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78696发布日期:2020-06-26 23:27阅读:8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发音矫正是指针对发音、声调、声音、节奏等口语表达不正确或者交流方面有障碍的人群进行系统纠正和训练,从而达到能够准确发音的效果,发音矫正工具则是针对发音矫正训练而特定使用的工具。在现有技术中,发音矫正工具通常包括放置在口腔内的模型、设置有控制芯片和扬声器的发声装置及传感器等部件,通过可活动的舌部与口腔内部的发声触发装置,配合控制器和扬声器使口腔模拟发声,加上舌部的运动,从而更为直观地教导言语发音的部位及如何发音,虽然采取上述方式能够更细致地观察舌头部动作,易于理解演示动作,使得受训人员自行跟随进行舌部锻炼,增加舌头的灵活性和敏感度,但采取这种结构及方式的矫正工具,其结构比较复杂,只对发音进行演示,无法对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发音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有效统一并强化记忆,存在疗程长、见效慢的弊端,且矫正工具需要放置在口腔内,长期使用口腔内清洁度和卫生状况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弊端,难以大规模实施及推广。

为此,中国专利206518636u号公告的名称为“一种用于矫正发音的康复训练器”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该训练器包括包括用于训练牙齿咬合力的第一弹性气囊体和用于按摩舌头的第二弹性气囊体,且第一弹性气囊体和第二弹性气囊体之间设置有连通气道。其通过牙齿咬合第一弹性气囊体进行下颌咬合力的训练,在咬合第一弹性气囊体的同时,使其内部的气体从连通气道进入到第二弹性气囊体,令第二弹性气囊体鼓胀,从而达到对舌头进行压迫式按摩和舌肌训练的目的,虽然该训练器能够通过气体在第一弹性气囊和第二弹性气囊体之间来回串动,从而达到有规律的康复训练目的,且可同时对舌肌进行康复训练,令二者相互协调,有利于矫正发音,但其结构比较复杂,需不断通过牙齿进行咬合,因此长期使用后难以保证口腔内清洁度和卫生状况,且没有针对口腔构造、舌头构造及面部肌肉构造等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发音时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有效统一并强化记忆,难以起到短期内实现发音准确并吐字清晰的作用,因此,其技术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特定使用方法从而对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发音时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有效统一并强化记忆的方式从而在短期内来起到发音准确并吐字清晰等效果的发音矫正工具。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包括第一发音矫正板、第二发音矫正板、第三发音矫正板、第四发音矫正板、第五发音矫正板和第六发音矫正板,每个发音矫正板均包括板件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且该板件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矫正发音的辅助件。其中第一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带有缺口的u型件;第二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带有凹槽的弧形板,该弧形板上分别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所述上凹槽内还设置有挡板;第三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带有凸棱的云形件;第四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真空的矩形板,且该矩形板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件;第五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设置有弧形槽的屉形件,且该屉形件顶部还设置有凹槽,第六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底端中部区域真空的z型板,该z型板顶端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中端设置有竖板件,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竖板件平行于z型板底端,且该竖板件自由端向外延伸。

所述发音矫正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根据不同的发音问题,利用发音矫正板对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部位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辅助并准确定位;

(3)重复操作,固化记忆,逐步提升发音熟练程度。

其中第一发音矫正板的使用方法分为三种,分别针对er、zh、ch、sh、r、l发音假性(发音不准)问题和发音真性问题。

其中,针对er、zh、ch、sh、r发音假性问题的使用方法为:

(1)吐出舌头,尽量伸长,从而拉伸舌肌;

(2)使舌头在口腔里抬起75度,令舌尖顶在上牙膛;

(3)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4)利用板件推动舌背肌,将舌系带置于u型件中部的缺口内;

(5)利用该板件的推力,使舌头向后卷起后限定住其位置保持不动,然后发一个单音er(或zh、ch、sh、r);

(6)按照上述步骤和动作要领重复操作5-10次。

而针对er、zh、ch、sh、r发音真性问题的使用方法为:

(1)吐出舌头,拉伸舌肌,舌尖向下唇方向运动,循序渐进向下颌延伸;

(2)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3)利用板件辅助舌尖向上拉伸,重复操作10次;

(4)舌尖找到上齿和上唇后,利用板件作为辅助,使舌尖从上唇移至上齿部位,再向后移动至上牙膛;

(5)利用板件推住舌肌背部左右两侧,将舌系带置于u型件中部的缺口内;

(6)将舌头限定住该位置保持不动,然后发一个单音er(或zh、ch、sh、r);

而针对l发音真性和假性问题的使用方法为:

(1)手捏住发音矫正板板件,将清洁好的板件把手端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捏住鼻子,使舌头向后卷起,利用板件辅助舌尖抵住上齿龈。

第二发音矫正板分别针对f和b、p、m发音不准问题。

其中,针对f发音不准时的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使弧形板背面内侧紧贴下唇中间,上牙齿咬住下凹槽,利用上凹槽内的挡板挡住上牙齿的门牙部分,维持该姿势5秒钟,重复操作5-10次。

而针对b、p、m发音不准时的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使弧形板背面内侧紧贴下唇中间,利用上凹槽内的挡板挡住唇部,双唇微向内卷,下顶上压固定住板件后,做“吹蜡烛”和“双唇打响”动作,每个动作重复5-10次。

第三发音矫正板分别针对d、t、n发音不准问题,其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将板件放在舌肌背部,并利用云形件紧贴下牙膛,使舌尖翘起放置于云形件的凸棱上,且使其抵住上齿龈;

第四发音矫正板分别针对d、t、n发音不准问题。其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上舌尖抵住下齿龈,并利用弧形件压住舌根,防止其翘起,锻炼矫正者利用舌根进行发音;

(3)按照上述步骤和动作要领重复操作5-10次。

第五发音矫正板分别针对j、q、x发音不准问题,具体的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舌头平伸出口腔;

(3)使上下牙齿合力轻咬舌根,保持舌头伸平姿态,舌根不要发力;

(4)利用屉形件压住舌根,使舌面放平,保持舌头根部平展,舌尖伸出屉形件中部弧形槽抵住下齿龈,上下牙齿咬住屉形件顶部所设置的凹槽,尝试发单节音。

(5)按照上述步骤和方法重复操作5-10次。

第六发音矫正板分别针对z、c、s发音不准问题。具体的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利用辅助件抵住下齿和舌根,使舌尖伸出z型板底端中部区域找到下齿龈;

(3)使舌头伸平,令舌尖去舔下齿龈后始终顶在下齿龈内侧,重复操作5-10次。

本发明所提出的发音矫正工具利用特殊的使用方法,准确查找存在问题的发音部位,并利用工具在口腔内外直接进行物理方式干预,针对口腔构造、牙齿结构、面部肌肉构造进行指向性、专属性的研发,并对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发音时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有效统一,且反复进行操作,不断地强化记忆,从而解决现有发音矫正器具技术方法单一、效果不甚理想,且疗程长,见效慢等弊端,具有很好的实用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发音矫正工具中第一发音矫正板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第二发音矫正板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2中第二发音矫正板的侧视图;

附图4是第三发音矫正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图4中第三发音矫正板的侧视图;

附图6是第四发音矫正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图6中第四发音矫正板的侧视图;

附图8是第五发音矫正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图8中第无发音矫正板的侧视图;

附图10是第六发音矫正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图10中第六发音矫正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11,这11个图给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发音矫正工具所有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发音矫正工具包括第一发音矫正板、第二发音矫正板、第三发音矫正板、第四发音矫正板、第五发音矫正板和第六发音矫正板,每个发音矫正板均包括板件1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2,且该板件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矫正发音的辅助件。该发音矫正工具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根据不同的发音问题,利用发音矫正板对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部位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辅助并准确定位;

(3)重复操作,固化记忆,逐步提升发音熟练程度。

实施例1(参见图1)

所述第一发音矫正板包括板件1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2,且板件另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带有缺口的u型件31,

该第一发音矫正板分别分别针对er、zh、ch、sh、r、l发音假性(发音不准)问题和发音真性问题。

其中,针对er、zh、ch、sh、r发音假性问题的使用方法为:

(1)吐出舌头,尽量伸长,从而拉伸舌肌;

(2)使舌头在口腔里抬起75度,令舌尖顶在上牙膛;

(3)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4)利用板件两侧分别推动左右两侧的舌背肌,将舌系带置于u型件中部的缺口内;

(5)利用该板件的推力,使舌头向后卷起后限定住其位置保持不动,然后发一个单音er(或zh、ch、sh、r);

(6)按照上述步骤和动作要领重复操作5-10次。

具体案例:矫正者刘xx,年龄6岁,一直以来将“儿”说成“额”,使用本矫正工具及使用方法后当即舌尖即能抬起来,接近于正常发音,但由于多年习惯,发音仍然有些硬,使用第一发音矫正板按照上述方法反复操作后,一周时间就彻底解决了儿化音构音障碍问题。

而针对er、zh、ch、sh、r发音真性问题的使用方法为:

(1)吐出舌头,拉伸舌肌,舌尖向下唇方向运动,循序渐进向下颌延伸;

(2)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3)利用板件辅助舌尖向上拉伸,重复操作10次,10次为一组,每天做一组,三天后就有明显成效;

(4)舌尖找到上齿和上唇后,利用板件作为辅助,是舌尖从上唇移至上齿部位,再向后移动至上牙膛;

(5)利用板件推住舌肌背部左右两侧,将舌系带置于u型件中部的缺口内;

(6)将舌头限定住该位置保持不动,然后发一个单音er(或zh、ch、sh、r);

具体案例:矫正者刘婉x,年龄5岁,且其父母为聋哑人,该儿童先天舌系带短小,舌头从嘴里伸出来都很费劲,使用本矫正工具及使用方法后第三天就发出来正确的er音,按照上述矫正工具和方法重复操作十天后,该儿童准确地说出了“门儿、水儿、气儿”等词语,并能说出“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挑着水桶上庙台儿”等儿化音完整句子,二十二后达到和普通孩子一样正常说话的水平。

l音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难纠正的发音,而针对l发音真性和假性问题的使用方法为:

(1)手捏住发音矫正板板件,将清洁好的板件把手端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捏住鼻子,使舌头向后卷起,利用板件辅助舌尖抵住上齿龈。

具体案例:矫正者张xx,经常把“篮球”说成“an(二声)球”,“来了”说成“挨了”,因为“l”音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难纠正的发音,在第一周时使用本第三发音矫正板及方法辅助其找到正确发音位置,第二周,锻炼其舌部肌肉做正确发音运动,第三周,捏住鼻腔,使舌头向后卷起,辅助舌尖抵住硬腭,当练习5天达到鼻腔不参与发音后,即可实现用口腔独立发音,到第六周的时候,该孩子已经能独立完成简单字词的正确发音了,之后,又利用本工具和方法让其进行句子和绕口令训练,矫正两个月后即彻底解决了其“l”构音障碍的问题。

实施例2(参见图2-3)

所述第二发音矫正板包括板件1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2,且板件另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带有凹槽的弧形板41,该弧形板41上分别设置有上凹槽42和下凹槽43,且所述上凹槽内还设置有挡板44,该第二发音矫正板主要解决“f”和“b”、“p”、“m”发音不准的问题。

其中,针对“f”发音不准,其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使弧形板背面内侧紧贴下唇中间,上牙齿咬住下凹槽,利用上凹槽内的挡板挡住上牙齿的门牙部分,维持该姿势5秒钟,重复操作5-10次,每天做三组。

具体案例:矫正者裴xx,年龄5岁,经常把“菲”说成“灰”,使用本矫正工具及使用方法后当天就可不用工具辅助即自主发出“f”音,虽然其已经长时间习惯了错误发音,但经过上述方法每天练习后,第三天就彻底改掉了不好的发音习惯,完全解决了唇齿音构音障碍问题。

而针对“b”、“p”、“m”发音不准,其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使弧形板背面内侧紧贴下唇中间,利用上凹槽内的挡板挡住唇部,双唇微向内卷,下顶上压固定住板件后,做“吹蜡烛”和“双唇打响”动作,每个动作重复5-10次。

具体案例:矫正者郭xx,年龄6岁,所有发音都不准,会把“标兵”说成“吊丁”,还会把“爸爸”说成“大大”,使用本矫正工具及使用方法后当场即发出正确发音,七天后能准确发出词语的正确发音,十天后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等绕口令,十二天后,双唇音构音障碍问题彻底解决。

实施例3(参见图4-5)

所述第三发音矫正板包括板件1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2,且板件另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类似的于云朵形状的云形件51,且该云形件上还设置有凸棱52,该第三发音矫正板主要解决d、t、n发音不准的问题,其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将板件放在舌肌背部,并利用云形件紧贴下牙膛,使舌尖翘起放置于云形件的凸棱上,且使其抵住上齿龈,找准位置后,在第三发音矫正板辅助下发“d”、“t”、“n”音,“d”音无气流,“t”有气流从口腔内发出,“n”音鼻子震动发音;

具体案例:矫正者刘xx,年龄10岁,会把“得到”说成“革告”,“太棒了”说成“kai(第四声)棒了”,其家长因为此问题在沈阳盛京医院治疗一年半后,依然没有效果,针对此孩子的问题,使用本矫正工具及使用方法通过先练单音节、再练字和词、最后练句子和绕口令的方式,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彻底解决了该孩子“d”、“t”、“n”音构音障碍问题;

实施例4(参见图6-7)

所述第四发音矫正板包括板件1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2,且板件另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真空的矩形件61,且其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件62,该第四发音矫正板主要解决g、k、h发音不准的问题,其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上舌尖从矩形件中部真空内伸出并抵住下齿龈,同时利用其底部两侧所设置的弧形件压住舌根,防止其翘起,锻炼矫正者利用舌根进行发音;

(3)按照上述步骤和动作要领重复操作5-10次,每天做两组。

具体案例矫正者李xx、刘xx,年龄均为6岁,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把“哥”说成“的”,“姑”说成“嘟”,“跨”说成“pua”,由于舌根用力,舌尖本应该抵住下齿龈,但是错误的抵在了上齿龈,因此,使用本矫正工具及使用方法进行矫正,第一次矫正时会发出一点“g”的音,但舌尖抬不起来,且发音不完整,第二次矫正时,就比较接近于“g”的音了,持续矫正两周后,彻底解决了声构音障碍的问题。

实施例5(参见图8-9)

所述第五发音矫正板包括板件1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2,且板件另一端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设置有弧形槽73的屉形件71,且其顶部还设置有凹槽72,该第五发音矫正板主要解决j、q、x发音不准问题,其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舌头平伸出口腔;

(3)使上下牙齿合力轻咬舌根,保持舌头伸平姿态,舌根不要发力;

(4)利用屉形件压住舌根,使舌面放平,保持舌头根部平展,舌尖伸出屉形件中部弧形槽抵住下齿龈,上下牙齿咬住屉形件顶部所设置的凹槽,尝试发单节音。

(5)按照上述步骤和方法重复操作5-10次,每天做两组。

具体案例:矫正者关xx、林xx,年龄分别为6岁和7岁,会把“气球”说成“kikou”,“眼镜”说成“眼ging”,这个发音部位难以矫正,因此,使用本矫正工具及使用方法进行矫正时,第一周虽然两个孩子发单音节基本没问题,但发音时会有杂音,面对如此情况,孩子们产生了急躁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给予了孩子鼓励,告知他们利用我们的矫正工具和使用方法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第二周时,重点练习了“j”这个发音,第三周则重点练习“气球”发音,到第四周时候,在一句话中间加入了舌面音词语,这样,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彻底解决了他们舌面音构音障碍的问题。

实施例6(参见图10-11)

所述第六发音矫正板包括板件1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2,且板件另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为底端中部区域真空的z型板81,该z型板81顶端设置有上凹槽82和下凹槽83,中端设置有竖板件84,所述上凹槽82和下凹槽83内分别设置有上挡板85和下挡板86,所述竖板件84平行于z型板底端,且该竖板件84自由端向外延伸。该第六发音矫正板主要解决z、c、s发音不准的问题,其使用方法为:

(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

(2)利用z型板抵住下齿,舌尖伸出z型板底端中部区域找到下齿龈,并利用竖板件压住舌根,可根据不同的咬齿位置和矫正需求分别将上牙齿咬住上凹槽内的上挡板或下凹槽内的下挡板;

(3)使舌头伸平,令舌尖去舔下齿龈后始终顶在下齿龈内侧,重复操作5-10次。

具体案例:矫正者王xx、艾xx,年龄均为6岁,会把“早”说成“找”,“四”说成“是”,发音时舌尖部位不对,没有贴住下牙齿,往回缩,使用本矫正工具及使用方法进行矫正后,当场就会发音了,通过不断地用工具练习,辅助孩子们找到正确发音位置,三周后彻底解决了口腔内发音部位的构音障碍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