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有价文件和/或安全文件的安全元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60045阅读:来源:国知局
单独的颜色分别被感知。第一线格栅10的线对观察者来说例如显得为红色线,而第二线格栅20的线透过薄膜I显得为黄色线。因此,观察者从垂直于薄膜I表面的方向看见一包含并排的红色和黄色线的结构。
[0045]然而,一旦安全元件相对于观察者倾斜,则光束I在取决于倾斜角的范围内经过第一线格栅10的线,且随后到达第二线格栅20的线(参见视线8)。因此,在该范围内,重叠的光学结构的颜色彼此影响,从而按照减色混合的规律,观察者在某一角度下看见具有橙色的区域。这种从红色或黄色至橙色的色调变换即为上述的变色效应。
[0046]图2示出的实施例对应于图1中勾画出的实施例,二者的区别在于,即使从垂直上方观察、亦即垂直于薄膜I的表面观察,线格栅10和20也部分重叠布置,从而观察者由垂直视向也识别出具有橙色的区域(参见视线7)。
[0047]图1和2所示实施例的线格栅10和20分别从两侧印制在薄膜I上,例如借助于胶版印刷或喷墨印刷。线格栅的线的色彩分别由相应的包含在相应印刷油墨中的颜料得到。根据图1和2的实施例的线的颜色通过用可见光照射而产生。
[0048]在图3和4中示出了与图1和2极为相似的实施例。在此,图3的第三实施例与根据图1的第一实施例类似,而图4的第四实施例与根据图2的第二实施例类似。与为图1和2的线格栅10、20所用的印刷油墨不同,为第一线格栅10’和第二线格栅20’所用的印刷油墨是一种颜料,所述颜料在被借助于UV灯12以来自UV波长范围的光照射时发射在可见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
[0049]在图3的第一线格栅10’中所用的颜料例如发射来自红色可见波长范围的光,而第二线格栅20’中所用的颜料发射来自绿色可见波长范围的光。相应地,观察者从垂直于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的第三实施例的薄膜I的表面的方向识别到彼此错开的红色和绿色的线(参见视线4、5)。一旦观察者把安全元件朝着竖直方向倾斜,则线格栅10’和20’的一部分彼此重叠且观察者此时在特定范围内感知到深棕色的线(参见视线8)。
[0050]与图2类似,在图4中示出的线格栅10’和20’部分地彼此重叠。由此在从垂直上方观察时(参见视线7)也已经存在了在发射红光的第一光学结构和发射绿光的第二光学结构的基础上显得为棕色的区域。
[0051]在图5至7中,第五至第七实施例包含了完全或部分地直接彼此上下叠置的线格栅。上部的朝向观察者的第一线格栅30、30’分别完全吸收由UV灯12发射的UV光,且不发射在可见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从而观察者相应地看见黑色线。在此,UV灯12与在图示中不同优选布置在观察者眼睛后方。这同样适用于图3和4。
[0052]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直接位于第一线格栅30下方的第二线格栅40如此布置,使得在观察者垂直地看向基底I的表面(参见相应的视线14)的状态中,第二线格栅40或40’的线完全被第一线格栅30的线覆盖。因此,观察者在该角度下以及在该角度周围的小的范围内仅看见黑色的线。
[0053]由薄膜I’的厚度d和第二线格栅40或40’相对于第一线格栅30的“侧凹部” z的长度,根据
[0054]a = arctan (z/d)(I)
[0055]得到一相对于法线的、特定的、预先给定的角度α,在该角度下,观察者可在侧面从第一线格栅30的线旁边看过去(参见视线18、19),并因此感知到位于下方的线格栅40,该线格栅40例如在UV辐射下发射红色波长范围内的光。即,在角度〉α时,随着倾斜程度增大,观察者感知到的红色的份额增大,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在角度α时出现了变色。例如,薄膜I’的厚度可以为d = 100 μπι且侧凹部ζ = 100 μπι,从而得到角度α =45°。在第一备选实施例中,d = 100 μπι,ζ = 30 μπι,且因此α = 16.7°,而在第二备选实施例中,d = 100 μ m,ζ = 58 μ m,且因此 α = 30.1°。
[0056]根据所选出的薄膜I’的材料,在对出现变色效应的角度(极限角度)进行计算时,额外地必须考虑斯涅尔折射定律,也就是说,光束在比空气光学密度大的介质(折射率η>1)中根据公式
[0057]sin α I/sin α 2 = n2/nl
[0058]相对于铅垂线折射,其中nl是空气的折射率,n2是薄膜材料的折射率(在PC作为薄膜I’的材料的情况下,n2 = 1.58), α I是在空气中视线相对于铅垂线的角度,α 2是在薄膜的材料中视线相对于铅垂线的角度。
[0059]上文相对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参数也可以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类似地设置,其中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线格栅40’是由并排的、具有在UV辐射下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颜料的线组成的线格栅。在图6中,第二线格栅40’的线示例性地由发射来自红色波长范围的光的第一线41和发射来自绿色波长范围的光的第二线42组成。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线格栅40’的组合而成的设计,观察到两种变色效应。如果观察者从第一倾斜方向观察安全元件(参见视线18),则观察者从第一线格栅30旁边看过去看到第二线格栅40’的第二线42并看到绿色。如果观察者从垂直的观察方向出发沿相反方向倾斜安全元件,则在倾斜了特定的、预先给定的角度的情况下,观察者识别到第二线格栅40’的发射来自红色波长范围的光的第一线41。
[0060]在图7中示出的实施例可以视作在图3和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的组合。在从垂直方向(参见视线15)观察时,第二线格栅40”的第一线41’布置在第一线格栅30’的两个线之间的间隙中并因此即使在从垂直上方观察时也能被识别(参见视线17’)。因此,观察者从垂直方向在UV辐射下看到黑色和红色的线。第二线格栅40”的第二线42’与在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类似地布置在第一线格栅30’的线的下方并因此在安全元件相对于垂线倾斜了特定的、预先给定的角度时才能看见(参见视线18和19)。因此在倾斜了必要的角度(参见上述公式(I))后,观察者在UV辐射下看到具有在绿色波长范围内发射(光)的线的线格栅42’以及具有在红色波长范围内发射(光)的线的线格栅41’以及第一线格栅30’的黑色的线。
[0061]实施例3至7的薄膜I’也必须对于UV波长范围来说是透明的,以便实现对第二线格栅20’、40、40’、40”的线的颜料的激励。为此适用特别是下述薄膜材料PC、PET、PETG、PVC, PE 和 PA、优选 PC。
[006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取代根据图5至7的实施例的观察者的位置(参见视线14、15、18和19),可以通过类似方式改变光源(UV灯12)的位置,而观察者的位置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线格栅30、30’由吸收紫外光且对可见光来说透明的颜色层组成。对观察者来说,利用在UV辐射下发射(光)的第二线格栅40、40’和40”达到了与在图5至7中所示变型方案相同的效果。
[0063]按照图3至图7的实施例同样也借助于双侧的胶版印刷或喷墨印刷形成到薄膜I’上。印刷油墨包含在UV波长范围内进行照射时发射在可见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颜料。
[0064]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的第八实施例,其为雕的形象,所述安全元件与图6中示出的实施例类似地由两个线格栅30、40’组成,其中安全元件布置在形式为证件50 (参见图9)的有价文件和/或安全文件上。在证件50的在图8至11中朝向观察者的侧51上设置了由多个黑色线组成的第一线格栅30。在证件50的背离观察者的侧52上设置了第二线格栅40’,所述第二线格栅由多个(例如红色的、在此以点示出的)第一线41和(例如绿色的、在此以虚线示出的)第二线42组成,其中分别一个第一线41位于一个第二线42旁边。
[0065]在图8中在人从垂直上方观察(参见图6中的视线14)时,仅感知到灰色的雕,所述雕由具有黑色线的第一线格栅30和白色的间隙形成。
[0066]在证件50顺时针倾斜了例如至少45°的角度后(参见图10和图6中的视线19),观察者例如感知到深红色的雕,这是因为除了第一线格栅30的黑色线外此时还能看见第二线格栅40’的(例如红色的)第一线4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