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7429发布日期:2020-02-07 23:54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教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在医学教学中,难以靠语言、画图讲解清楚的原理或护理方法通常会采用教学模型来帮助学员理解,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213050y,授权公告日为2009.03.25的专利文件所公开的一种穿刺训练模型,能够供学员利用该模型进行气胸穿刺、液胸穿刺等训练,使学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4740789u,授权公告日为2015.11.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教育模型,主要用于向病人展示胸部病理、手术过程。该教育模型包括模拟胸廓和模拟膈,由模拟胸廓和模拟膈围成的胸腔中设置有模拟肺,模拟肺通过设置在模拟胸廓上的支气管进气,在模拟胸廓上还设置有引流管。在操作者使用该模型时,通过上下牵拉模拟膈来使胸腔大小变化,胸腔大小变化时其内部的压力也会对应改变。当胸腔容积变大时模拟肺会随之扩张,当胸腔容积变小时模拟肺会随之缩小。通过操作可以使病人更加直观地观察到肺部的呼吸动作。

但其中的问题在于:由模拟膈和模拟胸廓围成的胸腔空间较大,仅通过牵拉模拟膈来使胸腔内部大小变化,胸腔内压力变化不大,对模拟肺的挤压效果一般,模拟肺变形幅度小难以模拟出肺部真实呼吸的情况。在利用该模型来模拟气胸、液胸时,向胸腔内加水、气同样对胸腔容积、压力的改变不大,模拟肺呼吸动作不明显,整个模型的展示效果较差。并且该模型只能够模拟气胸、液胸等病理过程,对于排气穿刺、气液引流等无法模拟,从而也不能够模拟出肺部呼吸动作在上述排气穿刺、气液引流等治疗过程中的影响,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肺部模型呼吸动作不明显、模型展示效果差、适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包括胸膜腔模型和肺囊模型;其中:

胸膜腔模型,具有模拟胸腔的空腔,空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连通空腔内外的引流管;

肺囊模型,设置在胸膜腔模型的空腔中,肺囊模型上还设置有供气体进出肺囊模型的气管,气管一端穿出空腔的腔壁;

肺囊模型通过所述气管连接有储气结构,所述储气结构自身可弹性变形以在挤压力作用下减小自身容积;或者,所述储气结构具有活塞,活塞用于在被操作时实现储气结构容积的变化。

其有益效果在于:肺囊模型连接有储气结构,储气结构在外部操作的作用下能够改变自身的容积,从而使肺囊模型主动改变大小,肺囊模型变化明显,并且肺囊模型相较于胸膜腔模型要小得多,在受到较小压力时就产生明显的变化,整个训练模型展示效果较好。并且由于肺囊模型能够与储气结构配合产生较为明显的改变,从而可以对应在训练模型中增加模拟穿刺、引流等结构来展示肺部呼吸作用对治疗过程的影响,提高训练模型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肺囊模型通过气管连接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储气囊,所述储气囊对应形成储气结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储气囊在压力变化时能够主动改变容积,肺囊模型中排出的气体在进入储气囊中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肺囊大小变化也比较明显,训练模型展示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储气囊通过三通接头与肺囊模型的气管连接,三通接头上设置有用于与外接气源连接的开关阀。

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三通接头连接储气囊、肺囊模型及外接气源,控制气源通断来保证储气囊、肺囊模型密封性时比较方便,并且在向外排气时储气囊、肺囊模型能够同时排气,能够使操作人员快速地对训练模型进行收纳。

进一步的,储气囊的初始容积为1000ml,最大扩张容积为5000ml。

其有益效果在于:储气囊的最小、最大容积之比较大,变形幅度较大,能接收或供给给肺囊模型的气体较多,增加肺囊模型的变形幅度。

进一步的,肺囊模型的初始容积为1000ml,最大扩张容积为5000ml。

其有益效果在于:肺囊模型的最小、最大容积之比较大,变形幅度较大,变形效果明显,展示效果好。

进一步的,胸膜腔模型的容积为3500~5000ml。

其有益效果在于:胸膜腔模型的容积与肺囊模型的容积相比较大,肺囊模型更容易变形,并且在胸膜腔模型中观察肺囊模型时,肺囊模型变形较为明显。

进一步的,引流管包括设置在胸膜腔模型顶部的气胸引流管和设置在胸膜腔模型底部的液胸引流管,气胸引流管和液胸引流管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封堵气、液胸引流管开口的引流管封堵结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胸膜腔模型顶、底部对应设置气胸、液胸引流管,能较好地符合临床实际。在气、液胸引流管上分别设置有引流管封堵结构,在不与引流瓶或引流袋连接时,能够保证胸膜腔模型中空腔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胸膜腔模型上还设置有供气体或液体进入到空腔中的注入接口,注入接口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注入接口的接口封堵结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胸膜腔模型上设置有注入接口,通过该注入接口能够使气体或液体进入到胸膜腔模型的空腔中,从而来模拟气胸、液胸等病理过程,在注入接口上设置的接口封堵结构能够保证胸膜腔模型中空腔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胸膜腔模型上设置有用于训练穿刺作业的胸腔穿刺孔,胸腔穿刺孔中可拆设置有封堵胸腔穿刺孔的穿刺孔密封塞。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胸膜腔模型上设置胸腔穿刺孔,胸腔穿刺孔上活动设置有穿刺孔密封塞,能够使操作人员利用本训练模型来进行穿刺训练,并且穿刺孔密封塞活动设置也便于对使用过的穿刺孔密封塞进行更换,保证训练模型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本实用新型中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配合使用的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进行引流训练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胸膜腔模型;2-肺囊模型;3-储气囊;4-三通接头;5-注入接口;51-接口密封帽;6-胸腔穿刺孔;7-穿刺孔密封塞;8-气胸引流管;9-液胸引流管;10-连接管;11-引流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的一种实施例,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包括胸膜腔模型1,胸膜腔模型1是由透明硬质材料制成的,具有一个较大的空腔,该空腔用来模拟人体的胸腔,胸膜腔模型1的容积为4000ml。腔体中还布置有用来模拟人体肺部的肺囊模型2,肺囊模型2由弹性材料制成,初始容积为1000ml,最大扩张容积为5000ml,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肺囊模型2的大小会随压力大小变化。在肺囊模型2上设置有一个供气体进出肺囊模型2内腔的气管,气管的一端从胸膜腔内部伸出至胸膜腔模型1外,胸膜腔模型1上开设有供气管伸出的开口,开口与气管配合处需要将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此处漏气影响胸膜腔模型1的密封性。

肺囊模型2的气管通过三通接头4连接有一个容积可变的储气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储气囊3,肺囊模型2的初始容积为1000ml,最大扩张容积为5000ml,在挤压力作用下会减小自身容积。储气囊3内部通过三通接头4与肺囊模型2连通,三通接头4中除去用于与储气囊3、肺囊模型2连通的接头外,还具有一个与外接气源连通的开关阀,在三通接头4同时与外接气源、储气囊3及肺囊模型2连接时,通过控制开关阀连通外接气源来实现外接气源将气送入储气囊3及肺囊模型2中,通过控制阀与外接气源断开来实现储气囊3及肺囊模型2构成一个封闭结构,气体通过气管能够在储气囊3及肺囊模型2中相互转移,在受到挤压后,储气囊3及肺囊模型2中气体也能保持平衡,为了简化训练模型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在三通接头4上设置的封堵三通接头4的盖帽来作为开关阀。

储气囊3在受到操作人员挤压时容积会变小,储气囊3中的气体受到挤压会进入到肺囊模型2中使肺囊模型2变大,此时的储气囊3处于收缩状态;当操作人员在使用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时会挤压储气囊3使其产生一个预压力,当操作人员放松手中的储气囊3时,预压力减小时,储气囊3的容积会变大,肺囊模型2中的气体会进入到储气囊3中,肺囊模型2会缩小,储气囊3此时处于扩张状态。操作人员通过使储气囊3在扩张状态和缩小状态之间来回切换使肺囊模型2大小变化,肺囊模型2大小变化会使胸膜腔模型1中剩余空间变化,因为胸膜腔模型1是封闭的,所以当胸膜腔模型1中剩余空间变化时也会使胸膜腔模型1中压力变化。

胸膜腔模型1上设置有连通内外环境的注入接口5,注入接口5用于与外置注射器连接,可以把气体或液体送入到胸膜腔模型1的内腔中来模拟气胸或液胸的病理过程,为了保证液体或气体进入到胸膜腔模型1后的密封性,在注入接口5上设置有对注入接口5进行封堵的接口封堵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与注入接口5配合的接口密封帽51。因为胸膜腔模型1能够模拟气胸和液胸的病理过程,所以可以利用本模型来训练采用引流方法来对气胸、液胸进行治疗。胸膜腔模型1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引流瓶11连接的引流管,引流管包括设置在胸膜腔模型1顶部的气胸引流管8和设置在胸膜腔模型1底部的液胸引流管9。同样的,为了保证胸膜腔模型1的密封性,在气胸引流管8和液胸引流管9上也设置有用于封堵引流管的引流管封堵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引流管密封帽来对应与两引流管配合。

胸膜腔模型1上还可拆设置有用于训练穿刺的胸腔穿刺孔6,胸腔穿刺孔6上封堵有可更换的穿刺孔密封塞7,在训练时可以使用针头等尖锐物来刺穿穿刺孔密封塞7以模拟人体穿刺治疗。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操作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时,将引流瓶11与气胸引流管8接通时可以训练气胸的引流治疗。在训练开始之前,先向肺囊模型2中充入气体使其膨胀,然后再向胸膜腔模型1中充入气体来模拟气胸的病理过程:当胸膜腔模型1中充入一定气体后会挤压肺囊模型2,肺囊模型2中的气体会顺着气管进入到储气囊3中,操作人员能够较为直观地看到肺囊模型2大小的变化。然后操作人员可以将气胸引流管8与引流瓶11连通来模拟使用引流法治疗气胸:引流瓶11与气胸引流管8接通后,气胸引流管8通过引流瓶11上的连接管10与引流瓶11连通,引流瓶11中盛装有液体,连接管10的进气端与气胸引流管8连接,连接管10的出气端位于液面之下,由于引流瓶11与大气连通,因此大气会将引流瓶11中的液体压进连接管10中,操作人员会直观地看到连接管10中存在一段高于液面的液柱。

操作人员通过挤压储气囊3,使储气囊3中气体进入到肺囊模型2中,肺囊模型2变大,使胸膜腔模型1中剩余空间变小、胸膜腔模型1中压力变大,胸膜腔模型1中的气体被挤进气胸引流管8及连接管10中,气体排入引流瓶11中时会挤压原来存在于连接管10中的液柱,使液柱被向下挤进引流瓶11中。操作人员随后放松储气囊3,由于储气囊3与肺囊模型2是密封的,气体总量不变,肺囊模型2中的气体会进入到储气囊3中,肺囊模型2的体积变小,胸膜腔模型1中剩余空间变大、胸膜腔模型1中压力变小,大气压会将引流瓶11中的液体压进连接管10中,但是引流瓶11在放置时要低于气胸引流管8,大气压不足以将液体压进胸膜腔模型1中,所以操作人员仅能够看到当放松储气囊3时连接管10中会上升一段液柱。

在上述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挤压、放松储气囊3来模拟在引流过程中肺部的呼吸运动,当肺部进行呼吸时会导致胸腔内压力的变化,通过引流瓶11上连接管10中液柱升降情况及引流瓶11中的气泡可以看到胸膜腔模型1在向外排气。随着多次挤压、放松储气囊3操作,可以看到连接管10中液柱上下波动的情况,通过液柱波动可以判断引流的通畅性,还可以反映出肺部膨胀程度,根据肺部膨胀程度可以分析出胸腔内压力变化情况。随着多次操作之后,连接管10中液柱波动逐渐消失之后可以将连接管10与引流管断开连接。

操作人员同样可以使用液胸引流管9与引流瓶11连接来训练液胸引流治疗,操作人员进行的操作与上述气胸引流治疗相同,都是通过反复挤压、放松储气囊3来模拟肺部在液胸引流过程中的呼吸动作。不同之处在于液柱波动现象:因为液胸中需要引流的是胸腔积液,因此液胸引流管9与连接管10连通时,液胸引流管9中就进入了一些积液,直观来看也是一段液柱,当积液液柱被压力推动进入引流瓶11时会将连接管10中原来的液柱挤向引流瓶11中,操作人员不好判断液柱波动情况,因此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可以向胸膜腔模型1中加入颜色与引流瓶11中液体不同的染色液来模拟血液或脓液,以便于操作人员更直观地来观察连接管10中液柱的波动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的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除了可以模拟气胸、液胸引流治疗对胸腔压力的变化的影响,还可以训练以下内容:

1、正常呼吸过程演示:先封闭气胸引流管8、液胸引流管9,打开注入接口5,通过将三通接头4与注射器或气体泵连接来注入气体至肺囊模型2和储气囊3中,使肺囊模型2和储气囊3扩张充盈,然后再关闭三通接头4,封闭注入接口5。操作人员通过挤压和放松储气囊3使肺囊模型2扩张和缩小以演示肺呼吸时大小变化。

2、气胸示教演示:先封闭气胸引流管8、液胸引流管9,打开注入接口5。通过三通接头4连接注射器或气体泵,注入气体至肺囊模型2和储气囊3使其扩张充盈,封闭三通接头4。再通过注入接口5连接注射器或气体泵注入空气至胸膜腔模型1中,使肺囊模型2压缩,以模拟胸部积气对肺挤压情况,并可分别演示以下三种不同类型气胸。

a、闭合性气胸演示:上述过程完成后,封闭注入接口5,通过挤压和放松储气囊3使肺囊模型2扩张和缩小以演示肺呼吸时大小变化,可演示胸腔不同进气量对肺的影响。

b、开放性气胸演示:上述过程完成后,不封闭注入接口5,通过挤压和放松储气囊3使肺囊模型2扩张和缩小,同时有气体随肺囊模型2的呼吸动作进出注入接口5,以演示开放性气胸伤口气流进出变化对肺呼吸的影响。本演示也可以通过打开气胸引流管8、液胸引流管9实现,可打开注入接口5、气胸引流管8、液胸引流管9中一个或多个模拟不同伤口数量的开放性气胸。

c、张力性气胸演示:上述过程完成后,通过注入接口5持续注入气体,使肺囊模型2持续压缩演示张力性气胸肺变化过程,并可通过挤压和放松储气囊3演示肺呼吸阻力增大。

3、液胸示教演示:先封闭气胸引流管8、液胸引流管9,打开注入接口5,通过三通接头4连接注射器或气体泵,注入气体至肺囊模型2和储气囊3使其扩张充盈,封闭三通接头4。再通过注入接口5连接注射器向胸膜腔模型1注入液体,使肺囊模型2压缩,以模拟胸部积液对肺挤压的情况,并可通过挤压和放松储气囊3演示肺呼吸阻力增大。

4、胸腔积气穿刺排气训练:训练时,先封闭气胸引流管8、液胸引流管9,打开注入接口5,通过三通接头4连接注射器或气体泵,注入气体至肺囊模型2和储气囊3使其扩张充盈,封闭三通接头4。再通过注入接口5连接注射器或气体泵注入空气至胸膜腔模型1,使肺囊模型2压缩,以模拟胸腔积气对肺挤压情况。通过胸腔穿刺孔6用注射器或空心针头穿刺排气,此时积气逐渐排出,肺囊模型2逐渐恢复原扩张状态。

5、胸膜腔持续出血引流训练:训练时,先封闭气胸引流管8、液胸引流管9,打开注入接口5,通过三通接头4连接注射器或气体泵,注入气体至肺囊模型2和储气囊3使其扩张充盈,封闭三通接头4。再通过注入接口5连接注射器持续注入模拟血液至胸膜腔模型1中。用胸膜腔模型1下部的液胸引流管9连通胸腔引流瓶11上的连接管10,模拟胸膜腔持续出血引流,并对该过程进行观察。

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呼吸系统护理训练模型还可以进行胸部伤口和引流管口处换药、胸腔引流瓶更换训练这一些操作较为简单的内容。

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气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直接在肺囊模型的气管上连接有注射器,通过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来将注射器中气体挤进肺囊模型中,使肺囊模型胀大,此时注射器通过推动活塞使自身的容积变小,注射器处于向肺囊模型中送气的收缩状态;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拉动注射器的活塞使肺囊模型中的气体被抽入到注射器中,使肺囊模型缩小,此时注射器通过拉动活塞使自身的容积变大,注射器处于使肺囊模型向储气结构中送气的扩张状态。操作人员通过推、拉注射器也能够使肺囊模型对应胀大、收缩,从而来模拟肺部呼吸动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气囊与肺囊模型之间的连接结构还可以替换为其他形式:例如将储气囊直接与肺囊模型的气管连接,在储气囊上增加与外接气源连通的接口,在对储气囊进行充气的过程中气体能够通过气管进入到肺囊模型中;在储气囊放气的过程中,肺囊模型中的气体会通过气管进入到储气囊中并通过接口排出;或是在储气囊上设置有补气口,补气口的结构与车胎、篮球上的进气口结构类似。

在其他实施例中,对引流管、注入接口进行封堵的封堵结构可以采用塞子、夹子或是阀门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