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6665发布日期:2020-06-26 20:0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便签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



背景技术:

便签板具有使用方便、可重复利用的优点,在办公活动中常被使用,使用人将待处理事项写于便签卡上并分类粘附在便签板上,将记录事件的卡片集中放置,避免便签卡分布零散导致记录人遗忘待办工作。一块设计良好的便签板,对于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均具有实用意义。要确保人员使用安全与便捷、延长便签板使用寿命、实现快速部署,有必要对现有便签板的设计加以改进,以适应当前的办公需求。

常见的便签板使用方式是用工字钉对便签卡或纸片进行固定,这就需要对工字钉作单独管理使用,由于便签卡使用频繁,工字钉使用也随之增加,在拿取过程中容易扎伤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便签板上被频繁扎钉的位置容易因过度使用而损坏;目前市面上的便签板多以固定造型为主,即用户购买时已确定便签板样式,后续无法对便签板进行加宽、加长,使用时需先将便签板固定在墙体或其他平面上,因此安装便签板通常采用胶水等方式粘接,一旦使用就很难取下便签板或对便签板外观造成污损,灵活性较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包括便签板主体、活动便签板和连接元件;

所述便签板主体包括固定便签板、结构相同的两个机械臂、与所述机械臂连接的吸盘以及设在两个所述机械臂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机械臂和所述固定便签板连接的支点;

所述固定便签板的其中一个侧边设有用于与所述支点连接的连接插杆,所述固定便签板的另外三个侧边均设有拼接单元;

所述活动便签板的四个侧边均设有所述拼接单元,两个所述拼接单元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元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中,所述机械臂包括长臂和短臂;

所述短臂设在所述长臂与所述吸盘之间,用于连接所述长臂和所述吸盘;

所述短臂与所述长臂连接的关节角度为90度;

所述短臂和所述长臂均由轻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中,所述吸盘为四个,一个所述机械臂对应两个所述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中,所述固定便签板与所述活动便签板的大小相同,且均为由薄铁片制成的正方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中,所述拼接单元呈长柱状,且长度短于所述固定便签板和活动便签板的侧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中,所述吸盘表面附带高粘性海绵胶。

进一步地,所述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中,所述支点呈球状,所述支点设有位于同一截面的四个连接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中,所述长臂远离所述短臂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插孔配合的所述连接插杆。

进一步地,所述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中,所述连接元件由两个连接套筒构成;

所述连接套筒开设有与所述拼接单元相适配的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中,所述拼接单元和连接元件均由轻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相较于常见的便签板,解决了便签板易污损、难部署的缺点,需要使用的时候用户可快速部署、按需扩展,便于回收和贮藏便签板,装卸简单,允许重复使用,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且个性化的便签板还能更好地发挥便签卡提醒待办的作用,提高办公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签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便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便签板主体10,活动便签板20,连接元件30,拼接单元40;

固定便签板11,机械臂12,吸盘13,支点14;

长臂121,短臂1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包括便签板主体10、活动便签板20和连接元件30;

所述便签板主体10包括固定便签板11、结构相同的两个机械臂12、与所述机械臂12连接的吸盘13以及设在两个所述机械臂12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机械臂12和所述固定便签板11连接的支点14;

所述固定便签板11的其中一个侧边设有用于与所述支点连接的连接插杆,所述固定便签板11的另外三个侧边均设有拼接单元40;

所述活动便签板20的四个侧边均设有所述拼接单元40,两个所述拼接单元40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元件30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械臂12包括长臂121和短臂122;所述短臂122用于向外延展吸盘13的作用范围;所述长臂121用于辅助所述固定便签板11悬挂。

所述短臂122设在所述长臂121与所述吸盘13之间,用于连接所述长臂121和所述吸盘13;

所述短臂122与所述长臂121连接的关节角度为90度;

所述短臂122和所述长臂121均由轻质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吸盘13为四个,一个所述机械臂12对应两个所述吸盘13,所述吸盘13表面附带高粘性海绵胶,用于粘附在显示器边侧,以达到便签板悬挂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便签板11与所述活动便签板20的大小相同,且均为由薄铁片制成的正方形状,可在固定便签板11和活动便签板20上用磁石粘附便签卡或纸片。

优选的,所述拼接单元40呈长柱状,且长度短于所述固定便签板11和活动便签板20的侧边的长度,便于便签板之间的拼接。

优选的,所述支点14呈球状,所述支点14设有位于同一截面的四个连接插孔,所述长臂121远离所述短臂12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插孔配合的所述连接插杆。使用时,可以是在所述支点14竖直方向的上下各连接一个长臂121、水平方向连接固定便签板11,详见图4;或者可以是在所述支点14的下方连接一个长臂121、水平方向左右分别连接一个长臂121和固定便签板11,详见图5。

优选的,所述连接元件30由两个连接套筒构成;所述连接套筒开设有与所述拼接单元40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呈柱状,其直径等于拼接单元40的直径。

所述拼接单元40和连接元件30均由轻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办公用可拼接的便签板,相较于常见的便签板,解决了便签板易污损、难部署的缺点,需要使用的时候用户可快速部署、按需扩展,便于回收和贮藏便签板,装卸简单,允许重复使用,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且个性化的便签板还能更好地发挥便签卡提醒待办的作用,提高办公效率。

至此,以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意指穷举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的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者特征通常不受到特定的实施例的限制,但是在适用时,即使没有具体地示出或者描述,其可以互换和用于选定的实施例。在许多方面,相同的元件或者特征也可以改变。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种修改意指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提供示例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变得透彻,并且将会完全地将该范围传达至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为了透彻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阐明了众多细节,诸如特定零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显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且两者都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不对公知的工序、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个”和“该”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具有”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