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19786发布日期:2022-06-15 12:4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创新教育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教学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人才培养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例如,职业高中、大学中开展的实训活动,均是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包括模具、车床等加工类装置,目前的实训教学模式,虽能够满足一定的教学需求,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3.1.教学成本高,教学用的材料和实际生产用的材料相差无几,一经加工后无法重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4.2.安全性差,实训用的装置通过电动驱动刀具等结构工作,转速快,作用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5.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302419.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仿真教学用具,其包括底座、顶架、直线导轨组件和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仿真塑胶模具,该仿真塑胶模具包括按由前至后的顺序依次叠置的面板、a板、b板、顶针板组件和底板。上述专利中的教学用具存在以下不足:虽能够满足一定的教学需求,但是应用于教学中,存在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且不能够进行多种模式的教学,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教学方法。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创新教育系统,包括模具成型装置与模型加工装置,所述模具成型装置用于教学模型的初步成型,模型加工装置用于对教学模型的进一步加工;
9.所述模具成型装置包括:
10.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中心杆、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形成用于加工教学模型的型腔,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一侧开设有安装孔,中心杆可拆卸的安装于安装孔内,在合模前,中心杆一端伸入于型腔内,教学模型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加工后,中心杆一端被固定于教学模型内部;
11.压合驱动机构,压合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
12.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模具机构和压合驱动机构;
13.所述模型加工装置包括:
14.夹持固定机构,夹持固定机构与中心杆的形状适配,用于对中心杆一端进行夹持固定;
15.模型切割机构,模型切割机构用于对夹持固定后的中心杆一端的教学模型进行切割加工;
16.底座,夹持固定机构与模型切割机构安装于底座上。
17.优选的:所述教学模型的材质选用易于塑性和切割的材质,具体包括:太空沙、硅胶、黏土;
18.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一侧,下模座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安装架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安装架顶部外壁固定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与中心杆相适配。
19.进一步的:所述压合驱动机构包括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固定于第二安装架顶部外壁,电动伸缩缸的输出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固定于上模座顶部外壁;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外侧固定有导向支架,下模座外侧的导向支架顶部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顶部滑动连接于上模座外侧的导向支架内壁;
20.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呈闭环结构,收集槽位于下模座外侧,所述第一安装架底部固定有收集管,收集管底端连接有同一个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通过收集管与收集槽相导通。
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固定有滑轨,滑轨上活动安装有支撑部,夹持固定机构安装于支撑部顶部,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
22.固定筒,固定筒一端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片,固定片与中心杆相适配;
23.环形旋拧件,环形旋拧件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筒圆周外壁,环形旋拧件一端设置有缩颈部;环形旋拧件两侧外壁固定有转柄。
24.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模型切割机构包括:
25.第三安装架,第三安装架固定于底座顶部外壁;
26.转杆,转杆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三安装架内壁;
27.固定架,固定架固定于转杆一端;
28.双面刀头,双面刀头安装于固定架外侧,双面刀头关于固定架呈均匀圆周分布设置,且双面刀头呈以转杆为中心的弧形结构;
29.驱动部,驱动部安装于转杆远离固定架的一端,用于驱动转杆转动。
3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
31.滑动座,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滑轨内壁;
32.升降架,升降架滑动连接于滑动座顶部内壁;
33.固定旋钮,固定旋钮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动座一侧内壁,用于将升降架固定于滑动座上;
34.刻度线,刻度线设置于升降架一侧外壁。
3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部包括:
36.卷绕轮,卷绕轮固定于转杆的一端;
37.牵引绳,牵引绳一端固定于卷绕轮上,且牵引绳整体卷绕于卷绕轮圆周外壁上;
38.拉杆,拉杆固定于牵引绳的另一端;
39.环形架,环形架固定于第三安装架的一侧外壁;
40.平面涡卷弹簧,平面涡卷弹簧安装于环形架的圆周内壁与转杆的圆周外壁上。
4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一侧内壁可拆卸的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弧形凸起,教学模型基于第一弧形凸起在合模加工后在对应的位置形成凹槽;所述第一安装架一侧外壁固定有拆卸架,所述拆卸架呈c形结构,所述拆卸架两侧外壁设置有均匀
分布的第二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的位置与教学模型对应。
4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系统包括环形基台和环形转台,所述环形转台与环形基台同心,且环形转台可转动的安装于环形基台上,所述环形转台上设置有多个学生实践区;每个学生实践区内均设有一个模具成型装置和一个模型加工装置;所述环形基台中心位置设置有教师教学区;学生实践区关于教师教学区呈圆周分布设置。
4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系统包括教学平台和多个实训平台,实训平台围绕教学平台呈圆周分布设置,教学平台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臂,电动伸缩臂的一端固定于实训平台一侧外壁,所述教学平台上固定有教学装置主体,所述教学装置主体上设置有主控屏,教学装置主体顶部通过中心架安装有圆周分布的教学屏,教学屏与实训平台的位置对应,教学屏与教学装置主体电性连接;每个实训平台内均设有一个模具成型装置和一个模型加工装置。
4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中心杆的圆周外壁一体式设置有均匀圆周分布的副杆,副杆一端与中心杆一端结构相同。
45.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模型初步成型方法和教学模型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教学模型初步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6.s1:将教学模型的材料置于下模座的型腔内;
47.s2:将中心杆一端插入于原材料中;
48.s3:将中心杆另一端卡接于定位支架上;
49.s4:控制电动伸缩缸工作,带动上模座进行合模;
50.s5:合模后脱模,将中心杆与教学模型同时取下,即得。
5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教学模型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2.s11:将中心杆一端于固定片之间;
53.s12:通过转柄旋拧环形旋拧件,利用固定片对中心杆进行夹紧固定;
54.s13:以刻度线为基准,调节升降架的高度,并通过固定旋钮对升降架进行固定;
55.s14:一人拉动牵引绳,带动转杆转动;
56.s15:另一人推动滑动座,利用双面刀头完成切割作业。
5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58.1.本发明通过设置模具成型装置与模型加工装置,能够进行模具及零部件加工的教学,且由于设置了中心杆,在夹持时能够保障夹持的牢固度,选用教学模型的材质选用易于塑性和切割的材质,例如:太空沙、黏土等等,能够更好的保障教学安全性,且中心杆及各材料能够反复使用,降低了教学成本。
59.2.通过设置电动伸缩缸、定位支架等结构,能够通过电动伸缩缸工作,带动安装板下降,进而带动上模座靠近下模座完成合模,设置定位支架能够对中心杆进行支撑和定位,确保在加工后,中心杆一端能够位于教学模型中心位置,提升了可靠性。
60.3.通过设置导向支架和导向杆,能够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利用导向杆进行导向,提升了合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通过设置收集槽、收集管和收集箱,能够对洒落的材料进行回收处理,节省了教学成本,并且提升了环保性和实用性。
61.4.通过设置固定筒、环形旋拧件和固定片等结构,能够将中心杆一端置于固定片之间,通过转柄旋拧环形旋拧件,使环形旋拧件向支撑部一侧靠近,进而利用缩颈部对固定
片挤压,固定片受到挤压形变,进而对中心杆进行可靠的夹紧固定,操作简单便捷,易于教学。
62.5.通过设置滑动座、升降架等结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以刻度线为基准,调节升降架的高度,以达到调节切割尺寸目的。
63.6.通过设置平面涡卷弹簧、卷绕轮和牵引绳等结构,能够通过拉杆牵引牵引绳,从而带动卷绕轮转动,进而带动双面刀头进行切割,松开牵引绳后,基于平面涡卷弹簧的回弹力,带动转杆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双面刀头反向切割,实现了手动高效切割的目的,该方式通过手动驱动,操作方便,且操作位置与双面刀头存在一定距离,安全性高,更适用于教学。
64.7.通过设置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弧形凸起和拆卸架等结构,在教学模型采用易弹性形变的材质时,能够在教学模型处加工生成凹槽,使用者需要将教学模型与中心杆分离时,能够将中心杆置于拆卸架内侧,并将教学模型的凹槽卡于第二弧形凸起上,对教学模型定位,并拉动中心杆,将中心杆从教学模型中拔出,达到分离的目的;其中第一弧形凸起能够根据教学模型具体材质进行安装和拆卸。
65.8.通过设置学生实践区、教师教学区,能够便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交流,能够更为直观的进行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
66.9.通过设置主控屏、教学屏等结构,能够通过主控屏进行教学操作,并通过教学屏给位于对应实训平台上的学生进行教学展示,提升了教学效果;并能够根据个人需求,通过电动伸缩臂调整实训平台与教学平台的间距,灵活性强;通过设置副杆,能够便于安装多个教学模型,以便于加工处理,提升了实用性和教学效率。
附图说明
6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中模具成型装置与模型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8.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中模具成型装置与模型加工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69.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中模具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0.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中上模座、下模座、第一安装架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71.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中上模座、下模座剖视后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72.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中模型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3.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中模型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74.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中固定筒、环形旋拧件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7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7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77.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中副杆与中心杆的结构示意图;
78.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学模型初步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79.图1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学模型加工方法的流程
图;
80.图14为本发明实验一中采用不同方式教学的平均考核评分对比图。
81.图中:1第一安装架、2安装板、3电动伸缩缸、4第二安装架、5牵引绳、6第三安装架、7滑轨、8底座、9收集箱、10收集管、11收集槽、12定位支架、13中心杆、14上模座、15下模座、16第二弧形凸起、17拆卸架、18第一弧形凸起、19导向杆、20导向支架、21教学模型、22凹槽、23固定旋钮、24环形架、25卷绕轮、26平面涡卷弹簧、27拉杆、28转杆、29固定架、30双面刀头、31滑动座、32刻度线、33升降架、34固定筒、35环形旋拧件、36固定片、37缩颈部、38转柄、39环形转台、40环形基台、41学生实践区、42教师教学区、43实训平台、44教学平台、45主控屏、46中心架、47教学屏、48教学装置主体、49电动伸缩臂、50副杆。
具体实施方式
8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8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8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8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86.实施例1:
87.一种创新教育系统,如图1-8所示,包括模具成型装置与模型加工装置,所述模具成型装置用于教学模型21的初步成型,模型加工装置用于对教学模型21的进一步加工;
88.所述模具成型装置包括:
89.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中心杆13、上模座14和下模座15,所述上模座14和下模座15合模时形成用于加工教学模型21的型腔,所述上模座14和下模座15一侧开设有安装孔,中心杆13可拆卸的安装于安装孔内,在合模前,中心杆13一端伸入于型腔内,教学模型21通过上模座14和下模座15加工后,中心杆13一端被固定于教学模型21内部,其中,所述教学模型21的材质选用易于塑性和切割的材质,例如:太空沙、硅胶、黏土等等;
90.压合驱动机构,压合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模座14和下模座15合模;
91.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模具机构和压合驱动机构;
92.所述模型加工装置包括:
93.夹持固定机构,夹持固定机构与中心杆13的形状适配,用于对中心杆13一端进行夹持固定;
94.模型切割机构,模型切割机构用于对夹持固定后的中心杆13一端的教学模型21进行切割加工;
95.底座8,夹持固定机构与模型切割机构安装于底座8上;
96.通过设置模具成型装置与模型加工装置,能够进行模具及零部件加工的教学,且由于设置了中心杆13,在夹持时能够保障夹持的牢固度,选用教学模型21的材质选用易于塑性和切割的材质,例如:太空沙、黏土等等,能够更好的保障教学安全性,且中心杆13及各材料能够反复使用,降低了教学成本。
97.为了便于对教学模型21进行加工;如图1-5所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1和第二安装架4,所述第二安装架4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一侧,下模座15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安装架1顶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定位支架12,定位支架12与中心杆13相适配;
98.所述压合驱动机构包括电动伸缩缸3,所述电动伸缩缸3固定于第二安装架4顶部外壁,电动伸缩缸3的输出端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板2,安装板2固定于上模座14顶部外壁;
99.通过设置电动伸缩缸3、定位支架12等结构,能够通过电动伸缩缸3工作,带动安装板2下降,进而带动上模座14靠近下模座15完成合模,设置定位支架12能够对中心杆13进行支撑和定位,确保在加工后,中心杆13一端能够位于教学模型21中心位置,提升了可靠性。
100.为了便于引导上模座14和下模座15合模;如图4、图5所示,所述上模座14和下模座15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导向支架20,下模座15外侧的导向支架20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导向杆19,导向杆19顶部滑动连接于上模座14外侧的导向支架20内壁;
101.通过设置导向支架20和导向杆19,能够在上模座14和下模座15合模时,利用导向杆19进行导向,提升了合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102.为了便于对洒落的材料进行收集处理;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开设有收集槽11,收集槽11呈闭环结构,收集槽11位于下模座15外侧,所述第一安装架1底部固定有收集管10,收集管10底端连接有同一个收集箱9,所述收集箱9通过收集管10与收集槽11相导通;
103.通过设置收集槽11、收集管10和收集箱9,能够对洒落的材料进行回收处理,节省了教学成本,并且提升了环保性和实用性。
104.为了便于对中心杆13夹紧固定;如图8所示,所述底座8顶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滑轨7,滑轨7上活动安装有支撑部,夹持固定机构安装于支撑部顶部,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
105.固定筒34,固定筒34一端外壁一体式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片36,固定片36与中心杆13相适配;
106.环形旋拧件35,环形旋拧件35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筒34圆周外壁,环形旋拧件35一端一体式设置有缩颈部37;环形旋拧件35两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转柄38;
107.通过设置固定筒34、环形旋拧件35和固定片36等结构,能够将中心杆13一端置于固定片36之间,通过转柄38旋拧环形旋拧件35,使环形旋拧件35向支撑部一侧靠近,进而利用缩颈部37对固定片36挤压,固定片36受到挤压形变,进而对中心杆13进行可靠的夹紧固定,操作简单便捷,易于教学。
108.为了便于对教学模型21进行切割处理;如图6、图7所示,所述模型切割机构包括:
109.第三安装架6,第三安装架6固定于底座8顶部外壁;
110.转杆28,转杆28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三安装架6内壁;
111.固定架29,固定架29固定于转杆28一端;
112.双面刀头30,双面刀头30安装于固定架29外侧,双面刀头30关于固定架29呈均匀圆周分布设置,且双面刀头30呈以转杆28为中心的弧形结构;
113.驱动部,驱动部安装于转杆28远离固定架29的一端,用于驱动转杆28转动。
114.为了便于调节切割尺寸;如图8所示,所述支撑部包括:
115.滑动座31,滑动座31滑动连接于滑轨7内壁;
116.升降架33,升降架33滑动连接于滑动座31顶部内壁;
117.固定旋钮23,固定旋钮23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动座31一侧内壁,用于将升降架33固定于滑动座31上;
118.刻度线32,刻度线32设置于升降架33一侧外壁;
119.通过设置滑动座31、升降架33等结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以刻度线32为基准,调节升降架33的高度,以达到调节切割尺寸目的。
120.为了便于驱动双面刀头30进行切割;如图7所示,所述驱动部包括:
121.卷绕轮25,卷绕轮25固定于转杆28的一端;
122.牵引绳5,牵引绳5一端固定于卷绕轮25上,且牵引绳5整体卷绕于卷绕轮25圆周外壁上;
123.拉杆27,拉杆27固定于牵引绳5的另一端;
124.环形架24,环形架24固定于第三安装架6的一侧外壁;
125.平面涡卷弹簧26,平面涡卷弹簧26安装于环形架24的圆周内壁与转杆28的圆周外壁上;
126.通过设置平面涡卷弹簧26、卷绕轮25和牵引绳5等结构,能够通过拉杆27牵引牵引绳5,从而带动卷绕轮25转动,进而带动双面刀头30进行切割,松开牵引绳5后,基于平面涡卷弹簧26的回弹力,带动转杆28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双面刀头30反向切割,实现了手动高效切割的目的,该方式通过手动驱动,操作方便,且操作位置与双面刀头30存在一定距离,安全性高,更适用于教学。
127.实施例2:
128.一种创新教育系统,如图3-5所示,为了便于将中心杆13从教学模型21内取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上模座14和下模座15一侧内壁可拆卸的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弧形凸起18,教学模型21基于第一弧形凸起18在合模加工后在对应的位置形成凹槽22;所述第一安装架1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拆卸架17,所述拆卸架17呈c形结构,所述拆卸架17两侧外壁一体式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弧形凸起16,第二弧形凸起16的位置与教学模型21对应;
129.通过设置第一弧形凸起18、第二弧形凸起16和拆卸架17等结构,在教学模型21采用易弹性形变的材质时,能够在教学模型21处加工生成凹槽22,使用者需要将教学模型21与中心杆13分离时,能够将中心杆13置于拆卸架17内侧,并将教学模型21的凹槽22卡于第二弧形凸起16上,对教学模型21定位,并拉动中心杆13,将中心杆13从教学模型21中拔出,达到分离的目的;其中第一弧形凸起18能够根据教学模型21具体材质进行安装和拆卸,如当教学模型21采用太空沙等材质时,第一弧形凸起18在脱模时容易破坏教学模型21的结构,此种情况则不宜安装第一弧形凸起18。
130.实施例3:
131.一种创新教育系统,如图9所示,为了便于更好的教学;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系统包括环形基台40和环形转台39,所述环形转台39与环形基台40同心,且环形转台39可转动的安装于环形基台40上,所述环形转台39上设置有多个学生实践区41;每个学生实践区41内均设有一个模具成型装置和一个模型加工装置;所述环形基台40中心位置设置有教师教学区42;学生实践区41关于教师教学区42呈圆周分布设置;
132.通过设置学生实践区41、教师教学区42,能够便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交流,能够更为直观的进行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
133.实施例4:
134.一种创新教育系统,如图10、图11所示,为了便于更好的教学;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系统包括教学平台44和多个实训平台43,实训平台43围绕教学平台44呈圆周分布设置,教学平台44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臂49,电动伸缩臂49的一端固定于实训平台43一侧外壁,所述教学平台44上固定有教学装置主体48,所述教学装置主体48上设置有主控屏45,教学装置主体48顶部通过中心架46安装有圆周分布的教学屏47,教学屏47与实训平台43的位置对应,教学屏47与教学装置主体48电性连接;每个实训平台43内均设有一个模具成型装置和一个模型加工装置;通过设置主控屏45、教学屏47等结构,能够通过主控屏45进行教学操作,并通过教学屏47给位于对应实训平台43上的学生进行教学展示,提升了教学效果;并能够根据个人需求,通过电动伸缩臂49调整实训平台43与教学平台44的间距,灵活性强。
135.其中,所述中心杆13的圆周外壁一体式设置有均匀圆周分布的副杆50,副杆50一端与中心杆13一端结构相同;通过设置副杆50,能够便于安装多个教学模型21,以便于加工处理,提升了实用性和教学效率。
136.实施例5:
137.一种创新教育系统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模型21初步成型方法和教学模型21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教学模型21初步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8.s1:将教学模型21的材料置于下模座15的型腔内;
139.s2:将中心杆13一端插入于原材料中;
140.s3:将中心杆13另一端卡接于定位支架12上;
141.s4:控制电动伸缩缸3工作,带动上模座14进行合模;
142.s5:合模后脱模,将中心杆13与教学模型21同时取下,即得。
143.所述教学模型21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4.s11:将中心杆13一端于固定片36之间;
145.s12:通过转柄38旋拧环形旋拧件35,利用固定片36对中心杆13进行夹紧固定;
146.s13:以刻度线32为基准,调节升降架33的高度,并通过固定旋钮23对升降架33进行固定;
147.s14:一人拉动牵引绳5,带动转杆28转动;
148.s15:另一人推动滑动座31,利用双面刀头30完成切割作业。
149.实验一:
150.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教学效果,分别选取两组学生,一组为实验组,通过本发明提出
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期间,对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得到以下结论:
151.教学时间3天6天9天12天15天实验例平均考核评分68.478.386.592.296.7对照例平均考核评分52.159.765.470.373.2
152.由上可知,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掌握对应知识的效率更快,效果更好。
15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