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4744发布日期:2020-01-18 03:1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7月10日提交的第10-2018-007986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显示图像并且包括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

移动电子装置通常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图像的显示装置。在其体积或厚度等于或小于传统装置的体积或厚度的情况下具有比传统装置的显示屏更大的显示屏的移动电子装置已受到关注。此外,已开发了具有能够折叠或展开以在使用时提供较大屏幕的结构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或可弯曲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能够防止由于外来杂质等粘附至暴露于显示装置外部的压敏粘合剂(psa)而导致的显示装置的内部变形、psa的聚集等。

然而,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通过参考以下给出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及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明显。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模块,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第一粘性膜,设置在柔性模块的一个表面上;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分别设置在第一粘性膜上,与柔性模块相对,并且彼此间隔开;第一粘性保护层和第一防粘层,设置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一粘性膜之间并且彼此面对;以及第二粘性保护层和第二防粘层,设置在第二支承板和第一粘性膜之间并且彼此面对;其中,第一防粘层与第一支承板之间的第一接合力和第一粘性保护层与第一粘性膜之间的第二接合力大于第一粘性保护层与第一防粘层之间的第三接合力,以及第一粘性保护层的侧表面和第一防粘层的侧表面与第一支承板的侧表面对齐。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防粘层与第二支承板之间的第四接合力和第二粘性保护层与第一粘性膜之间的第五接合力可大于第二粘性保护层和第二防粘层之间的第六接合力,以及第二粘性保护层的一个侧表面和第二防粘层的一个侧表面与第二支承板的一个侧表面对齐。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没有设置第一防粘层和第一粘性保护层的区域中,柔性模块可与在厚度方向上与之重叠的第一支承板直接接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没有设置第二防粘层和第二粘性保护层的区域中,柔性模块可与在厚度方向上与之重叠的第二支承板直接接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膜可接触第一粘性保护层的侧表面和第一防粘层的所述侧表面,并且接触第二粘性保护层的侧表面和第二防粘层的所述侧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保护层和第二粘性保护层可包括无机材料。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防粘层和第二防粘层可包括石蜡、硅树脂、长链烷基和氟类分子中的至少一者。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保护层的厚度和第二粘性保护层的厚度可为约1纳米(nm)至约2nm。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防粘层的厚度和第二防粘层的厚度可为约10nm至约20nm。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膜可包括psa。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柔性模块还可包括:下部功能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和第一粘性膜之间;上部功能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与下部功能层间隔开,其中显示面板插置在上部功能层和下部功能层之间;以及窗构件,设置在上部功能层上并且与显示面板间隔开,其中上部功能层插置在窗构件和显示面板之间,其中,下部功能层、显示面板、上部功能层和窗构件彼此面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柔性模块还可包括:第二粘性膜,用于将下部功能层和显示面板接合;第三粘性膜,用于将显示面板和上部功能层接合;以及第四粘性膜,用于将上部功能层和窗构件接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窗构件可包括玻璃,并且窗构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约100微米(μm)。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膜的厚度可小于第二粘性膜的厚度、第三粘性膜的厚度和第四粘性膜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彼此邻近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模块;第一粘性膜,设置在柔性模块上;第一粘性保护层和第二粘性保护层,设置在第一粘性膜上;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面对柔性模块;第一防粘层,设置在第一支承板上;以及第二防粘层,设置在第二支承板上,其中,柔性模块和第一粘性膜设置在第一区域至第五区域上方,第一支承板设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方,第一防粘层和第一粘性保护层设置在第二区域中,第二支承板设置在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上方,第二防粘层和第二粘性保护层设置在第四区域中,第一防粘层和第一粘性保护层彼此面对,第二防粘层和第二粘性保护层彼此面对,第一支承板的第一侧表面、第一粘性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一防粘层的第一侧表面分别在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的边界上对齐,第二支承板的第二侧表面、第二粘性保护层的第二侧表面和第二防粘层的第二侧表面分别在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之间的边界上对齐,第一支承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支承板的第二侧表面、第一粘性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粘性保护层的第二侧表面以及第一防粘层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防粘层的第二侧表面分别彼此间隔开以彼此面对,其中第三区域分别插置在第一支承板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支承板的第二侧表面、第一粘性保护层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粘性保护层的第二侧表面以及第一防粘层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防粘层的第二侧表面之间,第一防粘层接合到第一支承板上,第二防粘层接合到第二支承板上,第一粘性保护层和第二粘性保护层接合到第一粘性膜上,第一支承板在第一区域中直接接合至第一粘性膜,以及第二支承板在第五区域中直接接合至第一粘性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保护层和第二粘性保护层可包括无机材料,以及第一防粘层和第二防粘层包括石蜡、硅树脂、长链烷基和氟类分子中的至少一者。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保护层的厚度和第二粘性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是约1nm至约2nm,且第一防粘层的厚度和第二防粘层的厚度是约10nm至约20nm。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柔性模块还可包括:显示面板;下部功能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和第一粘性膜之间;上部功能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与下部功能层间隔开,其中显示面板插置在上部功能层和下部功能层之间;窗构件,设置在上部功能层上并且与显示面板间隔开,其中上部功能层插置在窗构件和显示面板之间;第二粘性膜,用于将下部功能层和显示面板接合;第三粘性膜,用于将显示面板和上部功能层接合;以及第四粘性膜,用于将上部功能层和窗构件接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膜的厚度可小于第二粘性膜的厚度、第三粘性膜的厚度和第四粘性膜的厚度,且第一粘性膜至第四粘性膜包括psa。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窗构件包括玻璃,并且窗构件的厚度可小于或等于约100μm。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显示装置的、邻近柔性模块的下表面(可替代地,背表面)的区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大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折叠状态的视图;

图6和图7分别是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8和图9分别是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10和图11分别是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12和图13分别是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14和图15分别是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以及

图16和图17分别是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所述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显而易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在说明书中定义的内容,例如详细的结构和元件,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全面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具体细节,并且本发明仅限定在随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元件被描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例如在另一元件上或位于不同的层或某一层上)的情况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某一层上;以及元件通过另一层或又一元件位于另一元件或某一层上。相反,元件描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例如,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位于不同的层或某一层上)的情况表示以下情况:元件位于另一元件或某一层上且其间不具有中间元件或层。

应理解,虽然在本文中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文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所探讨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包括“至少一个”,除非内容另有明确说明。“或”表示“和/或”。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和/或”包括相关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还应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或者“包括(includes)”和/或“包括(including)”指定所述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本文可以使用诸如“下”或“底”和“上”或“顶”的相对术语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附图中描绘的定向之外,相对术语旨在包含装置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之一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元件的“下”侧的元件于是将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侧。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部”可以包括“下部”和“上部”两种定向,这取决于附图的特定定向。类似地,如果附图之一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下方”或“下面”的元件于是将被定向在其他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定向。

为了易于描述,可在本文中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外的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附图中描绘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旨在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于是将被定向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定向。装置可另行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应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本文所使用的,“约”或“近似”包括所述值并且意指在特定值的、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特定量的测量有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限制)而确定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例如,“约”可表示在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者在所述值的±30%、20%、10%、5%内。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中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术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应被理解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和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在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上进行理解,除非在本文中如此明确定义。

在本文中参照作为理想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的剖视图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此一来,要预想到例如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而导致的、图中的形状的变型。因此,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受限于如本文所示的具体区域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制造而导致的形状的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通常可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特征。此外,所示的锐角可以是圆化的。因此,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区域的精确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所提出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邻近柔性模块的下表面(可替代地,背表面)的区域的放大视图,以及图5是示出图4的折叠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1至图5,显示装置1可在平面图中具有基本上平坦的矩形形状。显示装置1可在平面图中具有包括直立平面边缘的矩形形状或者包括圆化边缘的矩形形状。显示装置1可包括四条边(或边缘)。显示装置1可包括长侧边缘ls以及短侧边缘ss。

在本说明书中,被折叠(可替代地,可折叠或折叠)可表示柔性状态,并且具体地为通过包括被弯曲(可替代地,可弯曲或弯曲)和被卷曲(可替代地,可卷曲或卷曲)而指定的术语。此外,折叠应解释为包括“部分地”折叠、“完全”折叠、“内”折叠和“外”折叠中的全部。

在平面图中,显示装置1可包括穿过显示装置1的上侧和下侧的折叠轴线axis_f。显示装置1可基于折叠轴线axis_f折叠。

参照图2,显示装置1可包括折叠区域fr(可替代地,中间区域)和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可替代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折叠区域fr设置在中间区域中且包括折叠轴线axis_f,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分别设置在折叠区域fr的左侧和右侧。换言之,显示装置1可包括基于折叠轴线axis_f折叠的折叠区域fr(可替代地,中间区域)以及邻近于折叠区域fr并且相对于折叠区域fr彼此间隔开以便不被折叠的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如下所述,在折叠区域fr中,柔性模块module_f、支承板501和502和防粘层600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不设置有防粘层600,且支承板501和502可通过第四粘性膜931直接接合至柔性模块module_f。以下将描述其详细内容。

在平面图中,显示装置1可包括长侧边缘ls,长侧边缘ls与折叠轴线axis_f交叉并从显示装置1的左侧延伸至右侧(可替代地,从右侧延伸至左侧)。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平面图中定位在显示装置1上方的长边可称作第一长边ls1,并且定位在显示装置1下方的长边可称作第二长边ls2。在平面图中,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短侧边缘ss,短侧边缘ss基本上平行于折叠轴线axis_f并且从显示装置1的下侧延伸至上侧(可替代地,从上侧延伸至下侧)。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平面图中定位在显示装置1的左侧上的短边可称作第一短边ss1,并且定位在右侧上的短边可称作第二短边ss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平面图中与折叠轴线axis_f交叉且从显示装置1的左侧延伸至右侧(可替代地,从右侧延伸至左侧)的边缘可以是短侧边缘ss。此外,在平面图中基本上平行于折叠轴线axis_f且从显示装置1的下侧延伸至上侧(可替代地,从上侧延伸至下侧)的边缘可以是长侧边缘ls。

在邻近于显示装置1的、与折叠轴线axis_f相交的第一长边ls1和第二长边ls2的区域中限定有在平面图中向下/向上凹陷的槽(例如,凹口),且用于转换状态的铰接构件(未示出)等可接合至凹陷的部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显示装置1可包括柔性模块module_f。柔性模块module_f包括显示模块200(可替代地,显示面板),且在截面方向上,各种层可设置在显示模块20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上。在本说明书中,包括在柔性模块module_f中的各种层可称作构件、模块等。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可包括下部功能层100、显示模块200、上部功能层300和窗构件400。

在包括显示模块200的相应层(可替代地,模块和构件)之间插置有多个粘性构件(可替代地,粘性膜和粘性层),以连接所述相应层(可替代地,模块和构件)。

下部功能层100可设置在显示装置1的底部处。下部功能层100可通过执行缓冲功能、散热功能、电磁波屏蔽功能、接地功能、强度增强功能、支承功能、压力感测功能、数字化功能等的单层来配置,或者配置为各层的各种组合。当下部功能层100包括各种功能层的叠层结构,粘性层可插置在相应功能层之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下部功能层100可包括缓冲构件、支承衬底、散热层、电磁波屏蔽层、压力传感器、数字化转换器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下部功能层100包括缓冲构件。缓冲构件可防止从外部(例如,缓冲构件的下部方向)施加的冲击从底部传递到显示模块20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缓冲构件可包括泡沫材料,并且可包括诸如聚氨酯(pu)、热塑性聚氨酯(tpu)、硅(si)、聚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等材料。

下部功能层100可具有比待在以下描述的设置在显示模块200(可替代地,显示面板)的上部分上的多个层(可替代地,模块和构件)更低的透光率。换言之,显示模块200的上部层具有相对高的透光率并且可透射从显示模块200的显示部分da向上发射的光(可替代地,图像)。下部功能层100具有相对低的透光率并且可阻挡从显示模块200的显示部分da向下发射的光。

显示模块200(可替代地,显示面板)可设置在下部功能层100上。第一粘性膜901设置在下部功能层100和显示模块200之间,并且下部功能层100可通过第一粘性膜901附接至显示模块200的下表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膜901可被省略,并且显示模块200(可替代地,显示面板)可直接层叠在下部功能层100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设置有第一粘性膜901时,类似于将在以下描述的第二粘性膜911、第三粘性膜921和第四粘性膜931,第一粘性膜901是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两者上均具有粘合特性的膜,并且例如可以是压敏粘合剂(psa)、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粘性膜901至931可包括丙烯酸树脂、硅树脂等。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性膜901至931可具有约100百分比(%)至约1000%的伸长率。

显示模块200可通过输入数据信号显示图像。显示模块200可利用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和微型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的面板来应用。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应用为显示模块20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200可包括具有诸如聚酰亚胺(pi)等的柔性聚合物材料的柔性衬底。因此,显示模块200可以被弯曲、折叠或卷曲。

显示模块200可具有基本上类似于显示装置1的平面形状的形状。然而,显示模块200不限于此,且显示模块200的至少一条边(例如,第一短边ss1)可弯曲为具有弯曲表面或者可在竖直方向上弯曲。通过显示模块200的至少一条边连接有包括用于传输驱动显示模块200所需的信号的布线的电路板(未示出),并且电路板可设置成在厚度方向上与显示模块200重叠。

显示模块200可包括用于显示屏幕的显示部分da(可替代地,发光区域)和不用于显示屏幕的非显示部分na(可替代地,非发射区域)。

显示部分da可设置在显示模块200的中央部分处。显示部分da可包括多个像素(可替代地,电致发光单元)。类似于显示装置1,显示部分da可在平面图中包括具有圆化边缘的矩形形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部分da可具有诸如矩形、正方形或其他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

非显示部分na可定位在显示部分da周围。显示模块200的除显示部分da之外的剩余部分可以是非显示部分na。非显示部分na可以是从显示部分da的外边界至显示模块200的边缘的区域。用于向显示部分da施加信号的信号线或驱动电路可设置在非显示部分na中。最外侧黑色矩阵可设置在非显示部分na中。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模块200可包括折叠区域fr(可替代地,可弯曲区域)。将在下面与支承板500一起描述折叠区域fr。

像素可包括发光层和控制从发光层发射的光的量的电路层。电路层可包括多条布线、多个电极和至少一个晶体管。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发光层可包括有机发光材料。发光层可通过封装膜被密封。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封装膜可密封发光层以防止水分等从外部流入。封装膜可以是单个无机膜或多层无机膜,或者可以是其中无机膜和有机膜交替层叠的叠层膜。

上部功能层300可设置在显示模块200(可替代地,显示面板)上。

第二粘性膜911设置在显示模块200(可替代地,显示面板)和上部功能层300之间,并且上部功能层300可通过第二粘性膜911附接至显示模块200的上表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粘性膜911可被省略,并且上部功能层300可直接层叠在显示模块200上。

上部功能层300可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层。功能层可以是执行触摸感测功能、滤色功能、颜色转换功能、偏振功能、生物测量信息识别功能(例如,指纹识别功能)等的层。功能层可以是包括片的片层、包括膜的膜层、薄膜层、涂覆层、面板、板等。一个功能层可包括单层,但是也可包括多个层叠薄膜或涂覆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功能层可以是触摸感测面板、滤色器、光学膜、指纹感测面板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部功能层300可包括诸如微透镜或棱镜膜的光学膜。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膜可被省略。

窗构件400可设置在上部功能层300上。

第三粘性膜921设置在上部功能层300和窗构件400之间,并且窗构件400可通过第三粘性膜921附接至上部功能层300的上表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粘性膜921可被省略,并且窗构件400可直接层叠在上部功能层300上。

窗构件400用于覆盖并保护显示模块200(可替代地,显示面板)。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窗构件400可包括玻璃、石英等。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窗构件400的厚度可小于或等于约100微米(μm)。当窗构件400的厚度小时,在折叠(或弯曲)时的应力(折叠阻力或弯曲阻力)减小,并且甚至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重复时,窗构件400的结构可稍微改变。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例如,窗构件400可包括超薄玻璃(utg)。

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位于下部功能层100下方的支承板500、防粘层600和粘性保护层700。支承板500可防止显示模块200因外力而被弯曲或者减轻(或减小)显示模块200的弯曲程度(例如,弯曲角度和弯曲曲率半径)。换言之,即使在施加外力时,支承板500也可将显示模块200保持在相对平坦的状态中。

支承板500可包括刚性材料或半刚性材料。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承板500可包括诸如不锈钢(sus)和铝的金属材料,或者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脂(pc)、聚乙烯醇(pv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的聚合物。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支承板500可以是具有约150μm至约200μm的厚度的不锈钢膜。作为另一示例,例如,支承板500可以是具有约150μm至约200μm的厚度的铝膜。

支承板500包括朝向左侧和右侧(可替代地,水平方向)彼此分隔开(可替代地,间隔开)的第一支承板501(可替代地,第一部分)和第二支承板502(可替代地,第二部分)。第一支承板501可包括上表面501a、下表面501b以及侧表面501s1(内侧表面)和501s2,且第二支承板502可包括上表面502a、下表面502b以及侧表面502s1(内侧表面)和502s2。第一支承板501和第二支承板502的厚度和宽度可彼此相同,但是并不限于此。

第一支承板501和第二支承板502可相对于折叠轴线axis_f彼此间隔开第一分隔距离d1。具体地,第一支承板501的内侧表面501s1和第二支承板502的内侧表面502s1可彼此间隔开第一分隔距离d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分隔距离d1可小于或等于约50μm。第一支承板501和第二支承板502相对于折叠轴线axis_f彼此互相对称,但是并不限于此。

在图2中,第一支承板501和第二支承板502彼此间隔开,但是其为用于阐明第一支承板501和第二支承板502彼此隔开(可替代地,互相不连续)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支承板501的内侧表面501s1可接触第二支承板502的内侧表面502s1的至少一部分。

虽然未示出,但是在支承板500的下表面501b和502b上设置有凸起或槽,且还可进一步设置用于支承显示装置1的元件的壳体(未示出)。进一步设置在支承板500的下表面501b和502b上的壳体可通过凸起或槽接合(或布置)到支承板500。

防粘层600可设置(或接合)到其中支承板500和折叠区域fr彼此重叠的区域。防粘层600可经过表面处理以改善与粘性膜(例如,psa、oca和ocr)的剥离性质。表面处理不受限制,而是例如可包括诸如石蜡处理、硅树脂类处理、长链烷基类处理和氟类处理的剥离处理。通过表面处理,支承板500(可替代地,防粘层600)的表面例如可包括石蜡、硅树脂、长链烷基或氟类分子,从而减小与粘性膜的粘合力。此外,还可使用与防指纹处理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表面处理。在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为丙烯酸粘合剂的情况下,粘性膜可包括硅树脂,且在硅树脂粘合剂的情况下,粘性膜可包括丙烯酸。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防粘层600在厚度方向上的厚度t600可以是约10纳米(nm)至约20nm。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防粘层601的厚度t601和第二防粘层602的厚度t602可以基本上彼此相同并且与厚度t600相同,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厚度t601和厚度t602可以彼此不同。

防粘层600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承板501上的第一防粘层601和设置在第二支承板502上的第二防粘层602。第一防粘层601和第二防粘层602可朝向左侧和右侧彼此间隔开第一分隔距离d1。

第一防粘层601可包括上表面601a、下表面601b和侧表面601s1(内侧表面)和601s2(外侧表面),且第二防粘层602可包括上表面602a、下表面602b和侧表面602s1(内侧表面)和602s2(外侧表面)。第一防粘层601的内侧表面601s1和第二防粘层602的内侧表面602s1分别在厚度方向上与第一支承板501的内侧表面501s1和第二支承板502的内侧表面502s1对齐(可替代地,匹配或重叠)。

然而,当然地,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防粘层601的内侧表面601s1和第二防粘层602的内侧表面602s1设置成在第一支承板501的内侧表面501s1和第二支承板502的内侧表面502s1外部延伸,或者设置成穿透它们的内部。

另外,第一防粘层601的外侧表面601s2和第二防粘层602的外侧表面602s2可分别与折叠区域fr的边界重叠(可替代地,匹配或对齐)。换言之,直至第一防粘层601的外侧表面601s2和第二防粘层602的外侧表面602s2的区域可限定为折叠区域fr。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折叠区域fr的宽度可与第一防粘层601的外侧表面601s2和第二防粘层602的外侧表面602s2之间的第二分隔距离d2相同。第一分隔距离d1可小于第二分隔距离d2。

粘性保护层700可设置在防粘层600上。如图3中所示,当显示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中时,粘性保护层700能够防止因第四粘性膜931和壳体(未示出)之间的外来物质等粘附至第四粘性膜931而导致显示装置1发生内部变形。另外,粘性保护层700支承第四粘性膜931以防止因第四粘性膜931的自粘性力(粘合力)导致的第四粘性膜931内部的聚集。

粘性保护层700可沉积(例如,蒸汽沉积)在防粘层600上。粘性保护层700能以预定的接合力(可替代地,粘合力)在粘性保护层700和防粘层600之间的界面处接合(可替代地,粘附)至防粘层600。在这种情况下,粘性保护层700可接合(可替代地,粘附)在与防粘层600的界面的整个区域上方。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性保护层700可仅接合至所述界面的部分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下所述,当粘性保护层700折叠(可替代地,弯曲)时,由于与防粘层600的接合力(可替代地,粘合力)小于与第四粘性膜931的接合力(可替代地,粘合力),所以粘性保护层700可与防粘层600分离(可替代地,脱离或间隔开)。然而,在显示装置1再次处于展开状态时粘性保护层700和防粘层600之间的接合力(可替代地,粘合力)可小于在显示装置1先前处于展开状态时粘性保护层700和防粘层600之间的接合力(可替代地,粘合力),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保持相同的接合力(可替代地,粘合力)。

粘性保护层700可以是无机材料。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性保护层700可包括二氧化硅(sio2)。具体地,不同于防粘层600,粘性保护层700例如可不包括防粘基团(例如,石蜡、硅树脂、长链烷基和氟类分子)。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粘性保护层700在厚度方向上的厚度t700可以是约1nm至约2nm。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保护层701的厚度t701和第二粘性保护层702的厚度t702可以基本上彼此相同且与厚度t700相同,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厚度t701和厚度t702可以彼此不同。

换言之,例如,在厚度方向上,防粘层600的厚度t600/t601/t602可比粘性保护层700的厚度t700/t701/t702大出约5至20倍。

粘性保护层700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承板501上的第一粘性保护层701和设置在第二支承板502上的第二粘性保护层702。第一粘性保护层701可在厚度方向上与第一防粘层601和第一支承板501重叠。第二粘性保护层702可在厚度方向上与第二防粘层602和第二支承板502重叠。

第一粘性保护层701可包括上表面701a、下表面701b和侧表面701s1(内侧表面)和701s2(外侧表面),且第二粘性保护层702可包括上表面702a、下表面702b、侧表面702s1(内侧表面)和702s2(外侧表面)。第一粘性保护层701和第二粘性保护层702可朝向左侧和右侧彼此间隔开第一分隔距离d1。具体地,第一粘性保护层701的内侧表面701s1和第二粘性保护层702的内侧表面702s1可彼此间隔开第一分隔距离d1。第一粘性保护层701的内侧表面701s1和第二粘性保护层702的内侧表面702s1可分别在厚度方向上与第一支承板501的内侧表面501s1和第二支承板502的内侧表面502s1对齐(可替代地,匹配或重叠)。此外,第一粘性保护层701的外侧表面701s2和第二粘性保护层702的外侧表面702s2可分别在厚度方向上与第一防粘层601的外侧表面601s2和第二防粘层602的外侧表面602s2重叠(可替代地,匹配或对齐),并且可分别与折叠区域fr的边界重叠(可替代地,匹配或对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性保护层701的内侧表面701s1和第二粘性保护层702的内侧表面702s1可设置成在第一防粘层601的内侧表面601s1和第二防粘层602的内侧表面602s1的外部延伸,或者设置成穿透它们的内部。

第四粘性膜931设置在支承板500和下部功能层100之间,并且支承板500可通过第四粘性膜931附接至下部功能层100。第四粘性膜931可遍布显示装置1的折叠区域fr(可替代地,中间区域)以及相对于折叠区域fr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非折叠区域nfr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r2(可替代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设置。第四粘性膜931可以呈一体且设置在显示装置1的整个区域(包括折叠区域fr和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上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在厚度方向上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的厚度tp1可以是约20μm。第四粘性膜931的厚度tp1可大于防粘层600的厚度t600/t601/t602和粘性保护层700的厚度t700/t701/t702的总和。第四粘性膜931的厚度tp1可小于第一粘性膜901/第二粘性膜911/第三粘性膜921的厚度t901/t911/t92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粘性膜931的厚度tp1可以与第一粘性膜901/第二粘性膜911/第三粘性膜921的厚度t901/t911/t921基本相同。

具体地,第四粘性膜931在显示装置1的折叠区域fr中呈一体,并且可包括在厚度方向上与第一支承板501、第一防粘层601和第一粘性保护层701重叠的第一重叠区域932。此外,第四粘性膜931可包括在厚度方向上与第二支承板502、第二防粘层602和第二粘性保护层702重叠的第二重叠区域933。

在第一重叠区域932中,第一粘性保护层701与第四粘性膜931的粘合力可大于其与第一防粘层601的粘合力。第一粘性保护层701与第一防粘层601的粘合力可小于其与第四粘性膜931的粘合力。类似地,在第二重叠区域933中,第二粘性保护层702与第四粘性膜931的粘合力可大于其与第二防粘层602的粘合力。第二粘性保护层702与第二防粘层602的粘合力可小于其与第四粘性膜931的粘合力。

因此,在折叠状态中,在第一重叠区域932中,由于与第四粘性膜931的粘合力大于与第一防粘层601的粘合力,因此第一粘性保护层701可与第一防粘层601和第一支承板501间隔开(可替代地,分离或脱离)。其结果是,如图3中所示,柔性模块module_f可在折叠区域fr中与第一支承板501间隔开(可替代地,分离或脱离)。类似地,在折叠状态中,在第二重叠区域933中,由于与第四粘性膜931的粘合力大于与第二防粘层602的粘合力,因此第二粘性保护层702可与第二防粘层602和第二支承板502间隔开(可替代地,分离或脱离)。其结果是,如图3中所示,柔性模块module_f可在折叠区域fr中与第二支承板502间隔开(可替代地,分离或脱离)。

在显示装置1的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第四粘性膜931呈一体且插置在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之间以与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重叠,并且可将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接合(可替代地,粘附)。换言之,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在折叠状态中,如图3所示,柔性模块module_f可与第一支承板501和第二支承板502接合(可替代地,粘附)。

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可以是这样的区域,其具有比折叠区域fr根据外力的折叠(或弯曲)程度更小的折叠(或弯曲)程度并且具有基本平坦的状态。

具体地,折叠区域fr可具有大的根据外力的弯曲程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相对于相同的外力,折叠区域fr的改变程度(例如,弯曲角度)可以比第一非折叠区域nfr1的改变程度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r2的改变程度大出三倍。折叠区域fr可通过外力从折叠状态转换至展开状态或者从展开状态转换至折叠状态。

如图3中所示,当外力朝上(可替代地,沿着图5中所示的折叠方向fd)施加至显示装置1的一侧(例如,右侧)时,折叠区域fr弯曲或折叠,且第二非折叠区域nfr2可在沿着折叠方向fd移动或旋转时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r1重叠或相对。具体地,在第一非折叠区域nfr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r2中,如上所述,第一支承板501和第二支承板502可分别通过第四粘性膜931与柔性模块module_f接合。相反地,在折叠区域fr中,第一支承板501和第二支承板502可与柔性模块module_f分开(可替代地,间隔开或脱离)。如上所述,第一非折叠区域nfr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r2也可弯曲,但是在第一非折叠区域nfr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r2中的改变程度(例如,弯曲角度)可以比折叠区域fr的改变程度小出1/3倍。

在折叠区域fr中,第四粘性膜931的不与支承板500重叠的部分和粘性保护层700可暴露至外部(例如,壳体(未示出))。在第四粘性膜931的不与支承板500重叠的部分区域中,第四粘性膜931可从接合至第四粘性膜931的粘性保护层700凸出预定厚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凸出厚度可与防粘层600的厚度t600/t601/t602相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四粘性膜931的不与支承板500重叠的部分区域中,第四粘性膜931可具有与相邻的第四粘性膜931的厚度相同的厚度。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和图5详细描述柔性模块module_f的下部结构(第四粘性膜931、粘性保护层700、防粘层600和支承板500)的厚度和排列(可替代地,布置)。

如上所述,例如,粘性保护层700的厚度t700/t701/t702例如可以比防粘层600的厚度t600/t601/t602小出5至20倍。粘性保护层700通过接触第四粘性膜931来用于降低第四粘性膜931至支承板500的粘合力,且如果粘性保护层700具有大的厚度(其增加显示装置1的整体厚度),则难以将显示装置1制造得薄,且因此优选的是,粘性保护层700的厚度t700/t701/t702比防粘层600的厚度t600/t601/t602小出5至20倍。

第四粘性膜931的厚度tp1可大于粘性保护层700的厚度t700/t701/t702和防粘层600的厚度t600/t601/t602的总和。另外,第四粘性膜931在与折叠区域fr重叠的区域中的厚度tp2可小于第四粘性膜931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的厚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粘性膜931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的厚度tp1可与第四粘性膜931在折叠区域fr中的厚度tp2、粘性保护层700的厚度t700/t701/t702和防粘层600的厚度t600/t601/t602的总和基本相同。

另外,如附图中所示,粘性保护层700的内侧表面701s1和702s1在厚度方向上与支承板500的内侧表面501s1和502s1以及防粘层600的内侧表面601s1和602s1对齐(可替代地,重叠或匹配)。粘性保护层700的外侧表面701s2和702s2可与防粘层600的外侧表面601s2和602s2和折叠轴线axis_f之间的界面对齐(可替代地,重叠或匹配)。在这样情况下,防粘层600的内侧表面601s1和防粘层600的外侧表面601s2之间以及粘性保护层700的内侧表面701s1和粘性保护层700的外侧表面701s2之间的距离w相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性保护层700的内侧表面701s1和702s1在平面视图中可从支承板500的内侧表面501s1和502s1向内凹陷,且防粘层600的内侧表面601s1和602s1也可从支承板500的内侧表面501s1和502s1向内凹陷。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可遍布折叠区域fr和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设置,以将支承板500和一体地位于支承板500上的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防粘层600设置在支承板500的与折叠区域fr重叠的上表面501a和502a上,且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简单地附接到支承板500上,从而制造显示装置1。换言之,不需要为了形成对应于折叠区域fr的非附接区域而进行对齐以安装单独的构件(例如,通过仅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形成粘性膜而设置在折叠区域fr中的单独的台阶补偿构件)的过程,且由此,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并且可防止由于对齐误差等而导致出现缺陷。

另外,当显示装置1处于折叠状态中时,能够防止因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与壳体(未示出)之间的外来物质粘附至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而导致显示装置1发生内部变形,其中所述粘性膜将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

另外,粘性保护层700支承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以防止由于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的自粘性力(可替代地,粘合力)而导致的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内部的聚集。

在下文中,将描述其他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以下实施方式中,与先前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表示为相同的参考标号,且将省略或简化其描述。

图6和图7分别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6和图7,与图1至图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还包括粘性保护层703,该粘性保护层703位于第四粘性膜931的与折叠区域fr的、除了第一重叠区域932和第二重叠区域933之外的区域对应的下表面上。

更具体地,如上所述,在折叠区域fr中,第四粘性膜931的不与支承板500重叠的部分和粘性保护层700可暴露到外部(例如,壳体(未示出))。在第四粘性膜931的不与支承板500重叠的部分区域中,第四粘性膜931可从接合至第四粘性膜931的粘性保护层700凸出预定厚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凸出厚度可与防粘层600的厚度t600/t601/t602相等。

在这种情况下,粘性保护层703可进一步设置在第四粘性膜931的暴露的下表面上,以保护第四粘性膜931的暴露的区域。在图7中,示出了粘性保护层703仅设置在第四粘性膜931的暴露的区域的下表面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性保护层703也可设置成围绕暴露的区域。

即使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显示装置2中,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可遍布折叠区域fr以及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设置,以将支承板500和一体地位于支承板500上的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防粘层600设置在支承板500的与折叠区域fr重叠的上表面501a和502a上,且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简单地附接到支承板500上,从而制造显示装置2。换言之,不需要为了形成对应于折叠区域fr的非附接区域而进行对齐以安装单独的构件(例如,通过仅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形成粘性膜而设置在折叠区域fr中的单独的台阶补偿构件)的过程,且由此,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并且可防止由于对齐误差等而导致出现缺陷。

另外,当显示装置2处于折叠状态中时,能够防止因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与壳体(未示出)之间的外来物质粘附至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而导致显示装置2发生内部变形,其中所述粘性膜将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

另外,粘性保护层700支承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以防止由于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的自粘性力(可替代地,粘合力)而导致的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内部的聚集。

图8和图9分别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8和图9,与图1至图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中,粘性保护层700_1延伸至防粘层600的外侧表面601s2和602s2的外部以覆盖外侧表面601s2和602s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性保护层700_1可包括设置在第一防粘层601上的第一粘性保护层701_1和设置在第二防粘层602上的第二粘性保护层702_1。

更具体地,如上所述,防粘层600可设置在其中支承板500和折叠区域fr彼此重叠的区域中。防粘层600可经过表面处理以改善与粘性膜(例如,psa、oca和ocr)的剥离性质。然而,例如,防粘层600在厚度方向上的厚度t600/t601/t602可以是约10nm至约20nm。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防粘层600的薄厚度,防粘层600通过外部冲击或外来物质被剥离(或损坏),从而在防粘层600的下表面600b处产生柔性模块module_f与支承板500的粘合力,由此最终引起可折叠显示装置3的内部变形。

因此,在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中,粘性保护层700_1在防粘层600的外侧表面601s2和602s2的外部延伸,以覆盖并保护防粘层600的外侧表面601s2和602s2,由此防止显示装置3的内部变形。

即使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显示装置3中,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可遍布折叠区域fr以及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设置,以将支承板500和一体地位于支承板500上的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防粘层600设置在支承板500的与折叠区域fr重叠的上表面501a和502a上,且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简单地附接到支承板500上,从而制造显示装置3。换言之,不需要为了形成对应于折叠区域fr的非附接区域而进行对齐以安装单独的构件(例如,通过仅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形成粘性膜而设置在折叠区域fr中的单独的台阶补偿构件)的过程,且由此,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并且可防止由于对齐误差等而导致出现缺陷。

另外,当显示装置3处于折叠状态中时,能够防止因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与壳体(未示出)之间的外来物质粘附至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而导致显示装置3发生内部变形,其中所述粘性膜将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

另外,粘性保护层700支承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以防止由于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的自粘性力(可替代地,粘合力)而导致的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内部的聚集。

图10和图11分别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1,与图1至图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还包括图6和图7的粘性保护层703并且具有图8和图9的粘性保护层700_1。

即使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性保护层703可进一步设置在第四粘性膜931的暴露的下表面上,以保护第四粘性膜931的暴露的区域。

此外,粘性保护层700_1在防粘层600的外侧表面601s2和602s2外部延伸以覆盖外侧表面601s2和602s2并保护防粘层600的外侧表面601s2和602s2,从而防止显示装置4的内部变形。

另外,在显示装置4中,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可遍布折叠区域fr以及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设置,以将支承板500和一体地位于支承板500上的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防粘层600设置在支承板500的与折叠区域fr重叠的上表面501a和502a上,且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简单地附接到支承板500上,从而制造显示装置4。换言之,不需要为了形成对应于折叠区域fr的非附接区域而进行对齐以安装单独的构件(例如,通过仅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形成粘性膜而设置在折叠区域fr中的单独的台阶补偿构件)的过程,且由此,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并且可防止由于对齐误差等而导致出现缺陷。

另外,当显示装置4处于折叠状态中时,能够防止因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与壳体(未示出)之间的外来物质粘附至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而导致显示装置4发生内部变形,其中所述粘性膜将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

另外,粘性保护层700支承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以防止由于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的自粘性力(可替代地,粘合力)而导致的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内部的聚集。

图12和图13分别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2和图13,与图1至图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5不包括防粘层600。

更具体地,粘性保护层700可设置在其中支承板500和折叠区域fr彼此重叠的区域中。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性保护层700可防止在折叠区域fr中柔性模块module_f与支承板500之间的粘附。此外,防粘层600被省略以减小显示装置5的整体厚度,由此实现纤薄化。

即使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显示装置5中,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可遍布折叠区域fr以及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设置,以将支承板500和一体地位于支承板500上的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粘性保护层700设置在支承板500的与折叠区域fr重叠的上表面501a和502a上,且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简单地附接到支承板500上,从而制造显示装置5。换言之,不需要为了形成对应于折叠区域fr的非附接区域而进行对齐以安装单独的构件(例如,通过仅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形成粘性膜而设置在折叠区域fr中的单独的台阶补偿构件)的过程,且由此,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并且可防止由于对齐误差等而导致出现缺陷。

另外,当显示装置5处于折叠状态中时,能够防止因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与壳体(未示出)之间的外来物质粘附至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而导致显示装置5发生内部变形,其中所述粘性膜将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

另外,粘性保护层700支承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以防止由于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的自粘性力(可替代地,粘合力)而导致的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内部的聚集。

图14和图15分别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4和图15,与图1至图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6还包括图6和图7的粘性保护层703并且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那样不包括防粘层600。

即使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性保护层703可进一步设置在第四粘性膜931的暴露的下表面上,以保护第四粘性膜931的暴露的区域。

另外,在显示装置6中,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可遍布折叠区域fr以及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设置,以将支承板500和一体地位于支承板500上的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粘性保护层700设置在支承板500的与折叠区域fr重叠的上表面501a和502a上,且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简单地附接到支承板500上,从而制造显示装置6。换言之,不需要为了形成对应于折叠区域fr的非附接区域而进行对齐以安装单独的构件(例如,通过仅在非折叠区域nfr1和nfr2中形成粘性膜而设置在折叠区域fr中的单独的台阶补偿构件)的过程,且由此,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并且可防止由于对齐误差等而导致出现缺陷。

另外,当显示装置6处于折叠状态中时,能够防止因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与壳体(未示出)之间的外来物质粘附至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而导致显示装置6发生内部变形,其中所述粘性膜将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

另外,粘性保护层700支承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以防止由于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的自粘性力(可替代地,粘合力)而导致的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内部的聚集。

图16和图17分别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和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6和图17,与图1至图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7包括粘性膜934和935,所述粘性膜934和935在第四粘性膜931_1与折叠轴线axis_f重叠的区域中彼此间隔开。

即使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显示装置7处于折叠状态中时,能够防止因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_1)与壳体(未示出)之间的外来物质粘附至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_1)而导致显示装置7发生内部变形,其中所述粘性膜将支承板500和柔性模块module_f粘附在一起。

另外,粘性保护层700支承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_1)以防止由于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_1)的自粘性力(可替代地,粘合力)而导致的粘性膜(例如,第四粘性膜931_1)内部的聚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7,可以防止由于外来物质等的粘附而导致的显示装置7的内部变形、粘合材料(例如,psa)的聚集等。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不受以上所例示内容的限制,且说明书中包括有其他各种效果。

虽然出于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没有背离如随附的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