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倾斜角度可调与移动功能的美术创作用画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582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倾斜角度可调与移动功能的美术创作用画板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术画板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倾斜角度可调与移动功能的美术创作用画板架。



背景技术:

画板架就是绘画时用来放置画板的架子。画板架的种类按型式可分为:三脚架、四角架、抽拉(伸缩)架和折叠架等;按材料可分为:木架、金属架、塑料架等;按用途可分为:普通画架油画架等;油画架是专门用来画油画的架子,多为木制四角抽拉架,结构比较复杂,通常有装油画笔和颜料的盒子,画架俯仰角度可以调整,有的下面有万向滚轮,价格比较昂贵。

在现有技术中,画板架的高度调节较为不便,难以实现无级调节,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此外,画板的角度也很难实现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倾斜角度可调与移动功能的美术创作用画板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倾斜角度可调与移动功能的美术创作用画板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底端与支撑柱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上方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螺纹槽,螺纹杆上部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上方一侧设置有画板,画板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左侧开设有竖直通槽,竖直通槽侧壁上架设有水平柱,升降杆顶端与水平柱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与画板下侧通过角度调节装置相连接;所述底座下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螺纹杆与支撑柱的接触处设置有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一凹槽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另一端与升降杆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承座,支承座固定设置有升降杆侧壁上,所述支承座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柱,安装柱呈水平长方体状,安装柱上开设有开口朝左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左端与固定设置在画板左侧壁上的球铰链相连接;所述安装柱上侧开设有水平移动通槽,移动杆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后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杆,水平杆的另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杆,所述安装柱沿水平移动通槽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限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复位弹簧为拉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竖直杆直径等于限位孔直径。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顶端均与底座下侧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对称布置有两个螺纹段,螺纹段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所述螺纹滑块上设置有第一铰链;所述支撑板内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移动槽内共同架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滚轮,所述升降板上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铰链,第二铰链和第一铰链之间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间位置处布置有蜗杆段,蜗杆段上侧啮合有蜗轮。

两个所述螺纹段的旋向相反。

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盖板,蜗轮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架设在两个盖板上,且转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画板高度以及角度的调整,同时还可以实现本装置的方便移动,增加了功能性需求,方便人们使用和进行创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B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倾斜角度可调与移动功能的美术创作用画板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支撑柱301,支撑柱30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凹槽302,第一凹槽302内设置有螺纹杆308,螺纹杆308底端与支撑柱301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08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04,第一锥齿轮304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05,第二锥齿轮305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06,第一转动杆306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07,把手307带动第一转动杆306转动,第一转动杆306带动第二锥齿轮305转动,第二锥齿轮305驱动第一锥齿轮304转动,第一锥齿轮304带动螺纹杆308转动;

所述螺纹杆308上方的第一凹槽302内设置有升降杆309,升降杆309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螺纹槽3012,螺纹杆308上部与螺纹槽3012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309上方一侧设置有画板4,螺纹杆308转动后,与螺纹杆308相配合的升降杆309在导向杆3011作用下无法转动,则升降杆309在第一凹槽302内上下运动,实现了画板4高度的调节;

请参阅图3:画板4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左侧开设有竖直通槽6,竖直通槽6侧壁上架设有水平柱7,升降杆309顶端与水平柱7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309与画板4下侧通过角度调节装置8相连接,当需要调节画板4的角度时,使角度调节装置8伸出一段长度,则画板4会绕水平柱7逆时针转动,增加了画板4的角度;当角度调节装置8缩回一段长度时,画板4绕水平柱7顺时针转动,减小了画板4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

所述螺纹杆308与支撑柱301的接触处设置有轴承303。

所述第一凹槽302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3010,导向槽3010内设置有导向杆3011,导向杆3011另一端与升降杆309侧壁固定连接,在导向杆3011作用下,升降杆309无法随螺纹杆308一起转动。

请参阅图4-图6:所述角度调节装置8包括支承座801,支承座801固定设置有升降杆309侧壁上,所述支承座801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柱802,安装柱802呈水平长方体状,安装柱802上开设有开口朝左设置的第二凹槽803,第二凹槽803内设置有移动杆804,移动杆804左端与固定设置在画板4左侧壁上的球铰链805相连接;所述安装柱802上侧开设有水平移动通槽806,移动杆804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09,连接柱809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三凹槽8010,第三凹槽8010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011,复位弹簧8011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08,所述连接杆808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盘807;所述圆盘807后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杆8012,水平杆8012的另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杆8013,所述安装柱802沿水平移动通槽806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限位孔8014,在需要调节移动杆804在第二凹槽803内的长度时,向上拉动圆盘807,使竖直杆8013从限位孔8014内移出,然后左右移动圆盘807,圆盘807通过连接杆808来带动移动杆804在第二凹槽803内移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圆盘807,连接杆808在复位弹簧8011作用下下降,使竖直杆8013进入到限位孔8014内,从而实现了对移动杆804的限位。

所述复位弹簧8011为拉簧。

所述竖直杆8013直径等于限位孔8014直径。

请参阅图7:所述底座1下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2,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两块支撑板201,两块支撑板201顶端均与底座1下侧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支撑板201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02,第二转动杆202上对称布置有两个螺纹段2013,两个所述螺纹段2013的旋向相反,螺纹段2013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206,所述螺纹滑块206上设置有第一铰链207;所述支撑板201内侧均开设有移动槽203,两个移动槽203内共同架设有升降板204,升降板204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滚轮205,所述升降板204上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铰链209,第二铰链209和第一铰链207之间通过连接杆20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208中间位置处布置有蜗杆段2010,蜗杆段2010上侧啮合有蜗轮2011,当进行美术创作时,支撑板201底端与地面相接触,而滚轮205离开地面;当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时,使蜗轮2011转动,蜗轮2011驱动蜗杆段2010转动,则蜗杆段2010会带动第二转动杆202转动,与螺纹段2013相配合的螺纹滑块206同时向第二转动杆202的中间处移动,使连接杆208的倾斜角度增加,带动升降板204沿着移动槽203向下运动,实现了滚轮205与地面的相接触,从而使本装置能够方便移动;当蜗轮2011反向转动时,连接杆208的倾斜角度减小,则升降板204带动滚轮205上升离开地面,实现了本装置的稳定工作;

所述支撑板20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盖板2014,蜗轮2011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转轴2012,转轴2012架设在两个盖板2014上,且转轴201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图中未示出),利用把手来带动转轴2012转动,转轴2012带动蜗轮2011转动;盖板2014对转轴2012进行支撑转动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把手307带动第一转动杆306转动,第一转动杆306带动第二锥齿轮305转动,第二锥齿轮305驱动第一锥齿轮304转动,第一锥齿轮304带动螺纹杆308转动;螺纹杆308转动后,与螺纹杆308相配合的升降杆309在导向杆3011作用下无法转动,则升降杆309在第一凹槽302内上下运动,实现了画板4高度的调节;当需要调节画板4的角度时,使角度调节装置8伸出一段长度,则画板4会绕水平柱7逆时针转动,增加了画板4的角度;当角度调节装置8缩回一段长度时,画板4绕水平柱7顺时针转动,减小了画板4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角度调节装置8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在需要调节移动杆804在第二凹槽803内的长度时,向上拉动圆盘807,使竖直杆8013从限位孔8014内移出,然后左右移动圆盘807,圆盘807通过连接杆808来带动移动杆804在第二凹槽803内移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圆盘807,连接杆808在复位弹簧8011作用下下降,使竖直杆8013进入到限位孔8014内,从而实现了对移动杆804的限位;当进行美术创作时,支撑板201底端与地面相接触,而滚轮205离开地面;当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时,使蜗轮2011转动,蜗轮2011驱动蜗杆段2010转动,则蜗杆段2010会带动第二转动杆202转动,与螺纹段2013相配合的螺纹滑块206同时向第二转动杆202的中间处移动,使连接杆208的倾斜角度增加,带动升降板204沿着移动槽203向下运动,实现了滚轮205与地面的相接触,从而使本装置能够方便移动;当蜗轮2011反向转动时,连接杆208的倾斜角度减小,则升降板204带动滚轮205上升离开地面,实现了本装置的稳定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