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实训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8765发布日期:2022-10-01 06:5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实训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是关于起重机实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起重机实训台。


背景技术:

2.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与吊车。
3.起重机主要包括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和金属结构等。起升机构是起重机的基本工作机构,大多是由吊挂系统和绞车组成,也有通过液压系统升降重物的。
4.汽车起重机是以轮胎式基础车为载体配以起重设备工作装置和操纵机构组成的自行起重机械,是工程机械中用途很广泛的一个机种。它适用于大型野外施工工程,如建筑工地、施工筑路、水利工程、国防工事、修建路堑等工程中起运、提升等作业。
5.该起重机实训台采用冷轧钢板,并经过喷塑、防腐处理制作,台式结构,控制推操作于一体,电气操作控制为下置式,液压站放置于液压台主柜内,起重机械按实物比例缩小的全金属结构,实验时启动液压系统根据实验要求模拟操作机械进行工作,起重机的伸降臂为三级结构,起重机械是按实物的结构与缩小比例制作而成,能够真实地体现其机械的实际工况,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深刻了解其机构的各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但本技术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7.该起重机实训台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起重臂在起吊物品时为倾斜结构,这样起重臂与卷扬机构之间的钢丝会对卷扬机产生较大的拉力,长时间的操作下会导致卷扬机出现损坏的问题发生;
8.而且结束实训操作时,起重臂会对升降气缸产生较大的压力,若是升降气缸没有防护结构可能会导致升降气缸由于压力出现破损,导致起重臂升降不便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克服现有的起重臂与卷扬机构之间的钢丝会对卷扬机产生较大的拉力,导致卷扬机出现损坏的问题发生,而且结束实训操作时,起重臂下垂会对升降气缸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起重臂升降不便的问题发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机实训台,在卷扬机与起重组件的内侧设有防护组件,当起重组件处于倾斜状态下,钢丝绳挤压防护组件内部的旋转轴,旋转轴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缓冲柱内部,利用缓冲柱抵消钢丝绳受到的作用力,而且在起重组件的下方设有支撑组件,当起重组件下垂时,起重组件与支撑组件的上表面相互接触,在支撑组件的反向作用力下对起重组件进行支撑,避免了起重组件挤压升降气缸导致升降气缸出现损坏的问题发生。
10.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1.一种起重机实训台,包括:支撑机构以及起重机构,支撑机构;起重机构,其可拆卸
的安装在支撑机构的上方,用于对工件进行起吊;其中,所述起重机构包括起重组件、旋转台以及卷扬机,所述起重组件安装在旋转台的一侧,旋转台的内部设有旋转盘,当旋转台内部的旋转盘运行时,旋转台带动上方的起重组件在水平方向上以旋转台为圆心旋转,从而改变起重组件的空间位置,将各个方向的工件都可以通过起重组件进行起吊,所述卷扬机安装在旋转台远离起重组件的一侧,这时下拉卷扬控制杆,使得卷扬控制杆移动到卷扬放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运行,卷扬机内部的钢丝绳下落,当需要控制钢丝绳上升时,这时上拉卷扬控制杆,使得卷扬控制杆移动到卷扬提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运行,卷扬机内部的钢丝绳上升,通过卷扬机收卷,所述旋转台的上方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内侧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的相交处上方均设有一个缓冲柱,在卷扬机与起重组件的内侧设有防护组件,这样卷扬机内部的钢丝绳贯穿防护组件内部的旋转轴与起重组件上方的辊轴相互连接,当起重组件工作时,起重组件倾斜状态下,钢丝绳挤压防护组件内部的旋转轴,旋转轴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内部的缓冲柱内部,利用缓冲柱抵消钢丝绳受到的作用力。
12.优选的,所述起重组件的上方设有两个辊轴,当起重组件达到设定的倾斜角度时,这时起重组件内部的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伸出,然后卷扬机运行,使得钢丝绳放开,然后将钢丝绳一侧的吊钩与被吊起的工件相互连接,然后卷扬机反方向运行,将钢丝绳收卷,这样在钢丝绳收卷的过程中带动工件上升,从而完成了起吊的步骤,两个所述辊轴与起重组件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螺栓固定,两个所述辊轴分别安装在起重组件的两端,所述起重组件的下方设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运行,这时升降气缸内部的升降轴伸出,推动起重组件,使得起重组件产生上倾的作用,所述起重组件靠近升降气缸的一侧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通过螺栓与升降气缸固定,所述升降气缸的另一端与旋转台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起重组件包括与旋转台连接的起重臂,所述起重臂为中空的长条状结构,同时起重臂远离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的一侧设有连接管道,该连接管与泵组件连接,这样泵组件可以通过连接管道向起重臂内部填充液压油改变气压,从而使得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运行,所述起重臂内部内部设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为中空的长条状结构,所述第二支臂内部设有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设有起重头,伸缩臂控制杆的上方为第二支臂伸长,伸缩臂控制杆的下方为第二支臂收缩,伸缩臂控制杆的左侧为第一支臂收缩,伸缩臂控制杆的右侧为第一支臂伸长,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向上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向右侧移动时,这时第一支臂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向下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收回,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向左侧移动时,这时第一支臂收回,自动运行步骤为:在泵组件的运行下,带动升降气缸运行,升降气缸做出程运动,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使得起重组件倾斜,与此同时卷扬机运行,卷扬机内部的钢丝绳放开,这样起重组件在倾斜过程中钢丝绳随之放开,当起重组件达到设定的倾斜角度时,这时起重组件内部的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伸出,然后卷扬机运行,使得钢丝绳放开,然后将钢丝绳一侧的吊钩与被吊起的工件相互连接,然后卷扬机反方向运行,将钢丝绳收卷,这样在钢丝绳收卷的过程中带动工件上升,从而完成了起吊的步骤;若是需要手动进行操作,这时将转换旋钮转动到手动控制位置,在泵组件的运行下,利用起重臂控制杆带动升降气缸运行,升降气缸做出程运动,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使得起重组件倾斜,与此同时利用卷扬控制杆控制卷扬机运
行,卷扬机内部的钢丝绳放开,这样起重组件在倾斜过程中钢丝绳随之放开,当起重组件达到设定的倾斜角度时,这时利用升降臂控制杆的转动,从而控制起重组件内部的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伸出,然后卷扬机运行,使得钢丝绳放开,然后将钢丝绳一侧的吊钩与被吊起的工件相互连接,然后利用卷扬控制杆控制卷扬机反方向运行,将钢丝绳收卷,这样在钢丝绳收卷的过程中带动工件上升,从而完成了起吊的步骤。
14.优选的,支撑机构,用于对起重机构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试验台,其为中空的箱型结构;支撑组件,其可拆卸的安装在试验台的上方,用于对起重组件进行支撑,还包括操控台,其可拆卸的安装在试验台的侧壁,所述操控台与电源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起重组件运行,所述操控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上方设有plc板,所述plc板的一侧设有卷扬调速旋钮,卷扬调速旋钮在顺时针旋转时,可以加快卷扬机的运行速率,当卷扬调速旋钮逆时针旋转时,可以减缓卷扬机的运行速率,所述卷扬调速旋钮远离plc板的一侧设有卷扬控制杆,卷扬控制杆的内部设有卷扬放与卷扬提两个方向,且卷扬放设在卷扬控制杆的下方,卷扬提设在卷扬控制杆的上方,当需要控制钢丝绳下落时,这时下拉卷扬控制杆,使得卷扬控制杆移动到卷扬放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运行,卷扬机内部的钢丝绳下落,当需要控制钢丝绳上升时,这时上拉卷扬控制杆,使得卷扬控制杆移动到卷扬提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运行,卷扬机内部的钢丝绳上升,通过卷扬机收卷,所述卷扬控制杆远离卷扬调速旋钮的一侧设有伸缩臂控制杆,伸缩臂控制杆的上方为第二支臂伸长,伸缩臂控制杆的下方为第二支臂收缩,伸缩臂控制杆的左侧为第一支臂收缩,伸缩臂控制杆的右侧为第一支臂伸长,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向上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向右侧移动时,这时第一支臂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向下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收回,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向左侧移动时,这时第一支臂收回,所述伸缩臂控制杆远离卷扬控制杆的一侧设有起重臂控制杆,所述起重臂控制杆远离伸缩臂控制杆的一侧设有泵调速旋钮,泵调速旋钮在顺时针旋转时,可以加快泵组件的传动速率,当泵调速旋钮逆时针旋转时,可以减缓泵组件的传动速率,所述泵调速旋钮远离起重臂控制杆的一侧设有泵启动按键,所述泵启动按键远离泵调速旋钮的一侧设有转换旋钮,转换旋钮在转动时,可以使得该设备在手动控制运行方式与自动控制运行方式进行切换,所述转换旋钮远离泵启动按键的一侧设有电源开关,当接通电源时,这时按下电源开关,这样整体设备就会接通电源运行,再次按下电源开关时,整体设备断开电源,所述电源开关远离转换旋钮的一侧设有急停按键,当整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这时按下急停按键,可以使得整体设备断电,避免由于操作出现错误产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15.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试验台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上方插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下方侧壁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支杆固定连接,且限位板的横截面积大于套管的横截面积,所述套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套管内部嵌设有弹簧圈,且弹簧圈的上表面与支杆的下表面相抵接,当起重组件不运行时,这时升降气缸做回程运动,起重组件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下落,与支撑组件的上表面相互接触,这时起重组件会对支撑组件产生挤压力,使得支撑组件内部的支杆下移,支杆在下移过程中挤压套管内部的弹簧圈,通过弹簧圈的反向作用力对起重组件进行支撑。
16.优选的,所述试验台上方远离支撑组件的一侧设有仪表台,且仪表台的一侧设有泵组件,泵组件与泵启动按键连接,这样按下泵启动按键时,泵组件运行,当再次按下泵启
动按键时,泵组件关闭,所述泵组件与仪表台以及起重组件连接,所述仪表台内部设有若干个显示表,仪表台内部的显示表显示泵组件运行产生的压力,通过显示表可以实时的观察到各个构件受到的压力情况。
17.优选的,所述试验台的侧壁设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为双开式结构,且表壁嵌设有安全锁,当需要对内部的器械维修时,这时打开维修门,然后利用维修门进行维修,所述试验台的下方四角处各设有一个脚轮,且脚轮的内部设有刹车片,同时若是需要移动该试验台时,将脚轮内部的刹车片打开,这样可以移动试验台,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处时,将脚轮内部的刹车片固定,这样试验台整体就不会出现移动了。
18.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是:
19.1、本发明中在卷扬机与起重组件的内侧设有防护组件,这样卷扬机内部的钢丝绳贯穿防护组件内部的旋转轴与起重组件上方的辊轴相互连接,当起重组件工作时,起重组件倾斜状态下,钢丝绳挤压防护组件内部的旋转轴,旋转轴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内部的缓冲柱内部,利用缓冲柱抵消钢丝绳受到的作用力,从而避免了钢丝绳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卷扬机内部,提升了卷扬机的使用寿命。
20.2、本发明中在起重组件的下方设有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试验台相互连接,当起重组件不运行时,起重组件与支撑组件的上表面相互接触,在支撑组件的反向作用力下对起重组件进行支撑,避免了起重组件挤压升降气缸导致升降气缸出现损坏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起重机实训台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起重组件伸出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防护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支撑组件半剖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操控台正视结构示意图。
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27.1、试验台;2、起重组件;25、起重头;26、第一支臂;27、第二支臂;28、起重臂;3、维修门;4、防护组件;41、第一侧板;42、第二侧板;43、旋转轴;44、缓冲柱;5、支撑组件;51、套管;52、支杆;53、限位板;54、弹簧圈;6、升降气缸;7、辊轴;8、卷扬机;9、旋转台;10、仪表台;11、泵组件;12、脚轮;13、操控台;14、plc板;15、急停按键;16、台体;17、卷扬调速旋钮;18、卷扬控制杆;19、伸缩臂控制杆;20、起重臂控制杆;21、泵调速旋钮;22、泵启动按键;23、转换旋钮;24、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
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29.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起重机实训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起重臂与卷扬机构之间的钢丝会对卷扬机产生较大的拉力,导致卷扬机出现损坏的问题发生,而且结束实训操作时,起重臂下垂会对升降气缸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起重臂升降不便的问题发生,在卷扬机与起重组件的内侧设有防护组件,当起重组件处于倾斜状态下,钢丝绳挤压防护组件内部的旋转轴,旋转轴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缓冲柱内部,利用缓冲柱抵消钢丝绳受到的作用力,而且在起重组件的下方设有支撑组件,当起重组件下垂时,起重组件与支撑组件的上表面相互接触,在支撑组件的反向作用力下对起重组件进行支撑,避免了起重组件挤压升降气缸导致升降气缸出现损坏的问题发生。
3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1.实施例1
3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起重机实训台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支撑机构以及起重机构,支撑机构;起重机构,其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机构的上方,用于对工件进行起吊;其中,起重机构包括起重组件2、旋转台9以及卷扬机8,起重组件2安装在旋转台9的一侧,旋转台9的内部设有旋转盘,当旋转台9内部的旋转盘运行时,旋转台9带动上方的起重组件2在水平方向上以旋转台9为圆心旋转,从而改变起重组件2的空间位置,将各个方向的工件都可以通过起重组件2进行起吊,卷扬机8安装在旋转台9远离起重组件2的一侧,这时下拉卷扬控制杆18,使得卷扬控制杆18移动到卷扬放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下落,当需要控制钢丝绳上升时,这时上拉卷扬控制杆18,使得卷扬控制杆18移动到卷扬提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上升,通过卷扬机8收卷,旋转台9的上方设有防护组件4,防护组件4包括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内侧设有旋转轴43,旋转轴43与第一侧板41以及第二侧板42的相交处上方均设有一个缓冲柱44,在卷扬机8与起重组件2的内侧设有防护组件4,这样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贯穿防护组件4内部的旋转轴43与起重组件2上方的辊轴相互连接,当起重组件2工作时,起重组件2倾斜状态下,钢丝绳挤压防护组件4内部的旋转轴43,旋转轴43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第一侧板41与第二侧板42内部的缓冲柱44内部,利用缓冲柱44抵消钢丝绳受到的作用力。
33.起重组件2的上方设有两个辊轴7,当起重组件2达到设定的倾斜角度时,这时起重组件2内部的第一支臂22与第二支臂23伸出,然后卷扬机8运行,使得钢丝绳放开,然后将钢丝绳一侧的吊钩与被吊起的工件相互连接,然后卷扬机8反方向运行,将钢丝绳收卷,这样在钢丝绳收卷的过程中带动工件上升,从而完成了起吊的步骤,两个辊轴7与起重组件2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螺栓固定,两个辊轴7分别安装在起重组件2的两端,起重组件2的下方设有升降气缸6,升降气缸6运行,这时升降气缸6内部的升降轴伸出,推动起重组件2,使得起重组件2产生上倾的作用,起重组件2靠近升降气缸6的一侧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升降气缸6固定,升降气缸6的另一端与旋转台9连接。
34.起重组件2包括与旋转台9连接的起重臂28,起重臂28为中空的长条状结构,同时起重臂28远离第一支臂26以及第二支臂27的一侧设有连接管道,该连接管与泵组件11连接,这样泵组件11可以通过连接管道向起重臂28内部填充液压油改变气压,从而使得第一支臂26以及第二支臂27运行,起重臂28内部内部设有第二支臂27,第二支臂27为中空的长
条状结构,第二支臂27内部设有第一支臂26,第一支臂26的一端设有起重头25,伸缩臂控制杆19的上方为第二支臂27伸长,伸缩臂控制杆19的下方为第二支臂27收缩,伸缩臂控制杆19的左侧为第一支臂26收缩,伸缩臂控制杆19的右侧为第一支臂26伸长,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上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27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右侧移动时,这时第一支臂26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下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27收回,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左侧移动时,这时第一支臂26收回。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6.自动运行步骤为:在泵组件11的运行下,带动升降气缸6运行,升降气缸6做出程运动,在升降气缸6的作用下使得起重组件2倾斜,与此同时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放开,这样起重组件2在倾斜过程中钢丝绳随之放开,当起重组件2达到设定的倾斜角度时,这时起重组件2内部的第一支臂22与第二支臂23伸出,然后卷扬机8运行,使得钢丝绳放开,然后将钢丝绳一侧的吊钩与被吊起的工件相互连接,然后卷扬机8反方向运行,将钢丝绳收卷,这样在钢丝绳收卷的过程中带动工件上升,从而完成了起吊的步骤;若是需要手动进行操作,这时将转换旋钮23转动到手动控制位置,在泵组件11的运行下,利用起重臂控制杆20带动升降气缸6运行,升降气缸6做出程运动,在升降气缸6的作用下使得起重组件2倾斜,与此同时利用卷扬控制杆18控制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放开,这样起重组件2在倾斜过程中钢丝绳随之放开,当起重组件2达到设定的倾斜角度时,这时利用升降臂控制杆19的转动,从而控制起重组件2内部的第一支臂26与第二支臂27伸出,然后卷扬机8运行,使得钢丝绳放开,然后将钢丝绳一侧的吊钩与被吊起的工件相互连接,然后利用卷扬控制杆18控制卷扬机8反方向运行,将钢丝绳收卷,这样在钢丝绳收卷的过程中带动工件上升,从而完成了起吊的步骤。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给出一种起重机实训台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相比较实施例1还记载了支撑机构,用于对起重机构进行支撑,支撑机构包括试验台1,其为中空的箱型结构;支撑组件5,其可拆卸的安装在试验台1的上方,用于对起重组件2进行支撑,还包括操控台13,其可拆卸的安装在试验台1的侧壁,操控台13与电源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起重组件2运行,操控台13包括台体16,台体16的上方设有plc板14,plc板14的一侧设有卷扬调速旋钮17,卷扬调速旋钮17在顺时针旋转时,可以加快卷扬机8的运行速率,当卷扬调速旋钮17逆时针旋转时,可以减缓卷扬机8的运行速率,卷扬调速旋钮17远离plc板14的一侧设有卷扬控制杆18,卷扬控制杆18的内部设有卷扬放与卷扬提两个方向,且卷扬放设在卷扬控制杆18的下方,卷扬提设在卷扬控制杆18的上方,当需要控制钢丝绳下落时,这时下拉卷扬控制杆18,使得卷扬控制杆18移动到卷扬放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下落,当需要控制钢丝绳上升时,这时上拉卷扬控制杆18,使得卷扬控制杆18移动到卷扬提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上升,通过卷扬机8收卷,卷扬控制杆18远离卷扬调速旋钮17的一侧设有伸缩臂控制杆19,伸缩臂控制杆19的上方为第二支臂27伸长,伸缩臂控制杆19的下方为第二支臂27收缩,伸缩臂控制杆19的左侧为第一支臂26收缩,伸缩臂控制杆19的右侧为第一支臂26伸长,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上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27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右侧移动时,这时第一支臂26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下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27收回,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左侧移动时,这时第一
支臂26收回,伸缩臂控制杆19远离卷扬控制杆18的一侧设有起重臂控制杆20,起重臂控制杆20远离伸缩臂控制杆19的一侧设有泵调速旋钮21,泵调速旋钮21在顺时针旋转时,可以加快泵组件11的传动速率,当泵调速旋钮21逆时针旋转时,可以减缓泵组件11的传动速率,泵调速旋钮21远离起重臂控制杆20的一侧设有泵启动按键22,泵启动按键22远离泵调速旋钮21的一侧设有转换旋钮23,转换旋钮23在转动时,可以使得该设备在手动控制运行方式与自动控制运行方式进行切换,转换旋钮23远离泵启动按键22的一侧设有电源开关24,当接通电源时,这时按下电源开关23,这样整体设备就会接通电源运行,再次按下电源开关24时,整体设备断开电源,电源开关24远离转换旋钮23的一侧设有急停按键15,当整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这时按下急停按键15,可以使得整体设备断电,避免由于操作出现错误产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39.支撑组件5包括与试验台1连接的套管51,套管51的上方插接有支杆52,支杆52下方侧壁设有限位板53,限位板53与支杆52固定连接,且限位板53的横截面积大于套管51的横截面积,套管5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套管51内部嵌设有弹簧圈54,且弹簧圈54的上表面与支杆52的下表面相抵接。
40.试验台1上方远离支撑组件5的一侧设有仪表台10,且仪表台10的一侧设有泵组件11,泵组件11与泵启动按键22连接,这样按下泵启动按键22时,泵组件11运行,当再次按下泵启动按键22时,泵组件11关闭,泵组件11与仪表台10以及起重组件2连接,仪表台10内部设有若干个显示表,仪表台10内部的显示表显示泵组件11运行产生的压力,通过显示表可以实时的观察到各个构件受到的压力情况。
41.试验台1的侧壁设有维修门3,维修门3为双开式结构,且表壁嵌设有安全锁,当需要对内部的器械维修时,这时打开维修门3,然后利用维修门3进行维修,试验台1的下方四角处各设有一个脚轮12,且脚轮12的内部设有刹车片,同时若是需要移动该试验台1时,将脚轮1内部的刹车片打开,这样可以移动试验台1,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处时,将脚轮1内部的刹车片固定,这样试验台1整体就不会出现移动了。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43.当起重组件2不运行时,这时升降气缸6做回程运动,起重组件2在升降气缸5的作用下下落,与支撑组件5的上表面相互接触,这时起重组件2会对支撑组件5产生挤压力,使得支撑组件5内部的支杆52下移,支杆52在下移过程中挤压套管51内部的弹簧圈54,通过弹簧圈54的反向作用力对起重组件2进行支撑。
44.工作原理:将该实训台接通电源,然后按下电源开关24,将实训台接通电源,之后转动转换旋钮23,使得旋转旋钮23位于自动化控制的一侧,然后按下泵启动按键22,这样泵组件11运行,实训台通过plc板14可以自行控制整体结构运行。
45.自动运行步骤为:在泵组件11的运行下,带动升降气缸6运行,升降气缸6做出程运动,在升降气缸6的作用下使得起重组件2倾斜,与此同时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放开,这样起重组件2在倾斜过程中钢丝绳随之放开,当起重组件2达到设定的倾斜角度时,这时起重组件2内部的第一支臂22与第二支臂23伸出,然后卷扬机8运行,使得钢丝绳放开,然后将钢丝绳一侧的吊钩与被吊起的工件相互连接,然后卷扬机8反方向运行,将钢丝绳收卷,这样在钢丝绳收卷的过程中带动工件上升,从而完成了起吊的步骤。
46.若是需要手动进行操作,这时将转换旋钮23转动到手动控制位置,在泵组件11的
运行下,利用起重臂控制杆20带动升降气缸6运行,升降气缸6做出程运动,在升降气缸6的作用下使得起重组件2倾斜,与此同时利用卷扬控制杆18控制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放开,这样起重组件2在倾斜过程中钢丝绳随之放开,当起重组件2达到设定的倾斜角度时,这时利用升降臂控制杆19的转动,从而控制起重组件2内部的第一支臂26与第二支臂27伸出,然后卷扬机8运行,使得钢丝绳放开,然后将钢丝绳一侧的吊钩与被吊起的工件相互连接,然后利用卷扬控制杆18控制卷扬机8反方向运行,将钢丝绳收卷,这样在钢丝绳收卷的过程中带动工件上升,从而完成了起吊的步骤。
47.同时卷扬控制杆18的内部设有卷扬放与卷扬提两个方向,且卷扬放设在卷扬控制杆18的下方,卷扬提设在卷扬控制杆18的上方,当需要控制钢丝绳下落时,这时下拉卷扬控制杆18,使得卷扬控制杆18移动到卷扬放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下落,当需要控制钢丝绳上升时,这时上拉卷扬控制杆18,使得卷扬控制杆18移动到卷扬提的位置处,这样卷扬机8运行,卷扬机8内部的钢丝绳上升,通过卷扬机8收卷,卷扬控制杆18远离卷扬调速旋钮17的一侧设有伸缩臂控制杆19,伸缩臂控制杆19的上方为第二支臂27伸长,伸缩臂控制杆19的下方为第二支臂27收缩,伸缩臂控制杆19的左侧为第一支臂26收缩,伸缩臂控制杆19的右侧为第一支臂26伸长,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上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27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右侧移动时,这时第一支臂26伸出,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下移动时,这时第二支臂27收回,当控制伸缩臂控制杆19向左侧移动时,这时第一支臂26收回。
48.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