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影像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42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名片影像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名片的影像制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兼具名片影像无光点问题、焦距固定并可微调,以及名片抽换容易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
请参阅


图1,此为以习用数字相机拍摄名片影像的方式,其是使用者拿着数字相机50直接对准一名片40拍摄,假如某使用者需要取得十张名片影像,则必须分别拍摄十次,再将这些名片影像档案传递至个人电脑做后续处理。其缺点在于一.光源易受外界干扰,若用闪光灯会有光点产生。由于名片影像通常是在室内拍照,拍摄位置的光源方向及亮度经常会被其他光源干扰,若室内光线不足时,则必须使用闪光灯,由于名片表面平坦(易反光),正对名片拍摄时经常会产生光点,造成后续处理时无法读取某部分的名片资讯。
二.每次的焦距不尽相同且操作不便。使用者是用人工方式对焦,因此,第一次拍与第二次拍的方向及距离难免有些误差,使得每次焦距不尽相同,需花时间对焦,因此,在操作上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巧妙的利用反射光线的原理,使光源平均,可消除名片影像上的光点。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名片影像撷取装置,运用本身固定的位置及可微调焦距的机构,更能确保对焦精准无误。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具有名片抽换容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兼具近距离取像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壳体、影像撷取装置、名片置放装置;所述中空壳体,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相对的第二端,该中空壳体内靠近该第一端处设有一个或数个均匀光源产生部,使第二端具有预定的亮度;所述影像撷取装置设于该中空壳体的第一端,其具有至少一外接埠;所述名片置放装置是设于该中空壳体的第二端,供将一名片固定于该中空壳体内的预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中该中空壳体包括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侧板,以便阻隔外界光线;该均匀光源产生部具有一斜置的半透明的集光部、一反光部及一单向光源。该单向光源是将光线先投射至该反光部再反射至该集光部,使该集光部产生均匀的光源。
前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中该中空壳体的第二端处设有一对导槽;该名片置放装置具有一片状部、二名片固定部及一握持部,该片状部的两侧缘是恰可插入该中空壳体的导槽,该名片固定部是自该片状部延伸出。该握持部是供使用者方便抽出或插入该名片置放装置。
前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中该名片置放装置具有一固定的片状部、一概呈L形的名片固定部、一取出凹部及一细缝。
前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中该名片置放装置,具有一可枢转的片状部、一概呈L形的名片固定部及一枢接部。
前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中该影像撷取装置又具有一可伸缩的镜头,其外缘设有一环状齿部,恰卡合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一体延伸出一轴,且在该轴的外端设有一供使用者微调用的调整钮。
本实用新型可巧妙的利用反射光线的原理,使光源平均,可消除名片影像上的光点,并运用本身固定的位置及可微调焦距的机构,能确保对焦精准无误,并具有名片抽换容易与近距离取像的优点。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以数字相机拍照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焦距微调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Ⅶ-Ⅶ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Ⅷ-Ⅷ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光部的另一形态剖视图。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实施例至少包括一中空壳体10、一影像撷取装置20及一名片置放装置30。
该中空壳体10,概呈水平放置的长方壳体,其具有一第一端11及一相对的第二端12,该中空壳体10的第二端12处设有一对导槽121,该中空壳体10内靠近该第一端11处设有一个或数个均匀光源产生部13,使第二端12具有预定的亮度。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空壳体10包括一顶板14、一底板15及两侧板16,以便阻隔外界光线。该均匀光源产生部13具有一斜置的半透明的集光部131、一反光部132及一单向光源133,该单向光源133是将光线先投射至该反光部132再反射至该集光部131,使该集光部131产生均匀的光源。
当然,该反光部132也可制成表面光滑的连续凹弧状,如
图10所示。
该影像撷取装置20,设于该中空壳体10的第一端11,其具有至少一外接埠21A、21B,例如为常见的COM1埠21A或USB埠21B,以方便连线至个人电脑、笔记型电脑或其他设备。
该名片置放装置30,是设于该中空壳体的第二端12,其具有一片状部31、二名片固定部32及一握持部33,该片状部31的两侧缘恰可插入该中空壳体10的导槽121,该名片固定部32自该片状部31延伸出,以便固定一名片40,该握持部33供使用者方便抽出或插入该名片置放装置30。
实际操作时,首先,使用者先握住名片置放装置30的握持部33将其向上抽出,如
图1所示,再将一名片40放置于该名片置放装置30上,之后,将名片置放装置30插回,如图2所示的状态。然后,即可进行影像撷取操作。由于该均匀光源产生部13具有一斜置的半透明的集光部131、一反光部132及一单向光源133,该单向光源133是将光线先投射至该反光部132再反射至该集光部131,使该集光部131产生均匀的光源,因此,所取得的名片影像不会产生光点,且亮度适宜。
其次,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再搭配一镜头焦距微调机构,也就是说,该影像撷取装置20具有一可伸缩的镜头22,其外缘设有一环状齿部221,恰卡合一小齿轮23,该小齿轮一体延伸出一轴24,且在该轴24的外端设有一供使用者微调用的调整钮25。亦即,当焦距稍有不准时,可以通过此镜头焦距微调机构,简易的对准焦距。
请参阅图6至图8,此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该名片置放装置60,具有一固定的片状部61、一概呈L形(只有左侧及底侧,以固定尺寸略不同的各式名片)的名片固定部62、一取出凹部63及一细缝64。故,此名片40可以通过该细缝64而被置放于该名片放置装置60中。另外,由于该取出凹部63可使名片40的一角露出,供使用者的手指很方便的抽出或插入该名片40。
再参阅图9、
图10,此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该名片置放装置70,具有一可枢转的片状部71、一概呈L形(只有左侧及底侧,以固定尺寸略不同的各式名片)的名片固定部72及一枢接部73。因此,当该片状部71翻开时,此名片40可以被置放于该名片置放装置70中,或是轻易取出,使用上十分方便。
此外,当该片状部71为翻开状态时,本实用新型也可变成一近距离摄影用的数字相机,做为近距离的取像设备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名片影像无光点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光源133是将光线先投射至该反光部132再反射至该集光部131,使该集光部131产生均匀的光源,因此,所取得的名片影像不会产生光点,且亮度适宜、不受外界光源干扰。
2、焦距固定并可微调。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壳体10的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间的距离固定,在取得名片影像时,焦距固定、加上可以微调焦距,更能确保对焦精准无误。
3、名片抽换容易。本实用新型的名片置放装置30、60、70为可抽出式、固定式或枢接式,故在名片抽换操作上十分容易。
此外,该单向光源133也可以由一亮度较柔和的一般光源取代之,同样可使该集光部131产生均匀的光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壳体、影像撷取装置、名片置放装置;所述中空壳体,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相对的第二端,该中空壳体内靠近该第一端处设有一个或数个均匀光源产生部;所述影像撷取装置设于该中空壳体的第一端,其具有至少一外接埠;所述名片置放装置是设于该中空壳体的第二端,供将一名片固定于该中空壳体内的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包括一顶板、一底板及两侧板;该均匀光源产生部具有一斜置的半透明的集光部、一反光部及一单向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的第二端处设有一对导槽;该名片置放装置具有一片状部、二名片固定部及一握持部,该片状部的两侧缘是恰可插入该中空壳体的导槽,该名片固定部是自该片状部延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名片置放装置具有一固定的片状部、一概呈L形的名片固定部、一取出凹部及一细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名片置放装置,具有一可枢转的片状部、一概呈L形的名片固定部及一枢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撷取装置又具有一可伸缩的镜头,其外缘设有一环状齿部,恰卡合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一体延伸出一轴,且在该轴的外端设有一供使用者微调用的调整钮。
专利摘要一种名片影像撷取装置,包括一中空壳体、一影像撷取装置及一名片置放装置。中空壳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此中空壳体内靠近第一端处设有均匀光源产生部;此影像撷取装置是设于中空壳体的第一端上,其具有至少一外接埠;名片置放装置设于该中空壳体的第一端,用以固定一名片。具有名片影像无光点问题、焦距固定并可微调、以及名片抽换容易的优点。
文档编号G03B27/00GK2450690SQ0025731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日
发明者陈铭志 申请人:黄顺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