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1809发布日期:2019-08-09 23:5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制备的背光模组,基板11上设置有支撑柱12,以支撑扩散板13,防止扩散板13由于冷热缩胀、运输过程中振荡而引起的形变;支撑柱12对光源(led灯)14的光线会产生阻挡,进而在扩散板13上形成暗影。

所以,现有背光模组制备技术存在制备得到的背光模组存在暗影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背光模组制备技术存在的制备得到的背光模组存在暗影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光源、光学透镜、以及扩散板和光学膜片;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本体,以及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出光面上,用于支撑扩散板;

将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基板上;

将所述光学透镜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组合所述扩散板和光学膜片,形成背光模组。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制备方法中,所述提供光学透镜的步骤包括:

注胶形成所述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凹槽;

在所述凹槽区域形成所述支撑构件。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制备方法中,所述在所述凹槽区域形成所述支撑构件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凹槽区域点胶形成所述支撑构件。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制备方法中,所述提供光学透镜的步骤包括:

在模具的第一入胶口和第二入胶口同时注胶,所述第一入胶口对应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入胶口对应所述支撑构件。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制备方法中,所述提供光学透镜的步骤包括:

在模具的第一入胶口注胶;

预设时长后,在第二入胶注胶,所述第一入胶口对应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入胶口对应所述支撑构件。

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制备系统,包括:

包括:

光学透镜制备装置,用于制备光学透镜,光学透镜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本体,以及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出光面上,用于支撑扩散板;

组合装置,用于将光源固定于所述基板上;将光学透镜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组合所述扩散板和光学膜片,形成背光模组。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制备系统中,所述光学透镜制备装置包括:

本体形成部,用于注胶形成所述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凹槽;

支撑构件形成部,用于在所述凹槽区域形成所述支撑构件。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制备系统中,所述支撑构件形成部,用于在所述凹槽区域点胶形成所述支撑构件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制备系统中,所述光学透镜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注胶构件,用于通过模具的第一入胶口注胶;

第二注胶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注胶构件开始工作时,通过模具的第二入胶口注胶,所述第一入胶口对应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入胶口对应所述支撑构件。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制备系统中,所述光学透镜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注胶构件,用于通过模具的第一入胶口注胶;

第二注胶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注胶构件工作预设时长后,通过模具的第二入胶口注胶,所述第一入胶口对应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入胶口对应所述支撑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其得到的背光模组内支撑构件透明且设置在光学透镜上,支撑构件不会阻挡光线,进而不会在扩散板上形成暗影,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存在支撑柱阻挡光线产生暗影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预先成型带凹槽的光学透镜,然后用点胶方式在凹槽内形成高度较低的透明支撑柱;通过双入胶口注塑成型方式形成高度较高的透明支撑柱,有效的降低了透明支撑柱在成型过程中结构变形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的第一种制备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透镜的第二种制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侧]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和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是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中,有基板11,在基板上设置有支撑柱12,用于支撑扩散板13,基板11上设置有光源(led灯)14,在所述led灯14上包覆有光学透镜15,用于将led灯出光光型打开。

所述支撑柱12主要用于防止所述扩散板13,由于冷热缩胀、运输过程中震荡而引起的形变,造成品味问题或者击伤光学透镜15。

但是,支撑柱12对光源(led灯)14的光线产生阻挡,进而在扩散板13上形成暗影。

所以,现有背光模组存在支撑柱阻挡光线产生暗影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背光模组存在支撑柱阻挡光线产生暗影的技术问题,本分明提供以下实施例以解决该技术问题。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基板21、扩散板和光学膜片22、光源23和光学透镜24。所述光学透镜24又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本体241、支撑构件242;所述光源23位于所述光学透镜本体241的容纳腔内,所述支撑构件242透明且设置于所述本体241的出光面上。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透明支撑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光学透镜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透明支撑构件,且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高度都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和高度都相同。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可以是柱形、锥形,或是其它能够用于支撑的形状;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高度可以与腔体的高度保持一致,也可以比腔体的高度略小1-2mm。

多个形状和高度都相同的支撑构件可以有效减轻或分散每个支撑结构的应力,提升系统可靠性。

在该实施例中,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透明支撑构件中,至少有一个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不相同,但所有透明支撑构件的高度都相同,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可以是柱形、锥形,或是其它能够用于支撑的形状。

在该实施方案中,一个设置方案,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总体积相同。

在该实施方案中,另一个设置方案,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总体积不同。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透明支撑构件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光学透镜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第一透明支撑构件和第二透明支撑构件,所述第一透明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透明支撑构件高度不同。

所述第一透明支撑构件的高度可以与腔体的高度保持一致,也可以比腔体的高度略小1-2mm,所述第二透明支撑构件的高度比所述第一透明支撑构件的高度低。

根据所述第一透明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透明支撑构件高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主支撑构件和辅助支撑构件,高度较高的透明支撑构件为主支撑构件,高度较低的透明支撑构件为辅助支撑构件。

其中,所述主支撑构件可有效起到支撑腔体高度的作用,当所述主支撑构件由于环境或外力因素失效的情况发生,所述辅助支撑构件能够进一步起到支撑腔体高度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和所述第二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相同。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可以是柱形、锥形,或是其它能够用于支撑的形状。

在该实施例中,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透明支撑构件中,所述第一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和所述第二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不同,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可以是柱形、锥形,或是其它能够用于支撑的形状。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设置方案,所述主支撑构件的总体积比所述辅助支撑构件的总体积大。

在该实施例中,另一个设置方案,所述主支撑构件的总体积比所述辅助支撑构件的总体积小。

在该实施例中,又一个设置方案,所述主支撑构件的总体积和所述辅助支撑构件的总体积相等。

在以上两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高度均为超出所述光学透镜出光面的高度,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也均为超出光学透镜出光面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可以存在至少一个光学透镜上没有设置所述透明支撑构件。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可以存在至少一个光学透镜上仅设置有一个所述透明支撑构件。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高度可以与所述扩散板接触或是比所述扩散板低1~2mm;所述透明支撑构件的形状可以柱形、锥形,或是其它能够用于支撑的形状。

在不同的背光方案中,需要不同结构的光学透镜,此时在透镜上形成的透明支撑构件需随着透镜本身的尺寸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需求。而常规的一体注塑成型方式,在制备带有透明支撑构件的光学透镜时,存在透明支撑构件成型和脱模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提供基板、光源、光学透镜、以及扩散板和光学膜片;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本体,以及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出光面上,用于支撑扩散板;

步骤32:将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基板上;

步骤33:将所述光学透镜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步骤34:组合所述扩散板和光学膜片,形成背光模组。

进一步的,当需要提供的光学透镜,其出光面上具备高度较低的透明支撑构件时,所述步骤31中的提供光学透镜的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步骤包括:

采用注胶法形成所述光学透镜本体41,所述光学透镜本体出光面上预设有透明支撑构件的凹槽;

采用点胶方式,通过控制胶量,在所述凹槽区域形成具有固定尺寸的透明支撑构件42。

其中,从所述第一入胶口51注入的材料为亚克力,聚碳酸酯,玻璃,有机硅塑料等;从所述第二入胶口52注入的材料为有机硅塑料、硅树脂等。

进一步的,当需要提供的光学透镜,其出光面上具备高度较高的透明支撑构件时,所述步骤31中的提供光学透镜的一种实施例如图5所示,步骤包括:

采用双入胶口注塑成型方式,在模具的第一入胶口51和第二入胶口52同时注胶,所述第一入胶口51位于常规入胶口位置,所述第一入胶口51注入的材料贡献光学透镜本体下方区域,所述第二入胶口52位于透明支撑构件顶端,所述第二入胶口52注入的材料贡献光学透镜本体上方区域和所述透明支撑构件。

其中,从所述第一入胶口51注入的材料和所述第二入胶口52注入的材料相同,为亚克力,聚碳酸酯,玻璃,有机硅塑料、硅树脂等。

进一步的,当需要提供的光学透镜,其出光面上具备高度较高的透明支撑构件时,所述步骤31中的提供光学透镜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5所示,步骤包括:

采用双入胶口注塑成型方式,在模具的第一入胶口51注胶,所述第一入胶口51位于常规入胶口位置,所述第一入胶口51注入的材料贡献光学透镜本体;

预设时长后,在所述第二入胶口52注胶,所述第二入胶口52位于透明支撑构件顶端,所述第二入胶口52注入的材料贡献所述透明支撑构件。

其中,从所述第一入胶口51注入的材料和所述第二入胶口52注入的材料相同,为亚克力,聚碳酸酯,玻璃、有机硅塑料、硅树脂等。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系统,包括:

光学透镜制备装置,用于制备光学透镜,光学透镜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本体,以及透明支撑构件;所述透明支撑构件设置于所述光学透镜本体的出光面上,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

组合装置,用于将光源固定于所述基板上;将光学透镜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组合所述扩散板和光学膜片,形成背光模组。

其中,所述光学透镜的一种制备装置包括:

本体形成部,用于注胶形成所述光学透镜本体41,所述光学透镜本体出光面上预设有透明支撑构件的凹槽;

支撑构件形成部,用于在所述凹槽区域,以点胶形成具有固定尺寸的透明支撑构件42。

其中,所述光学透镜的另一种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注胶构件,用于通过模具的第一入胶口51注胶;

第二注胶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注胶构件开始工作时,通过模具的第二入胶口52注胶,所述第一入胶口51位于常规入胶口位置,所述第二入胶口52位于透明支撑构件顶端,所述第一入胶口51注入的材料贡献光学透镜本体下方区域,所述第二入胶口52注入的材料贡献光学透镜本体上方区域和所述透明支撑构件。

其中,所述光学透镜的又一种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注胶构件,用于通过模具的第一入胶口51注胶;

第二注胶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注胶构件工作预设时长后,通过模具的第二入胶口52注胶,所述第一入胶口51位于常规入胶口位置,所述第二入胶口52位于透明支撑构件顶端,所述第一入胶口51注入的材料贡献光学透镜本体,所述第二入胶口52注入的材料贡献所述透明支撑构件。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其得到的背光模组内支撑构件透明且设置在光学透镜上,支撑构件不会阻挡光线,进而不会在扩散板上形成暗影,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存在支撑柱阻挡光线产生暗影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预先成型带凹槽的光学透镜,然后用点胶方式在凹槽内形成高度较低的透明支撑柱;通过双入胶口注塑成型方式形成高度较高的透明支撑柱,有效的降低了透明支撑柱在成型过程中结构变形的风险。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