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944发布日期:2019-05-07 21:0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态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展示装置是一种空间领域的作品展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形象的重要性呼之欲出,其中空间的装饰是个人及团体,尤其是商业品牌团体宣传的重要方面。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展示装置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空间展示道具以及标识展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展示装置仍是静态装置的,且模式单一,缺乏互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动态展示装置,克服了传统展示装置静态、模式单一、缺乏互动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展示装置,包括固定架,还包括若干展示屏组件与若干花朵组件,所述展示屏组件与花朵组件安装于固定架上,所述花朵组件包括若干动态花朵组件与若干静态花朵组件,所述静态花朵组件围绕动态花朵组件布置,所述动态花朵组件包括若干旋转动态花朵组件与若干张合花朵组件,所述旋转动态花朵组件围绕张合花朵组件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动态展示装置还包括对展示屏组件与花朵组件实现控制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固定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控制器由继电器模块、MCU、步进电机模块依次电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动态展示装置还包括外框。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外框包括木质的围边框与透明亚克力板的前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外框上安装有灯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若干展示屏组件与若干花朵组件组合成以动态展示装置以克服克服了传统展示装置静态、模式单一、缺乏互动等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界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动态展示装置,包括固定架1,还包括若干展示屏组件2与若干花朵组件3,所述展示屏组件2与花朵组件3安装于固定架 1上,所述花朵组件3包括若干动态花朵组件31与若干静态花朵组件32,所述静态花朵组件32围绕动态花朵组件31布置,所述动态花朵组件31包括若干旋转动态花朵组件311与若干张合花朵组件312,所述旋转动态花朵组件311围绕张合花朵组件312布置。其中展示屏组件2应理解为包括展示屏以及使展示屏正常工作的电路与电源,可以是简单的电子屏与电源线的组合,也可以是复杂的液晶显示屏与太阳能板等其他的组合。花朵组件3应理解为包括花朵元件以及驱动或保持花朵元件运动状态的驱动装置与电源,可以是连杆机构与直流电机的组合完成花瓣的张合,也可以是空心杯电机直接驱动花瓣旋转,还可以是简单的固定夹将静态花固定在固定架上,以及其他可以实现花朵元件运动状态的组合。此外展示屏组件2与若干花朵组件3的数量和布局可以按照需求进行确定与布置。本实施例通过将若干展示屏组件2与若干花朵组件3组合成动态展示装置以克服传统展示装置静态、模式单一、缺乏互动等缺陷。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动态展示装置还包括对展示屏组件2与花朵组件3实现控制的控制器4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传感器5,所述控制器安装于固定架1上。增加了控制器4与传感器5的组合,可以大大的减少能源的浪费以及提供更加智能的实现方式,使用者将不再需要手动去管理该展示装置,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其中传感器5可以是当展示装置设在地面上时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当展示装置设在过道时的红外线传感器,以及其他应用场景能够想到的传感器类型,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线传感器。具体地,所述控制器4由继电器模块、MCU、步进电机模块依次电连接组成,该控制器的组合选择是常用的且成本较低的。

进一步地,所述动态展示装置还包括外框6。增加外框有利于机构的整体携带转移,同时可以防尘有助于动态展示装置的清洁与使用寿命的延长。具体地,所述外框6包括木质的围边框61与透明亚克力板的前面板62,亚克力板又称有机玻璃,用透明亚克力板制作的灯箱具有透光性能好、颜色纯正、色彩丰富、美观平整、兼顾白天夜晚两种效果、使用寿命长、不影响使用等特点,这些优点使得亚克力板很适合作为展示装置前面板的材质。更具体地,所述外框6上安装有灯饰,灯饰是常见的一种装修物,种类有很多,都能起到装饰的功能,此外灯饰的布置方式也有多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