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7596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折叠式设备。本发明所公开的折叠式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以能够折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被连接;移动支撑部件,用于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折叠的位置转换至展开的位置时持续地接近而支撑第三部分。
【专利说明】
折叠式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一种采用柔性显示元件的折叠式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诸如通信终端、游戏机、多媒体设备、便携式计算机、拍摄装置的可携带折叠式设 备下,移动设备)具备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元件和键盘等输入单元。大多情况下,移 动设备具有可折叠为更小的尺寸的折叠结构,W实现携带的方便性。在运种形态的移动设 备中,两个主体通过折叠式结构而相互连接。现有的显示元件是不可折叠的结构,因此显示 元件可布置于两个主体中的某一个。因此,难W将大面积的显示元件采用到具有折叠式结 构的移动设备。
[0003] 随着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元件得到开发,进行着要将柔性显示元件采用到折叠式结 构的移动设备的研究。在此情况下,柔性显示元件可横穿折叠式结构而布置于两个主体的 整体,因此可W提供大画面。然而,即使是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元件,如果被完全弯曲(即,W 成角的方式弯曲),则元件本身有可能受到破损。因此,在被折叠的状态下,柔性显示元件的 中央部将会形成具有预定的曲率的弯曲部。如果在长时间地维持折叠状态之后再次恢复展 开状态,则弯曲部有可能无法W平坦的状态被展开。

【发明内容】

[0004] 技术课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元件能够被展开为平坦的状态的折叠式设 备。
[0006]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预定的展开角度的折叠式设备。
[0007] 技术方案
[000引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的折叠式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元件,具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W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Ξ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所述第一 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W能够折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 置的方式被连接;移动支撑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折叠的位置转换至展 开的位置时持续地接近而支撑所述第Ξ部分。
[0009]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展开的位置和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移 动支撑部件可W移动至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Ξ部分的支撑位置和为收容形成于所 述第Ξ部分的弯曲部而从所述支撑位置后退的后退位置。
[0010]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W具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支撑所述柔 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 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并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后退而形成。
[0011] 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时,所述第Ξ部分可W被收容于由所述第 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W及所述移动支撑部件而被定义的收容空间。
[0012]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可W配备有沿着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方向延伸的 插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相视地可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的一对引导部件,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时,所述一对引导部 件可在所述插槽内滑动,从而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踢位置。
[0013]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W具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支撑所述柔 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 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并W能够移动至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Ξ 部分的第一位置和用于收容所述弯曲部的第二位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 支撑部。
[0014] 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可W与所述移动支撑部件朝向所述支撑位置和所 述后退位置的移动联动而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15] 所述折叠式设备可W包括: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而且在所述移动支撑部 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可使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 收容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后退位置时,可允许所述第 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被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推动而被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0016] 所述折叠式设备还可W具备:止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到达 所述第一位置时,支撑所述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W防止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 二收容部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隔离。
[0017] 所述折叠式设备还可W包括: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对所述柔性显示元件 施加张力。
[0018] 所述弹性单元可W在所述展开的位置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要展的开 方向的弹性力。
[0019] 所述弹性单元可W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用于维持在所述展开的位置 的弹性力。
[0020] 所述弹性单元可W包括:对向臂,配备于所述第二主体,并具备对向部;弹性臂,配 备于所述第一主体,从而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 位置时与所述对向臂接触而弹性变形,具备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的第 一接触部。
[0021] 所述弹性臂还可W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而且所述第 二接触部在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下弹性接触于所述 对向部。
[0022]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接触部可W为平面形态,而且所述对向部是与所述 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面接触的平面形态。
[0023] 所述弹性臂可W具备朝向所述第二主体而最为突出的边界部,而且所述第一接触 部和第二接触部为曲面形态,其借助所述边界部而被相互区分。
[0024]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W包括:第一基底盖,位于用于形成外观的第一基底 外盖和第二基底外盖;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一基底外盖和第二基底外盖的内 部,并分别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而且所述弹性臂一体地形成于所述 第一框架,所述对向臂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
[0025] 所述弹性臂可W为板黃形态,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
[0026] 所述对向臂可W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 置时接触到所述弹性臂,从而被弹性变形。
[0027] 所述对向臂可W具有板黃形态,结合于所述第二主体。
[0028] 所述第一主体配备可W配备有磁性部件,所述第二主体配备有贴付部件,从而在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磁性部件和所述贴付部件将会借助 磁力而被贴付。
[0029] 所述磁性部件可W包括:永磁体;磁屏蔽部件,包围所述永磁体的除了与所述贴付 部件对向的的面W外的外观。
[0030] 所述折叠式设备还可W包括:盖部件,用于覆盖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相互 邻接的边缘位置。
[0031] 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能够沿着长度方 向移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
[0032]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W分别相对于彼此隔离的第一中屯、轴和第二中屯、轴 而转动,从而W能够折叠至所述折叠的位置或所述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
[0033] 所述第一中屯、轴和第二中屯、轴可W分别配备有彼此晒合的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 轮部。
[0034] 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的折叠式设备可W包括:柔性显示元件,具备第一部分、第二 部分W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Ξ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所述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W能够折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的方式 被连接;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下对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施加张力。
[0035]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分别相对于彼此隔离的第一中屯、轴和第二中屯、 轴进行转动而能够折叠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中屯、轴 和第二中屯、轴可分别配备有彼此晒合的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从而,所述第一主体和 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屯、轴和第二中屯、轴而彼此同步地转动。
[0036] 折叠式设备还可W包括:移动支撑部件,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所述折叠 的位置转换至展开的位置时,持续地接近而支撑所述第Ξ部分。
[0037]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可W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动作联动,从而移动至 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Ξ部分的支撑位置和为了收容形成于所述第Ξ部分的弯曲部 而从所述支撑位置后退的后退位置。
[0038]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可W配备有沿着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方向延伸的 插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向地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的一对引导部,在所述 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一对引导部在所述插槽 内滑动,从而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退位置。
[0039] 所述弹性单元可W在所述折叠的位置下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展开方 向的弹性力。
[0040]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展开的位置和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弹 性单元的弹性力的方向可从阻碍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位置转换的方向转换至允许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位置转换的方向。
[0041] 所述弹性单元可W包括:对向臂,配备于所述第二主体,并具备对向部;弹性臂,配 备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时, 与所述对向臂接触而弹性变形,所述弹性臂具备:第一接触部,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下与所述 对向部弹性接触;第二接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倾斜,在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 的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下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
[0042]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可W是平面形态,所述对向部是与所述第一接 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面接触的平面形态。
[0043] 所述弹性臂可W具备边界部,所述边界部朝向所述第二主体而突出的程度最大。
[0044] 而且,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为曲面形态,且借助所述边界部而彼此被区 分。
[0045] 所述弹性臂可W是板黃形状,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
[0046] 所述对向臂可W是板黃形状,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位置和 展开位置时,与所述弹性臂接触而弹性变形。
[0047] 技术效果
[0048] 根据上述的折叠式设备的实施例,可W在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位于被展开的位置 时将柔性显示元件保持平坦状态。此外,可W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维持在折叠位置和展 开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
【附图说明】
[0049] 图1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0050] 图2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侧面图。
[0051] 图3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侧面图。
[0052] 图4是柔性显示元件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53] 图5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54] 图6是图5的"A"部的详细图。
[0化日]图7是图5的B-B'剖面图。
[0056] 图8a是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结构的一变形例,是示出齿轮连接结 构的侧面图。
[0057] 图8b是图8a所图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58] 图8c是图8a所图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59] 图8d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被展开状态下的W阶梯差方式错位的状态的 侧面图。
[0060] 图9是示出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较链单元的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 图。
[0061] 图10是示出可折叠地连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较链单元的一变形例的分解 立体图。
[0062] 图11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被展开的状态下由于柔性显示元件的弯曲部 的弹性而略微成折叠的状态的立体图。
[0063] 图12是图5的C-C'剖面图。
[0064] 图13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预定的展开角度下停止的状态的立体图。
[0065] 图14a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被折叠的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0066] 图1加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开始被展开,从而弹性臂接触到对向臂的初始 状态的剖面图。
[0067] 图15c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维持预定的展开角度的状态的剖面图。
[0068] 图15d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被完全展开的状态的剖面图。
[0069] 图15是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70] 图16是示出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71] 图17是示出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72] 图18a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开始被展开,从而弹性臂接触到对向臂的初始 状态的剖面图。
[0073] 图18b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维持预定的展开角度的状态的剖面图。
[0074] 图18c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完全被展开的状态的剖面图。
[0075] 图19是示出用于将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支撑位置和后退位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分 解立体图。
[0076] 图20a是图19的F-F'剖面图,示出移动支撑部件位于支撑位置的状态。
[0077] 图20b是图19的F-F'剖面图,示出移动支撑部件位于支撑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的 状态。
[0078] 图20c是图19的F-F'剖面图,示出移动支撑部件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
[0079] 图21a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被折叠 的位置的状态。
[0080] 图2化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被展开 的位置的状态。
[0081 ]图22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的侧面图。
[0082] 图23是图21的H-H'剖面图。
[0083] 图24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
[0084] 图25是磁性部件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85] 图26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0086] 图27是图26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侧面图。
[0087] 图28是图26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侧面图。
[0088] 图29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的剖面图。
[0089] 图30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展开的状态开始折叠,从而在形成预定的展开 角度(Θ)时的较链单元和引导部件的滑动量的概略图。
[0090] 图31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91 ]图32是较链单元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92] 图33是多个分节部件的连接关系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0093] 图34a和图34b是分别示出较链单元被展开的状态和被折叠的状态的侧面图。
[0094] 图35是示出较链单元W及引导部件和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一例 的分解立体图。
[00巧]图36是图32的Χ1-ΧΓ剖面图。
[0096] 图37是表示折叠式设备被折叠至展开角度(Θ)时的第一杠杆的作用的图。
[0097] 图38是示出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的连接关系的剖面图。
[0098] 图39a和图39b是表示较链单元被滑动时的第二杠杆的作用的图。
[0099] 图40是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形成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 度化)的状态的侧面图。
[0100] 图41是轨道锁定部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101 ]图42是轨道锁定部件172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102] 图43是表示引导部件和较链部件W及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一例 的概略性的平面图。
[0103] 图44a是表示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一主体、第二主体W及较链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的概略性的侧面图。
[0104] 图44b是表示第二引导部件和第一主体、第二主体W及较链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的概略性的侧面图。
[0105] 图45是表示在如图43所示的连接结构中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展开的状态开 始折叠而形成预定的展开角度(Θ)时的较链单元和第一引导部件、第二引导部件的滑动量 的概略图。
[0106] 图4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前表面的立体图。
[0107] 图4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后表面的立体图。
[0108] 图4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109] 图49是概略性地表示图48所图示的柔性显示元件部的剖面图。
[0110] 图50是沿着图46中的V-V线而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剖 面图。
[0111] 图51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VI部分所表示的第一锁定部的放大图。
[0112] 图52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νΠ 部分所表示的第二锁定部的放大图。
[0113] 图53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由于磁力而相互结合的状态 的放大图。
[0114] 图54是示出图48所表示的柔性较链的立体图。
[0115] 图55是示出表示在图50所图示的X部分的柔性较链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0116] 图56是表示折叠根据一实施例的将移动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侧面图。
[0117] 图57是示出表示在图56所图示的ΧΠ 部分的柔性较链的弯曲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18]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折叠式设备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的相同的参 照标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而为了使说明更为清楚,各个构成要素的大小或厚度可能有 所夸张。
[0119] <第1实施例〉
[0120] 图1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 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侧面图。图3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侧面 图。
[0121] 参照图1至图3,折叠式设备具备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和柔性显示元件4。第一主 体1和第二主体2可能够转换至图2所图示的被展开的位置和图3所图示的被折叠的位 置的方式相互连接。
[0122] 柔性显示元件4被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可W被划分为第一 主体1所支撑的第一部分4a和第二主体2所支撑的第二部分4bW及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 之间的第Ξ部分4c。例如,柔性显示元件4可W利用粘接剂,双面胶等粘接手段而被粘接到 第1主体1和第二主体2。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不会被第一主体1或第二主体2支撑。 良P,第Ξ部分4c不被粘接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如图3所示,当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 位于被折叠的位置时,第Ξ部分4c将形成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弯曲部4d。据此,柔性显示 元件4不会被完全弯折,而是第Ξ部分4c将会形成弯曲部4d而被弯曲或展开,从而第一主体 1和第二主体2可W被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
[0123] 折叠式设备可W是诸如通信终端、游戏机、多媒体设备、便携式计算机、拍摄装置 的可携带的折叠式设备。此外,折叠式设备还可W是具备如下的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 任何的设备,即,第一主体1是支撑有柔性显示元件3的一部分4a的主体;第二主体是支撑有 柔性显示元件4的一部分4b,而且可折叠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的主体。
[0124] 图4是柔性显示元件4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4,柔性显示元件4可W包含:柔 性显示面板41,用于显示图像;W及透明保护面板43,布置于柔性显示面板41的外侧。柔性 显示面板41例如可W是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化ganic Li曲t血itting Diode)结构。有 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可W是有机发光层布置于上部基板和下部基板之间的形态。用于输出光 的一侧,即上部基板上可W布置有偏光板。此外,柔性显示元件4还可W包含作为输入单元 的触摸面板42。触摸面板42可W布置于透明保护面板43和柔性显示面板41之间。柔性显示 面板41、触摸面板42W及透明保护面板43可W通过光学透明的粘接层(0CA:optically clear a化esive layer)而被相互粘接。此外,柔性显示元件4还可W具备多样的光学面板 或光学薄膜。
[0125] 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W配备有用于执行基于折叠式设备的用途的功能的处 理单元(未图示)W及输入输出单元(未图示)。在折叠式设备为用于欣赏图像或者音乐的多 媒体终端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可W包含图像信息处理部(未图示)W及音频信息处理部(未 图示)。当折叠式设备为通信终端时,处理单元可W包含通信模块。输入输出单元段可W包 含图像输入输出部(未图示)和音频输入输出部(未图示)W及用于用户操作的操作部(未图 示)。操作部也可W由集成预柔性显示元件4的触摸面板42来实现。
[0126] 图5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5的"A"部的详 细图。图7是图5的B-B'剖面图。
[0127] 参照图5,第一主体1具备第一基底盖11和第一框架12。第一基底盖11形成第一主 体1的外观。第一框架12结合于第一基底盖11的内侧。第一框架12具备:第一支撑部121,用 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一部分4a;和第一收容部122,从第一支撑部121向下形成阶梯 差。第一收容部122对应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第二主体2具备第二基底盖21和第 二框架22。第二基底盖21形成第二主体2的外观。第二框架22结合于第二基底盖21的内侧。 第二框架22具备:第二支撑部221,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二部分4b;第二收容部222, 从第二支撑部221向下形成阶梯差。第二收容部222对应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
[0128] 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如图3所示地位于被折 叠的位置时相互对向,从而在其之间形成用于收容弯曲部4d的收容空间。为此,第一收容部 122、第二收容部222分别具有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21和第二支撑部221而沿着从柔性显示元 件4的第Ξ部分4c远离的方向向下方倾斜的形态。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被展开的位 置转换至被折叠的位置的初期,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呈现向下方略微弯曲的倾向, 然而,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具有从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221向下形成阶梯 差的形态,从而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可W自然地向下弯曲。因此,可W减少在从被 展开的位置转换至被折叠的位置的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4的应力,并可W减少柔性 显示元件4受到破损的危险性。尽管未图示,假如第一支撑部121和第二支撑部221被延伸至 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则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将不能向下方弯曲,反而 可能会向上方弯曲,在此情况下,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受到破损的危险性将会上 升。
[0129] 参照图5和图6,图示有用于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较链单元3。本 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的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分别W相互隔离的两个中屯、轴30-1、 30-2为中屯、而进行转动。较链单元3可W包含:连接支架31,配备有一对第一连接孔32-1、 32-2;-对较链部件34-1、34-2,贯穿分别配备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第二连接孔33- 1、33-2而插入到一对第一连接孔32-1、32-2。第二连接孔33-1、33-2可^分别形成于第一框 架12、第二框架22的两侧壁12a、22a或者第一基底盖11和第一基础外盖基底盖21的两侧壁 lla、21a。
[0130] 参照图7,较链部件34-1、34-2分别具备用于插入到第二连接孔33-U33-2W及第 一连接孔32-U32-2的圆筒形插入部34a和具有大于插入部34a的外径的台阶部34b。插入部 34b提供作为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旋转中屯、的轴30-U30-2。台阶部34b被支撑在第一 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内侧。在插入部34a中沿着轴方向配备有螺孔%c。在较链部件34-1、 34-2的插入部34a贯穿第二连接孔33-1、33-2而被插入到第一连接孔32-1、32-2的状态下, 螺钉S从台阶部34b的相反侧紧固到螺孔34c。如此,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可W分别W较链 部件34-1、34-2的插入部34a为轴而可转动地结合于连接支架31。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第 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W能够转换至图2所图示的被展开的位置和图3所图示的被折叠的位 置的方式相互连接。
[0131] 再次参照图5和图6,盖部件5遮盖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相连接的部分,W防止折 叠式设备的内部空间向外部暴露。作为一例,盖部件5可具备:延伸部51,沿着第一主体1和 第二主体2的相望的边缘位置13、23而延伸;侧壁部52,位于延伸部51的两端部。侧壁部52的 内侧面配备有从该内侧面凹入的凹入部53。凹入部53具有能够收纳连接支架31的形状。通 过使侧壁部52向外侧略微张开而使连接支架31插入到凹入部53,从而盖部件5可结合于第 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被折叠的位置时,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 的边缘位置13、23彼此隔离,折叠式设备的内部有可能通过相隔离的边缘位置13、23之间的 空间而暴露。为了避免折叠式设备的内部被暴露,盖部件5遮盖相隔离的边缘位置13、23之 间的空间。据此,可提高折叠式设备的外观品味。
[0132] 再次参照图2,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展开的状态下,盖部件5的底面5a不会 比第1主体、第二主体2的底面la、2a更突出。即,盖5的底面5a相对于第1主体、第二主体2的 底面la、2a更凹进去。如果盖部件5的底面5a为相比第1主体1、第二主体2的底面la、2a突出 的状态,则折叠式设备将会W盖部件5的底面5a为支撑点而进行晓晓板(see-saw)似的移 动,因此可能会不稳定。根据如图2所示的构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展开的状态下, 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底面la、2a例如可W同时被台桌(未图示)稳定地支撑。
[0133] 参照图3,对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厚度而言,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连接部 (即,下述的连接单元3)-侧小于其相反侧。即,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厚度在连接单元3 的附近处逐渐变小。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盖部件5的底面5a可W更为容易地实现相比第一 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底面la、2a不突出的结构。
[0134] 用于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图6W及图7所图示 的结构。图8a是示出作为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结构的一变形例的齿轮连 接结构的侧面图。图8b是图8a所图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c 是图8a所图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d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 二主体在被展开状态下的W阶梯差方式错位的状态的侧面图。图8a至图8c所图示的齿轮连 接结构可W是对图6所图示的连接结构的实施例添加齿轮的形态。
[0135] 参照图8a和图8b,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分别配备有彼此相晒合的第一齿轮部 35-1和第二齿轮部35-2。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中屯、分别可W位于第二连接 孔33-1、33-2的中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形成于第一基底盖 11和第二基底盖21的两侧壁lla、21a。当然,第一齿轮部35-1和第二齿轮部35-2也可形成于 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22的两侧壁12a、22a。在如图6所示的较链部件34-U34-2贯穿第二连 接孔33-U33-2而插入到连接部件31的第一连接孔32-U32-2的状态下,从连接支架31的一 侦U,螺钉S从台阶部34b的另一侧紧固到螺孔34c。如此,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分别可 较链部件34-1、34-2的插入部34a为轴而可转动地结合于连接支架31。尽管未在图8a W及图 8b中图示,盖部件5覆盖连接部件31W及第1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例如,配备于盖 部件5的侧壁部52的凹入部53可W具有能够容纳连接部件31W及第一齿轮部35-1和第二齿 轮部35-2的形状。
[0136] 参照图8c,第一基底盖11、21的两侧壁11曰、21曰可配备有从外侧面1化、2化向内侧 凹入的凹入部11c、11c;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可配备于凹入部llc、21c。在本实 施例中,采用第一较链部件34-1、第二较链部件34-2与连接支架31形成为一体的形态的连 接部件3化。即,连接部件3化具有如图5所示的插入部34a-体地形成于连接部件31的形态。 参照图8c,连接部件3化具备:支架部3化-3,位于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外侧; 插入轴3化-1、3化-2,从支架部3化-3延伸并插入到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中 屯、,即,第一连接孔33-1、33-2。使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彼此晒合地将第一主体 1和第二主体2并排地布置之后,将插入轴3化-1、3化-2分别插入到第二连接孔33-1、33-2。 之后,将侧壁部52向外侧略微张开,从而使连接部件3化插入到例如凹入部(图5的53),从而 可W使盖部件5结合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据此,盖部件5的侧壁部52执行避免连接支 架3化向外侧脱离的阻挡作用,而且插入轴3化-1、3化-2可W维持插入于第二连接孔33-1、 33-2的状态。此外,第一齿轮部35-1、35-2被盖部件5的侧壁部52覆盖。为此,凹入部53可W 具有能够将第一齿轮部35-U35-2也一同容纳的形状。本实施例的连接部件3化还可W应用 于如图8b所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实施例。
[0137] 为使第一齿轮部35-U35-2能够彼此顺利地晒合,需要维持轴间距离DS1,即,中屯、 轴30-1、30-2之间的距离。轴间距离DS1依赖于配备于连接部件3化的插入轴3化-1、3化-2之 间的距离DS2W及插入轴3化-1、3化-2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孔33-U33-2的直径之差。在制造 过程中,插入轴3化-1、3化-2之间的距离DS2的公差和插入轴3化-1、3化-2的直径与第二连 接孔33-1、33-2的直径的公差可能偏向使轴间距离DS2不匹配的方向发展。插入轴3化-1、 3化-2的直径需要小于第二连接孔33-1、33-2的直径。因此,插入轴3化-1、3化-2的直径具有 (-)公差,而且第二连接孔33-1、33-2的直径具有(+ )公差。在此状态下,如果插入轴3化-1、 3化-2之间的距离DS2具有(+ )公差,则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向长度方向L相互隔离的程度 相当于插入轴3化-1、3化-2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孔33-1、33-2的直径之差,而且与此对应地, 第一齿轮部35-1与第二齿轮部35-2的晒合量将会减少。考虑到上述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 对插入轴3化-1、3化-2之间的距离DS2赋予(-)公差。即,使插入轴3化-1、3化-2之间的距离 DS2小于轴间距离DS1。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可W减少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的沿着长度 方向L的隔离量,并防止第一齿轮部35-1与第二齿轮部35-2的晒合量的减少,从而能够使第 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顺利地折叠并展开。如上所述的构成还可W应用于图8b的齿轮连接结 构中所用到的连接支架31的第一连接孔32-1、32-2之间的间隔。
[0138] 对不采用第一齿轮部35-1与第二齿轮部35-2的连接结构的情况而言,在折叠的过 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不会W同步的方式进行旋转,因此,如图8d所示,第一主体1 和第2主体在展开的状态下有可能W阶梯差方式错开。此外,即便有下述的弹性单元所提供 的弹性力,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也有可能W阶梯差方式错开。如此,如果第一主体1与第 二主体2错开,则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可能形成弯曲4e。根据如图8a所示的连接结 构,由于齿轮部35-U35-2相互晒合,因此在折叠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同步 旋转。因此,在折叠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不会被错开。此外,下述的弹性单元也能 够稳定的操作。
[0139] 图9是示出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较链单元3的一变形例的分解 立体图。参照图9,较链单元3具备:形成有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一对较链部 件34-la、34-2a;用于连接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一对惰轮(idle gear)36-l、 36-2。一对较链部件34-la、34-^i分别连接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连接支架31a可W包 含一对支架31a-l、31a-2,其相互结合而形成用于容纳第一齿轮部35-l、35-2W及惰轮36- l、36-2的空间。
[0140] 例如,较链部件34-la包含沿着中屯、轴30-1方向延伸的轴34d和配备于轴34d的第 一齿轮部35-1。轴34d的一端部配备有插入部34e,用于插入到第一主体1 (例如,配备于第一 基底盖11的侧壁11a的连接孔33-la)。连接孔33-la和插入部34e的形状被设计成使较链部 件34-la能够与第一主体1 一同旋转。例如,参照图9,连接孔33-la和插入部34e的截面形状 是四边形。同样,较链部件34-2a包含沿着中屯、轴30-2方向延伸的轴34d和配备于轴34d的第 二齿轮部35-2。轴34d的一端部配备有插入部34e,用于插入到第二主体2(例如,配备于第二 基底盖21的侧壁21a的连接孔33-2曰)。连接孔33-2a和插入部34e的形状设计成使较链部件 34-la能够与第一主体2 -同旋转。例如,参照图9,连接孔33-2a和插入部34e的截面形状是 四边形。
[0141] 可W将一对较链部件34-1曰、34-姑的插入部34e贯穿支架31a-l的贯通孔31a-la、 31a-lb而分别插入到配备于侧壁lla、21a的连接孔33-la、33-2a,并使支架31a-2与支架 31a-l结合。较链部件34-la通过支架31a-l、31a-2的支撑孔31a-la、31a-2a,而且较链部件 34-2a通过支架31a-l、31a-2的支撑孔31a-化、31a-2b。据此,连接支架31a与一对较链部件 34-la、34-2a可转动地连接。惰轮36-U36-2可转动地支撑于一对支架31a所配备的支撑孔 31a-lc、31a-2c〇
[0142] 图10是示出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较链单元3的一变形例的分解 立体图。如图10所示的较链单元3与图9所图示的较链单元3几乎相同。只不过,图9的连接支 架31a被连接支架31a'替换。即,图9的具备支撑孔31a-2c的支架31a-2被具备支撑柱31a- 2c'的支架31a-2'所替换。此外,惰轮36-2、36-4配备用于插入支撑柱31a-2c'的凹陷部36- 5。
[0143]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能够转换至图2所图示的展 开的位置和图3所图示的折叠的位置的方式得到连接。此外,第一齿轮部35-1、35-2被收容 到连接支架31a内,因此能够防止涂覆在第一齿轮部35-1和第二齿轮部35-2的润滑剂向外 部露出,并防止润滑剂被灰尘污染等。尽管未图示,盖部件5覆盖连接支架31a。例如,配备于 盖部件5的侧壁部52的凹入部53具有能够容纳连接支架31a的形状。
[0144] 如图3所示,折叠式设备在折叠的状态下被携带、保管,并仅在使用时呈现如图2所 示的展开状态。在被展开的状态下,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由于重力而下垂,从而可 能会暂时变形。此外,如果柔性显示元件4维持长时间的折叠状态,则第Ξ部分4c可能会被 永久地变形。构成柔性显示元件4的多个薄膜层借助粘接层而被相互粘接,然而根据用于构 成粘接层的粘接剂的流动性,从粘接层被弯曲的状态恢复至完全展开的状态需要一定的时 间(延迟时间)。在该延迟时间期间内,柔性显示元件4具有要弯曲的倾向。由于上述的临时 性或者永久性变形和粘接层的延迟时间等原因,即使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柔性显 示元件4也可能无法完全平坦地展开,并且在欣赏显示于整个柔性显示元件4的图像时可能 会受到妨碍。此外,如果柔性显示元件4没有被完全平坦地展开,则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也 无法完全展开。即使用户对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施加压力而将其完全展开,第一主体1和 第二主体2也会由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临时性或者永久性变形和粘接层的流动性所引起的 复原力而再次如图11所示地略微折叠。因此,存在用户在如下状态下使用折叠式设备的不 便:向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施加力,W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完全展开。
[0145] 根据本实施例的折叠式设备,采用一种弹性单元,用于对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 施加弹性力,W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完全展开状态。弹性单元在完全展开的状态 下对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施加使彼此远离的方向或彼此展开的方向的弹性力。由于该弹 性力,张力(tension)将会作用于柔性显示元件4,而且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可W被 平坦地展开。在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被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时,弹性单元的弹性力 的方向可由阻碍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位置转换的方向转换为允许位置转换的方向。
[0146] 作为一实施例,参照图5,弹性单元可W包含:弹性臂61,配备于第一主体1;对向臂 62,与弹性臂61对向。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可位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相视的边缘位 置13、23附近。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时,弹性臂61彼此隔离。如果第一 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弹性臂61将会接触到对向臂62而被弹性变形,同时将 使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位置的方向的弹性力施加到对向臂62。根据弹性臂61的 弹性力,第二主体2被推向与第一主体1分离的方向,从而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将会 被平坦地展开。
[0147]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可与第一基底盖11、第二基底盖21或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 22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与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22形成为一 体。
[014引图12是图5的C-C'剖面图。参照图12,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分别从第一基底盖11和 第二基底盖21延伸而形成,并位于彼此对视的位置。弹性臂61配备有第一接触部61-1,该第 一接触部61-1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位于被展开的位置时与对向臂62的对向部62a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接触部61-1和对向部62a为平面形状。第一接触部61-1相对于对向部62a 而倾斜相当于D1的角度。角度D1可W被设计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被展开的位 置时,使第一接触部61-1在弹性臂61被对向臂62推开而变形的状态下与对向部62并排。据 此,在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位于被展开的位置时,第一接触部61-1和对向部62a彼此形成 面接触,从而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维持展开状态。尽管图中未图示,第一接触部61-1 可W是如下形态: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接触部61-1在沿着第一 主体1、第二主体2的转动方向隔离的至少两个位置上与对向部62a接触。"面接触"运一术语 的含义包含如下的状态:在沿着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转动方向相隔的至少两个位置上 接触。
[0149] 图13是示出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在预定的展开角度E下停止的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13,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W停止在折叠状态和完全展开状态之间的至少某一个 位置。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所形成的展开角度E可W是90度和180度之间,例如,可W是90 ~120度运样的程度。90~120度是在W如图13所示的状态使用可折叠的设备时能够最自然 地使用的展开角度E。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例如,可W在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二部分4b显示 键盘或输入图标等输入单元,并可W在第一部分4a显示根据通过输入单元接收的指令而反 应的画面。
[0150] 再次参照图12,弹性臂61还可W具备相对于第一接触部61-1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 61-2。本实施例的第二接触部61-2是平面形态。第二接触部61-2W相对于对向部62a而倾斜 相当于D2的角度的方式形成。第二接触部61-2与第一接触部61-1借助朝向第二主体2而突 出的程度最大的边界部61-3而被区分。角度D2可W被设计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 于形成展开角度E的位置时,在弹性臂61被对向臂62推开而变形的状态下,使第二接触部 61-2与对向部62并排。据此,第二接触部61-2可W与对向部62面接触,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 体2可W在形成展开角度E的状态下保持停止。
[0151 ]图14a、14b、14c、14d分别为表示如下的状态的剖面图: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 于折叠位置的状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开始展开之后,弹性臂61与对向臂62接触的初 始状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预定展开角度的状态;W及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完 全展开的状态。参照图14a至图14d,对折叠或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过程进行说明。
[0152] 参照图14a,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位置的状态下,弹性臂61和对向臂 62位于彼此隔离的位置。柔性显示元件4的弯曲部4d被收容在收容部122、222之间。
[0153] 在此状态下,如果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如图14b所示,弹性臂61与对向 臂62接触。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弹性臂61将会被对向臂62推开,从而 开始弹性变形。此时,弹性臂61所提供的弹性力的方向是阻碍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位 置转换的方向。在此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弹性臂61所提供的 弹性力的方向将会转换为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展开的方向,而且,即使去除外力,第一 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也会由于弹性力而急速地转换至具有展开角度E的位置。
[0154] 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达到展开角度E,则如图14c所示,弹性臂 61的第二接触部61-2将会接触于对向臂62的对向部62曰。即使去除用于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 二主体2的外力,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也会维持展开角度E。此外,即使对第一 主体1和第二主体2施加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进一步展开或折叠的方向的作用力,如果 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未达到第二接触部61-2和对向部62a之间的接触完全结 束的角度,则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借助弹性臂61的弹性力而恢复至展开角度E的状 态。
[01W]在如图14c所示的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第二接触部 61-2和对向部62a之间的接触结束,并且如图14d所示,第一接触部61-1与对向部62a形成面 接触。在此过程中,弹性臂61所提供的弹性力的方向将会从阻碍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 位置转换的方向转换为允许位置转换的方向。即使去除要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外 力,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也会维持完全展开的状态。此外,即使对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 施加折叠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方向的力,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未达 到第一接触部61-1和对向部62a之间的接触完全结束的角度,则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也 将会借助弹性臂61所提供的弹性力而恢复至完全展开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弹性臂61与对 向臂62弹性接触,从而向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彼此隔离的方向施加弹性力。借助该弹 性力,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将会展开为平坦状态。
[0156] 通过上述的展开过程的倒序过程,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从如图12d所示的展 开位置经过维持如图12c所示的展开角度E的步骤而转换至如图12a所示的折叠位置。
[0157]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弹性单元,可W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展开的状态下使 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展开为平坦的状态,而且即使去除外力,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 体2可W维持在完全展开的位置,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W维持在形成展开角度E的位 置。此外,弹性单元可W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折叠的过程中提供朝展开的方向或折 叠的方向的弹性力。因此可W容易地折叠或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
[0158] 图15是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15,对向臂62可W与弹性臂61接 触而弹性变形,在下文中,将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分别成为第一弹性臂61和第二弹性臂62。 第一弹性臂61与如图9所示的弹性臂61相同。第二弹性臂62例如可W与第二主体2的第二框 架22形成为一体。对向部62a可W具备分别与第一接触部61-1和第二接触部61-2对应的平 面形态的第一对向部61-1和第二对向部61-2。第二对向部62-2与第一对向部62-1借助朝向 第一主体1而突出的程度最大的边界部62-3而被区分。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如 图10所示的形成展开角度E的位置,则第二接触部61-2和第二对向部62-2彼此面接触,而且 第一弹性臂61和第二弹性臂62将会弹性变形并相互推开。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 完全展开的位置,则第一接触部61-1和第一对向部62-1将会彼此面接触而相互推开,而且 柔性显示元件4将会展开为平坦的状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W维持完全展开的位置。
[0159]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弹性臂61、62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形成为一体的情况 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图16是示出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 图。如图16所示,具备第一接触部61-1和第二接触部61-2的板黃形态的第一弹性臂61'可W 结合于第一主体1(例如,第一框架12)。此外,具备第一对向部62-1和第二对向部62-2的板 黃形态的第二弹性臂62'可W结合于第二主体2(例如,第二框架22)。
[0160] 作为弹性单元,对采用平面形态的接触部61-1、61-2和对向部62-1、62-2的实施例 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接触部61-1、61-2或接触部61-1、61-2与对向部62- 1、62-2可W是曲面形态。图17是弹性单元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161] 参照图17,具备曲面形态的第一接触部61-1"和第二接触部61-2"的弹性臂(第一 弹性臂)61"是具有弹性的板黃的形态,其结合于第一主体1(例如,第一框架21)。第一接触 部61-1"、第二接触部61-2"借助朝向第二主体2而突出的程度最大的边界部61-3"而被彼此 区分。对向臂(第二弹性臂)62"具有分别与第一接触部61-1"、第二接触部61-2"对应的曲面 形态的第一对向部62-1"和第二对向部62-2",该对向臂62"是具有弹性的板黃形态,其结合 于第二主体2(例如,第二框架22)。第一对向部62-1"、第二对向部62-2"借助朝向第一主体1 而突出的程度最大的边界部62-3"而被彼此区分。
[0162] 图18a、18b、18c分别是表示如下的状态的剖面图: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开始展 开,从而弹性臂61"接触到对向臂62"的初始状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预定的角度 的状态;W及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完全展开的状态。参照图18a至图18c,对折叠并展开第 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过程进行说明。
[0163] 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的状态下,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将会 位于相互隔离的位置。在此状态下,如果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如图18a所示,弹性 臂61"将会与对向臂62"接触。在弹性臂61"开始与对向臂62"接触时,弹性臂61"可面接触于 对向臂62"。据此,可W将弹性力的纵向分量F2最小化,并将横向分量F1最大化,从而即使在 未采用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连接结构下,也可W防止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 2如图8d所示地W阶梯差方式错开的问题。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弹性 臂61"被对向臂62"推开而被弹性变形。
[0164] 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达到展开角度E,则如图18b所示,第二接 触部61-2"将会与第二对向部62-2"接触。因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的变形所导致的弹性力 的作用线L1位于低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旋转中屯、轴30-U30-2的位置,因此弹性力的 作用方向为要折叠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方向,然而柔性显示元件4的刚度和弹性臂61" 与对向臂62"的变形所导致的弹性力将会实现均衡,从而即使去除欲要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 二主体2的外力,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也将会维持展开角度E。即使进一步展 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只要没有被展开到超过边界部61-3"、62-3"的程度的角度,则第 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借助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的弹性力而恢复至展开角度E。
[0165] 在如图18b所示的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会超过边界 部61-3"、62-3",从而第一接触部61-1"将会与第一对向部62-2"接触。由于弹性臂61"和对 向臂62"的变形而导致的弹性力的作用线L2位于比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旋转中屯、轴 30-U30-2的位置高的位置,因此弹性力的作用方向为欲要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 方向。因此即使去除用于药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外力,也会借助由于弹性臂61"和 对向臂62"的变形而形成的弹性力,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被展开为平坦的状态,而 且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W如图18c所示地维持完全展开的状态。即使将折叠方向的作 用力施加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只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没有被折叠到超过边界部 61-3"、62-3"的程度的角度,则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借助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的 弹性力而恢复至完全展开状态。
[0166] 根据如图8曰、图8b、图8c、图9W及图10所图示的具备第一齿轮部35-1和第二齿轮 部35-2的连接结构,在折叠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彼此同步而进行旋转。因 此,在折叠过程中,弹性臂(6Γ或61")和对向臂(62'或62")维持在相对于连接第一主体1和 第二主体2的旋转中屯、轴30-1、30-2的线的中屯、而对称的位置。因此,弹性臂(6Γ或61")和 对向臂(62'或62")并不会彼此错开,而是彼此稳定地接触而可W沿着所期望的方向弹性变 形。
[0167] 再次参照图5,作为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被展开的位置时使柔性显示元 件4的第Ξ部分4c能够被展开成平坦的状态的其他方案或额外的方案,折叠式设备还可W 具备移动支撑部件7。移动支撑部件7具备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的移动支 撑部71。支撑部71例如可W位于宽度方向W的两侧,从而部分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 分4c。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位置时,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 的第Ξ部分4c的支撑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在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之间支撑柔 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转换至折叠位置,则移动支撑部件 7位于形成弯曲部4d的收容空间的后退位置。即,移动支撑部件7将会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 体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的操作联动地移动至后退位置和支撑位置。如上所述,在第 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位置时,通过利用移动支撑部件7而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 Ξ部分4c,从而可W使第Ξ部分4c平坦地展开。随着折叠式设备从折叠位置转换至展开位 置,移动支撑部件7将会从后退位置上升至支撑位置,从而可W持续地接近并支撑柔性显示 元件4的第Ξ部分4c。"持续地接近并支撑"表示:在折叠式设备被折叠的过程中,移动支撑 部件7持续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或者至少朝能够支撑被弯曲或展开的柔性 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的位置进行升降。
[0168] 图19是示出用于将移动支撑部件7移动至支撑位置和后退位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分 解立体图。参照图19,移动支撑部件7配备有沿着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折叠方向延伸 的插槽(slot)7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相视的边缘位置附近,即,与较链部件3邻接的 位置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插槽72的一对引导部73-U73-2。例如,引导部73-1、73-2可W配备 于从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22向上方延伸的肋部74-U74-2的上端。移动支撑部件7中配备 有用于将引导部73-1、73-2插入到插槽72的插入槽75。插入槽75位于插槽72的长度方向72L 的中央部。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折叠的过程中,引导部件73-U73-2沿着插槽72的长 度方向7化移动,然而引导部73-1、73-2的移动轨迹并不与插入槽72重叠。因此,在引导部 73-U73-2插入到插槽72之后,在移动支撑部件7升降的过程中,引导部73-U73-2不会通过 插入槽75而从插槽72脱离。
[0169] 图20a、图20bW及图20c是图19的F-F'剖面图,分别示出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支撑 位置和后退位置的状态。参照图20a,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位置。引导部73-1、 73-2位于彼此最远地隔离的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后退位置。柔性显示元件4的弯曲部 4d被收容到由收容部122、222和移动支撑部件7形成的空间。
[0170] 如果在图20a所图示的状态下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引导部73-1、73-2将 会在插槽72内滑动而彼此接近,并且移动支撑部件7可W朝向柔性显示元件4上升,从而能 够持续地接近并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
[0171] 如图20c所示,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完全被展开,则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支 撑位置,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被支撑部件71稳定地支撑。
[0172] 参照图20b和图20c,在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中,与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 撑部221和移动支撑部件7之间的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对应的区域在位于第一主 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时并不会被其他部件支撑。即,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 4c中的、被移动支撑部件7支撑的中央区域4c-3的两侧区域4c-l、4c-2不会被其他部件支 撑。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展开的位置转换至折叠位置时,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 4c呈现向下侧(即,向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鼓起地弯曲的倾向。弯曲的第Ξ部分4c的中 央区域4C-3被移动支撑部件7所支撑,而且中央区域的两侧区域4c-l、4c-2被收容在凹陷的 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此外,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展开的位置转换至折叠的 位置的过程中,即使移动支撑部件7的后退量小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的弯曲量, 第Ξ部分4c也可被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的形态自然地弯曲。因此,可 W解除如下的问题: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展开的位置转换至折叠的位置的过程中, 由于移动支撑部件7的后退量不足而导致第Ξ部分4c不能向下侧鼓起地弯曲,而是向上鼓 起出地弯曲。
[0173]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时,可W通过支 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而使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展开为平坦的状态。此 夕h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时,可W从柔性显示元件4后退,从而确保可 收容弯曲部4d的空间。此外,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展开的位置转换至折叠位置时,柔 性显示元件4可W自然地向下侧弯曲而形成弯曲部4d。此外,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 222允许第Ξ部分4c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折叠位置转换至展开位置时也能够维持向 下侧弯曲的状态。
[0174] 根据如图8曰、图8b、图8c、图9W及图10所示的具备第一齿轮部35-U35-2的连接结 构,在折叠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同步旋转。因此,在折叠过程中,移动支撑部 件7也可W不倾斜而稳定地升降。此外,由于弹性单元,弹性力朝展开的方向或折叠的方向 作用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因此,移动支撑部件7可W借助弹性单元的弹性力而自然地 升降。
[0175] 为了使移动支撑部件7在升降时不倾斜,引导部73-U73-2和插槽73可W沿着折叠 式设备的宽度方向W配备于至少两处。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部73-1、73-2沿着折叠式设备的 宽度方向W配备于4处。弹性单元需要至少一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维持宽度方向W的均衡 而采用两个弹性单元。
[0176] 引导部73-1、73-2的沿着插槽73的宽度方向72W的移动受拘束,而沿着长度方向 7化的移动则被允许。即,移动支撑部件7的沿着升降方向的移动被引导部73-1、73-2受拘 束。因此,在移动支撑部件7进行升降时,可W不沿着升降方向晃动,从而能够稳定地升降。 此外,即使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的支撑部71也不会倾 斜,能够稳定且平坦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
[0177] 图21a和图2化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图21a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 体位于被折叠的位置的状态;图2化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被展开的位置的状态。
[0178] 参照图21a和图21b,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可转动地结合于第一支撑部 121和第二支撑部221。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时,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 收容部222为了收容柔性显示元件4的弯曲部4d而位于从柔性显示元件4后退的第一位置。 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时,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位于支撑柔 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的第二位置。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与第一主体1和第 二主体2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的操作联动而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根据本实 施例的折叠式设备,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将会与移动支撑部件7的移动联动地 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中可W设置有转动杠杆81、82,用于在第一主体 1和第二主体2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时,将第一收容部122W及第二收容部222移动至 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转动杠杆81、82的一端部可转动地支撑于移动支撑部件7,另一端部 与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连接。
[0179] 参照图21a,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位置时,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后退 位置。因此,弯曲部4d形成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而且借助弯曲部4d的弹力,收容 部122、222将会位于第一位置。
[0180] 在如图21a所示的状态下,如果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则借助上述的插槽72 和引导部73-U73-2的作用,移动支撑部件7将会朝向柔性显示元件4而接近。随着移动支撑 部件7朝向柔性显示元件4而接近,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的较链123、223的相反 侧端部将会借助第一转动杠杆81和第二转动杠杆82而逐渐被抬高,并且第一收容部122和 第二收容部222将会朝向柔性显示元件4而接近。
[0181] 如图21b所示,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到达被展开的位置,则移动支撑部件7 将会到达支撑位置,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将会被第一转动杠杆81和第二转动杠 杆82推开,从而W较链123、223为中屯、进行转动而位于第二位置。在此状态下,第一转动杠 杆81和第二转动杠杆82被配备于移动支撑部件7的止动件83、84所支撑,从而不会再进行转 动。因此,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不会从柔性显示元件4隔离,维持在第二位置。移 动支撑部件7在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之间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
[0182] 在如图2化所示的状态下,如果折叠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移动支撑部件7开 始从柔性显示元件4隔离,而且第一转动杠杆81和第二转动杠杆82也从柔性显示元件4隔 离。此时,在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逐渐形成弯曲部4d,被该弯曲部4c推开,从而开始 W较链123、223为中屯、而朝向第一位置转动。据此,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内形成用于收 容弯曲部4d的空间。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到达图21a所图示的位置,则移动支撑部件 7到达后退位置,而且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到达第一位置。
[0183] 根据上述的构成,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在位于展开的位置的状态下,柔性显示 元件4的第Ξ部分4c被移动支撑部件7W及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所支撑,因此柔 性显示元件4可W被稳定地支撑。此外,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可W被展开为平坦的 状态。
[0184] 为了减少在折叠过程中施加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压缩力或张力,柔性显示元件4的 第一部分4aW及/或者第二部分4b可W不被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受拘束。图22是折叠式 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的侧面图。图23是图22的H-H'剖面图。参照图22,第一部分4a或第 二部分4b可沿着箭头标识G1或G2的方向移动地被支撑。作为一例,参照图23,第一框架12可 W具备:第一固定框架411,固定于第一基础框架11;第一移动框架412,可沿着G1方向滑动 地设置于第一固定框架411。第一固定框架411可配备有导轨(guide rai 1)413,而且第一移 动框架412可配备有插入到导轨413的引导凸起414。第一固定框架411可W配备有上述的较 链部件3的构成要素、弹性单元的构成要素 W及第一收容部122。第一移动框架412可W配备 有支撑部121,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一部分4曰。
[0185]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折叠过程中,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一部分4a将作用为自由 端,因此可W减少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4的压缩力或者张力。据此,在折叠过程中,可W减少 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Ξ部分4c如图22的参照标号4f所表示那样凹陷或鼓起变形的倾向。
[0186] 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二部分4b也可W作用为自由端。为此,如图23所示,第二框架 22可W具备固定于第二基础框架21的第二固定框架421和可沿着G2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第二 固定框架421的第二移动框架422。第二固定框架421中可配备有导轨423,第二移动框架422 中可配备有插入到导轨423的引导凸起424。第二固定框架421中可W配备有上述的较链单 元3的构成要素、弹性单元的构成要素 W及第二收容部222。第二移动框架422中可W配备有 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二部分4b的支撑部221。
[0187] 柔性显示元件4具备弹性,因此即使如图3所示地折叠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 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也可W根据柔性显示元件4的弯曲部4d所要展开的复原力而不完全折 叠。本实施例的折叠式设备借助磁力而将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在折叠位置。图24是 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图25是磁性部件91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24,第一 主体1中设置有磁性部件91,第二主体2中设置有贴附部件92,其在折叠的位置与磁性部件 91对向,从而借助磁力而贴附于磁性部件91。
[0188]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时,磁性部件91 和贴附部件92借助磁力而彼此贴附,据此可W将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折叠状态,从 而能够提高便携性和保管性。
[0189] 参照图25,磁性部件91可W包含永磁体91a和磁屏蔽部件91b,其中,磁屏蔽部件 9化包围永磁体91a的除了与贴附部件92对向的面91a-lW外的周围。磁屏蔽部件91b例如可 W是强磁体。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可W使周围的电力线路和电子电路不受永磁体91a的磁 力的影响。此外,磁屏蔽部件9化执行如磁电路的辆(Yoke)-样的功能,因此,可W将永磁体 91a的磁力集中到贴附部件92侧,从而能够提高磁贴附力。
[0190] 对贴附部件92而言,其只要是能够贴附于磁性部件91的材料,则没有特别的限制。 例如,贴附部件92可W是金属。此外,贴附部件92可W具有与图23所图示的磁性部件91相同 的结构。
[0191] <第2实施例〉
[0192] 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 结构。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折叠过程中减少施加到 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的结构。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 善外观品味的结构。
[0193] 根据一方面的折叠式设备包括:主体,具备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柔性显示元件, 被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较链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用于 可折叠地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柔性的引导部件,横穿所述较链单元而布置于所 述主体,在折叠过程中被弹性弯曲的同时缓解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
[0194] 所述引导部件可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和所述较链单元的中立面之间。
[01M]所述较链单元可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 地连接,所述引导部件可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地 连接。
[0196] 假设AL2、AL3分别为在折叠过程中所述引导部件和所述较链单元的相对于所述 主体的移动量,则所述引导部件和所述较链单元与所述主体被连接成满足A L2/Δ L3 = C2 (C2为常数)的条件。
[0197] 假设NS1为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NS2为引导部件的中立面、NS3为较链部件 的中立面,且dl 2、d23、dl 3分别为所述中立面和所述中立面NS2之间的距离、所述中立面 NS2和所述中立面NS3之间的距离、所述中立面NS1和所述中立面NS3之间的距离,则可W满 足:d23 = dl3-dl2 = Cl(Cl为常数),dl2/dl3=ΔL2/ΔL3 = C2(C2为常数),dl3 = Clパl- C2)。
[0198] 所述折叠式设备可W包含移动量控制单元,其用于将所述较链单元和所述引导部 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成在折叠过程中所述较链单元和所述引导部件的针对所述主体的移动 量之比保持很定的值。
[0199] 所述移动量控制单元包含:第一杠杆,W配备于所述较链单元的转动轴为中屯、而 转动,并具备第一立柱(post);第一插槽,配备于所述主体,用于使所述第一立柱插入;第二 杠杆,结合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一杠杆一起进行转动,并具备第二立柱;第二插槽,配 备于所述引导部件,用于使所述第二立柱插入,而且,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第一立柱为止的 距离可W比从所述第一立柱到所述第二立柱为止的距离长。
[0200] 假设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第一立柱为止的距离为RA1,从所述第一立柱到所述第 二立柱为止的距离为RA2,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到所述引导部件的中立面为止的 距离为dl2,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到所述较链单元的中立面为止的距离为dl3,则 可 W 满足 dl2/dl3 = RA2/RAl。
[0201] 所述较链部件可W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W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所述 引导部件可W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
[0202] 所述较链部件可能够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
[0203] 所述较链部件可W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而对称地移动。
[0204] 所述较链单元包含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 接部,而且所述引导部件包含沿着与折叠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隔离地布置的第一引导部件 和第二引导部件,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另一端部连接到所述 第二连接部件,从而与所述较链单元一同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进行移动,所述第二引导部 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主体,另一端部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从而可W与所述较 链单元一同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进行移动
[0205] 假设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到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的中立 面为止的距离为dl2;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的中立面到所述较链单元的中 立面为止的距离为d23,则可W满足dl2 = 23。
[0206] 根据一方面的折叠式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柔性显示元件,被所述第一 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较链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可折叠地连接所 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并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移动限制 单元,在折叠过程中将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较链单元而维持对称状态。
[0207] 所述较链单元包含分别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 接部,所述移动限制单元可W包含:第一引导部件,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另一端部 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从而与所述较链单元一同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进行移动;第二引 导部件,沿着与折叠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相隔而布置,其一端部固定 于所述第二主体,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从而与所述较链单元一同相对于所述 第一主体进行移动。
[0208] 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可沿着与折叠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相隔而布 置。
[0209] 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可W为能够弹性弯曲的薄片形状。
[0210] 假设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到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的中立 面为止的距离为dl2;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的中立面到所述较链单元的中 立面为止的距离为d23,则可W满足dl2 = d23。
[0211] W下,对用于达成上述的目的的折叠式设备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0212] 图26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7是图26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 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侧面图。图28是图26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 侧面图。
[0213] 参照图26至图28,折叠式设备具备柔性显示元件140和较链单元130。主体包含第 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柔性显示元件140被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支撑。例如,柔 性显示元件140可W利用粘接剂、双面胶等粘接手段而被粘接到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 120。较链单元130位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题120之间,并且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10和 第二主体120。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折叠方向为长度方向L。
[0214] 折叠式设备可W是通信终端、游戏机、多媒体设备、便携式计算机、摄影装置等可 携带的移动设备。此外,折叠式设备可W是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能够借助较链单元 130而可折叠地连接的任何设备,其中,第一主体11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一部分 4a;第二主体12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二部分4b。
[0215] 柔性显示元件140可W如图4所示包含:柔性显示面板41,显示图像;透明保护面板 43,布置于柔性显示面板41的外侧。此外,柔性显示元件140还可W包含作为输入单元的触 摸面板42。触摸面板42可布置于透明保护面板43和柔性显示面板41之间。此外,柔性显示元 件140还可W具备多样的光学面板或光学薄膜。
[0216] 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W配备有用于执行基于折叠式设备的用途的功能 的处理单元(未图示)W及输入输出单元(未图示)。在折叠式设备为可用于欣赏图像和音乐 的多媒体设备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可W包含图像信息处理部(未图示)W及音频信息处理部 (未图示)。在折叠式设备为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可w包含通信模块。输入输出单元 可W包含图像输入输出部(未图示)和音频输入输出部(未图示)W及用于用户操作的操作 部(未图示)。操作部也可W用集成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触摸面板42来实现。
[0217] 柔性显示元件140可W被划分为:结合于第一主体110的第一部分4a;结合于第二 主体120的第二部分4b; W及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之间的第Ξ部分4c。例如,柔性显 示元件140可W利用粘接剂、双面胶等粘接手段而粘接到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02。柔性 显示元件140的第Ξ部分4c不固定于较链单元130。随着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Ξ部分4c被 弯曲,折叠式设备可W如图28所示地被折叠。在折叠式设备被折叠的状态下,较链单元130 位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外侧,并且形成如图28所示的具有预定的曲率的弯曲部130a。在此 状态下,较链单元130不会进一步地弯曲,并可W保护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Ξ部分4c不会 被完全折叠。较链单元130可W具有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多样的结 构。例如,较链单元130可W具有由多个分节部件彼此W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的链结构、弹性 弯曲的结构等。
[0218] 在折叠式设备从如图27所示的展开状态转换为如图28所示的折叠状态时,柔性显 示元件140的长度将不会改变。在平板形状的部件被弯曲的情况下,W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 的某一面作为边界,其内侧被压缩,外侧被伸长。作为边界的面其长度没有变化,将该面被 称为中立面(neu化曰1 surface)。根据中立面的定义,施加到中立面的横向的作用力之和为 "0"。若求出作用于中立面的应力(〇1)对其作用面积(A)的积分,则其结果如下:
[0219]
[0220] 而且,该值为"0"的面将会是中立面。
[0221 ]严格地将,柔性显示元件140其中立面的长度也不会改变,但是其内侧面和外侧面 的长度会改变。然而,因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厚度小,因此内侧面和外侧面的长度的变化量 极小。因此,将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视为没有变化。
[0222]在折叠式设备W如图28所示地折叠的状态下,柔性显示元件140位于内周侧,较链 部件130位于外周侧。因此,在折叠状态下的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与较链单元130的 长度(图28的L2)比展开状态下的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与较链单元130的长度(图27 的L1)长。因此,若将长度不变的柔性显示元件140为基准而进行说明,则在折叠式设备从展 开状态转换至折叠状态时,位于外周侧的较链单元130需要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 120而沿着A2方向移动。相反,在折叠式设备从折叠状态转换至展开状态时,较链单元130需 要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而沿着A1方向移动。考虑到运些情况,较链单元130W 能够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较链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 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沿着A1、A2反向的移动还可W看作是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相 对于较链单元130的沿着A2、A1方向的移动。在下文中,将较链单元130和第一主体110、第二 主体120的相对移动W较链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进行移动的情形来说 明。较链单元130可W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中的某一个主体,并W固 定的方式连接于另一个主体。此外,较链单元130还可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主体 110和第二主体120运两者。在下文中,对较链单元130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 主体120运两者的结构进行说明。
[0223] 图29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的剖面图。参照图29,在本实施例中,较链 单元130W可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作为一例,较链单 元130包含配备有第一轨道131a的连接支架131。连接支架131具备第一连接支架131-1、 131-2。第一连接支架131-1和第二连接支架131-2分别位于较链单元130的长度方向L的两 侦U。第一连接支架131-1与第一主体110连接,第二连接支架131-2与第二主体120连接。第一 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配备有第二轨道113,第二轨道113结合于第一轨道131a,W引导成 使较链单130能够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进行滑动。作为一例,第一轨道131a可 W是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插槽形态,第二轨道113可W是插入到插槽的突起形态,与此相 反的组合也可实现。
[0224]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折叠式设备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时,较链单元130可W 沿着A1、A2方向而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进行滑动。此时,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 度不变,因此,为折叠并展开折叠式设备,柔性显示元件140可能会根据被施加到折叠式设 备的作用力而被施加应力。
[0225] 参照图29,示出具有柔性的引导部件150。引导部件150横穿较链单元130而布置于 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并在折叠过程中弹性弯曲,从而缓解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引 导部件150是弹性弯曲的柔性薄片(sheet)形状的部件,例如,可W是金属薄板、塑料薄膜 等。引导部件150可能够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中的某一个主体滑动地设置 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例如,在较链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体110而滑动的情况下, 引导部件150将会相对于第一主体110而滑动。此外,在较链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 第二主体120而滑动的情况下,引导部件150也将会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滑 动。在折叠式设备转换为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时,引导部件150将会分散施加到柔性显示元 件140的应力。即,引导部件150将会通过弹性弯曲或展开来吸收为了折叠或展开折叠式设 备而施加到折叠式设备的作用力的一部分,从而减少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
[0226] 引导部件150沿着折叠式设备的厚度方向(T)而位于显示元件140和较链单元130 之间。严格地讲,引导部件150在厚度方向T上位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图30的NS1) 和较链单元130的中立面(图30的NS3)之间。引导部件150横穿较链单元130而向第一出体 110和第二主体120侧延伸。较链单元130可配备有用于使引导部件150通过的插槽132。在折 叠式设备转换至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时,为了使引导部件150能够自然地弯曲或展开,引导 部件150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可能够沿着长度方向L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作 为一个示例,引导部件150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可能够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的 方式连接。引导部件150中配备有第Ξ轨道151,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中配备有第四 轨道114,所述Ξ轨道151可滑动地结合于第四轨道114。作为一例,参照图4,第Ξ轨道151可 W是在引导部件150沿着在长度方向L被切开而形成的插槽形态,第四轨道114可W是插入 到插槽形态的第Ξ轨道151的突起形态。
[0227] 如图29所示,柔性显示元件140位于内周侧,并朝外周侧设置有引导部件150和较 链单元130。在转换为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时,较链单元130和引导部件150的相对于第一主 体110、第二主体120的相对滑动量(移动量)彼此不同。
[0228] 图30是表示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从展开状态开始折叠,直至形成预定的展 开角度(θ)时的较链单元130和引导部件150的滑动量的概略图。在图30中,NSUNS2和NS3分 别表示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引导部件150的中立面和较链单元130的中立面。ALl、 AL2、AL3分别表示从展开位置分别达到展开角度(Θ)为止的柔性显示元件140、引导部件 150和较链单元130的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的滑动量。dl2、d23、dl3分别表示中 立面NS1和中立面NS2、中立面NS2和中立面NS3、中立面NS1金额中立面NS3之间的距离。
[0229] 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不变,因此,将会满足:
[0230] AL1=0
[0231] AL2 = dl2X0
[0232] AL3 = dl3X0
[0233] 其中,目是弧度(radian)。
[0234] 在折叠过程中,为了使柔性显示元件140不受到过大的应力,即使展开角度(Θ)改 变,也需要将第dl3维持恒定的值。为此,在折叠过程中,d23和Δ L2/ Δ L3也需要维持恒定的 值。
[0235] d23 = dl3-dl2 = Cl(Cl 是常数)……(式1)
[0236] Δ L2/ Δ L3 = dl2/dl3 = C2(C2是常数)……(式2)
[0237] 在满足上述的(式1)和(式2)的情况下,dl3 = Cl/(l-C2)成立,而且dl3可W维持恒 定。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折叠过程中,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将不会改变,而且第一主 体110、第二主体120和较链单元130的长度将会自然地改变,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折叠。此 夕h可W借助引导部件150而减小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
[0238] 为满足上述的条件,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具备滑动量(移动量)控制单元,用 于在折叠过程中使较链单元130的滑动量(AL3)和引导部件150的滑动量AL2之比保持恒 定。
[0239] 图31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31,第一主体110包含:基底 盖110-1和框架110-2,其中,框架110-2结合于基底盖110-1,并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 一部分4a。第二主体120包括:基底盖120-1和框架120-2,其中框架120-2结合于基底盖120- 1,并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二部分4b。例如,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一部分4a和第二部 分4b可W借助粘接剂、双面胶等而贴附于框架110-2、120-2。
[0240] 本实施例中的较链单元130具有链结构。图32是较链单元130的一实施例的立体 图。图33是多个分节部件310的连接关系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4a和图34b是分别表 示较链单元130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侧面图。
[0241] 参照图32和图33,较链单元130包含:多个分节部件310,沿着长度方向L排列;多个 连接部件320,按序地可转动地连接多个分节部件310。在多个分节部件310中,沿着长度方 向L而位于最外廓的两个分节部件310a、310b分别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连接。多个 分节部件310中配备有用于使引导部件150通过的插槽132。
[0242] 分节部件310具备上端部311和下端部312。上端部311和下端部312分别W弯曲的 方向为基准而表示分节部件310的内侧和外侧的端部。分节部件310具备用于连接上端部 311和下端部312的第一侧部313和第二侧部314。第一侧部313与相邻的其他分节部件310的 第二侧部314对向。多个分节部件310的上端部311形成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Ξ部 分4c的支撑面(图29的301)。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Ξ部分4c仅被上端部311支撑,而并非贴 附于上端部311。
[0243] 参照图33,对多个分节部件310可彼此转动地连接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分节 部件310-1中配备有沿着与折叠方向(即,长度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W延伸、沿着长度方向 L相互隔离的第一贯通孔315-1、第二贯通孔316-1。与分节部件310-1邻接的分节部件310-2 中配备有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且沿着长度方向相互隔离的第一贯通孔315-2、第二贯通孔 316-2。分节部件310-1的第二贯通孔316-1与分节部件310-2的第一贯通孔315-2对齐。如果 向第二贯通孔316-1和第一贯通孔315-2插入作为转动中屯、的轴状的连接部件320,则分节 部件310-U310-2可能够将连接部件320为中屯、而彼此转动的方式连接。
[0244] 多个分节部件310的上端部311的长度比下端部312的长度短。因此,在折叠式设备 转换为折叠状态时,多个分节部件310将会W多个连接部件320为中屯、而沿着上端部311彼 此接近的方向转动。在折叠式设备转换为展开状态时,多个分节部件310将会W多个连接部 件320为中屯、,沿着其上端部311彼此远离的方向进行转动。
[0245] 如图34a所示,在展开状态下,彼此邻接的两个分节部件310-U310-2的下端部311 相互接触(用虚线表示)。因此,即使在展开状态施加外力F11,较链部件130也不会向外侧弯 曲。如果较链部件130向外侧弯曲,则柔性显示元件140将会受到张力,据此,柔性显示元件 140可能会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分离,或者可能会受损。上述的问题可W借助不向 外侧弯曲的本实施例的较链单元130而被防止。
[0246] 在折叠状态下,相互邻接的两个分节部件310-U310-2的上端部311将会相互接触 (图34b),或者,彼此邻接的两个分节部件310-U310-2的彼此对向的侧部(例如,与分节部 件310-1的第一侧部313邻接的分节部件310-2的第二侧部314)将会相互接触。因此,即使在 折叠状态下施加外力F 12,较链单元130在形成弯曲部130a的状态下也不会向内侧进一步 弯曲,并维持该状态,从而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Ξ部分4c不会完全弯曲而受保护。
[0247] 如上所述,较链单元130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此外,引导 部件150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图35是示出较链单元130W及引导部 件150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5示出了较链 单元130W及引导部件150与第一主体110之间的连接关系,然而较链单元130W及引导部件 150与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接关系也与此相同。图36是图32的Χ1-ΧΓ剖面图。
[0248] 参照图32、图35、图36,较链单元130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配备有第一 连接支架131-1、131-2。第一连接支架131-1和第二连接支架131-2分别配备有第一轨道 131曰。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配备有可滑动地结合于第一轨道131a的第二轨道113。作 为一个示例,第一轨道1313的截面形状为"^"字形状,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1^延伸的形态, 而且第二轨道113的截面形状为字形状,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形态。在本实施 例中,第二轨道113由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例如,聚缩醒树脂、油浸溃塑料树脂等)来制造 而结合于轨道支架113a,而且轨道支架113结合于基底盖110-1。
[0249] 引导部件150配备有第Ξ轨道151,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配备有第四轨道 114,第Ξ轨道151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第四轨道114。作为一例,第Ξ轨道151的截面形状为 字形状,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形态;第四轨道114的截面形状为字形状, 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第Ξ轨道151由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例 如,聚缩醒树脂、油浸溃塑料树脂等)来制造而结合于轨道支架151a,而且轨道支架151a结 合于引导部件150。第四轨道114可W形成于结合在基底盖110-1的轨道支架114a。
[0250]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较链单元130和引导部件150可能够滑动的方式结合于 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
[0251 ]现在,对调节为使较链单元130的滑动量Δ L3和引导部件150的滑动量Δ L2之比恒 定的滑动量控制单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参照图35,图示有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第 一杠杆161设置于较链单元130,从而与较链单元130-同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 120而进行滑动。作为一例,第一杠杆161可滑动地连接于配备在第一连接支架131-1的转动 轴161-1。第一肋部162的另一端部配备有第一立柱161-2,第一立柱161-2被插入到配备于 第一主体110的第一插槽116。作为一例,第一插槽116被切开而形成于轨道支架113a、114a。 [0252]图37是表示折叠式设备被折叠至展开角度Θ时的第一杠杆161的作用的图。参照图 37,第一立柱161-2和第一插槽116执行根据较链单元130的滑动而转动第一杠杆161的转动 部的功能。如果折叠式设备被折叠,较链单元130将会相对于第一主体110而沿着长度方向L 移动相当于A L3的距离,而且转动轴161-1也与较链单元130-同沿着长度方向L移动相当 于AL3的距离。第一立柱161-2被插入在配备于第一主体110的第一插槽116,因此不会沿着 长度方向L移动,而是沿着第一插槽116朝宽度方向W移动。因此,第一杠杆161将会W转动轴 161-1为中屯、进行转动。
[0253 ]图38是示出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剖面图。参照图10和图 13,第二杠杆162连接到第一杠杆161。第二杠杆162被固定在第一杠杆161。即,第二杠杆162 与第一杠杆161-同进行转动,并不会相对于第一杠杆161而进行相对转动。例如,第二杠杆 162的一端部被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柱161-2。第二杠杆162与第一杠杆161的转动一同进行 转动。第二杠杆162的另一端部配备有第二立柱162-1。第二立柱162-1被插入到配备于引导 部件150的第二插槽152。作为一例,第二插槽152可W在结合有引导部件150的轨道支架 151a中被切开而形成。
[0254] 图39a和图39b是表示较链单元130滑动时的第二杠杆162的作用的图。图39a和图 39b分别示出在折叠式设备被展开的状态下的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的状态和折叠式 设备被折叠成相当于展开角度Θ的状态下的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的状态。在如图39a 所示的状态下,如果折叠式设备被折叠至展开角度Θ,则如图37所示,较链单元130将会沿着 长度方向滑动A L3的距离,而且第一杠杆161将会转动。此时,第二杠杆162也与第一杠杆 161-起转动,同时第二立柱162-1将沿着长度方向L推动第二插槽152。据此,第二插槽152 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相当于A L2的距离。结果,引导部件150也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相当于Δ L2的距离。
[0255] 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的转动角度財目同,因此Δ L2和Δ L3将会基于转动臂 的长度来被确定。第一杠杆161的转动臂的长度(即,从转动轴161-1到第一立柱161-2为止 的距离)为RA1,第二杠杆162的转动臂的长度(即,从第一立柱161-2到第二立柱162-1为止 的距离)为RA2。因此,为满足上述的(式2),所确定的RA1和RA2满足Δ L2/Δ L3 = dl2/dl3 = RA2/RA1。即,第一杠杆161的转动臂的长度和第二杠杆162的转动臂的长度之比与从柔性显 示元件140到较链单元130为止的距离dl3和从柔性显示元件140到引导部件150为止的距离 dl2之比相同。严格地讲,dl2是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NS1到引导部件150的中立面 NS2为止的距离,而且dl3是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別到较链单元130的中立面NS3为 止的距离。较链单元130的中立面NS3是作为多个分节部件310的转动轴的多个连接部件320 的中屯、轴所在的位置的面。
[0256]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折叠式设备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的过程中,dl2、 d23、dl3将始终保持恒定。因此,在折叠过程中,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不会改变,而且第 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和较链单元130的长度将会自然地改变,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折 叠,而且,借助引导部件150,可W减小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
[0257] 折叠式设备可W被锁定在如图27所示的展开位置和如图28所示的折叠位置。此 夕h折叠式设备还可W如图40所示地在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形成展开状态和折叠状 态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E的状态下被锁定。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展开角度E分别为0度 和180度。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具备锁定单元,用于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在形 成一个W上的展开角度E的状态下锁定。作为一例,锁定单元可如下方式实现:在较链 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而滑动时使其停留在预定的位置并维持。参照 图35,连接支架131-1配备有锁定凸台(locking boss)171。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配 备有可滑动地结合锁定凸台171的锁定轨道部件172。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轨道部件172配备 于轨道支架113a。
[0258] 图41是锁定轨道部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参照图41,锁定轨道部件172配备有使 锁定凸台171插入而滑动的锁定轨道172-1。锁定轨道172-1是被切开而成的插槽形态,W使 锁定凸台171插入而能够滑动。锁定轨道172-1可W具备第一锁定部172-la和第二锁定部 172-lb,在折叠状态下锁定凸台171位于第一锁定部172-1曰,在展开状态下放置锁定凸台 171位于第二锁定部172-化。第一锁定部172-la和第二锁定部172-化通过连接轨道172-lc 而连接。第一锁定部172-la和第二锁定部172-化具有能够收容锁定凸台171的形状。例如, 第一锁定部172-la和第二锁定部172-化可W是具有与锁定凸台171的直径类似(偏小或偏 大)的直径的圆筒形状。连接轨道172-lc具有使锁定凸台171能够自然地滑动的形状。例如, 连接轨道172-1C的宽度W1可W稍微大于锁定凸台171的直径,W使锁定凸台171能够平滑地 滑动。第一锁定部172-la、第二锁定部172-化和连接轨道172-lc之间可W配备用于将锁定 凸台171维持在第一锁定部172-la和第二锁定部172-化的边界轨道172-ld、172-le。边界轨 道172-ld、172-le具有小于锁定凸台171的直径的宽度W2。锁定轨道部件172或者至少锁定 轨道172-1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0259] 在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处于展开状态(展开角度E= 180度)下,锁定凸台 171位于第一锁定部172-1曰。借助边界轨道172-ld,锁定凸台171被维持在第一锁定部171- la。即,如果未施加用于折叠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预定大小W上的外力,则锁定凸 台171将无法通过边界轨道172-ld,因此锁定凸台171将会维持在第一锁定部171-la,并且 在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下展开状态下得到锁定。
[0260] 如果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受到外力而开始被折叠,则较链单元130将会相 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而进行滑动,而且锁定凸台171也进行滑动。锁定凸台171 进入到边界轨道172-ld,而且随着边界轨道172-ld弹性张开而其宽度W2变大。如果锁定凸 台171通过边界轨道172-ld,则将会进入到连接轨道172-lc。随着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 120的展开角度E逐渐变小,锁定凸台171将会进入到边界轨道172-le。边界轨道172-le随着 借助锁定凸台171而被弹性张开,边界轨道172-le的宽度W2将会变大。如果锁定凸台171通 过边界轨道172-le,则将会进入到第二锁定部172-化。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达到折 叠状态(展开角度E = 0)而被锁定。
[0261] 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从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的过程是上述的过程的 倒序过程。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W被锁定在折叠状态和展 开状态。
[0262] 锁定单元可W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锁定在预定的展开角度E。图42是锁 定轨道部件172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参照图42,第一锁定部172-la和连接轨道172-lc之间 配备有第Ξ锁定部172-lf。第Ξ锁定部172-lf借助边界轨道172-ld而与第一锁定部172-la 连接。并借助边界轨道172-lg而连接到连接轨道172-lc。例如,第Ξ锁定部172-lf可W对应 于展开角度E=120度。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W在展开状态、 展开角度E = 120度的状态、W及折叠状态下被锁定。
[0263] 图43是表示引导部件150和较链部件130W及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 接关系的一例的概略性的平面图。图44a是表示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 体120 W及较链部件130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概略性的侧面图。图44b是表示第二引导部件 150-2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 W及较链部件130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概略性的侧面图。 在图43中,柔性显示元件140被省略。此外,在图43、图44曰、图44b中,较链单元130和第一主 体110、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接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因此将会简略地表示。
[0264] 参照图43,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 W能够借助较链单元130而折叠的方式得 到连接。较链单元130可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较链单 元130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接结构可W与图35W及图36所图示的连接结 构相同。此外,为了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在预定的展开角度下被锁定,可W采用如 图35、图41W及图42所示的锁定单元。
[02化]引导部件150包含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第一引导部件150-1 和第二引导部件150-2沿着宽度方向隔离地布置。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部件150- 2分别具备一端部(第一端部)150-la、150-2a和另一端部(第二端部)150-化、150-化。第一 端部150-la、150-^i和第二端部150-化、150-2b分别W较链单元130为基准而位于两侧。即, 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是从第一主体110横穿较链单元130而延伸至第二 主体120的形态。第一端部150-la、150-2a位于第一主体110侧,第二端部150-化、150-2b位 于第二主体120侧。尽管未图示,较链单元130中配备有用于使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 导部件150-2通过的插槽(图29的132)。
[0266] 如图44a所示,第一引导部件150-1的第一端部150-la连接于第一主体110,第二端 部150-化连接于较链单元130。较链单元130具备分别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连接的 第一连接部130-1和第二连接部130-2。第一引导部件150-1的第一端部150-la和第二端部 150-化分别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及较链单元130。例如,第一端部150-la可W与框架(图31的 110-2)连接,第二端部150-化可W与较链单元130的第二连接部130-2(例如,连接支架131- 2)连接。因此,第二端部150-化可W与较链单元130-同相对于第二主体120而进行滑动。
[0267] 如图44b所示,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第一端部150-2a连接于较链单元130,第二端 部150-化连接于第二主体120。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第一端部150-2a和第二端部150-2b分 别与较链单元130 W及第二主体120连接。例如,第一端部150-2a可连接于较链单元130的第 一连接部(例如,连接支架131-1),而且第二端部150-化可连接于框架(图31的120-2)。因 此,第一端部150-2a与较链单元130-同相对于第一主体110而进行滑动。
[0268] 图45是表示在如图43所示的连接结构中的、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从展开状 态开始被折叠而形成预定的展开角度(Θ)时的较链单元130和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 导部件150-2的滑动量的概略图。在图45中,NS 1、NS2、NS3分别表示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 立面、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中立面、较链单元130的中立面。ALl、Δ L2-1、Δ L2-2、Δ L3-1、Δ L3-2分别表示从展开位置达到展开角度Θ为止的、相对于第一主体 110和第二主体120的柔性显示元件140的滑动量、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部件150- 2的滑动量、较链单元130的滑动量。dl2、d23、dl3分别表示中立面NS1与中立面NS2、中立面 NS2与中立面NS3、中立面NS1与中立面NS3之间的距离。
[0269] 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不变,因此,将会满足:
[0270] AL1=0
[0271] AL2= AL2-l+AL2-2 = dl2X0
[0272] AL3= AL3-l+AL3-2 = dl3X0
[0273] 其中,目是弧度(radian)。
[0274] 在折叠过程中,为了使显示元件140不受到过大的应力,即使展开角度θ改变,也需 要使第dl3及d23保持恒定。
[0275] 在折叠过程中,为了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相对于较链单元130而保持对 称关系,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的较链单元130的滑动量AL3-1和相对于第二主体120的较链 单元130的滑动量AL3-2需要相同,而且,相对于第二主体120和第一主体110的第一引导部 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滑动量AL2-1、AL2-2需要相同,并且,滑动量AL2-1、Δ L2-2应为滑动量Δ L3-1、Δ L3-2的一半。
[0276] 即,
[0277] 需要满足如下的关系:
[0278] AL3-1= AL3-2={dl3X0}/2
[0279] AL2-1= AL2-2={dl2X0}/2
[0280] AL2-1= ΔL2-2 = l/2ΔL3-l = l/2ΔL3-2…(式3)。
[0281] 因
[0282] dl3 = dl化 d23...(式4),
[0283] 若将(式4)代入到(式3)而消除dl3,
[0284] 则得到
[02 化]dl2 = d23...(式5)
[0286] 目P,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针对柔性显示元件140的沿着厚度 方向(T)的距离dl2与针对较链单元130的沿着厚度方向(T)的距离d23相同。严格地讲,dl2 是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为止的中立 面NS2之间的距离,d23是从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中立面NS2到较链单 元130的中立面NS3为止的距离。较链单元130的中立面NS3是作为多个分节部件310的转动 轴的多个连接部件320的中屯、轴所在的位置的面。
[0287]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借助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而可W减少 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此外,在折叠式设备的折叠过程中,相对于 较链单元130的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的相对移动量彼此被同步,从而第一主体110和 第二主体120可W相对于较链单元130而保持对称状态。即,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 部件150-2执行作为移动限制单元的功能,即,在折叠过程中限制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 120与较链单元130的相对移动量,从而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能够相对于较链单元 130而保持对称状态。因此,在折叠过程中,柔性显示元件140不会向某一侧过大地被拉动或 推动,因此可W实现自然的折叠,并且可W减少被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
[028引如果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与较链单元130的相对移动没有被彼此同步,则在 折叠过程中,例如,可能在第一主体110与较链单元130的相对移动结束之后发生第二主体 120与较链单元130的相对移动。那么,柔性显示元件140可能受到过大的张力或压缩力。此 夕h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E,从较链单元130的中屯、3b到第一主体 11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图40的L3)和从较链单元130的中屯、3b到第二主体120的端部之间的 距离(图40的L4)彼此不同,从而折叠式设备可能不对称,因此,如图40的4f所示,柔性显示 元件140的第Ξ部分4c可能从由较链单元130形成的支撑面301翅起,从而降低折叠式设备 的外观品味。此外,在折叠过程中,如果用4f表示的翅起现象反复发生,则第Ξ部分4c也有 可能发生永久变形。如上所述的张力和压缩力可W借助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与较链 单元130的同步的相对移动而得到缓解,而且,可W借助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移动部件 150-2而被进一步缓解。
[0289] 根据上述的折叠式设备的实施例,可W稳定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W使其在折叠过 程中不被弯曲。通过在柔性显示元件和所属较链单元之间布置可弹性弯曲的引导部件,从 而可W缓解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通过使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较链 单元对称地移动,可W缓解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并可W提高折叠式 设备的外观品味。
[0290] 根据上述的折叠式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可W稳定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W使其在 折叠过程中不被弯曲。通过在柔性显示元件和所述较链单元之间布置弹性弯曲的引导部 件,从而在折叠过程中可W缓解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通过使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 较链单元能够对称性地移动,从而能够缓解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并可 W提高折叠式设备的外观品味。
[0巧1] <第3实施例〉
[0292]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折叠式设备)将各种电子部件分割地布置于与柔性显 示元件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对应的区域,并在所述被分割的区域之间布置柔性较链,从而 具有提高便携性的结构,其中,所述各种电子部件是指对于形成前表面的柔性显示元件而 言难W弯曲的电子部件。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装置具有W在折叠时W预定的曲率维持柔 性显示元件的弯曲的方式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具有如下的 结构:坚固地维持折叠状态W及展开状态,从而使用户能够稳定地进行触摸输入。
[0293] W下,对用于达成上述的目的的折叠式设备的第Ξ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0294] 图4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前表面的立体图。图47 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后表面的立体图。图48是表示根据本 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分解立体图。图49是概略性地表示图48所图示的柔 性显示元件1040的剖面图。图50是沿着图46中的V-V线而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 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剖面图。
[0295] 参照图46至图50,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包含柔性 (flexible)显示元件1040、第一支撑部510、第二支撑部530、第一盖510、第二盖520、柔性较 链(较链单元)700 W及通信模块900。
[0296] 首先,概略性地观察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结构之后,针对各个 构成依次进行详细的说明。
[0297] 柔性显示元件1040具有能够整体地W维持预定的曲率的状态弯曲的弯曲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8所示,柔性显示元件1040在对应于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一侧的第一 部分4a和对应于另一侧的第二部分4b向彼此面对的方向折叠时,位于第一部分4a W及第二 部分4b之间的第Ξ部分4c将会弯曲。在此情况下,柔性显示元件1040随着第一部分4aW及 第二部分4b借助由硬性化ardness)材质制作的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撑部540而被支 撑,在用户触摸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前表面时,柔性显示元件1040可不会被推向后方,从而 能够稳定地实现触摸输入。
[0298] 第一后盖510和第二后盖520分别结合有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撑部540,并借 助柔性较链700而相互连接。在此情况下,参照图47,第一后盖510、第二后盖520与柔性较链 700-同形成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后方。即,第一盖510、第二盖520 W及第一盖510、第二盖 520及柔性较链700构成形成一体的单一盖部。
[0299] 第一后盖510、第二后盖520和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之间布置有充电电 池(图50的200似及主PCB(图50的210)。在此情况下,主PCB 210中可W贴装有CPU(未图示) W及通信模块900等,而且通信模块900可W与天线电连接。
[0300] 在将移动终端装置1000折叠为一半的情况下,柔性较链700可W使柔性显示单元 1040的第Ξ部分4c被弯曲成维持预定的曲率的状态。在此情况下,优选地,第Ξ部分4c的曲 率保持不会对柔性显示元件1040加 W物理破损的程度。
[0301 ] W下,对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0302] 参照图49,柔性显示元件1040从前方沿着后方依次层叠有盖窗(透明保护面板) 43、触摸面板42 W及显示面板41依次叠层。
[0303] 盖窗43是塑料或薄膜盖窗,如图48所示的第一部分4aW及第二部分4b所对应的盖 窗43的一部分(具体为盖窗43的外廓部分)被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撑部540所支撑。在 此情况下,优选地,使盖窗43的外廓部分不被固定(或贴附)在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 540的上表面,或者使其W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撑部540轻微地移动的程 度固定(或贴附)在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的上表面531、541。运是因为,在柔性显 示元件1040的第Ξ部分4c随着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折叠而弯曲的情况下,通过对盖窗43赋 予自由度而使盖窗43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的变位而进行相对移动, 从而能够防止发生盖窗43不能吸收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撑部540的移动而被破损的 情况。运种盖窗43可W具有由软性金属网(soft metalmesh)、银纳米线(AgNW)或石墨締 (gra地ene)形成的图案。
[0304] 触摸面板42借助光学透明粘接剂(0CA:0ptically Clear A化esive)121而贴附于 盖窗101的后表面。触摸面板42感测用户的触摸手势,并将对应的触摸输入信号传递到主 PCB 210。此外,在一侧贴装有用于驱动触摸面板42的驱动IC(未图示)的第一FPCB(柔性印 刷电路基板:Flexible Printed Curcuit Board)电连接于触摸面板42。在此情况下,第一 FPCB 42-1通过第一连接器42-3而电连接于显示面板41的第二FPCB 41-1。在此情况下,第 一连接器42-3还可W直接连接到布置于第一支撑部530的后表面的主PCB(图50的210)。为 此,优选地,第一FPCB 42-1需要W比图49所图示的长度更长的长度形成,W使第一连接器 42-3能够贯穿第一支撑部530的贯通孔532而电连接于主PCB 210。
[0305] 显示面板41借助光学透明粘接剂(0CA:0ptically Clear A化esive)44-3而贴附 于盖窗101的后表面,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贴附于触摸面板42的后表面。运种显示面板41可 W是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active mahix light emitting diode)面板 或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〇LED;organic li曲t emitting diode)面板。在一侧贴装有用于 驱动显示器的驱动1C(未图示)的第二FPCB 41-1电连接于显示面板41。在此情况下,第二 FPCB 41-1在其一端具备第二连接器41-3,并可W通过第一支撑部530的贯通孔532而与布 置于第一支撑部530的后表面的主PCB(图50的210)电连接。在此情况下,优选地,在制作第 二FBCB 41-1时使其具有在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时使第二FBCB 41-1能够移动的长度。在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41被说明为布置于触摸面板42的后表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其当然 还可W叠层地布置于触摸面板42的前表面。
[0306] 另外,显示面板41借助分别贴附于后表面的一侧部W及另一侧部的粘接部件44- 4、44-5而贴附到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的前表面。在此情况下,粘接部件44-4、44- 5可W是双面粘接胶带或具有预定的垫子(cushion)的粘接胶带,W使移动终端装置1000形 成较薄的厚度。
[0307] 如上所述,在显示面板41中,除了如图48所示的第Ξ部分4c所对应的部分W外的、 对应于第一部分4aW及第二部分4b的部分将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部530 W及第二支撑部 540。据此,在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情况下,显示元件1040在第Ξ部分4c被弯曲时,借助 粘接部件44-4、44-5而使弯曲动作不受干扰,从而能够顺利地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
[0308] 参照图48W及图50,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撑部540是硬性材质,为了能够稳 定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040,其各自的前表面形成为平面。
[0309] 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撑部540分别沿着外侧端而相隔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 结合槽K1。所述多个结合槽K1分别扣合(snap)有沿着第一盖510、第二盖520的内侧端而相 隔预定间隔突出地形成的多个结合突起K2。据此,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撑部540分别 可W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盖510和第二盖520。因此,可W通过从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 撑部540分离第一盖510和第二盖520,对第一空间部S 1和第二空间部S2装卸充电电池200、 存储器(未图示)、SIM卡(未图示)等。
[0310] 在第一支撑部530结合于第一盖510时,通过使第一支撑部530的后表面与所面对 的第一外盖510的前表面隔离,从而形成第一空间部S 1。主PCB210布置于第一空间部S1,而 且可W布置有各种电子部件,例如,后面相机模块220(参照图47)和距离传感器231、照度传 感器233、前面相机模块235、扬声器(未图示)等(参照图46)。
[0311] 在此情况下,距离传感器231、照度传感器233、前表面相机模块235分别被布置成 通过形成于第一支撑部530的第一贯通孔533而朝向盖窗43的前方,而且后面相机模块220 被布置成通过第一盖510的贯通孔(图47的516)而朝向第一盖510的后方。
[0312] 第二支撑部540在与第二盖520结合时,通过使第二支撑部540的后表面与所面对 的第二盖520的前表面隔离,从而形成第二空间部S2。第二空间部S2可W布置充电电池200 (参照图50) W及超小型麦克风230(参照图48)。在此情况下,第二盖520形成有麦克风孔231 W用于使语音等声音输入到超小型麦克风230。
[0313] 此外,在第二支撑部540的前表面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凹槽543、544,用于布置多个 软键241、242,所述软键24U242用于将触摸输入信号传输到CPUW控制显示面板42。多个软 键241、242是一种触摸传感器,其借助盖窗43而受保护。
[0314] 另外,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分别在其彼此面对的端部形成用于使第Ξ FPCB 800(参照图55)通过的第二贯通槽535和第Ξ贯通槽545。在此情况下,第SFPCB 800 可W执行如下的功能:将布置于第二空间部S2的充电电池200、超小型麦克风230W及多个 软键241、242和布置于第一空间部51的主?〔8 210相互电连接。
[0315] 此外,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分别为了在形成于前表面的凹槽部537、547 固定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后方而贴附有上述的粘接部件44-4、44-5。此外,所述凹槽部317、 327使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后方被引入,从而防止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整体厚度增加。
[0316] 第一盖510、第二盖520分别为破性材质,其借助柔性较链700而相互连接。
[0317] 参照图48,在第一盖部510的位于前端部两侧的各个角落布置有用于支撑第一支 撑部510的一对第一衬垫(packing)511、512。此外,第一盖510沿着一侧端而布置有第一控 制按键513W及第二控制按键514,并在一侧段的相反侧(即,另一侧端)布置有第Ξ控制按 键515(参照图47)。第一控制按键至第Ξ控制按键515可W被设定为控制柔性显示元件1040 的画面的开/关(0N/0FF)、画面的亮度,或者控制扬声器(未图示)的音量等。此外,第一控制 按键至第Ξ控制按键515当然还可如下方式被设定:能够与具备于移动终端装置1000 的存储器(未图示)的各种应用(APP)联动。
[0318] 第二盖520与第一盖510相同,在位于前端部两侧的各个角落布置用于支撑第二支 撑部540的一双第二衬垫521、522。此外,第二盖520在其一端形成有用于插入耳机塞孔的插 入孔523,并可W在内侧面布置有多个天线(未图示)。在此情况下,天线是用于进行无线通 信的天线,其可W包括:远距离天线,可用于通过基站或接入点(AP:Access化int)与另一 个终端进行通信;近距离天线,诸如WiFi天线W及近场通信(NFC: Near Field Commun ication)天线。
[0319] 参照图46,第一盖510W及第二盖520的各个前端部分别布置有可在终端装置1000 被关闭时相互结合的第一锁定部610和第二锁定部620。作为一例,第一锁定部610和第二锁 定部620可W借助磁力而相互结合。
[0320] 图51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VI部分所表示的第一锁定部的放大图。图52是示出图46 所表示的VII部分所表示的第二锁定部的放大图。图53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第一锁定部和 第二锁定部由于磁力而相互结合的状态的放大图。
[0321 ] 第一锁定部610可W包含:第一磁体611和第二磁体612,布置于第一盖510的前端 部510a的左侧;第Ξ磁体613 W及第四磁体614,布置于第一盖510的前端部510a的右侧。参 照图51,第一磁体611形成凸出的形状,W从第一盖510的前端部510a突出。第二磁体612被 凹入而形成,W从形成于第一盖510的前端部510a的插入孔51化露出。在此情况下,第二磁 体612与第一磁体611不同地形成为凹入的形状。此外,布置于第一盖510的前端部510a的右 侧的第Ξ磁体613与第一磁体611相同地形成,第四磁体614与第二磁体612相同地形成。
[0322] 第二锁定部620可W包含:第五磁体621和第六磁体622,布置于第二盖520的前端 部520a的左侧;第屯磁体623 W及第八磁体624,布置于第二盖520的前端部520a的右侧。参 照图52,第五磁体621形成凸出的形状,W从第二盖520的前端部520a突出。第六磁体622被 凹入,W能够向形成于第二盖520的前端部520a的插入孔52化露出。在此情况下,第六磁体 622与第五磁体621不同地形成为凹入的形状。此外,布置于第二盖520的前端部520a的右侧 的第屯磁体623与第五磁体621相同地形成,第八磁体624与第六磁体622相同地形成。
[0323] 如果将移动终端装置1000折叠而使其相互邻接,则如上所述的第一锁定部610W 及第二锁定部620将会借助在第一锁定部620的第一磁体611至第四磁体614和第二锁定部 的第五磁体621至第八磁体624之间相互作用的磁性引力而相互贴附。
[0324] 例如,如图53所示,通过凸状的第一磁体611贴附于凹状的第五磁体621,在形成借 助磁力的结合的同时还形成相互凹凸结合。
[0325]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锁定部610W及第二锁定部620用多个磁体实现的情况进行 说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当然还可W具备彼此对应的至少一个磁体。
[0326] 图54是示出图48所表示的柔性较链700的立体图。图55是示出表示在图50所图示 的X部分的柔性较链70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56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将移动终端装置 1000折叠的状态的侧面图。图57是示出表示在图56中的XII部分所图示的柔性较链700的弯 曲状态的放大剖面图。参照图54至图57对柔性较链700的构成进行详细的说明。
[0327] 参照图54,柔性较链700的外侧部710和内侧部730可W通过双重注塑成型而形成。 [03%]外侧部710可W由柔性材质(软性塑料或聚合物)形成。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外侧部 710可W如图56所示地在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时自然弯曲,而且如图50所示,优选地,具 有在不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时能够使移动终端装置1000整体地维持直线的程度的硬度。
[0329] 内侧部710和外侧部710在内周面形成一体,并由硬性材质(硬性塑料)来形成。内 侧部710包含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其如图56所示地沿着显示元件1040被折叠的方向 而W形成预定间隔的方式被布置。
[0330] 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中的布置于外侧部710的前端部W及后端部的第一加 固部件731W及第二加固部件732考虑到分别与第一盖510W及第二盖520之间的结合而W 具有大于剩余的第Ξ加固部件733的宽度W2的宽度W1的方式布置。
[0331] 参照图55,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各个前端部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第 Ξ部分4c(参照图48)的后表面。此外,各个第Ξ加固部件733分别W后端部被插入到形成于 外侧部710内周面的多个插槽710a的状态被固定。此外,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中形成 有用于安置第SFPCB 800的安置槽731曰、732曰、733曰。在此情况下,第^。?〔8布置于柔性显 示元件1040的下侧。
[0332] 此外,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安置槽731曰、732曰、733曰中可^布置有应变式 传感器(strain gauge sensors)810。应变式传感器810通过预定的信号配线(未图示)而连 接到主PCB 210,而且随着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而感测柔性较链700的伸长变位,从而能 够使CPU控制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画面。即,如果随着柔性较链700因折叠移动终端装置 1000而被弯曲由此感测到的柔性较链700的伸长量减少,则应变式传感器810将用于关闭 (off)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画面的第一信号发送到CPU,相反,如果检测到的柔性较链700的 伸长量随着展开移动终端装置1000而增加,则可W将用于开启(on)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画 面的第二信号发送到CPU。
[0333] 如图56所示,将移动终端装置1000折叠而通过第一锁定部610 W及第二锁定部620 相互结合时,如图57所示,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相互邻接的加固部件的各个前端部 将会彼此接触。据此,外侧部710W维持预定曲率的状态被弯曲。在图57中,尽管未图示第一 加固部件731和第二加固部件732,但第一加固部件731和第二加固部件732的前端部将会接 触到第Ξ加固部件733的前端部。
[0334] 如上所述,随着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前端部彼此接触,外侧部710将会W 维持预定的曲率的状态被弯曲。在此情况下,柔性较链700所形成的曲率可W根据多个加固 部件731、732、733的个数和设定间隔而得到调整。
[0335] 优选地,柔性较链700所具有的曲率考虑到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较佳的弯曲程度 而被设定。在此,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较佳的弯曲程度表示如下的程度:在柔性显示元件 1040被折叠时,不会对柔性显示元件1040形成物理破损,并且在重新展开移动终端装置 1000时(参照图51 ),第Ξ部分4c能够恢复为平面。
[0336] 因此,柔性显示元件1040在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的情况下,如图57所示,柔性显 不兀件1040的后表面借助于柔性较链700的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后表面而被稳定 地支撑。
[0337] 通信模块900可W包含能够通过基站或接入点(AP:Access化int)与另一个终端 进行通话的电子元件900(参照图50)(例如,LED调制解调忍片),并可W被贴装到主PCB 210。此外,尽管未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图示,可W在主PCB 210具备用于实现各个通信功能 的忍片,W进行WiFi通信、NFC通信、蓝牙通信。
[0338] 另外,本实施例是关于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实施例,然而在省略上述的通信模块 900的情况下,当然还可W用于多媒体显示装置。
[0339]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将难W相对于构成前表面的柔性显示元件1040进行弯曲 的充电电池200或主PCB 210W及各种电子部件分割布置到与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一侧部 和另一侧部对应的部分4a、4b,并向能够在所述被分割的部分之间弯曲的部分4c布置柔性 较链700,从而能够增进便携性,而且如果展开折叠状态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则可W使用 大画面。
[0340] 此外,在本发明中,随着借助由硬性材质形成的第一支撑部530W及第二支撑部 540和内侧部730由硬性材质构成的柔性较链700来支撑,可W通过展开移动终端装置1000 而稳定地实现用户触摸输入(例如,敲击、拖动、打字等)。
[0341] 本发明参考附图所图示的实施例而进行了说明,然而运仅仅局限于示例,在本发 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上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均可理解能够由本发明实现多样的变形W及均等 的其他实施例。因此,需要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确定本发明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折叠式设备,包括: 柔性显示元件,具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 三部分; 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 主体以能够折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被连接; 移动支撑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所述折叠的位置转换至展开的位置 时持续地接近而支撑所述第三部分。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展开的位置和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移动支 撑部件移动至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三部分的支撑位置和为收容形成于所述第三部 分的弯曲部而从所述支撑位置后退的后退位置。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具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 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 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并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后退而形成。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时,所述第三部分被收容于由所述第一收容部 和第二收容部以及所述移动支撑部件而被定义的收容空间。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配备有沿着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方向延伸的插槽,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相视地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的一对引导部件,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时,所述一对引 导部件在所述插槽内滑动,从而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踢位置。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具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 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 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并以能够移动至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三部分的第 一位置和用于收容所述弯曲部的第二位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与所述移动支撑部件朝向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退位 置的移动联动而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包括: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另一端 连接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 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使所 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后退位 置时,允许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被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推动而被移动至所述第二位 置。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还具备:止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时,支撑所述 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以防止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从所述柔性显示 元件隔离。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还包括: 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对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施加张力。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要展开的方向的弹 性力。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用于维持在所述展开的位置的弹性力。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包括: 对向臂,配备于所述第二主体,并具备对向部; 弹性臂,配备于所述第一主体,从而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 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时与所述对向臂接触而弹性变形,具备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与所述对向 部弹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还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下弹性 接触于所述对向部。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接触部为平面形态, 所述对向部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面接触的平面形态。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具备朝向所述第二主体而最为突出的边界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为曲面形态,其借助所述边界部而被相互区分。17. 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包括:第一基底盖,位于用于形成外观的第一基底外盖和第 二基底外盖;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一基底外盖和第二基底外盖的内部,并分别 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弹性臂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对向臂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18. 如权利要求13至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为板簧形态,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19. 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对向臂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时接触 到所述弹性臂,从而被弹性变形。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对向臂具有板簧形态,结合于所述第二主体。2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配备有磁性部件,所述第二主体配备有贴付部件,从而在所述第一主体 和第二主体位于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磁性部件和所述贴付部件将会借助磁力而被贴 付。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磁性部件包括:永磁体;磁屏蔽部件,包围所述永磁体的除了与所述贴付部件对向 的面以外的外观。2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还包括: 盖部件,用于覆盖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相互邻接的边缘位置。2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的 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2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别相对于彼此隔离的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而转动,从 而以能够折叠至所述折叠的位置或所述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分别配备有彼此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27. -种折叠式设备,包括: 柔性显示元件,具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 三部分; 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以能够折 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 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下对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施加张力。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以分别相对于彼此隔离的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进行转 动而能够折叠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分别配备有彼此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从而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而彼此同步地转动。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包括: 移动支撑部件,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所述折叠的位置转换至展开的位置时, 持续地接近而支撑所述第三部分。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动作联动,从而移动至支撑所述 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三部分的支撑位置和为了收容形成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弯曲部而从所述 支撑位置后退的后退位置。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配备有沿着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方向延伸的插槽,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向地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的一对引导部,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一对引导部 在所述插槽内滑动,从而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退位置。32. 如权利要求27至3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在所述折叠的位置下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展开方向的弹性 力。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展开的位置和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弹性单 元的弹性力的方向从阻碍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位置转换的方向转换至允许所述第 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位置转换的方向。34. 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对向臂,配备于所述第二主体,并具备对向部; 弹性臂,配备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 展开的位置时,与所述对向臂接触而弹性变形,所述弹性臂具备:第一接触部,在所述展开 的位置下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第二接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倾斜,在所述折叠的 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下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35. 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是平面形态, 所述对向部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面接触的平面形态。36. 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具备边界部,所述边界部朝向所述第二主体而突出的程度最大,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为曲面形态,且借助所述边界部而彼此被区分。37. 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是板簧形状,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38.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对向臂是板簧形状,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 时,与所述弹性臂接触而弹性变形。
【文档编号】G09F9/00GK105830140SQ201580003222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6日
【发明人】徐昊成, 朴炅完, 李嘉恩, 郑智贤, 赵时衍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