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9691发布日期:2020-05-06 19:2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知识卡片等,以提高教学的效果。这些卡片会装订成册,在向同学们展示过程中,老师会对上面涉及的内容进行讲解,老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手动对卡片进行翻动,这样老师可以向同学展示不同卡片上的内容并对不同卡片上展示的内容进行讲解。由于现目前,老师需要边讲解边手动对卡片进行翻动,操作非常不便。

另外,现目前的卡片在展示过程中,老师会一直手持卡片向同学展示,老师的手部一直处于托举卡片的状态,这样时间久了,胳膊和手部也会感到酸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教学模型,以无需老师对卡片进行托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教学模型,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展示部,展示部包括若干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展板,每个展板的侧面上均设有用于放置卡片的放置部,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对展板进行自动翻动的翻动组件。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放置部用于放置卡片,实现了将卡片放在每个展板的侧面上,展板为每个卡片依附的载体,这样对展板进行翻动就是对卡片进行翻动。支撑架用于对展示部进行固定和支撑,这样当向同学展示各个卡片时,只需要将展示部放置在支撑架上即可,支撑架对展示部进行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老师无需用手对卡片进行托举,老师的手部比较轻松,不会感到酸痛。由于若干个展板转动连接在一起,故若干个展板可进行翻动。翻动组件用于对展板进行自动翻动,这样老师在对不同的卡片上的内容讲解过程中,无需手动对展板进行翻动,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果。

进一步,翻动组件包括转动杆、滑动块、推动杆和用于驱动转动杆以自身的一端为中心旋转的电机,滑动块沿转动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连接在转动杆上,推动杆竖向滑动连接在滑动块上,转动杆被电机驱动的一端与滑动块之间连接有拉簧,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间歇拉动滑动块滑动的间歇拉动机构;转动杆位于展示部的上方,转动杆的上方设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推动杆的顶端设有第三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三磁铁相斥,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相吸,每个展板的顶部上均设有能够与推动杆底端相抵的挡块,多个挡块沿水平方向依次分布。间歇拉动机构用于拉动滑动块向远离转动杆的转动端移动,滑动块在移动过程中对拉簧进行拉动,使得拉簧蓄力。拉簧蓄力后,当使间歇拉动机构不再对滑动块产生作用时,滑动块可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向靠近转动杆的转动端移动而复位。

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转动杆通过滑动块带动推动杆一同移动,当推动杆移动到第一磁铁的下方时,推动杆上的第三磁铁受到第一磁铁的斥力而向下移动,推动杆的底端能够与挡块相抵,随着转动杆的转动,推动杆的底端与挡块相抵,推动杆推动挡块做弧线运动,从而带动展板实现自动翻转。当展板翻转过后,推动杆移动到第二磁铁的下方,第二磁铁对第三磁铁进行相吸,从而使得推动杆向上移动,推动杆自动向上移动而从挡块处退出,这样推动杆的底部不再与挡块相抵,从而避免翻转之后的展板上的挡块阻碍推动杆继续圆周运动。然后间歇拉动机构驱动滑动块向远离转动杆的转动端移动一端距离,滑动块带动推动杆沿转动杆轴向移动一端距离,使得推动杆的底端能够对下一个展板上的挡块相抵,从而使得下一个展板能够实现翻转。由此,通过本方案实现了对若干个展板进行逐一翻动,从而能够向学生展示不同展板上的卡片内容。

进一步,间歇拉动机构包括拉绳和间歇转动的绳辊,拉绳缠绕在绳辊上,拉绳远离绳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块上。由此,通过绳辊间歇性转动,绳辊对拉绳进行间歇性缠绕,拉绳对滑动块进行间歇性拉动,从而实现了滑动块在转动杆上向远离转动杆的转动端的间歇性移动。

进一步,间歇拉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绳辊间歇转动的马达。由此,马达可为绳辊间歇性转动提供动力。这样,用于使绳辊转动的结构较为简单。

进一步,间歇拉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连接在绳辊上的齿轮、与齿轮间歇啮合的弧形齿条、可拆卸连接在绳辊上的单向轴承。由此,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转动杆带动齿轮一同移动,当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后,齿轮在弧形齿条上滚动,齿轮发生转动,齿轮带动绳辊在单向轴承上转动;当齿轮与弧形齿条分离后,齿轮停止转动,绳辊也停止转动,从而实现了转动杆转动过程中绳辊自动间歇性转动,无需额外安装马达进行驱动,较为节约能源。另外,当齿轮与弧形齿条分离后,由于单向轴承只能单向转动,无法反向转动,故单向轴承会将绳辊锁死,绳辊上的拉绳不会被释放开,从而避免了拉簧拉动滑动块向靠近转动杆的转动端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实现滑动块的定向移动。另外由于单向轴承与绳辊可拆卸连接,故需要滑动块向靠近转动杆的转动端移动而复位时,可使单向轴承与绳辊分离,单向轴承不再对绳辊产生作用,绳辊可自由转动,绳辊能够将拉绳释放开,从而使得滑动块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能够复位,滑动块的复位操作更加简单。

进一步,单向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内圈上设有卡槽,绳辊上设有能够卡在卡槽中的卡块。由此,通过卡块卡在卡槽中,从而实现了单向轴承与绳辊的可拆卸连接,这样绳辊转动时,可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而带动单向轴承转动。另外,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得单向轴承与绳辊的连接和分离比较方便、快捷。

进一步,外圈上设有插杆,转动杆设有绳辊的端部上设有插槽,插杆插在插槽中。通过将插杆插到插槽中,从而实现了将单向轴承固定在转动杆上,单向轴承和转动杆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快捷。

进一步,展示部包括固定环,展板的端部上设有滑动孔,固定环穿过滑动孔。由此,对展板进行翻动时,展板的滑动孔在固定环上滑过,实现了展板的翻动。

进一步,展示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和支撑架之间通过吸盘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由此,安装板为展示部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部位。通过吸盘将安装板和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结构较为简单方便。

进一步,放置部为透明的放置槽。由此,通过将卡片直接放入到放置槽中,从而实现了卡片被固定到展板上。通过本方案,将卡片固定在展板上的方式较为简单方便。放置槽为透明的,便于看到卡片上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多功能教学模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展示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磁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2中一种多功能教学模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的放大图;

图8为图7中单向轴承的仰视图;

图9为图7中弧形齿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杆1、放置板2、展板3、固定环4、电机5、磁性盘6、转动杆7、挡块8、拉簧9、推动杆10、马达11、绳辊12、滑槽13、拉绳14、固定块15、滑动块16、限位块17、第三磁铁18、安装板19、第二磁铁20、第一磁铁21、单向轴承22、齿轮23、弧形齿条24、外圈25、内圈26、卡槽27、插杆28。

实施例1

基本如附图1-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教学模型,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放置板2和焊接在放置板2底部上的支撑杆1。放置板2上可拆卸连接有展示部,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展示部包括安装板19和若干转动连接在一起的展板3,若干个展板3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为:例如扣环式笔记本的每页的连接方式,具体的,安装板19的左端上焊接有半圆形的三个固定环4,三个固定环4在安装板19的左端上竖向分布,若干个展板3的左端部上设有滑动孔,固定环4穿过滑动孔,这样通过滑动孔在固定环4上滑动,从而实现了展板3能够从放置板2的右半侧翻转到左半侧。本实施例中展示部和放置板2的具体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放置板2的右半侧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吸盘,通过吸盘对安装板19吸附,从而实现了展示部和放置板2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将安装板19固定在放置板2的右半侧面上,如通过磁铁吸引、夹子夹持的方式等。每个展板3的侧面上均设有用于放置卡片的放置部,本实施例中的放置部为位于展板3两个侧面上的透明的放置槽,通过将卡片放在放置槽中,从而实现了将卡片放在展板3上;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将卡片固定到展板3的两个侧面上,如通过胶粘将卡片粘在展板3的侧面上或者通过夹子将卡片夹在展板3的侧面上等。每个展板3的顶部上均粘接有挡块8,多个挡块8沿水平方向依次分布,也就是说每个展板3上的挡块8在安装板19上的投影不会相互重合。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对展板3进行自动翻动的翻动组件。

本实施例中的翻动组件包括位于放置板2上方的转动杆7、滑动块16、推动杆10和用于驱动转动杆7围绕转动杆7的左端为中心转动的电机5。其中,电机5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上,电机5的输出轴与水平的转动杆7的左端焊接在一起。滑动块16沿转动杆7的轴向方向横向滑动连接在转动杆7上,具体的滑动连接方式为:转动杆7上设有轴向的滑槽13,滑动块16上焊接有凸块,凸块位于滑槽13中。推动杆10竖向滑动连接在滑动块16上,具体的竖向滑动连接方式为:滑动块16上设有竖孔,推动杆10穿过竖孔,这样推动杆10可在滑动块16上竖向滑动,为了对推动杆10在滑动块16上的竖向滑动进行限位,结合图5所示,推动杆10上焊接有两组限位块17,两组限位块17分别位于滑动块16的上方和下方。转动杆7的左端与滑动块16之间焊接有拉簧9,转动杆7的右端设有用于间歇拉动滑动块16滑动的间歇拉动机构。转动杆7的上方设有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磁性盘6,结合图3所示,磁性盘6包括粘接在一起的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0,图5中推动杆10的顶端粘接有第三磁铁18,第一磁铁21朝向放置板2的端面和第三磁铁18的上端面的磁极相同而相斥,第二磁铁20朝向放置板2的端面和第三磁铁18的上端面的磁极相反而相吸。磁性盘6中间设有通孔,便于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推动杆10的底端能够与挡块8相抵。另外,图3中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0的拼接线与水平方向的点画线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即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0的拼接线的右端高,左端低,这样可使得推动杆10在与右侧的挡块8相抵之前提前向下移动;推动杆10推动挡块8移动到左侧后,推动杆10与挡块8分离之前能够提前向上移动,从而保证了展板3能够顺利翻页。

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间歇拉动机构包括固定块15、拉绳14和间歇转动的绳辊12,固定块15焊接在转动杆7的右端上,固定块15的顶部上通过螺钉安装有间歇转动的马达11(使马达11间歇转动容易实现,如对马达11进行间歇性通电,或者通过控制器对马达11进行控制,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绳辊12通过平键同轴固定在马达11的输出轴上,拉绳14缠绕在绳辊12上,拉绳14远离绳辊12的一端粘接在滑动块16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吸盘将安装板19和放置板2的右半侧面吸附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将展示部放置在放置板2上。启动电机5,电机5带动转动杆7围绕电机5的输出轴在俯视方向上顺时针转动。转动杆7在转动过程中,转动杆7带动滑动块16和推动杆10一同移动,当推动杆10移动到第一磁铁21的下方时,推动杆10上的第三磁铁18受到第一磁铁21的斥力而向下移动,推动杆10的底端能够与最左侧的挡块8相抵(推动杆10的底端能够相抵于图2视角中最左侧的挡块8的上侧面),随着转动杆7的转动,推动杆10的底端与挡块8相抵,推动杆10推动挡块8做弧线运动,从而带动远离安装板19的展板3自动翻转。当展板3翻转过后,推动杆10移动到第二磁铁20的下方,第二磁铁20对第三磁铁18进行相吸,从而使得推动杆10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重力向上移动,推动杆10自动向上移动而从翻转到放置板2左半侧的展板3上的挡块8处退出,这样推动杆10的底部不再与翻转到放置板2左半侧的展板3上的挡块8相抵,从而避免翻转之后的展板3上的挡块8阻碍推动杆10继续圆周运动。

然后马达11带动绳辊12转动一定角度,绳辊12对拉绳14进行缠绕,拉绳14拉动滑动块16在转动杆7上向远离电机5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滑动块16带动推杆一同移动,使得推动杆10的底端能够对远离安装板19的第二块展板3上的挡块8相抵,当推动杆10移动到第一磁铁21的下方后,第三磁铁18受到第一磁铁21的斥力而带动推动杆10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转动杆7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杆10的底端能够与第二块展板3上的挡块8相抵,使得第二块展板3能够实现翻转。由此,通过转动杆7的不断转动和马达11驱动绳辊12间歇性主动,实现了对位于安装板19上的若干个展板3进行逐一翻动到放置板2的左半侧面上,从而能够向学生自动展示不同展板3上的卡片内容。

实施例2

结合图6-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外一种结构的间歇拉动机构,间歇拉动机构包括同轴焊接在绳辊12底端上的齿轮23、与齿轮23间歇啮合的弧形齿条24、可拆卸连接在绳辊12上的单向轴承22。弧形齿条24焊接在支撑架上,弧形齿条24位于齿轮23的右侧。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单向轴承22包括外圈25和内圈26,内圈26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卡槽27,绳辊12顶端的圆周侧面上设有两个能够卡在卡槽27中的卡块,通过绳辊12的顶端穿过通孔并使卡块插入到卡槽27中,从而实现了单向轴承22与绳辊12的顶端可拆卸连接。单向轴承22的底部上焊接有位于外圈25上的两个插杆28,固定块15的顶部上设有两个插槽,插杆28插在插槽中。本实施例的固定块15上焊接有辊架(图中未示出),绳辊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辊架上。

由此,通过将插杆28插入到插槽中,从而实现了将单向轴承22安装到放置板2上,绳辊12转动时,单向轴承22的外圈25在固定块15上静止不动。转动杆7在转动过程中,转动杆7带动齿轮23一同移动,当齿轮23与弧形齿条24啮合后,齿轮23在弧形齿条24上滚动,齿轮23发生转动,此时单向轴承22的外圈25和内圈26能够发生相对转动,齿轮23能够带动绳辊12转动;当齿轮23与弧形齿条24分离后,齿轮23停止转动,绳辊12也停止转动,由于单向轴承22本身特有的性能,单向轴承22只能单向转动,无法反向转动,故单向轴承22的内圈26会将绳辊12锁死,绳辊12不会反向转动,绳辊12上的拉绳14不会被释放开,从而避免了拉簧9拉动滑动块16向靠近电机5方向移动,这样随着齿轮23与弧形齿条24间歇性啮合,实现了绳辊12的定向转动,进而实现了滑动块16的定向移动。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弧形齿条24的底端在挡块8的上方,弧形齿条24的顶端也在水平的点画线的上方,这样,齿轮23与弧形齿条24在啮合过程中,推动杆10还不会与挡块8相抵,避免了齿轮23一边转动而使滑动块16移动,一边推动杆10与挡块8相抵,使得推动杆10与挡块8相抵时,滑动块16不会处于横向移动的状态。

另外,当需要使绳辊12反向转动复位时,将单向轴承22从固定块15上取下,单向轴承22与绳辊12分离,单向轴承22不再对绳辊12产生作用,此时绳辊12可自由转动,绳辊12能够将拉绳14释放开,从而使得滑动块16在拉簧9的拉力作用下能够向靠近电机5方向移动而复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