信息和显示设备的运动信息;

步骤s20:根据运动信息判断预设时长内的运动参数是否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内;

步骤s30:若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否则,确定不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在步骤s10,可通过在显示设备上设置光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分别获取光强信息和显示设备的运动信息。可以理解的是,该两种信息的采集可以同时进行、或者可先采集光强信息再采集运动信息,或者可先采集运动信息再采集光强信息。这里不做限定。

在步骤s20,结合运动信息确定发生光强变化时是否需要调整显示亮度。传统的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仅通过光强信息的强弱来设置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而对于有些显示设备、头戴式显示设备或者车载式显示设备而言这样的调整方式在某些场景下,亮度的调整反而将给佩戴者带来不适感或者违背了佩戴者的意愿。例如,在晴天,佩戴者在原地快速转圈或者进行快速抬头或低头的动作时,环境光传感器采集到背光方向和向光方向的不同光强信息,如果随着该光强信息不断调整显示亮度将给佩戴者带来不适感,同时也违背了佩戴者的调整意愿。

或者在路边的一排树下车辆或者佩戴者快速奔跑时,环境光传感器采集到显示设备在树下的光强和阳光下的光强是不同的,如果随着该光强信息不断调整显示亮度将给佩戴者带来不适感。因此,本申请结合运动信息确定发生光强变化时是否需要调整显示亮度,可以给佩戴者带来更舒适的视觉体验。

此处的预设时长和第一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或者应用场景进行对应设置,这里不做限定。

在步骤s30,根据步骤s20的确定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参数包括速度、加速度、旋转角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当光强发生变化时,判断预设时长内的运动参数的快慢,若运动参数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内,则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否则,不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佩戴者的运动包括距离变化为主的运动、旋转角度变化为主的运动、既有距离变化和旋转角度变化的运动。应用时根据运动类型的不同设置该预设值。具体应用中,运动传感器可包括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分别采集速度、加速度信息和旋转角度信息。可以理解的是,该参与判断的运动参数可以是该时长内的某几个时刻的参数平均值,或者为参数最大值,可根据实际应用来设定采用哪种运动参数。

下面结合图2和图3说明如何调整显示亮度,其中,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30调整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强区间与亮度系数的映射关系配置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如图2所示,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s31,判断当前显示设备周边的光强信息所属的光强区间;

步骤s32,根据预设的光强区间与亮度系数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光强信息所属的光强区间的亮度系数。

此处光强区间的确定和的映射关系的设定请参考图3的说明。

如图3所示,光强区间与亮度系数的映射关系设置方法包括:

步骤s41,将可能的光强范围划分为若干光强区间;

步骤s42,配置各光强区间的亮度系数。

在步骤s41,显示设备可移动的范围较大,可能从室内移动至室外。其中室内的光强也因室内灯光发生变化。室外的光强将根据阳光的照射强度、天气状况、有无遮挡物发生变化。因此搜集可能的场景光强并划分为若干光强区间,将有利于提高显示亮度调整的精度。

具体地,光强区间可包括室内光强区间和室外光强区间;或者,光强区间可包括室内光强区间、室外晴天区间和室外阴天区间;或者,光强区间可包括室内光强区间、室外晴天背光区间、室外晴天向光区间和室外阴天区间。光强区间的设置可按照光强强到弱的顺序划分,也可以按照光强弱到强的顺序划分。可根据实际应用来具体设置。

在步骤s42,根据步骤s41划分的各光强区间设置对应的亮度系数。该亮度系数的大小根据应用的不同,设置对应的数值即可,这里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可将场景可能的光强范围根据光强从强到弱的顺序划分为室外晴天向光区间、室外晴天背光区间、室外阴天区间、室内光强区间,并对应设定亮度系数λ1、λ2、λ3和λ4。分区间调整显示亮度的方式,将有利于提高显示亮度调整的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应用场景和显示设备的特点设置划分的区间个数。例如,可将光强范围划分为室外晴天向光区间、室外晴天背光区间、室外阴天区间、室内光强区间。或者,还可以将其中的室外阴天区间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室外第一阴天区间和室外第二阴天区间。并针对相应的光强区间,设置显示设备的亮度系数从而实现显示亮度的调整。划分的区间个数越多,显示亮度调整的精度越高。具体的亮度系数也是根据显示设备的特点和需求设置,这里不做限定。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装置的示例性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调整显示亮度的装置200,装置包括:

获取信息单元210,配置用于获取显示设备周边的光强信息和显示设备的运动信息;

判断单元220,配置用于根据运动信息判断预设时长内的运动参数是否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内;

调整单元230,配置用于若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否则,确定不根据光强信息调整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参数包括速度、加速度、旋转角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单元230包括:

光强区间确定单元231,配置用于判断当前显示设备周边的光强信息所属的光强区间;

亮度系数确定单元232,配置用于根据预设的光强区间与亮度系数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光强信息所属的光强区间的亮度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显示亮度的装置200还包括:

光强区间划分单元241,配置用于将可能的光强范围划分为若干光强区间;

亮度系数配置单元242,配置用于配置各光强区间的亮度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强区间包括室内光强区间和室外光强区间;室外光强区间包括晴天区间和阴天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晴天区间包括背光区间和向光区间。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头戴式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装置。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调整显示设备显示亮度的方法。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